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杏汤加减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风热犯肺证)的疗效分析

2021-04-15 14:04郑州市第二中医院450000王慧熠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6期
关键词:肺部用药肺炎

郑州市第二中医院(450000)王慧熠

小儿肺炎为儿科常见呼吸系统炎性病变,常见临床症状包括鼻煽、痰壅、气促、发热、咳嗽等,危害患儿身心健康。阿奇霉素等抗生素为临床常用药,具有渗透性强、组织浓度高以及口服吸收好等特点,但是患儿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影响患儿用药依从性及临床疗效。中医治疗安全性高且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1]。桑杏汤具有平喘清肺、解表清凉等功效,为小儿肺炎常用中药方剂,中医定向透药疗法疗效确切且操作简单,联合用药有助于进一步促进病情缓解。现以小儿肺炎(风热犯肺证)患儿102例为研究对象,自2018年5月~2020年4月进行治疗,将患儿分为两组并分别予以不同的治疗手段,观察和评价桑杏汤加减与中医定向透药疗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以102例小儿肺炎(风热犯肺证)患儿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西医诊断标准:患儿病情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2]中小儿支气管肺炎相关诊断标准;临床症状表现为肺部有细湿啰音、喘憋、咳嗽、发热等;肺部X线可见斑片状阴影。中医诊断标准:与《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3]中相关标准相符;风热犯肺临床证候主症包括呼吸急促、痰稠舌黄、咳嗽、口渴欲饮、微微出汗、发热恶风,次症包括脉滑数、苔黄腻、舌质红等;患儿家属了解本次研究意义及目的并自愿参与;患儿病历资料完整。排除标准:有药物过敏史或者对本研究所用药物存在过敏反应患儿;严重酸碱失衡、水电解质紊乱患儿;合并肝肾心肺及造血系统功能障碍患儿[4]。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n=51)男性患儿28例、女性患儿23例,年龄1~12岁,平均年龄(6.78±1.04)岁,病程2~25d,平均病程(9.12±1.23)d;观察组(n=51)男性患儿27例、女性患儿24例,年龄1~12岁,平均年龄(6.91±1.02)岁,病程2~27d,平均病程(9.30±1.27)d。两组患儿基本病历资料存在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予以所有患儿化痰、止咳、退热及补液支持等常规治疗,同时给予对照组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将阿奇霉素与5%葡萄糖溶液250ml混合后为患儿实施静脉滴注治疗,治疗频率为1次/d,连续治疗5d后暂停用药5d,然后采用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口服治疗,口服剂量为10mg/kg,连续用药3d后暂停用药4d,连续治疗21d。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为观察组患儿提供桑杏汤加减与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联合治疗,桑杏汤组方如下:桑叶3g、栀子3g、浙贝母3g、杏仁5g、梨皮3g、淡豆豉3g、沙参6g,咽痛患儿加蝉蜕3g、芦根3g,呛咳患儿加蛤壳3g、青黛3g,发热患儿加石膏15g、麻黄3g,剧烈咳嗽患儿加枇杷叶6g、白前6g。加水煎至150ml,每日用药3次,≤3周岁患儿用药量为1剂/3d,>3周岁~≤6周岁患儿用药量为1剂/2d,>6周岁患儿用药量为1剂/d。同时为患儿提供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将川贝母、杏仁、金银花、生石膏、麻黄等中药研碎并加入鲜姜汁及蜂蜜调成膏状。分别向患儿两侧肺俞穴涂抹适量药膏(3~5g),固定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产自河南三浪医疗技术有限公司,SLC-001型超声脉冲电导治疗仪)两个极板,每次治疗时间为30min,治疗频率为2次/d,不同年龄段患儿治疗强度如下:≤3周岁:6~8Hz/min;>3周岁~≤6周岁:8~10Hz/min;>6周岁:10~15/min。完成治疗后将电极板取下,观察患儿用药后反应,若患者没有明显不适感则保留中药片24h,每个疗程持续7d,持续用药3个疗程。

附表1 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变化时间(,d)

附表1 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变化时间(,d)

附表2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lL-6及TNF-α水平()

附表2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lL-6及TNF-α水平()

1.3 观察指标 ①参考《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3]评价临床疗效,治愈:肺部听诊干湿啰音完全消失,咳嗽等临床症状消失,X线显示肺部阴影完全吸收;缓解:肺部听诊干湿啰音减少,咳嗽等临床症状缓解,肺部阴影部分吸收;无效:临床体征无明显变化或者病情加重。临床总有效率=(治愈例数+缓解例数)/总例数×100%;②记录两组临床症状变化时间,包括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以及退热时间;③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IL-6及TNF-α。

1.4 统计学应用 通过SPSS23.0软件包分析相关数据,正态分布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应用χ2检验计数资料,t检验计量资料,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8.04%(50/51)高于对照组的82.35%(42/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变化时间 观察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以及退热时间均较对照组短,两组临床症状变化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1。

2.3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IL-6及TNF-α水平治疗前两组IL-6及TNF-α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IL-6及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2。

3 讨论

中医认为小儿肺炎属于“咳嗽”等范畴,为儿童多发性肺系疾病,以气急、咳嗽、发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具有症状重及体征轻等特点,应以润燥清肺为治疗原则[5]。阿奇霉素为临床常用抗生素,可杀灭肺炎支原体等多种致病菌,但是具有较长半衰期,容易引发严重胃肠道反应并导致肝肾功能受损,因此,不可长期用药[6]。桑杏汤中桑叶能够疏风解热、润燥清肺,可促进支气管平滑肌扩张,杏仁具有祛痰、镇咳的功效,沙参能够发挥免疫调节作用,栀子解毒凉血、利湿清热、除烦泻火,浙贝母解毒散结、化痰清热,淡豆豉宣郁解表、解毒除烦,梨皮止咳润肺,诸药联用具有理想镇咳、消炎以及抗水肿等功效,可加快痉挛解除,促进肺功能改善[7]。

中医定向透药中金银花可消炎、解毒、清热,川贝母消痈散结、止咳化痰、润肺清热,杏仁通便润肠、平喘止咳,生石膏消中利窍、泻火清热,麻黄强心利尿,外用贴敷可实现靶向给药,药物能够直接对病变部位及皮肤表层穴位发挥作用,有助于使药物作用时间获得延长,加快炎症吸收,促进支气管痉挛解除,取得调整阴阳、平喘止咳及化瘀活血的治疗效果,且治疗安全性高。此次研究中,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以及退热时间均较对照组短,IL-6及TNF-α指标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为小儿肺炎(风热犯肺证)患儿提供桑杏汤加减与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有助于使其临床体征及症状得到改善,可减轻患儿不适感,促进其健康发育。

猜你喜欢
肺部用药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四)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犊牛肺炎巧防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老年重症肺部感染临床诊治研究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