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的伦理向度

2021-04-15 02:59张由菊
贵州社会科学 2021年10期
关键词:伦理国家文化

张由菊

(广州南方学院,广东 广州 510970)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建构理想的国家形象是每个主权国家的重要战略选择。[1]理想国家形象的塑造需要从伦理范畴做深度考量。在面向21世纪的新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伦理、中国政府在重大疫情公共危机管控中的制度伦理以及中国文化在“全球汉语热”语境中的文化伦理无不彰显出中国这一古老而又现代、神秘而又真实的具有东方特性的大国气象。理想国家形象的构筑还需从伦理规制方面做出努力,这是一个国家构筑其国家形象的内在要求。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日益呈现出和平、正义、文明、担当、自信、友好等特质的大国形象,正是基于其内政外交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伦理规制体系的“在场”和完善。

一、大国形象的伦理审视

“国家形象”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博尔丁于1959年在《国家形象与国际关系》一文中提出,其旨趣是基于国家安全和利益,判断其他国家敌友身份、形成刻板印象,以便迅速做出决策。[2]显然,这种概念界定和政治判断持续影响着美国的对外与军事政策基调,是其排他性、攻击性的内生缘由。国家形象是一个具有中性色彩的政治伦理语汇,其内涵丰富、外延指涉广泛,与软实力、硬实力、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等政治术语密切联系在一起。国家形象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和整体外显,综合国力是提升国家影响力和塑造国家形象的物质基础。“国家形象是一国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对该国政治(包括政府信誉、外交能力与军事准备等)、经济(包括金融实力、财政实力、产品特色与质量、国民收入等)、社会(包括社会凝聚力、安全与稳定、国民士气、民族性格等)、文化(包括科技实力、教育水平、文化遗产、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与地理(包括地理环境、自然环境、人口数量等)等方面状况的认知与评价。”[3]国家形象是一个展现民族个性、彰显国家力量尤其是国际影响力的政治逻辑符号和外显性标志。

国家形象优劣与否,以经济、军事、科技等为代表的硬实力自然是其强力注脚,但以全球公众认同的共同价值伦理也尤为重要。换言之,国家形象的建树一方面要“用实力说话”,另一方面还要遵循道义范畴。而大国形象所呈现出来的“大”不仅应是其广阔的地理版图、坚挺的经济实力、强悍的军事优势与丰富的人力资源等因素,更应该是其胸怀世界的大格局、敢于作为的大担当等伦理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4]10新时代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判断,新时代必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国家新形象、新定位。立于新的时空方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坚守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开放发展、合作发展、共同发展道路。”[5]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赋予了国家形象在国际舞台上展现的新的时代内涵。国家形象尤其是大国形象的塑造应以“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等价值伦理为核心要旨,以负责任、敢担当为显著标识,以共商共建、团结合作为基本途径,以人类共享为目标指向。从历史和现实来看,始终严格恪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主动履行大国责任,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在打击恐怖主义、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世界问题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逐步建树起了具有和平、正义、文明、担当、自信、友好等特质的大国形象。

二、新时代中国大国形象的伦理彰显

国家形象蕴含着丰富的伦理张力。在新的时空场域中,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伦理、中国政府在重大疫情公共危机管控中的制度伦理以及中国文化在“全球汉语热”语境中的文化伦理等彰显出中国在国内民众和国际社会心目中的大国形象。

(一)执政高效:“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伦理

执政伦理,是指在现实的社会政治生活中形成的、执政党在运用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过程中需要遵守的道德规范体系,包含执政理念的先进性、政策制度的伦理性和执政主体的道德性,是执政党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集中反映。[6]345从内外因的辩证关系出发,一个国家的形象首先在于自塑。而自塑的主要力量在于执政主体。作为执政主体的政党,其执政目的是否契合民众的利益诉求至关重要。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伦理为亿万人民群众的国家认同提供了逻辑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4]21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执政党,始终以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实现为其政治考量与实践逻辑。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三个有利于”,从“以人为本”到“以人民为中心”,历代中央领导集体无不以践履人民利益为最高政治任务,充分彰显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伦理自觉,同时有效维护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正当性与合法性。

