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种植修复治疗牙列缺损的疗效观察及舒适度研究

2021-04-18 06:55彭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5期
关键词:牙列种植体舒适度

彭巍

牙列缺损是指患者口腔中的部分牙齿由于牙周病或龋齿原因所造成的脱落现象,会严重影响患者美观程度,同时还会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中发音功能以及咀嚼能力[1]。若不及时治疗,会导致患者牙颌骨发育不正常,影响身心健康发展,降低生活质量。在日常修复治疗中,通常将患者残余牙齿清除后进行修复治疗,但常规修复方法会造成患者佩戴中存在牙齿疼痛以及咀嚼功能受到影响等问题,临床效果不佳,目前常使用口腔种植技术进行治疗[2,3],能够将牙齿以种植方式进行固定,降低牙齿间摩擦,提高治疗效果。因此,本研究以医院接收的牙列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口腔种植修复治疗牙列缺损的疗效及舒适度,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2020 年3 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牙列缺损患者100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 例。对照组中,男23 例,女27 例;年龄24~70 岁,平均年龄(52.14±9.38)岁;住院时间4~21 d,平均住院时间(11.25±3.25)d;牙齿缺损1~3 颗,平均牙齿缺损(1.24±0.59)颗;致病原因:龋齿18 例,牙周病12 例,牙磕碰缺失10 例,颌骨缺损10 例;牙列缺损部位:磨牙区29 例,磨牙后区21 例。观察组中,男24 例,女26 例;年龄22~73 岁,平均年龄(53.57±10.53)岁;住院时间6~25 d,平均住院时间(12.68±4.11)d;牙齿缺损1~4 颗,平均牙齿缺损(1.68±0.78)颗;致病原因:龋齿19 例,牙周病11 例,牙磕碰缺失11 例,颌骨缺损9 例;牙列缺损部位:磨牙区30 例,磨牙后区20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患者临床符合牙列缺损症状[4],缺损部位的骨质量符合口腔种植要求;患者临床资料完整;具有认知能力;能配合治疗。

1.2.2 排除标准 患者具有心脑血管疾病;精神异常无法配合治疗;患者治疗耐受性较差;患者具有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具有过敏性症状;患者具有血液性疾病以及恶性肿瘤[5];患者处于哺乳期或妊娠期。

1.3 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临床诊断检查,主要使用CT 诊断,医护人员临床首先对患者遗留牙齿的健康状况、缺损状态、邻牙组织结构以及骨密度进行评估分析,然后结合患者本身实际情况以及临床需求确定修补方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修复治疗,医护人员根据患者实际缺损状态进行检查修补治疗[6],主要包括对患者牙列缺损状态以及残留部位进行检查,随后将患者残余牙齿以及牙根部位使用拔牙方式进行清除,患者在拔牙前均使用浓度为2%的利多卡因(广东同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4771)进行麻醉处理。麻醉后采用硅橡胶进行取模,制作牙冠以及浇筑石膏模型,根据牙模制作烤瓷冠,符合患者舒适粘连状态的要求,修补后医护人员向患者介绍日常佩戴注意事项以及牙齿清洁方法,嘱托出院后及时回院复诊。观察组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治疗,临床医护人员进行常规消毒处理后采用浓度为2%的普鲁卡因(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国药准字H33021554)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处理,医护人员使用引导板将需要植入的牙齿位置进行确定,同时切开骨面,使粘骨膜以及骨面出现孔洞,暴露牙槽骨部位,再通过扩孔钻使孔洞达到医护人员设置好的深度以及直径,之后植入种植体,植入后将牙齿部位进行缝合,以喷水的形式进行冷却,结束后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并对患者进行健康宣传教育以及嘱托患者进行日常口腔清洁,术后3 个月进行修复种植牙,医护人员在修复前需要检查患者种植体的牢固程度以及邻牙周围情况,修复期间需要考虑患者牙齿距离,闭合后咬合关系以及种植体方向,完成后需要患者进行试戴,确定后结束修复,6 个月回院复查。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4.1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牙齿口腔功能及舒适度评分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判定,主要包括咀嚼功能、固位功能、语言功能、美观性、舒适度5 项,每项总分10 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满意度越高[7]。

