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语境下的故事构建

2021-04-16 05:08陈晨
记者观察 2021年4期
关键词:脚本纪录片

陈晨

什么是故事?

故事伴随着人类的起源,它以人物为中心,以事件为纽带,以情感为依托进行展开,但是我们很难给它下一个标准定义,它既不是大事记,也不是流水账般的人生旅程,更不是单纯的叙事。那么故事究竟是什么呢?人类历史上一切故事的核心事件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冲突颠覆生活。因此,故事的最佳定义为:一系列由冲突驱动的动态递进的事件,在人物的生活中引发了意义重大的改变。

优秀的纪录片成功的原因就在于它们基于相同的故事结构。故事化沟通是传递信息最有力的形式,因为故事最适合人类心智。之所以故事最适合人类心智,是因为最早的人类将现实转化成故事来理解。

如何在一部纪录片中去构建故事,首先就要理清故事所需要的元素。对于纪录片来说,一个好的故事是成败的关键,比如有趣或者有特点的人物、跌宕起伏的过程以及一个让人的情感和价值观得以升华的结局。当然这个好故事一定要有明确的主题指向,并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并且最终适合我们作为纪录片的可视化呈现。作为纪录片来说,最大的特点就是真实而非虚构,这也是纪录片区别于剧情片的根本所在。这意味着我们不能在故事的构建中随意编造情节、设置人物,而要从现实生活的原始素材中去挖掘。这就要求我们的策划扎实而有效。

调研

从案头调研、田野调研形成的调研报告,我们一定要清楚故事所要表达的主题,找到故事中的真问题,所有调研的信息必须支持我们的自我表达,而我们调研中所找到的矛盾也必须是核心矛盾,能够推动故事的发展,这些都决定着我们是不是找到了我们需要的好故事。

一个完整的故事是由五部分组成的设计:激励事件,它是一切后续情节的首要导因,它使其他四个部分开始运转起来,即进展、危机、高潮和结局。通常我们会将纪录片分为社会类、自然类、人文类、文献历史类等不同的类型,当然这些类型又有着模糊的界限,产生出无限的可能,有时令人困惑。尽管如此,这些不同类型提供的启示仍然可以帮助我们决定纪录片的风格,帮助我们选择最好的方式来讲述独特的故事。

脚本

提案阐释是引起大家对项目产生强烈兴趣的方式,同时也是检验我们是否有一个好故事的试金石。如果我们不能为故事进行一个清晰简洁的提案阐释,那很可能是我们对故事还没有足够的认识。提案应该让听众快速地“看到”未来的纪录片和拍摄它的原因。一个优秀的提案阐述会二者兼顾。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如果能录制一段展示故事中主角角色魅力的视频,并将这段视频剪辑在未来的纪录片中,这样的提案阐释会更加强大,更有说服力。

根据脚本类型,我们可以分为专家本、大纲、文学本、呈现本、剪辑本以及解说本,这些文字性的文本在纪录片故事讲述中的作用因项目和创作阶段而异,但是它们的基本目的是一样的。在纸上有条理地列出自己的想法,实际上能最大程度地帮助我们节约时间、精力以及经费。不同阶段的这类材料写作能聚焦于故事叙述,确保制作人把握整个项目的概况。

大纲的内容包括故事梗概、程序提纲以及和这些因素相关的详细信息。与大纲不同,纪录片的呈现本必须要展示,而不是讲出来。呈现本是设计故事的一种方式,并不一定就是最终的故事,但它是一个具有可行性的模式。我们在呈现本中应该阐明制作者对叙事链的理解,即故事开始于何处,又将向何处发展。与其在剪辑室里懊悔,不如尽早在脚本中寻找到纪录片在结构、人物或叙事逻辑上的漏洞。在该阐述中,我们还应该让制作伙伴或是制片人理解纪录片的主人公是谁?主要故事是什么?故事的目标和障碍是什么?至少让制作人在开始拍摄的时候就知道从哪里开始,怎样去组织该纪录片的架构、主题和人物之间的关系、主要人物与其他人物间的关系以及他们在故事中所起的作用。

