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园本研修提升教师班本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能力

2021-04-18 23:58陈锂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1年3期
关键词:班本年级组工作坊

陈锂

班本活动是教师基于本班幼儿的需要、发展状况和班级课程资源状况而建构的活动。在班本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教师面临着诸多的问题。面对这样的状况,我们通过四种研训形式和三组研训载体,开展班本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园本研训活动,有效提升了我园教师班本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能力。

一、四种研训形式:臭皮匠、工作坊、协作组、找茬队

1.班级臭皮匠,自主研讨来修炼

班级臭皮匠主要是指本班教师根据自己的观察与发现,进行班级内部的研讨,发挥的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精神。相对其他研训形式来说有点非正式,班级三位教师可随时启动研讨,对班本活动实施过程进行优化和调整。

操作案例:班级臭皮匠跟进式研讨

在“宅家乐”班本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请家长收集一些幼儿在家玩的有趣的亲子游戏图片、视频,旨在了解幼儿居家时的亲子游戏情况,提升幼儿和家长亲子交往的经验和水平。但结果并不理想,只有极个别家长上传了图片或小视频。班级三位教师对此现象进行了反思,梳理了几个可能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要求家长收集的内容过窄,有些家长觉得亲子游戏没有什么可特别分享的;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冠上了“有趣”二字,让家长觉得自己和孩子的亲子游戏还未达到“有趣”的程度。于是,班级教师经过审议,决定将收集素材的范围扩大到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睡前、起床、洗漱、吃饭、游戏、如厕等),并大致罗列了几个内容(阅读、运动、做家务、玩玩具、吃美食等),供家长和幼儿有参考地进行选择,上传自己觉得比较有意义的相关素材。

班级臭皮匠跟进式研讨可随时发起,存在很大的随机性和灵活性,对班级个性问题的聚焦与解决比较有针对性。在班本活动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时,班级教师要第一时间启动研讨、梳理解决问题的办法,让班本活动的实施更有方向。

2.年级工作坊,助力研讨明方向

年级组工作坊中,所有成员针对同一年龄段幼儿在班本活动中可能存在的共性问题或突出问题开展便利贴式研讨,即在规定的时间内就教研内容和要求展开认真学习和思考,把自己的看法或建议写在便利贴上,在教研展示板上和大家分享、交流。

操作案例:年级工作坊便利贴式研讨

中三班教师预设的班本社会实践活动“参观邮局”的目标,是让幼儿了解传统书信的书写和传递过程,以及邮局的社会作用。但在参观过程中,很多幼儿的兴趣点都聚焦在一个个包裹上,纷纷抱着包裹说自己是快递员,要去送快递。对幼儿新产生的游戏意愿,教师不知道该不该支持。于是,年级组工作坊成员针对如何应对班本活动实施过程中幼儿对预设的活动内容不感兴趣的问题开展了便利贴式研讨。

成员A:既然幼儿不感兴趣,为什么还要继续?

本班教师:这是幼儿之前自己商量选择的活动内容。

成员B:幼儿选择的内容我们要尊重,给予幼儿尝试和实践的机会,但我们不能束缚于当前的活动内容,应该视具体活动情况进行调整或优化。

本班教师:我们只是从“可以学什么”角度预设一些参观邮局的流程和内容,但没有考虑到参观过程中去发现幼儿“想学什么”的问题。

成员C:我们可以生成认识书信单、制作包裹、寄书信、送书信等一系列游戏活动,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

从研讨过程來看,中三班教师的研究意识变强了,能敏锐地发现班本活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持人将大家研讨的观点以便利贴的形式张贴在教研展示板上,在年级组工作坊成员的引导下,中三班教师对便利贴进行了排列、梳理,对班本活动实施的思路更加清晰、目标更加明确。

这种便利贴式研讨从根本上解决了时间不充裕、参与人员基数大和发言单一等问题,一般可安排一周或两周及以上作为一个教研周期,时间比较灵活,人人都可以参与。这有助于年级段平行班教师之间的相互借力、资源共享与互助研讨。

3.特长协作组,借力研讨享智慧

幼儿园内部组织对班本活动有比较深入的研究或在这方面有特长的“草根专家”专门成立一个协作组,针对班本活动中的某个难题进行研讨,对其他教师起到一种引领、示范的作用。

操作案例:大四班“坚持住”班本活动

在大四班“坚持住”班本活动实施前,教师发现像“坚持”这类培养学习品质方面的活动很难拓展。于是,特长协作组针对此类问题开展了研讨,并梳理出该班本活动预设的行进路线:首先,要调查幼儿日常生活中在哪些事情上坚持性不够,比如不能坚持喝水、不能坚持每天刷牙、不能坚持每天锻炼等。然后,针对班级幼儿普遍不能坚持的某件事情开展系列活动,比如针对幼儿不能坚持喝水这一问题,教师可通过“咕噜之星评比”“我的水杯我做主”“干杯吧”等游戏活动,让幼儿坚持、爱上喝水。

