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新闻学构建的十个重要问题

2021-04-16 23:48季为民刘博睿
关键词:新闻学话语学术

季为民 刘博睿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北京 102488)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时提出:“要加快完善对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作用的学科,如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民族学、新闻学、人口学、宗教学、心理学等,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普遍意义的学科体系。”[1]新闻学被列入对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作用的11个学科之一,探索“中国特色新闻学”发展方向,构建中国特色新闻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成为新闻学研究和实践中的重要课题。有学者研究认为,当前中国新闻学面临“结构性贫困”[2],存在缺乏对重大现实问题的有力回应、理论研究自主性不足、缺少原生理论成果、学科范式和理论成果成熟度不足、学科“内卷化”等问题。中国特色新闻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建构与发展,对突破以上问题局限、开辟新闻学术研究的新路提供了方案。为探索构建中国特色新闻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从2017年起,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创新发展研究”创新工程课题组对国内部分高校、研究机构和媒体进行了调研,就一系列基础性问题对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进行了重点访谈。这些问题涉及到中国特色新闻学的合法、建设和发展等重要方面,受到关注和重视,本文尝试对其中的十个问题进行解析和回答。

一、中国特色新闻学的合法依据

针对中国特色新闻学的合法性问题,学界进行了极具建设性的讨论,对中国特色新闻学的合法性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建构。帕森斯认为,合法性来自社会的“制度模式根据社会系统价值基础被合法化”[3](P161)。从这一角度看,中国特色新闻学的合法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中国现代新闻传播事业和学术的发展经历了独特的发展历程,始终在不断探寻本土化发展路径

中国的新闻学和传播学作为近现代自西方引进的学科,一百多年来始终在探寻中国化的发展路径。早期中国报人和研究者将作为“舶来品”的现代新闻事业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业务和学术实践中确立了政治新闻学和学术新闻学的两大传统。从中国第一部新闻学专著徐宝璜《新闻学》的诞生起,中国新闻学界就一直在探索适合中国的新闻事业和新闻学术发展方向。在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新闻业务、学术和政治团体提出了各自的新闻观点和宣传主张,这些理论和实践成果都成为中国新闻事业和新闻理论本土化发展历程的生动注脚。作为改革开放时期引入中国的新兴学科,传播学在引进和发展的过程中也在不断探索适应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四十多年来也涌现出诸多成果,这些都成为中国特色新闻学重要的历史积淀和理论与实践源泉。

(二)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中国特色新闻宣传的理论体系和实践道路,推动了中国特色新闻学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新闻宣传舆论工作。从早期宣传工作实践和理念的探索,到延安时期逐步发展完善的党报理论,再到新中国成立后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新闻舆论工作的指示和论述,都为发展和完善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宣传理论体系和实践道路做出了贡献。对中国特色新闻学的思考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闻宣传工作和新闻学术研究的重要课题。1982年,第一次全国传播学讨论会就提出“结合中国实际,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点的新闻学或传播学”[4]。1986年,时任中宣部副部长滕藤提出“怎样形成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大众传播学”[5]问题。《中国记者》杂志刊发文章倡议,“要在研究中国国情,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外国有益经验,建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闻学”[6]。进入新世纪以来,新闻学(包括共同作为一级学科的传播学)的受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构建中国特色新闻学成为一项重要的学术任务。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的新闻宣传工作实践和理论成果,以及不同时期对中国特色新闻学的论述则成为中国特色新闻学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来源与合法性基础。

(三)新闻舆论工作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需要探寻适宜中国现实的理论和实践发展模式

新闻传播事业与政治和意识形态都有着密切关系。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说:“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必须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把握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精准有力。”新闻学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和意识形态特征,中国特色新闻学研究需要从中国新闻传播活动的实践历程出发,深刻理解新闻传播活动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强大影响力,进而从社会环境和国家发展的整体视角出发,讨论中国新闻传播实践与学术的相关问题。

(四)社会科学的研究特性要求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赋予了中国特色新闻学独特的个性和定位

社会科学研究要与所处的社会紧密联系。马克思坚决反对社会科学抽象的普遍性。他写道:“经济学家所以说现存的关系(资产阶级生产关系)是天然的,是想以此说明,这些关系正是使生产财富和发展得以按照自然规律进行的那些关系。因此,这些关系是不受时间影响的自然规律。这是应当永远支配社会的永恒规律。于是,以前是有历史的,现在再也没有历史了。”[7](P151)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如果忽视社会个性和本土特性,难免陷入机械教条。这就要求中国特色新闻学必须扎根于中国的历史和社会环境,把握当代发展趋势,形成适应社会发展状况的新闻传播理论体系。