正是基于“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伦理,中国亿万人民群众的人权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障。中国是人权的高度关注者和切实践行者。人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是道德伦理范畴的中心议题。“人权既是一个政治问题、法律问题,又是一个伦理道德问题。”[6]199作为行使公权力的政府组织理应具备基本的政治伦理、道德节操和人文关怀,对人民群众的生命权、生存权和发展权应平等视之,给予充分的尊重、维护和法律保障。从铁腕反腐到不惜代价坚决抗击疫情,从“厕所革命”到环境治理,从贫困治理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政府长期致力于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伟大实践,以不断提升其尊严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中国已经建成了包括养老、医疗保障、社会救助等在内的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不断扩大,保障水平不断提高。2020年,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达13.6亿人,共有城乡低保对象4427万人。截至2021年4月,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00961万人。”[7]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8]中国政府通过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等有效措施在世界范围内率先战胜了绝对贫困,这正是对普通民众人权保障的生动诠释。从现实角度看,中国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实现了飞跃发展,民众的幸福指数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也与日俱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9]江山存续涉关民心向背。执政党“为了谁”不仅是一个朴素的政治话题,更是一个深刻的政治伦理问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宗旨是“以人民为中心”而非专门服务于富人阶层和政党利益,必然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响应与真心拥戴。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于2020年7月发布的题为《理解中国共产党韧性:中国民意长期调查》的报告显示,“中国人民对政府的满意度高达93%。中国民众对中国政府满意率比过去几十年任何时候都高,普遍认为中国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效率超过以往任何时候。”[10]一直以来,注重实证、善于用数据说话的西方国家对于民意的跟踪调查高度重视。这组数据正好折射出中国以民众豪迈、自信为底色的大国形象特质,而这也正是源于“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伦理自觉。

(二)体制优越:公共危机管控的制度伦理

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重大公共危机中,中国彰显出“举国体制”的天然制度“合力”优势,展现出制度伦理的强大优越性。“制度伦理是指存在于社会基本结构和基本制度中的伦理要求与实现伦理道德的一系列制度化安排的辩证统一,是指制度、政策以及法规的合道德性,也是评判社会体制是否正当、合理的价值标准,蕴含着制度内在应然的各种伦理关系,体现为社会公众对制度的各种伦理追求。”[6]158从10天建成火神山医院到12天建成雷神山医院,从最快24小时建成一座方舱医院到两个月左右基本控制全国疫情,中国速度震惊全球。从全民抗疫到对口支援,从“无针对性特效药”到筛选出中医药“三药三方”,从自主研发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到公布三种灭活疫苗,中国方案源源不断。从切实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到最大限度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从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到免费检测医治打疫苗,国家财政兜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了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用“全国上下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伦理讲述了“中国抗疫故事”,充分凸显了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彰显了中国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责任担当,增强了国民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

中国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国理念在本次突发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展现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制度伦理,备受国民拥戴和世界瞩目,并形成了具有借鉴价值的中国方案,是中国对外建树国家形象的精彩展示和重要支撑。中国不仅实现了国内疫情的自控,而且还向国际社会竭尽所能施以援手。迄今,“中国向80多个有急需的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援助,向43个国家出口疫苗;已为受疫情影响的发展中国家抗疫以及恢复经济社会发展提供20亿美元援助,向150多个国家和13个国际组织提供了抗疫物资援助,为全球供应了2800多亿只口罩、34亿多件防护服、40多亿份检测试剂盒;中非建立了41个对口医院合作机制,中国援建的非洲疾控中心总部大楼项目于2020年年底正式开工;中国同联合国合作在华设立全球人道主义应急仓库和枢纽取得重要进展;中国全面落实二十国集团‘暂缓最贫困国家债务偿付倡议’,总额超过13亿美元,是二十国集团成员中落实缓债金额最大的国家。”[11]中国抗疫的成功,为全球抗疫树立了标杆、注入了信心,无可辩驳地证明了在重大危机面前中国自信、合作、有担当、负责任大国形象。

(三)文明旗帜:“全球汉语热”语境中的文化伦理

在古今世界文明场域中,中华民族的文化伦理体系作为展示中国大国形象的文明标识独树一帜。“文化伦理,一方面是指一个社会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所包涵的价值追求、道德规范和文化发展的伦理环境等内容,另一方面是指对文化是否合伦理性即对文化更好地生存、发展是否符合社会进步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做出的价值评价。”[12]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延绵不息的血脉。文化伦理,是文化中所蕴涵的伦理品格,反映出文化的内在价值诉求。从某种意义上说,文明的核心在于文化,文化的核心在于伦理。一个国家抑或民族的文化伦理内生于文化,外显为国家形象或民族气象,凝炼成一种宝贵精神品格和价值评判标尺。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跃发展,肩负着对外输出汉语言与汉文化使命的孔子学院在全球范围内遍地开花,越来越多的国家研学中国语言文化的热情不断高涨,“全球汉语热”日益成为中国跻身世界大国、走向世界中心的文明标配。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所以备受青睐,不只是沉淀数千年的茶道、服饰、美食等物化形态,也不是武术、万里长城等传统文化符号,归根结底在于以仁、义、礼、智、信等为价值内核的文化伦理的传承与弘扬,这日益得到国际社会的真正认同。迥异于西方的丛林法则,中国文化内敛平和,讲究“以和为贵、和而不同”,这种文化品性为政治场域也打上了深重烙印。中国人民爱好和平,中国制定了和平外交政策,中国的发展模式历来沿袭和平崛起道路而非西方式掠夺,中国长期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政治愿景,以及积极参与国际社会合作、不懈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自觉,等等,这些都为中国建树和平、文明、自信的大国形象增添了说服力和影响力。

