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会中西 画吾自画

2021-04-18 12:58龚产兴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4期
关键词:漫画绘画艺术

龚产兴

在民国初期的画坛上,陈师曾是闻名中外的大家。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才高气盛、智力超常,且爱国心切,励志苦学,具有哲人的睿智与超脱。他深信传统艺术的魅力,在继承和发扬民族美学的精神及绘画史论的建树、美术创新的探索、美术教育的提倡、团结新老画家、筹建画社画会、开展中外美术交流,以及对中国现代漫画艺术的开创等多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陈师曾不同流俗、不趋炎附势、不随波逐流,实践自己的艺术主张,敢于“画吾自画”,并以诗、书、画、印集于一身。他以深厚的笔墨功力,以意为象的形象塑造,举简治繁、单纯朴素的画面,合乎理法的反叛意识,直面人生和关注现实的艺术创作,斐然成一家面目。梁启超评他为:“现代美术界可称为第一人。”傅抱石认为:“陈师曾是这一代中最伟大的画家。”他的最大功绩是为已经衰颓的中国文人画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力量,开拓出新的意境,使其焕发出新的生机;同时他又是中国现代漫画艺术的先驱。陈师曾强调美术的民族性、继承性和时代性,对“全盘西化”与一切贬低、否定中国美术的论调予以驳斥。陈师曾从民族美学的高度看待传统艺术,紧密结合中国实际,为解决当时画坛上的迫切问题,提出不少精辟的见解,有些意见至今仍闪耀着真理的光芒,在研究中国画如何创新等问题上,仍有借鉴和学习的现实意义。

陈师曾的生平

陈师曾,名衡恪,号槐堂,又号朽道人,祖籍江西义宁(今修水县)。清光绪二年二月十七日(3月12日)生于湖南镇筸辰沅永靖道事署中(今湘西凤凰县)。早年书画署觭盦,晚年得安阳出土的唐志石颜其斋,又称安阳石室、唐石簃;又因仰慕吴昌硕的书画篆刻,而以染仓铭其室。

陈师曾出生在书香门第,祖父陈宝箴字右铭,曾任湖南巡抚,在职时与按察使黄遵宪、学政江标、候补知府谭嗣同等倡办新政,身体力行,布新除旧,曾受光绪帝的嘉奖。其父陈三立字伯严,室名散原精舍,光绪年间进士,曾任吏部主事,为清末著名诗人,著有《散原精舍文集》、《散原精舍诗集》等。

光绪十二年陈宝箴罢官,复居长沙。由于出入门庭的人大都是有学问的鸿儒硕学,师曾很快便与长沙善画梅花草虫的尹和伯相识。尹和伯名金阳,号和光老人,师曾从其受学,奠定了绘画基础。

光绪二十年陈宝箴任湖北布政使,师曾随家到武昌,从周大烈(字印昆)学文学、诗词,从范仲霖学魏碑、汉隶。该年冬,他与清末文坛巨匠范肯堂(名伯子,字无错,号当世)之女孝嫦(又名菊花)在湖北按察署内成亲,并因此而“又濡染于妇翁范肯堂之诗学者至深”。

陈宝箴、陈三立父子主张维新,戊戌变法失败后,父子“即行革职,永不叙用”。师曾父被革职后,从武昌移居南京,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在家里办起了学堂。就学的有师曾的兄弟隆恪、寅恪、方恪、登恪与师曾的三个妹妹康晦、新午、安醴;除读四书五经外,还开设有数学、音乐、绘画,并请有外籍教师教英语。湖南山水画家萧厔泉就曾在师曾家教绘画。与陈家有关系的亲朋好友的子弟,如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及其弟茅以南也曾在陈家受业。

光绪二十四年(1898),师曾考取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那时鲁迅亦在该学堂。光绪二十七年,转学上海法国教会学校学习外语,为出国留学做准备。光绪二十八年师曾偕二弟寅恪告别双亲,从上海乘日本轮船到东京。他先在弘文学院补习日文,后入高等师范学校习博物学。