二、中国特色新闻学的研究逻辑

当前,中国特色新闻学面临着一系列重要研究任务,其中之一就是构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而要完成这些研究任务,需要遵循一定的研究逻辑,包括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

(一)历史逻辑

以历史的逻辑和视角考察一个学科的学术传统和发展脉络,可以帮助研究者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时空中考察梳理不同历史时期的理论问题,并在历史语境中获得鲜活的论据,同样也为新闻学术研究带来更加深邃的思考。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文化传播活动为中国特色新闻学留下了丰富的优秀传统思想文化资源,中国现代新闻事业的发展历程为中国特色新闻学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经验,而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新闻实践探索则为中国特色新闻学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这些是中国特色新闻学产生和发展的沃土。

(二)实践逻辑

新闻学的研究对象、问题意识、验证手段及理论工具都来自于新闻传播实践活动。新闻学理论与新闻事业和新闻教育之间有密切的关联:新闻学的发展基于新闻事业的实践总结,新闻事业的发展又得益于新闻理论的指导和推动。新闻学的创建来自于新闻教育的需求,新闻教育的探索又推动了新闻学的学科成熟和理论完善。新闻实践和新闻教育的研究总结将对中国特色新闻学“三大体系”的建设提供现实基础。通过对新闻传播现象进行分析和总结,再将研究成果在实践中检验并推动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发展,这一路径是中国特色新闻学与中国实际的紧密联系所决定的。

(三)理论逻辑

任何一个学科的建设都需要理论体系和学术话语的建构,中国特色新闻学的学理建构也必然需要理论创新和方法探索。百余年来,中国新闻学在不同时期进行了大量的具有时代特点的理论探索,在总结历史、回应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有高度、有深度、有广度的理论总结和体系建设,既尊重学术发展的客观规律,探索符合新闻实践普遍规律的新闻学理论,又要有所创新突破,建构学界高度认同的中国特色新闻学知识体系,提出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新闻业创新发展的思想理论和发展方案,最终推动整个中国新闻学科的发展。

中国特色新闻学研究要特别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术与应用的互动、历史与现实的统一。有观点认为,在我国新闻传播研究的一些领域存在着“学为末、术为主、策为上”[8]的倾向,存在着一些浮躁和混乱的特征,在研究进路上仍有改进的空间,这就要求中国特色新闻学研究要坚持问题导向和实践观点,在研究中注意把握学术和实践的关系,平衡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之间的关系。

三、中国特色新闻学的理论渊源

学科的建立和发展有理论的源流传承,需要针对独特的学科核心问题开展理论创新,中国特色新闻学的理论渊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国新闻传播实践的研究传承

19世纪以来,中文报刊经历了传教士办报、国人办报及商业报刊、政党报刊等不同阶段,报业实践也推动中国新闻学实现理论觉醒和发展。在中国近代新闻事业史上,既有王韬、梁启超、谭嗣同、汪康年、章太炎、孙中山等办报启蒙、传播新思想、探索救国路径,也有徐宝璜、邵飘萍、任白涛、戈公振、黄天鹏等“以新闻为本位”著书立说、授业解惑,为我国新闻学奠基发力[9]。在早期报人和新闻学者的努力下,形成了促进启蒙、激发民智、上下通情、文人论政等办报理念。20世纪30年代,在民族危亡与社会动荡之下,新闻学与政治密切互动,在解放区和国统区分别演化出中国共产党党报理论和“战时新闻学”两条发展路径。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新闻传播实践更加丰富多元,中国新闻学界对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认识日渐深刻。改革开放以来,在传媒业界和学界的不断努力下,新闻传播事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学术体系日益完善。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新闻传播实践在技术能力、活跃程度、内容丰富等方面均远超过往,新闻实践活动中所呈现出的特点和问题也成为中国特色新闻学的研究资源。

(二)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理论体系的推陈出新

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新闻学最具特色的理论来源。在革命时期,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刘少奇等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思想启蒙和革命实践,形成了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邹韬奋、范长江、陆定一、胡乔木等在新闻活动中系统研究新闻实践,推动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体系的发展[9]。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有关新闻、宣传、办报等方面的思想成果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建发展了中国共产党党报理论体系。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刘少奇等老一辈革命家针对新闻工作、办报方针、舆论问题、新闻学术等论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文章,新闻工作者开展了早期的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研究,为中国特色新闻学奠定了学理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恢复和发展党的新闻宣传优良传统和思想成果,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针对新闻宣传舆论工作的论述,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建构和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工作,作出了一系列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形成了习近平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成为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理论体系的最新发展,也是中国特色新闻学的核心内容和当代发展。中国特色新闻学继承了党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积累的新闻理论成果,又结合当代语境,探索数字新闻传播环境下的新问题、新趋势,不断推动中国共产党新闻理论发展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时俱进。