中华民族文化伦理体系的生成是人类不断拓展交往、国家不断走向开放、文化不断碰撞交流的结果使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13]471从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到现代文明型国家,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之所以延亘至今蓬勃兴旺,就是因为在国与国、人与人、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密切交往中养成了擅于学习的文化自觉。学习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交往方式。没有交往就没有交流,没有交流就没有交融,没有交融就没有共融。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要摒弃傲慢偏见、制度属性和历史文化差异,秉持平等和尊重,求同存异、求同尊异。面向国际的文明展示,要能在文化样态、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等方面异中求同,同中求融,以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常态化大格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伦理孕育出满怀自信的文化品格。正是基于这种文化自信,也正是因为中国特色的共同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契合了人类社会的内在文化伦理要求,中国的文化才能深入人心,从而逐步进入国际社会主流层面,才能在世界文明之巅争得一席之地。

三、新时代中国大国形象建构的伦理规制

站在新的时空方位,中国恪守政治伦理、全球化伦理、国际社会伦理等伦理规制体系,积极融入全球化发展浪潮,倡导践履人类命运共同体,广泛参与全球治理,建树起了面向21世纪的具有和平、正义、文明、担当、自信、友好等大国特质的崭新国家形象。

(一)恪守政治伦理要求,注重塑造国家道德形象

一方面,要理顺国家治理、政治伦理与国家形象的关系。总的来看,国家治理是主体,政治伦理是手段,国家形象是目的。“政治伦理是为了实现和维护一定的政治理想与政治秩序,在政治实践中形成的有关政治活动的合理的、适宜的系列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与从政者道德品质的总和。”[14]政治伦理是施政者在进行制度安排、政策制定、立法执法、工作部署等国家治理中所充分彰显出来的自由、平等、公正与正义等的道德内涵,是国家治理的有效手段和理性工具。政治伦理的实践往往考量人性美德,要求道义支撑,其与国家治理的耦合折射出国家形象价值评判的优劣。国家形象的判定标准并非只是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指标体系,以政治伦理审视国家形象自然会发掘出国家道德形象的政治范畴。“国家道德形象是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格局中所确立起来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和全球关系的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所彰显的整体形象,是一个国家道德信任力、道德竞争力和精神感召力的集中呈现和他国以及世界对其认识和评价的综合体现。国家道德形象是国际关系的通行证和全球伦理的护身符。实际上,国家的道德形象也是一种软实力。”[15]国家道德形象是国家形象的主要构件和重要体现。政治伦理的自觉认知和实践,是塑造国家道德形象的逻辑起点,是提升国家形象美誉度的关键所在。中国大国地位的持续快速跃升不仅得益于其经济的腾飞,更在于其真诚塑造的大国道德形象。

另一方面,要在自我观照中主动摒弃狭隘的政治偏见,有意识地从顶层设计上设定、规划和塑造国家形象。国家形象的建树是一个长期累积的过程,在创造主体上需要国家顶层设计的力量介入。国家交往中不能以大小、强弱以及意识形态等差异人为设置障碍或有意打压。摒弃偏见、求同存异是国际关系互动的良性选择。在面对利益和道德的双重考验下,要遵循国家利益和国家道德相统一的原则。“人类今天面临的基本任务就是需要去促进关于我们相互依存的一种全球性的伦理上的自我意识,以及去缓和妨碍这种共识达成的强硬态度”。[16]要能克服对于利益的刻板认识,事实上国家道德也是国家利益的显现,只是不同于资产阶级统治集团所追求的道德“物化”。国家治理能力对于国家形象的建树呈现出劣政与良政的政治效能样态。中国“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国理念才是政治伦理和国家治理得以完美结合的情感共鸣点、价值共同点与利益交汇点,才能塑造出民心归附、世人景仰的大国形象。