据周遐寿回忆:“师曾在日本高等师范习博物学,然所好獨在文艺,与鲁迅开始交往。”鲁迅在东京积极筹备创办《新生》杂志,陈师曾热情支持和赞助。师曾与李叔同的关系极为密切,两人志趣相投,对诗词、中外绘画、书法、金石篆刻皆极喜爱,终成莫逆交。

陈师曾在日本8年,回国后应江西省教育厅之聘,任期数月,旋被张謇聘往南通师范学校执教博物学。

师曾在南通时,倘去上海,必到吴昌硕家,他得到缶老的指点,受益匪浅;然师曾学习吴昌硕,无论绘画、篆刻,多能领会要旨,师其心,而不摹其迹,故这时期的绘画、篆刻,学而能化,自有面貌。《南通师范学校校友杂志》第一期上,就发表陈师曾翻译的《欧西画界最近之状况》和《画梅歌》,阐明了他对中西美术的看法,并提醒画界应关注西方绘画风尚之变迁,“且彼土艺术日新月异,而吾国则沉滞不前,于此亦可以备鉴矣。”

民国二年(1913)陈师曾应聘于湖南长沙第一师范学校执教近半年,并于该年秋天到北平教育部主持图书编审。这一年,师曾与鲁迅又在教育部重逢,二人的交谊也就因之更深一层了。师曾参加全国儿童画展的审查和国内文物展览,并孜孜于中国画创新的研究,他以造化为师,面向生活,重视人生。他曾于每天上班的路上,细心观察北平街头的风俗人情,创作了别开生面的《北京风俗画》,有些作品较为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对统治者进行了讽刺。他提倡画家应走出画室,以现实生活为对象,吸收西洋画的科学因素。他的园林风景写生,就是他探索改革中国画的大胆尝试。

陈师曾热心提倡美育,他一生没有离开美术教育。民国七年(1918)国立北平美术专科学校创建,他被聘为中国画教授,同时兼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高等女子师范图画课教师。他是“中国画研究会”的创始人之一。在教学方法上,他注重启发学生的自觉,引导他们多观察各种物象的特点;主张书画同源,重视基本功的训练(包括国画的临摹),认为功夫深了,气韵便生动了。对中外艺术,主张融会贯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创作要有自己的风格。

他的诲人不倦和精湛的艺术指导,造就了不少著名艺术家,如刘开渠、李苦禅、王雪涛、俞剑华、王子云、王友石、高希舜、张肇铭等都是他的学生。陈师曾在京时,也曾致力于中日文化艺术交流工作,举办中日书画联展,成为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使者。

民国十二年(1923)暑期,他得知继母俞淑人患疾,驰归南京,侍母汤药,以尽敬老之心。因长期劳累过度,得了伤寒,于该年农历八月初七在南京逝世,享年四十八岁。

梁启超在致悼词中说:“师曾之死,其影响于中国艺术界者,殆甚于日本之大地震。地震之所损失,不过物质,而吾人之损失,乃为精神。”吴昌硕得知师曾逝世,非常悲痛地说:“太可惜了,他是一个不寻常的人。”齐白石以极悲痛的心情,在《自传》中写道:“我失掉一个知己,心里头感觉得异常空虚,眼泪也就止不住流了下来。我做了几首悼他的诗,有句说‘哭君归去太匆忙,朋友寥寥心益伤。‘君我有才招世忌,谁知天亦厄君年!‘此后苦心谁识得?黄泥岭上数株松。”