(三)西方新闻传播理论与实践成果的扬弃吸收

我国新闻学的很多基础知识都直接或间接吸收了西方新闻传播学术研究的有益成果。随着全球传媒联系日益紧密,西方新闻传播实践的历史成果与当代的新动向、新趋势、新问题也为中国特色新闻学研究拓展视野、对照自身、关照世界提供了重要的参考。40年前,学界提出构建中国特色新闻学,就包含着以中国新闻学术成果回应西方传播学的初衷,新时代中国特色新闻学要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也应该对西方新闻传播的理论和实践成果进行扬弃,通过对其有益成果的吸收利用,进一步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传播理论,提升中国特色新闻学的理论品位,更好地解释、指导和服务中国新闻传播实践。

(四)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以及自然科学相关成果的交叉融合

习近平指出,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1]。新闻学的一大优势就在于它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社会科学密切相关,与心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自然科学关系紧密。因此,构建中国特色新闻学要承担起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支撑作用,从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重大使命和责任出发,深刻把握新时代的重大历史机遇,抓住以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赋能的媒体深度融合这一新闻业的重大革命,和不同学科交叉互动,相互借鉴,互为补充,实现中国特色新闻学科和相关学科共同发展。

四、中国特色新闻学的话语体系建设

话语体系,是指反映和传播文化传统、时代精神等思想理论体系的外在综合表达系统和思想体系,它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约,反映人类交往活动中交往主体通过语言符号建立起来的表达与接受、解释与理解、评价与认同等多重认知关系,它由一定社会存在和专门知识的特定范畴、概念所构成,包括术语、概念、范畴、命题、判断、语言、思想等要素[10]。构建中国特色新闻学话语体系,是确立中国特色新闻学学术地位,形成学术话语权的基础工作,随着新闻实践和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化,中国特色新闻学的话语体系建设也将不断完善。

(一)中国特色新闻学话语体系构建的困难和问题

当前,中国特色新闻学话语体系构建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核心话语建构缺乏规范,共识不足。“新闻无学”的思想让新闻学基础概念界定一度面临“前面棒喝、后面兵压”的艰难局面,一些传统的新闻传播概念被“越界”运用也导致理应清晰的术语概念被人为地误用[11]。而随着新闻学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展,越来越多的新概念、新理论走进学界视野,如何从应接不暇的新概念中选取具有生命力的概念,使之转化成为学术概念并融入话语体系,也成为新闻学研究面临的问题。第二,学科研究范畴广、原生理论少,准确引介概念、选取关键概念存在困难。新闻学自身原生的概念较少,在引介其他学科的概念、术语以及其他研究成果时,如何确保这些成果在本学科被准确、恰当地运用成为新闻学科话语构建的难点。另一方面,新闻学科自身广阔的研究范畴也为中国特色新闻学科的话语构建带来挑战。第三,在平衡本土和外来理论方面仍有提升空间,要进一步克服“学徒心态”。目前中国新闻学的话语体系与中国新闻传播理论创新的发展状况还有难以契合之处,在部分领域依然有对西方理论成果机械复制的问题,在平衡本土和外来理论的关系、构建符合自身特点的学术话语以及克服“学徒心态”方面仍有改进空间。

(二)中国特色新闻学话语体系构建的原则

新闻学话语既是新闻理论体系的表述,同时构成新闻学术理论本身[12]。中国特色新闻学的话语体系构建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包括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具有明确的时空适用性。从发展历史看,中国特色新闻学的学术话语是在对不同历史时期中国新闻学术发展成果进行吸收借鉴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从空间视角看,新闻学与社会环境关系紧密,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的社会自然也有不同的新闻学理论。中国特色新闻学的学术话语扎根于中国社会,着力描述中国新闻传播活动的特征及其规律。二是与新闻实践互为表里,联系紧密。新闻传播事业具有多重角色,在政治层面,它是宣导国家意志和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渠道。在职业层面,新闻事业作为一种职业有自己的行业规律。在市场层面,大众媒介身兼商业平台和商品的多重身份。在社会交往层面,新闻传播事业是构成社会信息交往的重要媒介。多元功能让新闻传播事业形成了独特的行业话语,并通过与新闻学术的互动成为学术语言,与之相对,一些学术概念也走进了新闻传播的实践语境。三是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中国共产党通过总结百年来新闻宣传工作实践经验,提炼出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政治家办报、喉舌论、正面报道、舆论引导福祸论以及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等一系列的独特话语,这些从实践活动中凝练出的话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闻传播实践鲜明的政治特色和意识形态属性,是中国特色新闻学话语体系的重要源流之一。四是极强的包容性和自省性。这种开放包容和自省的特性让新闻学科可以快速跟上时代发展,促进了本学科研究范畴和话语的不断丰富。近几年,大量其他学科的概念、术语被借用到新闻传播学中,而且新闻学在本学科研究和与其他学科的互动中多次出现针对关键概念的争论和校正,体现出本学科强大的更新能力,也为中国特色新闻学科话语体系建设赢得了话语权和生命力。五是具有一定的叙事性。中国特色新闻学的话语体系在历史层面承袭新闻学科的发展成果,在现实层面与新闻实践紧密相关,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以及与中国社会文化的紧密联系为塑造属于中国特色新闻学的叙事提供了充分条件,也为构建完整的学科样貌、塑造完善的理论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中国特色新闻学话语体系构建的方向

