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新绛县中药材种植产业现状和发展建议

2021-04-18 13:43张英泽
农业工程技术 2021年2期
关键词:新绛县黄芩中药材

张英泽

(山西省新绛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山西 新绛 043100)

目前,新绛县内土生土长或者人工栽培及加工的中药材品种多达258 种,主要是生长于北山的射干、黄芩,生长于高垣、丘陵、沟壑的地骨皮、桃仁、杏仁、野菊花,生长于河边、水渠、山沟、湿地的薄荷、车前草,蔬菜、水果、粮食类包括南瓜子、白萝卜、黑芝麻等,另外还有白术、天麻。

新绛县以汾河为界,汾南主要种植耐旱类型的中药材,比如黄芩、远志、柴胡、防风等,主要分布于阳王镇、横桥镇等地,国家道地药材远志GAP 基地建设、中药材连作障碍破解技术推广应用等一批科技项目先后在阳王镇实施。汾北主要种植耐涝型的中药材,比如半夏、地黄、知母、瓜蒌、土贝母等,主要分布于北张镇、泽掌镇等地。

种植中药材是新绛县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药材种植面积达5 万亩以上,是华北地区最大的半夏、远志、黄芩产销集散地之一,半夏年产销达500 多千克,远志、黄芩各2000 余千克。中药材种植为推动新绛县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也为当地农民致富提供了良好机遇,同时还对促进中医药产业自身发展、中药材品质提升、强化中药材的国际竞争力有积极意义[1]。

一、新绛县中药材种植产业现状问题

1、组织化程度有待提升

近年来,新绛县中药材产量节节攀高,组织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但当前仍存在组织化程度低、规模小等问题,主导产品优势不明显、基地建设零星分散等问题不容忽视。如果不能有效促进组织化程度提升,中药材种植水平将会被限制。

2、机械化种植尚需发展

中药材种植产业化发展离不开机械设备的使用,同时需要大力提高种植技术,使农机农艺相融合才能凸显地方产业优势。目前新绛县中药材整体种植技术水平还较低,不少田间操作还停留在传统经验阶段;机械化设备应用不足,机械化程度偏低,无法实现全过程机械化种植。

3、采收作业需进一步规范

采收作业直接影响药材质量。采收时间直接决定中药材有效成分的含量,中药材生长中会呈现较为明显的有效成分含量增加到最大值后降低的情况。采收作业操作不当可导致中药材受损,难以保障其质量。目前新绛县中药材采收作业还不规范,虽然已经普及机械化操作,但部分农民存在随意、盲目操作的问题[2]。

4、种子质量问题

中药材种植产业化发展对种子质量及适宜性要求较高。由于中草药种子市场混乱,同时大部分农民缺乏专业知识,对种子辨识能力有限,导致部分农民购买的种子难以保障出苗率、发芽率等,严重影响农民的种植收益,不利于地方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

二、新绛县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建议

1、加大中药材生产培育规模化发展力度

以农户为单位的中药材种植模式存在管理粗放、个体分散、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管理控制混乱等缺点,必须积极推动新绛县中药材生产培育规模化发展,全面扩大种植规模的同时,积极发展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符合产业化发展需求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同时重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为中药材种植产业化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新绛县需对土地进行统一、综合规划,实现统筹管理,构建集约化种植管理模式,全面提高其产业化程度。

2、完善机械化种植生产体系

机械化种植是推动中药材种植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是全面提高种植质量与效率的重要基础。要加大机械设备推广力度,号召和引导广大农户采购、租赁和使用机械设备进行中药材种植培育,积极探索全过程机械化模式,实现整地、种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的全过程机械化生产。

机械化生产需要政策、项目支持,政府及相关部门应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投入资金,通过补贴机械设备、指导农户生产等方式,推动机械化种植生产体系逐步完善。

3、严格规范中药材种植生产流程

以规模化、集约化种植管理为基础,对全县种植中药材农户分类进行集中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户的科学意识和种植专业知识、技能、操作水平。安排科技人员进行巡察管理、服务支持,以改善中药材种植生产中的缺陷与不足,形成一体化的高效种植模式。

使用机械设备对土地进行耕翻、深松,施足基肥;适时播种,科学确定种植密度与方式,利用单行播种机等提高播种质量与效率;做好间苗、补苗等田间管理工作;加强病虫害防治,尤其要针对根腐病、叶枯病、蚜虫等常见病虫害进行专项防治;适期采收,注意采收操作规范,以免采收中对中药材造成损伤或导致有效成分含量减少[3]。

4、加强市场监管

健康的市场是保障新绛县中药材种植产业良好发展的基础与关键,其中尤以种子市场与中药材产品市场最为重要。地方政府需要加大种子市场规范和监管力度,对中药材种子公司资质进行明确规范和严格审查,大力查处资质不达标、销售陈年劣质种子的公司,确保农户购买到出苗率、发芽率高的优质种子。

5、完善配套服务

完善配套服务可进一步推动新绛县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地方政府除了出台政策支持中药材种植机械化发展之外,还需要积极推动科研研发;加强人才培养,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中药材服务队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探索高效、多样化服务路径;切实解决农户中药材种植中的各种问题。

6、优化栽培管理

保障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质量,必须以保障中药材栽培种植质量和产量为前提,提高栽培种植管理水平。

以黄芩种植为例。栽培时需严格做好选地整地、繁殖、田间管理等工作。整地应进行深翻,施用腐熟农家肥2000~2500 kg/亩,然后再用旋耕机耙打1 遍。黄芩主要通过种子繁殖,整地后用单腿播种镂人工播种或者机械镂播种均可,播后等雨或者人工喷淋。田间管理主要应做好中耕除草、追施复合肥、喷施液面肥、防治病虫害、保花保果等工作。追肥应在苗高20 cm 后追施氮磷钾含量18-18-18 的优质复合肥50 kg/亩,并在全生育期交替喷施芸苔素加海藻素、鱼蛋白、磷酸二氢钾等调节剂、叶面肥以及杀虫杀菌剂混合液4~5次。重点关注根腐病、叶枯病、地老虎、黄芩小菜蛾等。根腐病预防应以农业防治为主,发病后喷施禾苗牌死苗烂根一次净1000 倍液,7 天左右喷施1 次,连续喷施2~3 次。叶枯病发病初期可喷施80%多菌灵1500 倍溶液,每隔7 天左右喷施1 次,连续喷施2~3 次。地老虎易发时喷施5%功夫水乳剂600 倍溶液2~3 次。黄芩小菜蛾易发时喷施1%甲维盐水浮剂1500 倍溶液。

三、结语

新绛县中药材种植正在逐步向产业化方向迈进。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发展支持力度,出台优惠政策,开展扶持项目,重视人才培养,推动机械化生产水平提升,加强市场监管与引导,完善配套服务体系,全面推动新绛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新绛县黄芩中药材
UFLC法同时测定黄芩汤中3个有效成分的含量
黄芩的药理分析及临床应用探讨
黄芩的药理分析及临床应用探讨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中药材促农增收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张永新:种植黄芩迷上了“茶”
宋四清:种植中药材 托起致富梦
新绛县:警示教育超前防范警钟长鸣
新绛县:携手阳光纪检 共建清风绛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