1.4.2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临床治疗后患者牙列完整、整齐,固位、咀嚼以及语言功能正常,牙齿无松动现象,无并发症产生;有效:临床治疗后患者牙列完整、整齐,固位、咀嚼以及语言功能基本正常,牙齿出现疼痛症状;无效:临床治疗后患者牙列不完整,咀嚼功能较差,牙齿出现脱落[8,9]。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牙齿口腔功能及舒适度评分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咀嚼功能、固位功能、语言功能、美观性、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8.00%高于对照组的7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牙齿口腔功能及舒适度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牙齿口腔功能及舒适度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3 讨论

牙列缺损在临床是指患者部分牙齿缺失导致牙列不完整,从而造成咀嚼功能减退以及牙周组织部位发生改变,影响发音,严重会导致患者出现下颌关节功能障碍以及关节失调等不良现象。患者机体造成牙列数量不同会影响整齐程度[10],降低美观性,因此,临床需要对患者进行牙列缺损修补治疗。目前临床修补牙列缺损方式较多,主要包括残余牙齿摘除修复,主要是指临床医护人员将患者牙列缺损后残余部位进行清除,使用牙模进行修补治疗,但修复后具有较高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影响患者美观程度,固定性较差,通常会产生脱落[11]。

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咀嚼功能、固位功能、语言功能、美观性、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临床牙列缺损症状治疗中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牙齿口腔功能,提高美观性与舒适度,提升日常生活质量。临床对于牙列缺损通常采用人工替代材料进行修复,能够有效降低牙列缺损后其他牙部疾病的发生风险,被临床广泛使用。本研究采用的口腔种植修复手术方法主要是通过将骨组织下方结构种植于患者缺损部位,在患者缺损部位的骨面以及粘骨膜之间进行钻孔处理,在孔洞内注入种植体作为修补牙齿的主要部位,本项修补技术不会对患者残余牙齿造成一定损伤,还会有效提高患者咀嚼功能以及舒适程度,治疗过程中有效保持种植体与牙齿之间紧密结合,防止进食过程中食物残渣进入,减少术后临床感染[12]。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临床治疗牙列缺损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有效率。在本研究中发现,常规修复需要医护人员将金属环作为假牙的支撑材料,因此患者佩戴后会产生牙齿摩擦,降低舒适程度;而口腔种植修复中主要采用金属钛,内部结构与患者牙齿结构相似,因此在种植后能够降低对相邻牙齿的损伤程度,提高咀嚼能力。

口腔修复主要包括上部牙齿以及下部牙齿,种植义齿过程主要包括种植体与患者牙骨。临床进行种植治疗所需的种植体与天然牙齿结构相似,材质表面粗糙能够增强患者临床与机体牙骨的有效结合,在植入后能够增强周围骨组织粘合能力,起到分压作用,保证植入后患者的舒适性以及牙齿坚固程度。患者上部牙齿修复:在患者临床进行种植体与牙骨组织契合后6 个月需要再次安装上部牙齿修复体,确保患者种植体与牙齿之间的紧密程度,降低临床炎症反应以及减轻磨损程度,增强贴合能力。因此证明口腔种植修复手术能够在牙齿缺损修补中促进牙齿正常口腔功能恢复,同时减少牙齿损伤,有利于日常生活中口腔清洁消毒,确保修复体的稳定性[13-15]。但该类治疗方法仍存在诸多问题,该类修复手术临床治疗时间较长,费用较高,因此需要临床改进种植牙措施,有效缩短治疗时间,降低种植体价格,促进该项修补技术长足发展。

综上所述,临床牙列缺损治疗中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牙齿口腔功能,提高美观性与舒适度,提升日常生活质量,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牙列种植体舒适度
纤维砂场地的性能及舒适度影响研究
牙列间隙患者正畸与修复治疗后复发的临床分析
口腔正畸联合修复治疗在牙列缺损合并牙颌畸形患者中的应用
种植体折裂的临床分型与临床治疗方案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私人定制和舒适度完美结合的典范 金地九龙壁别墅影音室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临床中的应用
农村公共厕所如厕舒适度调查分析
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的应用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