中国特色新闻学的学术话语体系包括术语和概念(核心概念、扩充概念、边缘概念、交叉概念)、基本观点和思想、专业知识和表达逻辑以及学理体系和实践标准[10]。构建话语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坚持正确导向,立足中国新闻传播发展实际。新闻学科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话语体系是意识形态的直观表达。构建新闻学学术话语体系时更要坚持正确思想和价值导向,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及其学理理想作为表达架构,以中国社会和中国新闻传播的实际为基础,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话语体系,以新闻学术话语发出中国声音。第二,从基础入手,加强规范,形成共识,筑牢话语体系根基。中国特色新闻学要从术语等基础入手,完善学术话语构建。2019年,《新闻学与传播学名词》正式预公布,共整理出新闻传播学21个方面共3311条术语[13],为学科规范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以此为开端,未来中国特色新闻学话语体系的构建还要更加注重学科规范,打牢基础,不断推动话语体系建设。第三,坚持开放心态,拒绝学术垄断,营造良好学术环境。中国特色新闻学话语体系建设需要学术界共同努力,形成学术共识,一道推动学科发展。开放作为新闻学的重要特征之一,在话语构建上更要坚持开放思想,求同存异,拒绝学术垄断,鼓励学术交流和争鸣,努力让学术话语体系成为联系学术界的重要纽带,促进学术共同体的良性发展。第四,严格筛选,突出特色,正确处理各种矛盾。中国特色新闻学的话语体系内容广泛,在话语体系构建过程中,要在正确把握学科发展方向的基础上,选取有生命力、有理论内涵和代表性的学术话语加入话语体系。这就要求正确处理新闻传播研究不同学科分支、新老概念和理论、传统媒体活动与新媒体活动、本土理论与引进理论以及本学科原生理论和其他学科引介理论之间的关系和矛盾,梳理各个环节,推动不断发展完善。

五、中国特色新闻学的学术规范

学术规范指学术共同体在长期学术活动中的经验总结和概括,它是以学术发展规律为基本准则,学术共同体参与制定的、需要各方共同遵守的有利于学术传承和创新的各种准则和要求[14]。

我国有关学术规范的讨论,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进入新世纪,有关高校和科研机构也相继出台了各自有关学术道德或学术规范的文件和规定。2004年8月,教育部颁布《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为学术规范提供了基础性依据。此后,学术规范体系不断完善。2019年7月1日,我国首个针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行业标准《学术出版规范——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界定(CY/T 174-2019)》正式实施,对学术不端进行了具体界定,学术规范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新闻学的学术规范构建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当前新闻学科学术规范的主要问题

根据当前学术论文和学术著作发表情况来看,新闻学在学术规范上尚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格式标准不统一,影响学术工作效率,对学术成果产出和交流造成阻碍。当前,国内学术期刊的文献引用格式主要基于美国心理学会的APA格式和《中国社会科学》引用注释文献规定进行设置,但在实际运用中,则是“一家一个样”,这也造成了新闻学术刊物引用格式混乱。论文写作中,作者和编辑往往需要根据不同刊物的要求调整格式细节,消耗大量时间精力,严重降低了工作和科研效率。格式的混乱也为学术成果交流互动带来阻碍。第二,引用格式生搬硬套,在造成不便的同时,贬损中国学术风格。无论是根据APA格式还是“国标”制定引用规范,目的都是为了更加清晰、直观地展现引用文献,提高学术成果的规范性。两种格式之间也并无优劣之分。但在实际运用中,部分中文学术期刊对外国文献格式生搬硬套,如中文注释使用英文格式排列等,不仅违反了现代汉语标点符号的基本使用规范,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中国学术研究自身的特点。第三,查重标准缺乏具体规范,对部分研究领域造成影响。文献查重是预防学术不端行为的重要手段,也是常见的学术规范。但查重的标准和效果,在实践中还需要进一步讨论和检验。