(二)遵循全球化伦理要求,积极融入全球化进程

国家形象在全球语境中常常是立体式多维度呈现。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科学观点出发,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必然趋势。中国在全球化发展的浪潮中顺势而为、积极作为。中国借助全球化的东风主动融入并果断实施了民心所向的一揽子政策,取得了一系列伟大成就。从对内改革到对外开放,从单一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主体地位的确立,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加强反恐、打击海盗等各种国际合作,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中始终遵循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增强综合国力”的目标原则以及“求同存异、文明包容、互利共赢”的国际准则。中国旨在实现人民利益和人类福祉的政治理念,深得多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积极支持,由此也助推了中国在全球化浪潮中的角色转换,即由全球化的推动者、追随者逐渐成为全球化的贡献者和引领者。在全球化语境中,伴随着经济地位的不断攀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文化影响力和政治领导力持续走强,中国负责任、有担当、有作为、重情义的大国形象愈益清晰可见。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便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2019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升至30%左右。从倡导“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到创设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从建设和谐世界到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从主动兑现碳减排承诺到积极支援全球抗疫,中国在全球治理中充分发挥中国智慧,不断提供中国方案,越来越彰显出全球性共同价值,越来越展现出普惠济世、文明包容的大国形象。究其根本在于,中国的内外政策紧紧把握着人类的伦理价值主旨,由此内生出富有韧性的强劲伦理力量。

全球化发展不仅有规律可循,也有其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需要遵守。全球化发展的伦理要求也是其科学规律的重要表现。全球化需要世界各国的积极参与、广泛交流和深度合作,是共生共荣的多边主义的必然产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尽管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思潮不断有新的表现,但‘地球村’的世界决定了各国日益利益交融、命运与共,合作共赢是大势所趋。”[13]440人为制造金融泡沫和贸易壁垒等危害全球化发展的行径早已不合时宜。全球化发展的结果必然要求是成果共享而非一家独占,是利益均沾而非一家独享,是优势互补而非讹诈打压,是资源合理配置、市场要素自由流通而非人为破坏割裂、强取豪夺。西方国家应自觉建树大国心态和大国胸怀,尽早从狭隘的单边主义、封闭主义僵化思维模式中跳脱出来,不搞“切割”、不“筑墙”,主动抛弃“逆全球化”行为方式,和世界各国一道共同严格遵循“公平有序、自立自主、自由竞争、文明规范、合法交易”等全球化伦理价值体系,遵守国际公共法则,维护国际秩序,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气度、合作共赢的精神追求与道德自律的伦理约束推动国家之间经济、文化、科技、信息等向全球化纵深发展。

(三)遵照国际社会伦理要求,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国际社会是以国家为单位的群体性组织,是各个国家行为主体由于政治、经济关系等连接而成的有机整体。国际社会伦理是国际社会长期以来在经济发展、政治交往、文化交流等领域所形成的举世公认的价值体系和伦理规范,和平共处、平等公正、共同发展、团结合作、包容共生、互利共赢、文明进步、人道主义等构成了其价值内核与基本伦理意涵。作为国际社会关系的协调性组织和平台,联合国的存在某种程度上有效缓解了国际社会的问题争端。但由于西方国家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联合国不少时候也深陷被权力架空的窘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上的问题错综复杂,解决问题的出路是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7]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提出的致力于解决环境、资源、贫困、粮食安全、毒品泛滥、恐怖主义等世界性共同难题,通过国际社会大家庭齐心协力、团结合作走出全球困境,既符合国际社会伦理又能有效实现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人类命运共同体超越了国家、种族、文化与意识形态的界限,旨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开放包容、共同繁荣和清洁美丽的世界。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倡导者、真诚推动者和忠实践行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同国际社会携手应对日益严峻的全球性挑战。中国将继续推进疫情防控国际合作,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发挥全球抗疫领导作用,同各国分享防控和救治经验,继续向应对疫情能力薄弱的国家和地区提供帮助,发挥全球抗疫物资最大供应国作用,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18]中国积极响应世界卫生组织的号召,与国际社会一起抗击疫情公敌,保护世界公共卫生安全,在“和而不同”中建构了负责、正义、担当的大国形象。

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刻揭示了世界普遍联系和共同发展的人类社会整体图景,不是狭隘的局限于个人、个别国家的利益关涉,而是蕴含着人的“类存在”的哲学深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在于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缺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有足够的大国自信和胸怀迎接来自不同方面的风险和挑战。国家不是冰冷的国家机器的集成体,而是一个个鲜活生命的民众的集合体。中国对内关心民众健康福祉,对外遵守国际社会伦理要求,积极建树求同存异、团结合作的新型国际思维,以平和心态开展外交活动,广泛参与国际事务和全球治理体系,在竞争中合作,在交流中互补,在融合中共生,大国形象日益凸显和稳固。对话、协商、合作的高水平新型中西关系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中之重,而中西合作框架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和发展才是中国和西方国家大国形象塑造的绝对加分项。

猜你喜欢
伦理国家文化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谁远谁近?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
婚姻家庭法的伦理性及其立法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