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高危因素

2021-04-17 03:37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监护室监护插管

耿 丹 丹

(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人民医院新生儿NICU 许昌 461700)

在当前医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中,对于呼吸机的应用是较为重视的。尤其是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监管中,呼吸机的应用受到更多重视。但是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监护中发现,由于呼吸机的应用引起呼吸机肺炎的几率明显增高[1]。且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监管中,对于呼吸机应用的管理以及诱发新生儿呼吸机肺炎的因素分析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造成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管理中的呼吸机肺炎患病情况加剧[2]。为此,本研究以116例新生儿为例,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监管中诱发呼吸机肺炎的高危因素作出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16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1组和2组各58例。其中1组男36例,女22例,平均胎龄(0.35±8.33)个月;2组男27例,女31例,平均胎龄(0.38±7.36)个月。本研究符合伦理委员会认证,且新生儿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新生儿以常规监护为主,1组新生儿采用呼吸机为患者输氧。方法如下:(1)所有参与研究的新生儿在监护室内都需要以插管换气为主,以《实用新生儿学》中的相关标准为基础,对其进行机械通气处理;(2)对于呼吸机设备的选择,以SLE500型婴儿定压呼吸机作为主要呼吸设备;(3)在呼吸机的应用过程中,医护人员对新生儿进行拍背、口腔护理和呼吸道护理;(4)当新生儿接入呼吸机2h后,对其进行肺表面活性物质监测观察;(5)对新生儿呼吸机接入后的参数设置和心电监护情况分析,含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和血压等;(6)对于在重症监护室监护超过48h的新生儿进行无菌操作下的经气管插拔,并且对其呼吸道内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监测,观察其培养基生成效果。对于培养基为阳性患儿,应该及时的给予抗生素治疗,定期观察新生儿恢复情况。

1.2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呼吸机肺炎诱发单因素分析

1组新生儿在呼吸机肺炎诱发单因素对比中对比结果要显著好于2组(P<0.05),见表1。

表1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呼吸机肺炎诱发单因素分析

2.2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呼吸机肺炎诱发多因素分析

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为主,对1组和2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内呼吸机肺炎诱发的多因素对比作出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在胎龄、通气时间、气管内呼吸和再插管等因素对比中,1组新生儿的呼吸机肺炎诱发危险系数要低于2组(P<0.05),见表2。

表2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呼吸机肺炎诱发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呼吸机相关肺炎是当前较为常见的一种感染性疾病,由于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管理工作开展中对于新生儿插管和机械通气的时间把控存在差异[3],为了能够更好地对新生儿监护,需要按照其监护管理中的要求,对其进行科学监护。由于引起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因素众多,在临床监管中,需要按照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管理中的要求,及时对诱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因素分析,有效地调整呼吸机肺炎诱发因素,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管理工作作出全面的分析,提升新生儿重症监护效果[4]。

一般情况下,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管理中,诱发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因素众多,要想对各个因素排除,就需要及时对引起新生儿呼吸机肺炎的各个因素分析,进而保障在诱发因素分析中,有效地对新生儿呼吸机肺炎治疗提供保障。按照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管理中的要求,对整个监护管理中的呼吸机肺炎诱发单因素分析,如胎龄、性别、体重、通气时间、先天缺陷、气管内呼吸、合并败血症和再插管等。而诱发新生儿呼吸机肺炎的多因素则主要表现在胎龄、通气时间、气管内呼吸和再插管等因素中。只有科学的分析诱发因素,这样有效排除各个因素的影响,提升新生儿护理质量[5]。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两组新生儿的重症监护室监管中。通过对新生儿插管和机械通气设置后,新生儿整体护理状况得到了监测;并且在对新生儿护理监管中发现,由于呼吸机的应用,对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形成创造了隐患。当新生儿在重症监护室监管48h后,以无菌条件为基础取下插管时,新生儿的呼吸道分泌物培养基培养结果成为了判断新生儿呼吸机肺炎感染的重要依据。当新生儿在重症监护室监护48h后,呼吸道分泌物培养基结果显示为阳性时,则可以判断新生儿患有呼吸机肺炎。在两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监管工作实施中,由于对于呼吸机应用的控制方式不同,且由于新生儿自身的表征因素存在,使得新生儿对于机械通气和插管呼吸的适应需求出现了差异。当新生儿自身因素被排除后,其对应的插管呼吸以及机械通气适应性都能够增强,所以呼吸机肺炎的发作率就会明显降低,提升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监管水平。本研究得出,在现有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监管中,由于单因素和多因素的诱导,使得新生儿患有呼吸机肺炎的概率有所提升,但是由于单因素和多因素的诱导方式不同,以至于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监管中,对于新生儿监护管理的控制方式出现了偏差,致使新生儿呼吸机肺炎感染几率增高。而造成新生儿呼吸机肺炎增高的多因素则主要体现在胎龄、通气时间、气管内呼吸和再插管等因素中。

综上所述,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监管中,由于存在着单因素和多因素等诱发因素,使得新生儿呼吸机肺炎发病率明显提升。为了能够更好地对新生儿监管,需要按照其监管工作实施中的要求,对监管中的诱发因素分析。科学保证新生儿呼吸道分泌物培养基培养效果,以此判断新生儿呼吸机肺炎感染症状。

猜你喜欢
监护室监护插管
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医学监护研究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重症监护室中合并肥胖脓毒症患者的预后——基于MIMIC-Ⅲ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护娃成长尽责监护 有法相伴安全为重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血清白蛋白和膈肌移动度与二次插管的相互关系
儿童监护机器人设计
我国成年监护制度之探讨与展望
急诊内科危重患者气管插管时机与方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