(二)中国特色新闻学学术规范建设路径

当前,学术规范体系建设已进入到各学科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各自特色的学术规范体系的阶段。中国特色新闻学建设,为新闻学形成符合学科特色的学术规范体系提供了契机,可以在以下几方面完善学术规范体系的建设:第一,以中国特色新闻学的体系建设为契机,搭建协商平台,引导新闻学界共同制定符合学科特点的学术规范标准。中国特色新闻学想要形成体系,需要大量学术成果的支撑,这些学术成果如果标准不一、形式混乱,势必对本领域的分析、评价造成不利影响。以中国特色新闻学的发展为契机,搭建协商平台,让科研机构、学术刊物和学者共同协商,形成符合中国新闻学科特色又与国际学术研究相适应的引用格式、查重标准等学术规范体系,不仅能够减轻研究者和编辑人员的工作压力,也能够提升相关各方对新闻学科的认同度,形成共同体意识,促进学科健康发展。第二,加强管理,促进查重和匿名评审机制等更加规范化运行,提升学术成果质量。针对新闻学界存在的学术不端问题,要加强管理,推动查重、匿名评审等审核机制的规范化。通过相关审查、处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在为学术研究提供便利的同时,严防学术不端问题的出现,塑造尊重科学、公正清朗的学术研究氛围。第三,引入监督和反馈机制。针对学术不端和学术规范体系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和纠正,促进学术规范体系更好发展。可以通过学术界协商成立学术规范委员会等举措,定期对学术体系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并及时解决,推动学术规范体系不断完善,为新闻学科的发展提供保障。

六、中国特色新闻学的学术评价

如何评价中国特色新闻学的建设成果与水平,是关乎中国特色新闻学外在表现与社会评价的重要问题,应该从新闻传播事业在国家意识形态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新闻学科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支撑性学科”的定位,以及新闻学科在科研、教学、实践方面的作用等展开评价。

(一)中国特色新闻学术评价的主要指标

谢伏瞻指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目前存在两大问题,一是用中国理论、中国学术解读中国实践尚不充分。二是对民族复兴的学理支撑尚不充分。他提出,要坚持中国立场,注重中国特色,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思想,更加响亮地提出中国主张。要主动设置议题,勇于参与世界范围的“百家争鸣”[15]。评价中国特色新闻学学科建设的主要指标应该包括:是否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分析中国的新闻传播实践活动;对新闻传播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解析是否具有解释力和指导力;能否在学术研究中实现理论和现实、普遍与特殊的统一,与世界开展有效对话;能否体现鲜明的学科特点,为新时代的新闻传播实践提供学理支撑;能否培养出一批政治立场、科学素养、业务能力全面发展的新闻人才等。

(二)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新闻学的评价体系

2002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布《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并开展学科评估。历经近20年的实践积累,学科评估建立了涵盖人才培养质量、师资队伍与资源、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与学科声誉等方面的评价体系,为评估学科发展状况提供了全面的指标。特别是2018年五部门印发《关于开展清理“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的通知》,提出“破五唯”,更加注重从多元视角评价学科发展状况。在“破五唯”导向下,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始调整评价体系,逐渐从单纯依计算论文、项目等评价指标,转向更加契合实际也更有利于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的评价体系。而其他相关评价,包括期刊评价、职称评定、科研项目和课题评审、学位评审等都根据各自的目标和特点建立了不同评价体系,为中国特色新闻学的建设和发展评价提供了不同的参照。但也应该看到,上述评价在指标设计、评价导向、执行方法、客观性、科学性等方面还存在不足。新时代中国特色新闻学评价体系的建设应该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科学设计指标和方法,并在评价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七、中国特色新闻学的学术流派

“在一些重大的学术问题、理论问题上,学术界是否出现或形成不同学派,既是理论研究能否不断创新的必要条件,也是学术界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16]随着学科的不断发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学学派也成为新闻学走向成熟的建设目标和努力方向。在学术流派构成的诸要素中,研究机构组建以及期刊和专著出版等客观要素比较容易实现,但代表人物、创新范式以及共识等则需要学术共同体的持续培植积淀。对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的中国特色新闻学来说,学术流派的形成还需要新闻学界投入更多的努力。

