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痘的治疗及预防方法分析

2021-04-17 15:39卫春晓
吉林畜牧兽医 2021年8期
关键词:痘病毒羊痘羊圈

卫春晓

河南省济源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济源 454650

羊痘属于接触性皮肤传染病,由痘病毒引发产生,属于急性热性病症。羊痘的病发包括两种类型,其一为绵羊痘、其二为山羊痘。集中于羊口鼻眼位置,同时还会出现在少毛或者无毛的皮肤区域。羊痘一旦暴发,羊口鼻眼等位置会表现出明显的水泡或者丘疹等。

1 羊痘流行病学与传播途径研究

1.1 流行病学

羊痘虽然分为两种类型,但是绵羊痘、山羊痘相互之间并不会出现传染现象。相较于山羊痘来讲,易感染的为绵羊痘。绵羊痘病毒所表现出的症状也会比山羊痘所表现出的症状更严重。羊痘病毒在无干预情况下,正常环境甚至能存活8周之久。痘疱浆汁中所包含的羊痘病毒最多,甚至在结痂位置,病毒能够存活数年,这方面是预防关注的关键点。蚊虻等会加速羊痘病毒的传播速度。成年羊相对来讲抵抗力比较强,感染羊痘病毒后的死亡率比较低,幼类羊则抵抗力低,感染后的死亡率比较高。

1.2 传播途径

羊痘病毒的科学预防,必须对传播途径准确掌握。首先病羊是主要传播途径,其次是已经治愈的病羊,但是身体痘疹结痂处携带羊痘病毒,结痂区域脱落后,会污染分泌物或者饲料以及水源等,健康的羊接触后会增加感染风险。传播方式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受伤皮肤接触或者消化道等也是传播方式。饲养人员若接触感染羊痘病毒的羊或者被病毒污染的器具等,自身感染风险会随之增加。整体来讲,病毒接触过的所有物品都会转为病毒传播媒介。

2 羊痘临床症状研究与实验室诊断

2.1 临床症状

某养殖户饲养绵羊137只,部分羊出现呼吸急促、弓背、不进食、精神沉郁的情况,并且体温出现偏高,达到41~42 ℃。经观察发现,其中12只羊的口鼻眼位置出现充血情况,并且鼻孔持续有脓性分泌物,伴随疱疹与流浆液。仔细检查发现,羊无毛位置浮现红色斑点,部分已经形成丘疹,大小与黄豆粒相似。这种现象出现的3~4 d,丘疹位置出现融合情况,羊无毛位置表皮明显凹凸不平。随后水泡现象越来越严重,温度忽升忽降,部分脓疱破裂,逐渐被吸收,风干后出现黑色痂节。表皮异常之外,感染羊痘的病羊,还伴随着腹泻、上呼吸道不适的情况。从发病到接诊历经5~6 d,已出现死亡4只的现象。经过对死亡病羊的解剖发现,胃中有数个结节,形状以圆形为主,附着于胃黏膜位置,并且伴有糜烂现象。肺部同样存有结节,类似大理石样。气管区域发现浓稠黏液,除此之外,并未在其他器官中检测出病变的现象。

2.2 实验室诊断

通过对病羊的解剖,及时对病羊疹块进行检查,同时采集疱液,将样品及时送往疾控中心实验室进行实验研究。利用磷酸缓冲盐溶液,经过多次冻融处理,随后利用超声波裂解,对样品进行离心操作。取其中的上清液作为诊断研究的抗原,将病毒阳性血清提前准备好,通过琼脂扩散试验的方式,观察实验变化,温度37 ℃,时间24~48 h,经观察发现结果为阳性。综合羊养殖流行病学研究,根据临床症状的观察,参考解剖相关检验记录资料,确定感染病毒为羊痘病毒。

3 羊痘的治疗与预防方法总结

3.1 羊痘治疗

羊痘一旦在羊群中发现,需立即进行病羊筛查,并且分圈养殖,做好隔离措施。及时对羊圈消毒,高锰酸钾(0.1%)水溶液涂抹羊痘患处,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佩戴口罩、手套。患处擦拭消毒之前需全面清洗。除了高锰酸钾溶液之外,碘伏、淡盐水、忍冬藤等都可以起到消毒的作用。羊圈隔离后,观察健康羊状态,1~2 d内并没有新的病羊出现,需要为健康羊注射羊痘冻干弱毒活疫苗。利用生理盐水(0.9%)100 mL将1 mL疫苗稀释,由尾巴内侧进行注射,注射方式以皮下注射为主。

面对症状比较严重的病羊,可选择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性治疗。肌肉注射板蓝根,注射次数为1~2次/d,注射周期为3~4 d,注射量根据成年羊的平均体重,设定为0.1~0.2 mL/kg。为了规避由羊痘病毒引发一系列感染或者其他症状,还需要同时注射青霉素类型的抗生素。中医方面的治疗,抓住患病初期关键阶段,以连翘6 g、二花6 g、葛根6 g、土茯苓3 g、生甘草3 g、升麻3 g进行煎汤,随后喂病羊服下。若病羊已经进入到后期阶段,痘疹流脓明显,并且破溃严重,就需要调整药方,同样以水煎服,调整为黄连3 g、黄芪6 g、连翘12 g、栀子6 g、黄柏45 g。病羊始终处于虚弱状态,需将煎服药方调整为甘草1.5 g、当归6 g、紫草3 g、亦芍15 g、金银花3 g、黄芪6 g。具体药量还需要结合病羊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3.2 羊痘预防

羊痘预防着重集中在春季,除了注射疫苗之外,还要定期对羊群进行隔离喂养,避免出现羊痘传播的情况。消毒是主要预防手段,根据羊圈的规划结构,定期做好消毒处理。石灰水溶液,浓度为10%~20%,羊圈中的所有器具以及饲料等都需要消毒,以防成为病毒传播的媒介。特别是病羊所处的羊圈,粪便需采取掩埋的方式处理,死羊立即焚烧或者掩埋,随后撒生石灰消毒。饲养人员则随时佩戴还防护用具,及时消毒。从病羊圈出来后不能立即进入到健康羊的羊圈,需消毒处理后再次进入,以免羊群再次被病毒感染。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羊痘一旦出现,传播速度极快,对于幼小羊群甚至会危及生命,应将病羊与健康羊分圈饲养,做好消毒与隔离处理。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及时治疗羊痘。春季集中为羊群打疫苗,并且定期对羊圈清理消毒,降低羊痘感染风险。

猜你喜欢
痘病毒羊痘羊圈
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成功分离猴痘病毒
鼠痘
用水痘病毒开发新型HIV疫苗
立体羊圈
亡羊补牢
羊痘病毒分子特征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一例群发性山羊痘的诊断与防治
引进小尾寒羊暴发羊痘病
高寒阴湿牧区羊痘病防治
羊痘的危害及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