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缘而生

2021-04-16 11:16马凌姗
上海戏剧 2021年2期
关键词:沪剧宁海

马凌姗

沪剧《早春》是我的研究生毕业作品。我清晰地记得,这部作品创作的开端,是我的导师罗怀臻对我说的一句话:你是宁波人,不如写柔石试试吧。

如果说,罗怀臻老师的引导鼓励和甬剧《典妻》对我的影响是我最初决定选择这个题材的缘由,那么,当我开始查阅柔石生平事迹材料时,不禁感叹创作者与作品之间确有奇妙的缘分。

柔石被枪决于上海龙华的那一天,是1931年2月7日的凌晨。而五十七年后的同一天、同一时辰,我出生在这个世界上;柔石牺牲时年仅29岁,而当时同样29岁的我正尝试着用戏曲的方式走进另一个29岁年轻的生命;我先生是宁海人,与柔石同乡,他家的老宅离柔石故居很近,听家人说,故居门前曾有一条小溪,溪上架着一座小石桥,桥上写着四个字:金桥柔石。

随着对柔石的了解逐渐加深,令我惊讶的“缘分”还有很多。

比如,我刚工作不久曾随同事一起拜访过一位叫赵德鲲的原市文化局老领导,赵先生十分亲切,得知我中文系毕业,就鼓励我要多写。但那时的我并不知道,他还有另一个身份,柔石的次子。之后再见,已隔七年,是我代表宁波话剧团参加赵德鲲先生的葬礼。可惜我再不能告诉赵老先生,我一直在写,这一次想要写他的父亲柔石。再比如,我公公曾负责过柔石百年诞辰的纪念活动,得知我要创作这个题材,交给我一些他收藏的珍贵资料,其中包括谢铁骊导演在拍摄电影《早春二月》之前来宁海走访柔石亲属时留下的采访手记,十分珍贵。

为这个戏的创作,我不止一次去过龙华烈士陵园,走过柔石曾走过的从牢房到枪决地的地下暗道,呆过他曾呆过的逼仄的囚室,坐在他曾睡过的低矮板床上,望着他也曾凝望过的连接自由世界的铁窗。2018年6月,我回到了位于柔石故居附近的先生家老宅住了一段时间,每当在老街石板路上来来回回行走时,我都在想象,那个80多年前从闭塞却安耽的浙西小县城出走,毅然投身革命腥风血雨的年轻人——柔石。

沪剧《早春》取材于柔石的真实事迹,讲述了生活在小县城里的文学青年柔石在理想的召唤下背井离乡,投入文学革命的洪流,最终以生命为代价成长为一个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的故事。作品塑造的主要人物是革命作家柔石、柔石的原配夫人吴素瑛,和柔石的“红色恋人”、革命战友冯铿。

柔石出生在20世纪初的“山陬海隅”之地浙江宁海。当时的宁海县属于台州。它的西南、西北有天台山脉蜿蜒如境,东南、东北又有着350里海岸线。刚山柔水,培育出了当地人民聪颖灵秀、沉雄刚健的性格,在这片土地上孕育的“名儒”“文人”个个都是铁骨铮铮,最有名的当属明代方孝孺。而柔石的性格也承袭了这样的地域基因,一如其名——“柔”和“石”(硬气)的组合。

由于自小的学习经历和文化结构,柔石始终保持着知书达理的“柔性”,不论是对家人、对妻子,对生活都有着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鲁迅曾评价他的德行:“无论从旧道德,从新道德,只要是损己利人的,他就挑选上,自己背起来。”

而同时柔石也有着“台州式的硬气”。正是这股“硬气”使他选择了上海,踏上了一条充满荆棘而又充满魅力的革命文学之路。

软心肠和硬脾气让柔石几乎一生陷于身心的挣扎之中,尤其表现在他对家乡和上海两地去留的抉择,以及他与妻子吴素瑛和恋人冯铿的关系,皆充满两难的纠葛和内心的煎熬。

相比起柔石,吴素瑛与冯铿的人物塑造更为纯粹。吴素瑛与柔石的婚姻可以说是旧时的包办婚姻,但也不全是,因为他与吴素瑛成婚前是相互见过的,并且互有好感。吴素瑛身上几乎集中了所有传统女性的美德。每次写到吴素瑛,我都会想起我在宁海的婆婆,她父亲是南下干部,家里条件不错,自己生得也秀美,嫁给公公后常年在家侍奉公婆、养育孩子,毫无怨言甚至卑微地支持着丈夫的事业发展。可随着夫妻俩的社会地位差距逐渐拉大,朋友圈变得不同,交集越来越少,最终她只能孤独地陷落在一个人的世界里。在宁海这座闭塞的小县城里,不论是当时,还是现在,像吴素瑛这样、像我婆婆这样的女性不占少数。

与吴素瑛不同,冯铿出身于富有文化教养的知识分子家庭,自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冯铿读高中时期,正值国民革命在广东如火如荼,而冯铿所居住的潮汕地区就是广东乃至全国国民革命的中心之一。在这样的环境下,冯铿这个才十七八岁的高中生,便以笔杆子当作战斗武器对准反动势力。在上海,她与志同道合的柔石相识,在共同的革命文学活动中,产生了特殊的情愫。冯铿是热烈的、坚定的、不顾一切的、毫无保留的,不管是对于革命事业,还是爱情。这样的人物,正是那个时代激情与梦想的独特写照。

革命是激昂的,历史是沉重的,而在我看来,《早春》展现的不仅仅是革命作家柔石,更是生活在风起云涌时代里的一群有梦想、有追求的普通年轻人。每一次走近柔石,我也仿佛走近了自己。

我永远忘不了当我穿过龙华那条黑暗的地下道后见到的景象,那是一个绿茵葱茏的小花园,四处是生命的姿态,是青春的气息,没有悲伤、没有沮丧,一个人类挣脱镣铐的铜像诉说着青春的力量和生命的张力。反观当下,这样的激情与梦想又何曾消逝?当我们努力表达着自己的时候,也许,也正是在表达这个时代。

2020年,《早春》与上海文慧沪剧团结缘,不仅成为文慧建团十周年的原创大戲,更有幸入选了上海市2020年首批重点文艺创作项目,成为15部舞台作品之一。2020年8月,沪剧《早春》在人民大舞台试演,10月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正式首演,终于,《早春》在上海这片柔石生活过、爱过、战斗过的土地上“开花结果”。导演这部作品的吴佳斯是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与我这个土生土长的宁波人搭档,也让柔石走过的“革命之路”在无意中成为了我们的“创作之路”。2021年4月,《早春》修改版将再一次在天蟾逸夫舞台与观众见面,献礼建党百年,纪念在上海龙华牺牲的革命先烈。

一路走来,我几乎将这一切解读成一种宿命,仿佛我的人生行进到此就是为了等待这样一次“相遇”。

感谢缘分,让我与《早春》相遇,与你们相遇。

猜你喜欢
沪剧宁海
EK 服务宁海奥特莱斯广场项目,打造超级商业综合体
上海举办校园沪剧大赛
日月星
吃粽子
自大的小蚂蚁
演戏就像凉水泡茶慢慢浓
新时代,沪剧该往哪儿走?
“上海的声音”沪剧如何与时代同频
沪剧《雷雨》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