(一)中国新闻学的代表性研究群体

尽管当前中国新闻学还未形成代表性的学派,但梳理中国新闻学术史,可以发现一些研究领域在一批优秀学者的引领下已经推出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具备了形成学派的基础特征。以王中先生《新闻学原理大纲》为代表的一批学术成果,成为新中国新闻学领域重要的开创性著作。甘惜分先生的《新闻理论基础》贯彻党报思想,成为中国共产党党报理论学术化过程中的重要代表性成果。方汉奇和丁淦林等老一辈新闻史学人,专注中国新闻传播历史研究,奠定了新闻史研究在中国新闻学学科体系的治学传统和学科地位。在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方面,童兵、郑保卫、陈力丹等学者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原著中汲取营养,在新闻学术思想方面各自生发,为构建当代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学术体系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媒介批评领域,以刘建明、陈力丹为代表的学者对新闻活动的宏观规律、人类交往的特征和本质进行了深入解析。传播学的引入,为新闻传播研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场域,也让人们思索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关系。邵培仁从“新兴之学”的角度探索了传播学的功能和作用,黄旦从媒介史的角度考察了新闻学和大众传播学的学科化历史。对西方传播学文献的译介也是中国新闻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以何道宽、展江为代表的一批学者,翻译引进国外新闻传播学术成果,拓宽了中国新闻传播研究的学术视野。上述研究领域在一系列代表性学者的不辍耕耘下,推出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研究方向,也为构建中国新闻学相关学派打下了基础。

(二)中国特色新闻学的学派构建

2008年,有学者曾预言“今后15年左右,理论新闻学的科学范式才能占据主流地位,新闻理论研究将进入第三个发展阶段”[17]。如今,中国特色新闻学根植于中国本土新闻实践,在继承前期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初步具备了形成科学范式和学派的潜质。当前,中国特色新闻学科的学派构建需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第一,扎根中国土壤,坚持中国特色。五千年的中化文明传播历史、二百余年的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百年中国新闻学术史以及百年中国共产党的新闻实践和新闻思想发展历程,为中国特色新闻学的理论创新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学术资源。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研究学派,首要的就是坚持扎根中国土壤,坚持中国特色,围绕中国新闻传播实践和理论、历史与现实等方面的问题开展研究,并形成独具特色的学术成果。第二,鼓励学术界良性竞争,充分互动。构建学派的目的,在于通过形成特定的学术共同体,更好地促进知识生产和交流。因此要坚持兼容并包的开放态度,努力实现学术界在不同研究领域的积极互动和深入交流,在学术争鸣和交往中更好地凸显不同领域的研究特色,真正促进学派的健康成长和整个新闻学术的健康发展。第三,尊重科学规律,将学派建设作为长期工程。建设学派是一项长期工程,必须尊重科学发展规律。要立足新闻传播实践和科学研究实践,不断地积累和扬弃,建立起经得起学术和历史检验的学术流派。切忌说大话、“放卫星”,更不能寄望于通过资源堆积制造短时间的繁荣。

八、中国特色新闻学的研究方法

百余年来,中国新闻学研究经历了多次理论自觉和突破。在未来的中国特色新闻学研究中,要实现进一步的理论自觉和研究突破,必须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上守正创新,具体来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研究成果是中国特色新闻学的核心指导思想和理论工具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为认识新闻传播活动的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将实践作为认识社会的根本途径。新闻传播活动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之一,按照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来分析新闻活动,既要反对脱离感性认识阶段的主观主义报道,也要反对脱离理性认识阶段的客观主义报道[18]。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发展水平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作为意识形态领域重要组成部分的新闻传播事业也必须适应不同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为推动中国特色新闻学的不断发展完善提供了重要动力。

(二)政治经济学理论和研究成果为认识新闻传播与政治、市场、社会的关系提供理论支撑

新闻传播活动同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联系密切。以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为指导,可以更加清晰地描述和理解传播活动与政治、市场、权力等社会要素的关系。进一步延展到全球视野中,可以更好地解析中国在全球传媒格局下的定位、问题,以及如何借助传媒机构和新闻传播活动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等命题。

(三)西方传播学的研究成果为中国特色新闻学提供了重要知识及研究工具

美国传播学经验学派的传播学理论作为较早传入我国的传播学理论,对理解传播学的基本概念,了解实证研究方法等具有指导作用。而传播学批判学派理论则为批判或者说辩证地分析传播与政治、文化的关系、全球化视野下的国际传播活动、国际传播话语构建等命题具有参照作用。在传媒技术不断发展,现代科技突飞猛进的时代,媒介研究领域的相关理论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认识技术对新闻传播活动的影响以及传播活动中人与技术之间的关系的变化与平衡等问题。通过辩证地吸收和借鉴西方传播学研究成果,可以为中国特色新闻学研究提供更加丰富的理论视野和学术参考。

(四)学科交叉为中国特色新闻学研究提供丰富范式

随着新闻学与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不断加快加深,新闻传播研究问题不再局限于本学科的理论和实践视域,理论范式和研究工具有了更加多元的选择。新闻学频繁和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文学、计算机科学及其他相关自然和社会科学深入互动,这些学科的研究范式、研究方法丰富了中国特色新闻学的理论工具构成,进一步拓宽新闻学的研究视野,为新闻学研究带来了更丰富多元的成果。