谁来撰写脚本呢?这与纪录片本身的故事类型、脚本类型以及和纪录片导演的合作模式都有关系。但是不论谁承担了该项工作,我们在撰写脚本的过程中都需要带着导演思维去完成纪录片的架构。并为未来的拍摄留下创作空间,即处理好提前预设和现场发现,规定动作和自我发挥的关系,也就是我们常常说到的是否能根据二八定律为创作留下空间。

带着脚本中的故事进行拍摄意味着在开拍之前要准备好用影像讲故事所需的视觉资料,准备好迎接拍摄过程中遇到的意料之中或之外的一切可能。谁负责拍摄、怎么拍摄、用什么样的设备拍摄,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这不仅是简单记录一个事件,同时也是记录一个事件的方法。简而言之,我们必须对脚本有着本质性的理解,以及对即时信息有理性的判断和选择,这些都对创作者的经验和素质有着极大考验。创作者头脑中必须带着剪辑去拍摄,确保经过精心设计拍摄的每个镜头都能作为恰当的视觉元素剪辑到纪录片中;确保有足够多的镜头量以供选择,并足以让每个场景充分展现,当然要根据拍摄的实际情况考虑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需要选定一个合适的片比。在任何一个给定的场景中都需要用到远景、全景、中景、特写以及转场镜头,当然还需确保每个镜头的长度和稳定。此外,除了拍摄的内容之外,影响视觉故事讲述的因素还包括:怎样进行拍摄、怎样布光、怎样在后期制作中处理这些素材等。根据故事需要,我们会采用纪实、再现、采访、空镜以及文献、特效等不同的创作手段,这些都需具体到细节的设定。

制作

对于创作者来说,并不是所有的纪录片主题本质上都具有视觉效果,尤其是涉及复杂问题或者技术性问题的纪录片。创造视觉效果是影片摄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找到合适的影像基调和风格,画面越具有创造性,故事就会越精彩。

“三分拍摄,七分剪辑”是纪录片制作人常常挂在嘴边的总结。我们在之前讨论的有关故事讲述的注意事项,在剪辑过程中同样需要考虑。大多数纪录片的故事和结构的真正形成始于剪辑师对拍摄的材料进行组织和删减。

虽然每一部纪录片的项目在功能、观念、表达方式上都不同,但制作流程基本一致:通览素材,長时间地梳理镜头地顺序使其逻辑合理,然后进行粗编、精修、确定镜头,最后确定整体剪辑结构。我们要想清楚开头和结尾,是否有必要进行交叉剪辑,以及怎样去帮助故事的叙述。粗剪让我们得到纪录片的一个草稿,它的篇幅要远远长于影片的最终精剪版,但粗剪版中的大概剧情和结构都要到位。粗剪阶段通常是重新处理故事叙述和结构中的主要问题以及尝试各种选择的最佳时机,在精剪阶段再做这方面的调整将会很棘手。

如果纪录片涉及到解说和旁白话外音,就要利用这段时间对解说词进行打磨。有的纪录片制作人会尽力避免解说。但是作为客观视角的解说或者第一视角人物的旁白,如果处理到位,将会使得故事的叙述完整流畅,还能传递出许多信息。解说词要有意识的口语化,因为解说最终通过配音说出来,为了让纪录片更贴近观众,解说词更应该少一些“说教”,多一分平实,尽量使用简单句,避免复杂的从旬和晦涩的专业术语。

面对剪辑完成的纪录片,当我们作为第一观众观看时,要问自己是否清晰地表达了最初想要表达的主题?故事讲明白了吗?解说词是口语化的表达,还是百度百科式的套话?音乐和音效的处理合适吗?这部纪录片是否看起来像“另外一部纪录片”?还是一部让观众兴奋而奔走相告的纪录片?

纪录片区别于其他影片类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真实”,很多人总把真实性和故事性看做两个彼此对立的概念,往往只能存此去彼。但实际上,通过一部部优秀的纪录片,我们看到了优秀的制作人为自己的纪录片建构起的一个个强有力的故事,让观众沉浸其中,感受纪录片的无限魅力。

猜你喜欢
脚本纪录片
纪录片《闽宁纪事2022》在闽开机
Rough Cut
等待
嘘,有熊出没
超级蚁穴
自动推送与网站匹配的脚本
私藏家:它们真的很好看
举一反三新编
捕风捉影新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