陈师曾的艺术思想和绘画特点

陈师曾的艺术思想,深受传统绘画理法“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应目会心”、“以形写神”、“缘物寄情”的影响。他服膺孔孟程朱理学;但他毕竟留日8年,又生活在维新变法、风云变幻、欧风美雨猛烈冲击国内学术风气、文艺界处于革故鼎新的时代,他接触到许多西方现代文明科学的新思潮,他的思想已不是传统的儒家思想,而是具有近现代新儒家的特色,形成了他终生坚持以中国文化艺术为本的学术主张。他认为新美术“宜以本国画为主体,舍我之短,秉人之長”、“融会中西”、“画吾自画”。

19世纪末,维新运动的领导人康有为等人在改科举、倡西学、兴新学时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这对陈师曾影响很大。“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掀起,在科学和民主思想的冲击下,“打倒孔家店”、“打倒封建文化”,传统美术被看做是封建主义的代名词,自然被列为打倒的对象。在革“王画”的“命”时,中国画被斥责为不科学、落后、不重写实,为此要按照西洋画的模式来改造中国画。在不少人拜倒于西洋画时,陈师曾却更加冷静地思考着,他卓尔不群地发表了《中国画是进步的》和《文人画的价值》两篇论文,总结了文人画的核心:一人品、二学问、三才情、四思想;文人画具有重精神、重个性、主张书法与画法相通、重视画外功夫、不唯形是求等特点,并大胆地站出来为文人画辩护。他强调绘画的民族性和继承性、时代性,要用民族绘画的主体性去对抗“全盘西化”和一切贬低否定中国传统绘画的论调。

陈师曾的绘画,非常重视“精神上的美育感,养成高尚的思想人品。”他发扬了文人画的精华。其绘画特点有:

第一,陈师曾的绘画主要是文人写意画。无论人物、山水、花卉、蔬果,还是题材内容、表现形式、艺术处理,都没离开他的思想、情趣。作画就是表现他的性灵,倾吐他的心声,抒发他的情感和意兴。他笔下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无不是“缘物抒情”、“情景交融,景语即情语”。他倾全部心血去追求美,创造美。正如他自己对文人画作的释义:画中含有“文人的趣味,不专在画里考究艺术上的功夫,必定是画外有许多的文人的思想,看了一幅,必定使人有无穷的感想。”

第二,陈师曾的绘画是形象与文辞诗赋的密切结合。画是有形诗,诗是无形画。绘画作品创造的是一个意象世界,是经过画家“情意化”了的世界。绘画的创作过程是一个画家选择、加工并把自己主观意愿和情感熔铸于描写的对象之中的过程,所产生的作品应“以情动人”。为此,在陈师曾的画上,几乎是有画必题,诗与画虽然各有特色,但在审美体验的本质上是相通的。陈师曾的诗画,有许多是感怀诗,他在《钟馗图》上题:“峨冠博带,面目丑怪,怒髯戟张,诸邪退避。”外貌丑怪的钟馗,由于其心灵之美,诸邪见之不得不退避。善美一定能战胜邪恶。绘画作品上如果恰当地题上文辞、诗句,岂不使画面更加充实完美,形象也会更加深刻。所谓“象外之旨,画外有画”,主要是靠艺术形象来启发诱导观众。陈师曾的绘画以简藏诗,而这诗具有锦上添花之妙。

第三,陈师曾的绘画以书作画。陈师曾的书法功底很扎实,他写过各种书体,篆、隶、楷、行、草诸体皆能。他临过许多魏碑,至今我们还能见到他临写的石鼓文、小篆、《开母庙石阙》,隶书《石门颂》、《礼器碑》、《张迁碑》、《华山庙碑》,魏碑《爨宝子》、《爨龙颜碑》、《张猛龙碑》。他说:“中国画与写字有密切的关系。”“画里的笔法,总是和写字一样,文人的画不但把意思趣味放在画里,而且把写字的用笔方法也放进去,所以觉得画里面很不简单。”书法与绘画都是以线条作为艺术的基本要素的,线的变化、轻与重、粗与细、快与慢,其效果都是不同的。从本质上说,书法本源与绘画本源是相通的。陈师曾绘画的运笔,融入了各种用笔方法。梁启超在评论师曾画时说:“画中有篆、有行、有草。”书画融会一体,既有客观物象的形态,又是画家情意的熔铸。这是中国画线条有异于西方美术独特的民族风格。