九、中国特色新闻学的平台建制

学术平台是一个学科聚合学术力量、促进交流协作、整合学术资源、完善学术规划的重要载体和环节。中国特色新闻学学术平台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依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一)中国新闻学科主要学术平台

我国新闻学学术平台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术团体。自1918年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学术团体始终在中国新闻学的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新中国的新闻研究学术团体在改革开放后快速发展,团体数量不断增加,学术活动日益活跃。目前已经建立了以中国新闻史学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等为代表的多个学术团体,在新闻传播业界也成立了不同类型的行业协会。第二,学术规划平台。规划机构是新闻学的重要学术平台。从党中央、国务院到教育部门和社会科学主管部门都对新闻工作、新闻学术以及新闻教育的发展进行了宏观规划。具体部门包括中共中央宣传部主管建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学科评议组、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国家社科规划办新闻传播学学科组评审委员会等。这些组织机构在教材建设、经费支持、学术评价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第三,科研机构和学术活动。社会科学院系统和高校的新闻研究机构,是新闻学科学术研究的支柱力量。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作为新闻传播研究的国家队始终在新闻传播学术发展中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高校陆续成立一批新闻传播研究重点研究基地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基地(或中心)。社科系统和高等院校在新闻传播学术研究中充分发挥各自专长,在新闻传播学的各个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改革开放以来,新闻学术活动不断丰富,为交换学术思想、促进学术争鸣、传播学术成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第四,新闻教育体系。新闻传播教育体系是新闻学科体系中最重要的平台之一。中国新闻教育已经形成了贯通本科到博士、兼容新闻传播业务与学术、涵盖新闻传播各领域的全面的教育体系。截至2019年底,全国有721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开设新闻学类本科专业,有1352个新闻本科专业教学点[19](P1)。在新的传媒技术和媒介环境的影响下,新闻传播教育也在不断寻求突破,一些院校结合自身特色,在新闻教育中融入更多元素。以部校共建和专门研究中心为代表的一大批新闻教学、科研和支持平台的成立,为新闻教学的顺利开展和水平提升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学术平台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中国新闻学术平台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一些问题仍成为制约学术平台有效发挥作用、影响学科发展的障碍。第一,学术团体数量、层级和学科实际不匹配,制约学科发展。目前新闻学术领域仅有中国新闻史学会一个一级全国性学术团体,下设23个二级分会,涵盖了新闻传播学术研究的各个方面。但将新闻传播一级学科的所有专业,放在新闻史专业之下,未免负担过重。其他学术团体之间也缺少交流和共识。这种缺少全局统筹和全科平台的局面,也使得新闻学科缺少具有足够凝聚力的平台供学术界交流学习、交换意见、达成共识、形成合力,不利于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学研究学术共同体的形成。第二,科研机构和学术活动的活力仍待提高,在促进学科建设方面有待加强。高校和社科院系统的新闻传播研究机构是新闻传播学术研究的重要力量,对推动学科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一些机构科研力量不足,建制不全,部分高校非实体中心科研力量难以保障。一些机构科研能力与活力不足,制约了学术研究质量的提升。一些学术活动一味讲场面、求规模、拼规格,问题意识、专业交流、学术氛围欠缺,难以推动新闻学术知识生产,也难以对学科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第三,新闻教育定位、学科设置方面存在不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亟待完善。当前,我国新闻教育发展迅猛,但新闻教育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也逐渐凸显。主要是新闻传播教育定位和规划模糊,在处理市场和学术的关系上定位不清。一些院校的新闻教育过于追求实用主义,重业务、轻学理,重技术、轻学术,教学缺少创新而低水平重复。校部共建方面也存在资源分配不平衡、权责不清、落实不够和评估缺失等问题。尽管学界一直希望新闻学和传播学携手发展,但新闻学的发展空间一直被不断挤压,新闻学教学对时代的呼应不够,难以获得老师和学生的支持和投入,导致新闻学教育踟蹰不前。中国特色新闻学科建设的核心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体系的建设问题,也就是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体系的建构问题[20]。但当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在学科建制、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师资力量方面都存在着不足和短板,特别是专业理论研究后继乏人,严重影响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教育的接续发展。

