循证护理在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右心衰竭患者规范化护理中的应用

2021-04-15 14:04辽宁省鞍山市第三医院114031陈华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6期
关键词:右心心肌病循证

辽宁省鞍山市第三医院(114031)陈华

扩张型心肌病(DCM)是一种常见心肌疾病,属于一种原因不明的原发性心肌病,表现为左或右心室或双侧心室扩大,并伴心室收缩功能衰退[1]。扩展性心肌病常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由于该病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目前在治疗上仍是医学界的一大挑战,总体治愈可能性小,有赖于长期护理控制。循证护理是近年来国内逐渐受到欢迎的一种护理方法,其以问题为导向,寻找最佳证据及正确的应用结论,指导护理实践,因此有助于提升护理针对性和效果[2]。本研究分析循证护理模式对于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右心衰竭患者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9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右心衰竭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成两组,其中研究组男24例,女26例;年龄42~75岁,平均(62.24±4.22)岁。对照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44~75岁,平均(63.21±3.89)岁,两组年龄、性别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吸氧、持续的心电监护等,必要的心理干预,促使其尽快平衡情绪。研究组实施循证护理,具体包括:(1)循证问题:从扩张型心肌病并右心衰患者症状、诱发原因出发,扩展到心肌耗氧量、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肺栓塞、心理障碍等,基于此提出“如何进行治疗及药物控制”、“如何有效地进行护理并确保护理质量”等问题。(2)循证依据:根据以上主要的循证问题,选择检索关键词,参考中国知网、万方等期刊数据库检索文献资料,联合主治医师、护理人员等小组成员集中讨论证据的可靠性、真实性,形成最终的结论。(3)循证实施:①药物治疗。要求患者遵医嘱服用强心利尿、抗心律失常方面的药物,并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②心理护理。在接诊时应耐心讲解病情,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注意与患者及家属随时沟通和交流,发挥家属的作用。鼓励患者主动与医护人员交流,在互动交流中加强对治疗和护理的了解,增强信心和自我护理能力。③健康教育,从饮食上讲,宜清淡,戒烟酒;心力衰竭患者应控制钠、水的摄入;在生活上要有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还应保持适当的运动,提升运动耐力,增强抵抗力。

1.3 观察指标 ①检测并比较两组测定静息状态下的心脏射血分数(EF)、6min步行情况;②采用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估护理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量表包括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精神状态、焦虑和抑郁评分,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高;③依据护理人员专业性、服务态度、疾病改善性、患者身心健康改善性等维度评价护理满意度情况,满意度对应的等级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计算总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数据以()表示,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EF及6min步行状况 护理前,研究组患者EF水平(42±10)%和对照组的(44±8)%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24,P=0.364>0.05);研究组患者6min步行距离(229.24±19.48)m和对照组的(231.36±22.34)m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04,P=0.218>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EF水平(55±7)%高于对照组的(5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74,P<0.05);研究组患者6min步行距离(361.24±22.43)m优于对照组的(319.15±20.47)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75,P<0.05)。

2.2 日常生活质量评价 护理后,研究组的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精神状态、焦虑和抑郁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附表。

2.3 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非常满意34例,满意15例,不满意1例;对照组非常满意21例,满意20例,不满意9例。研究组总满意率为98.00%(4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0%(41/5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11,P=0.000<0.05)。

附表 两组ADL评分比较(,分)

附表 两组ADL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扩张型心肌病本质上是一类异质性心肌病,由于扩展性心肌病患者心肌功能明显减退,直接导致心肌搏出血量减少,引发冠脉供血不足,极易引起心力衰竭,因此扩展性心肌病患者往往伴有心力衰竭。大量研究表明,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右心衰竭患者病死率、致残率高,且预后较差,严重威胁术后生活质量[3]。目前,关于扩张型心肌病并右心衰竭已形成比较健全的诊疗体系,临床医疗技术和新药也在持续创新和应用于临床实践,一般及时治疗后能够得到稳定的控制,然而许多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对于如何自我预防和控制该病缺乏应有的能力,许多患者甚至由于长期治疗及疾病的反复发作,耐受性、依从性下降。从跟踪调查来看,患者出院后护理质量得不到持续的保障是导致病情恶化的重要因素。

循证护理是由循证医学延伸而来,其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出发点,发现问题并找到其最好的证据,进而综合分析判断得到最终的证据及正确的应用结果,用于指导临床护理。从成熟的循证护理模式来看,其包含循证问题、循证支持、循证观察及应用循证四个部分(阶段)。同时,在一定的范围内设计、实施和评估护理干预,确认是否达到最佳效果或是否需要进一步的调整研究。本研究沿用以上框架模式,首先提出基于扩张型心肌病并右心衰竭的常见循证问题,如该病的“发病原因”、“如何进行治疗及药物控制”、“如何有效的进行护理并确保护理质量”等;然后通过知网、万方等专业网站文献寻找循证依据;第三步是通过对循证依据进行整理后讨论分析,为完善护理方案提供参考;第四步是循证实施;最后是护理效果评估,以验证护理实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循证护理改变护理人员以经验、直觉为主的习惯和行为。通过循证护理思想引导调动了护士的批判思维能力、业务能力、科研和学术能力等,进而带动了整体护理质量的提升,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得到激活,而且能引导护士更加关注患者,一定程度上密切了护患关系,促进医、护和患者三方的互动,从这个角度上说循证护理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本组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后的EF、6min步行距离要显著大于对照组,说明循证护理大大改善了扩张型心肌病并右心衰患者的心功能。就生活质量改善而言,研究组护理后的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精神状态、焦虑和抑郁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证实循证护理有助于改善该病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更有效地改善预后。

猜你喜欢
右心心肌病循证
右心声学造影的临床应用进展
左归降糖舒心方对糖尿病心肌病MKR鼠心肌细胞损伤和凋亡的影响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右心声学造影诊断肺动静脉瘘1例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烧伤患者中的价值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心肌病的种类有哪些?
肥胖女性易患心肌病
累及右心房右心室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的病理生长及术中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