第四,陈师曾的绘画求变。所谓变,就是绘画于规范法度中寻求变革、创新,独标风韵。他学习古人时,不师其迹,而师其心,即使是临摹的作品,也能做到“画吾自画”,绝不依样画葫芦。艺术发展都具有继承性,画家的创作,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绝对自由”的真空下创造,而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从前人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绘画的创造和发展,离不开传统大师的艺术成就,也不能抛开传统而另起炉灶,只能是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创新。由于画家才思敏捷,情来兴会,随手点染,章法新颖,笔为墨帅,墨为笔充,所写之物,无不真率自然、形神兼备。

陈师曾的艺术成就

陈师曾的绘画近学吴昌硕、扬州八家、石涛、八大山人,远涉沈周、沈颢、蓝瑛、石谿及宋元诸家。他学习传统不是绝对恪守前辈的思想,而是能在继承传统中扬弃不合时代的观念,把握其艺术的规律,同时又重观察,从现实生活中吸取题材。他的画面与自然和人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并充满着生活情味和审美趣味。无论漫画、风俗画、人物、山水、花鸟,一看便觉得气象不凡、意趣横生,他无愧是近代画坛上的一位大家。

首先,他对漫画的贡献。陈师曾画漫画,如今却是鲜为人知,然漫画实为师曾走向大家的第一步,没有这第一也许就不会有后来的风俗画和人物画,由于他画漫画是偶一为之,所以知晓的人不多。然他开创性的成就,历史是不会忘却的。丰子恺在《我的漫画》一文中记述了陈师曾对漫画的功绩:“人都说我是中国漫画的创始者,这话半是半非。我小时候,《太平洋画报》上发表陈师曾的几幅简笔画《落日放船好》、《独宿老夫家》等,寥寥数笔,馀趣无穷,给我很深的印象。我认为这真是中国漫画之始源。不过那时不用漫画的名称,所以世人不知‘师曾漫画,而只知‘子恺漫画。”其实“漫画”两字,师曾在宣统元年(1909)画的《逾墙》上就题有:“有所谓漫画者,笔致简拙,而托意俶诡,涵法颇著,日本则北斋而外无其人。吾国瘿瓢子、八大山人近似之,而非专家也。”师曾认为类似漫画艺术的形式在中国早已有之。这一见解,十分精辟,因为有些学者认为漫画是“舶来的艺术”形式,“漫画”两字最早见于1925年郑振铎主编的《文学周报》。其实不然,陈师曾于1909年就已用“漫画”这个名称了,他比《文学周报》要早16年。而陈师曾画的古诗新画,确实与漫画極为相似,故丰子恺说世人不知“师曾漫画”。然他最先应用“漫画”二字和最早进行漫画创作的事实,历史为他做了佐证。

《北京风俗图》是陈师曾的代表作,它的创作年代为1914~1915年间,描写民初北京街头巷尾常见的人情风俗,全是“下等人小物”。如《敲小鼓者》、《泼水夫》、《磨剪子菜刀》、《人力车》、《橐驼》、《掏粪工人》、《玩鸟人》、《墙有耳》、《压轿嬷嬷》??20世纪初,这些人物在北京是司空见惯的。民初北京正处于袁世凯的反动统治下,暗探密布,动辄杀人,因此茶肆饭馆处处张贴“莫谈国事”的红纸条。这对刚从湖南来京的陈师曾印象自然很深刻。他的《墙有耳》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创作出来的,主题是揭露卖国贼“严禁小民莠言干政”。画家选择这一题材,具有典型意义。挂着“雨前”牌子的茶馆面前,站着两个鬼鬼祟祟、带有特殊使命的人,他们在偷听茶客们的谈话。为此,茶馆酒肆张贴着“莫谈国事”的红纸条,以告诫客人不要谈论时政,以免连累自己和店主。诚如画旁的题词:“莫谈国事贴红条,信口开河祸易招。子细须防门外汉,隔墙有耳探根苗。”画家用极简练的画笔,揭露了濒临绝境独裁卖国的袁世凯镇压平民的社会现实,显然带有讽刺、嘲笑、鞭挞意味,将反动派的横行不法,暴戾恣睢表现得淋漓尽致。