(三)中国特色新闻学学术平台的建设

中国特色新闻学学术平台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加强:第一,结合学科特点不断优化和完善学科发展规划。要结合中国新闻实践和新闻学发展的规律、特点,不断优化和完善中国特色新闻学的发展规划。重点完善中国特色新闻学体系构建的顶层设计,推动中国特色新闻学科建设具体工作和活动的实施、开展,比如用中国特色新闻学的理论体系架构编制教材,确立中国特色新闻学在新闻传播研究领域的学科地位,推进中国特色新闻学的学科发展。第二,加强体制机制建设,提升学科发展活力。在学科建制层面,要加强新闻学科体制机制和组织机构建设,充分发挥各层级学术组织、科研机构和学术活动的作用。推动建立统一的新闻学全国一级学术组织,加强协作,促进交流,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新闻学的建设和发展。不断推进各类科研机构的组织、人员、软硬件支持和评价考核机制建设,充分发挥科研机构作用,创新中国特色新闻学知识生产。让学术活动回归学术本位和服务学术发展的功能和作用,鼓励思想交流和学术争鸣。第三,改进新闻教育,提高教育水平。新闻传播教育要明确定位,正确处理好新闻学与传播学、新闻事业和新闻研究、学术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在教研计划、教师培训、培养方案、学生考核等方面进行科学规划,努力培养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工作者。要特别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明确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中国特色新闻学教育中的重要位置和作用,并贯彻落实到新闻传播教育的全环节全链条。要改进完善部校共建机制,促进部校共建工作有序推进,提升新闻教育的质量水平。

十、中国特色新闻学的创新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具有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1],这也为中国特色新闻学的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特色新闻学的创新发展,要有明确的问题意识和明确的发展方向,要认真总结中国新闻学术百年发展史,继承优秀传统,立足本土实践,体现主体创新,回应时代命题,构建学理系统,体现专业精神,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一)坚持思想引领,把握正确方向,推动理论创新

新闻学是对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具有支撑作用的学科,新闻舆论工作“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因此,要从学术发展和意识形态的双重维度把握中国特色新闻学的发展方向。在中国特色新闻学的研究和实践中,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研究新闻传播实践,科学认识总结新闻传播规律,破解现实与理论问题,推动理论创新。要摒弃以往新闻传播研究中存在的“只述不作、有理无论”或仅仅是对“某一文件、政策的诠释、注解和说明”[21]的不良风气,防范对相关术语和概念的误解和滥用。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开展实事求是的务实研究,在新闻学术界形成良好的学术风气和研究氛围。

(二)保持开放态度,立足中国实践,解决中国问题

中国特色新闻学是研究中国新闻实践的与时俱进的开放系统。在扎根中国新闻实践的同时,新闻学自身研究的开放性、社会性、多样性决定了中国特色新闻学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吸收、借鉴各相关学科的学术成果,在与不同学科的交流互动中不断丰富理论体系,扩展学科边界,探索发展路径,完善学术体系。中国特色新闻学要真正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必须在理论创新中凸显自身的特性,尤其是在与不同意见、观点、主张的交流、争鸣中进行学术、学科和话语的理论总结,在新闻实践中发出中国声音、解决中国问题,才能让中国特色新闻学获得更广泛的认同。

(三)完善顶层设计,建设体制机制,提升教研水平

针对当前我国新闻学领域在学科规划、学术组织、新闻教育、评价标准和学术规范等方面的问题,需要从顶层设计入手科学规划,不断完善新闻理论和实践创新的体制机制。在新闻教育层面强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提高教学质量,探索更加丰富有效的教学实践和方法。通过深入调研,认清当前新闻教育的实际问题,改革课程设置、教研管理,让新闻教育体系更加科学合理。对学术交流采取开放态度,加强新闻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互动,增进与国际学界的学术交流,为新闻传播教育和科研营造创新的良好氛围。

(四)尊重发展规律,合理配置资源,倡导良好学风

要将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新闻学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在遵循社会科学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脚踏实地地开展学科建设。要合理进行资源配置,根据学科实际需求导入相应的社会资源,实现学术创新与实践探索的有机结合。在科研活动中倡导优良学术风气,真诚、务实地对待科学问题,不夸大成绩,不回避问题。学术平台建设要以服务学术研究、引领学术发展为目标,真正摒弃官本位和行政化。学术成果评价要以学术质量和创新贡献为核心,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学术期刊、学术会议、学术称号、评价机构等平台建设要回归初心,服务学术,切不可成为瓜分学术资源、攫取学术利益的平台。

中国特色新闻学的发展任重道远,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坚持正确的方向导向,树立问题意识,研究新闻实践,尊重学科规律,“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1],提升中国特色新闻学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建设水平,提升和发挥其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支撑作用,真正为新闻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新闻学话语学术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论博士格·德力克对新闻学和教学的贡献
新闻学理论在网络媒体时代的变革与创新
当代新闻学的网络化发展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社会进程中的新闻学探寻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