又如《乞食披尘》。画家仅绘人力车之一角,坐车者回头视后,一老妇蓬头垢面,敝衣小脚,右手执布帚,左手持香一炷,供客点烟,逐车乞钱。画家的朋友程十七在1925年题曰:“予视师曾所画北京风俗,尤极重视此幅,盖着笔处均极能曲尽贫民情况??师曾此用心亦苦矣。”看了此画,立即使我们想起苏轼的诗句:“垢颜蓬鬓逐风霜,乞食披尘叫路旁。此去回头君莫笑,人间贫富海茫茫。”画家把老妇的形象描写得相当深刻,观众一见便知统治者残酷的剥削和巧取豪夺,致使广大劳动者沦为乞丐。

陈师曾的《北京风俗图》,是他每天步行街头的所见所闻,对下层劳动者的生活细心观察,体验尤深,并抓住了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如人力车夫戴眼镜、坐车妇女面盖纱巾,反映了当时北京风沙很大的环境,并带有浓厚的时代气息。陈师曾的《北京风俗图》所以能画得如此生动,与他深入观察、体验有关。有这样一个笑话,很能说明《北京风俗图》所以能受人欢迎的原因。1914年前后,鲁迅在教育部工作时,“时常邀集二三友人到绒线胡同西口路南的回教馆楼上吃牛肉面,从东铁匠胡同斜穿马路过去,路没有多远。有一次适有结婚仪仗队经过,陈师曾离开大家,独自跟着花轿看,几乎与执事相撞,友人们便挖苦他,说师曾心不老,看花轿看迷了。随后知道他在画风俗图,才明白他追花轿的意思。图中有吹鼓手打执事,那是属于这一类的”(见周遐寿著《鲁迅故家》)

《读画图》作于1917年,是画其时北京中央公园绘画展览会的情景。观众济济,文人雅士,长袍马褂、瓜皮帽,洋人头戴礼帽,身穿大衣,都在聚精会神地欣赏作品,人物正、侧、背影,各尽其状,神采奕奕,文人们高雅的精神享受,从神态中显得惟妙惟肖。

陈师曾不仅画风俗画,他还画有佛像、罗汉和油画半身像,创作数量虽然不多,但对后来画坛影响较大。上海的丰子恺、王一亭,北京的赵望云乃至蒋兆和都深受影响。一次蒋兆和对陈封雄说,他三四十年代画的《盲人》、《卖子图》、《老父操琴》是受陈师曾风俗画的影响。由此可见师曾人物画的独特风格、卓越的艺术创作功不可没。

陈师曾画有不少山水,在艺术成就上有突出的表现。他早年学龚半千用笔的挺拔和厚重,继而吸取沈周的茂密、洒脱、沉雄,及石谿的苍劲浑厚、古拙老辣,石涛的苍莽新奇、纵横排奡??他说:“四王派的画遍天下,我们必须另寻门径、别树一帜,方能出人头地。若随波逐流,阿世所好,不但不能越过王派中的首领,恐怕也未必能赶上王派中的徒弟。”他明确地提出不摹王画的主张。他创作过多幅《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这本是王维寻常的山水诗,旨在描写景物。画家就同一意境,构思出多种不同的画面,都是以古寺、深山、危石、深潭、泉水、茂林为景色,画家用不同的布局,表现云雾的变幻,泉水的飞流,给人山河壮丽之感,可谓常画常新,绝不雷同,可见其构思能力之强。所写之物,情来兴会,随手点染,无不臻美。他的《园林小景》皆取材现实生活中,《藤瓦精舍》、《益香书屋》、《桂堂》、《石坊》、《鱼乐亭》等作品,都是任情挥洒、笔简意足、小中见大,充满文人气质和清淡隐逸的审美心态,绝无人工造作之气。因画家以造化为师,纯从实景中画出性灵,故能不落俗套,富有新意。

陳师曾的花卉得吴昌硕亲授,擅长梅、兰、竹、菊、松、荷、牡丹、秋葵、水仙、桃子,用笔放达不羁,出奇造意,矫柔为刚,“视若怪丑,神理自媚”。如他画的《梨花》迎风挹露,清秀雅致,花白似雪,俊逸多姿,颇有华嵒的秀丽,富有生趣。他画秋荷,一个莲蓬几片苇叶,芦花低垂,题曰:“晚荷枯苇战秋风”。枯萎的芦苇和荷叶,都突出了一个“战”字,显然画家的用意不是徒袭客观物象的外形,而是在抒发他心灵的感受和情思。陈师曾画《桃实图》也是出于祝贺人们长寿、祈求平安延年。但他与吴昌硕、齐白石的桃,各有特色。吴昌硕用羊毫,陈则喜用狼毫,硬笔挺拔,古朴而不粗野,秀丽而不纤弱,能画出桃的丰神俊逸、平中见奇,晕染润滋,分枝布叶,流畅自如,桃色明净,是其独造。吴则笔力苍劲,重在气势。齐白石的桃,笔法简练,色彩浓艳强烈,具有民间绘画气质,又融有文人画之精神。陈师曾笔下的花卉竹石,都是“缘物抒情”,画景是为画情,是表现他的性灵,吐他的审美感受和文人趣味。陈师曾以其才思敏捷将诗境融于画境,修养全面,故所作花卉能笔简而意趣横生。

综观陈师曾的艺术成就,他能为衰颓的文人画开拓出一条新径,使文人写意画得到新变,焕发了新的生机,并从理论上肯定了文人画对民族绘画的重要贡献。作为民族绘画特有的艺术品种,文人画是不会灭绝的,文人画更会在自身变革中发展、创新而获得新的生命。陈师曾的艺术实践,就是最好的证明。梁启超这样评价他:“无论山水、花草、人物,皆能写出他的人格,以及诗词雕刻,种种方面,许多难以荟萃的美才,师曾一人能融会贯通之。而其作品的表现,都有他的精神。有真挚之情感,有强固之意志,有雄浑之魅力;而他的人生观,亦很看得通达。处在如今的浑浊社会中,表面虽无反抗之表示,而不肯随波逐流、取悦于人,在其作品上,处处皆可观察得出。又非矫然独异剑拔弩张之神气,此正是他的高尚优美人格可以为吾人的模范。”吴昌硕在向社会推荐陈师曾的艺术时说:“师曾老弟,以极雄丽之笔,郁为古拙块垒之趣,诗与书画下笔纯如。”并题“朽者不朽”。齐白石说:“陈师曾是我的益友,也是我的良师。”杰出的画家潘天寿不止一次对学生说:“陈师曾天赋高、人品好、学识渊博、国学基础深厚、金石书画无所不能,可惜死得太早,否则,他的艺术成就定在吴昌硕之上。”上述评语,实非过誉。

陈师曾刚刚进入创作的盛年,48岁遽尔辞世,他的创作只是接近成熟,还未能达到艺术的巅峰,但这不能影响他大家的地位,从陈师曾已有的成就看,他在同时代的画家中无疑是超群绝伦的大家。

(作者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猜你喜欢
漫画绘画艺术
纸的艺术
知识漫画
漫画4幅
漫画与幽默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