特长协作组的成员由园长、教研组长、年级组长、骨干教师等不同层次的“草根专家”组成。特长协作组研讨的难题必须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是有意义和值得研究的重点问题,主要分成三类:一是普遍性难题,即全体教师都有的共性问题,如怎样设计班本活动;二是突出性难题,即某个层次的教师群体中出现的特别明显、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如新入职的教师在班本集体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难题;三是针对性难题,即某个或某些教师提出的个别化、特殊性的问题,如班本活动开展过程中资源的取舍问题。

4.集团找茬队,助力研讨拓思路

集团成立班本活动线上找茬队,精选集团内各园区同年龄段的班级教师做队员,每月开展一次同年级组的跨园找茬调研活动,找出被调研园班本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讨。

操作案例:大四班“ 跟屁虫”班本活动

在找茬调研大四班关于影子的班本活动“跟屁虫”中,找茬队发现幼儿对影子的颜色有很多疑问:影子都是黑色的吗?有没有彩色的影子?为什么有的影子颜色深、有的影子颜色浅?……但执教者并没有反思幼儿产生疑问本身的价值,没有对幼儿的疑问给予回应。于是,找茬队把脉执教者存在的问题,在集体思维碰撞中梳理出该班本活动的回应策略:借助光源的变化或者物体的位置让幼儿在动手实验中发现、探究、解决影子颜色变化的问题,从而有效地推动班本活动的开展。

以集团内跨园找茬调研的形式,能找出被调研园在班本活动的预设、资源投入、教师回应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在“找茬”中集思广益,解决班本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指导班本活动的有效实施。

二、三组研训载体:导图卡、征集表、成果展

1.思维导图卡,让班本活动的实施有章可循

思维导图卡主要是通过图示的形式来解析班本活动的实施过程,简明扼要的图示能更好地帮助教师厘清班本活动的行进过程。

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卡解析班本活动的行进过程,通过图解表现各行进阶段内容之间的递进关联,把握班本活动的重点、难点(见图1)。在具体实施时,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卡解析班本活动方案,形成幼儿园班本活动方案集,每一个班本活动方案都应包含主题说明、问题梳理、主题探究、主题反思四大板塊(见图2)。

思维导图卡主要是通过图示帮助教师厘清班本活动的行进过程和实施方案。在制作相关思维导图卡时幼儿园应鼓励教师质疑、讨论,学会分析与归纳,做到群策群力,使卡上的内容被教师理解和认可。

2.问题征集表,让教师的思考有的放矢

教研组设计问题表格,采集教师在班本活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帮助教师解决问题做好准备。

在中三班的班本社会实践活动“参观邮局”中我们将《班本活动问题征集表》发放到教师手中,通过该表和谈话记录的方式,来梳理教师在班本实践活动中遇到的问题(见上表)。

《班本活动问题征集表》应包含问题标题、故事节选呈现、我的困惑、解决问题的设想等内容,并定期下发给教师进行填写。幼儿园应对教师填写的《班本活动问题征集表》里的内容进行梳理和判断,筛选出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的问题,找到有研究意义的重点问题,进行分类和归纳,以便于后续的研究。

3.班本成果展,让教师的成果有目共赏

班本成果展为教师搭建了班本活动反馈交流、经验共享的平台,让教师展示自己的班本活动设计与实施能力,提高了教师的自我成就感。

我园“班本成果展”的安排如下:

班本活动课堂:教龄1~3年的教师都必须参加班本活动课堂,自选班本活动中某一教学内容进行展示。

班本故事评比:教龄4~7年的教师可结合PPT分享本学期的班本故事案例,以参与“班本故事评比”。

班本活动讲坛:各年级组工作坊推荐两位教师分享本学期的班本活动实践经验,题目自拟。

班本故事微景观:以年级组为单位,将同一大主题背景下的各班班本故事通过微景观的形式进行展示。

班本故事照亮舞台:以班级为单位设计并展示一个节目,节目需要源自班本活动,在六一汇演进行展示。

需要注意的是:展示的班本成果必须是本学期的班本活动内容,并提前告知教师展示的具体时间,便于教师早做准备,展示自己的特色研修成果。班本成果展要关注不同教龄的教师,让不同教龄的教师都有展示的机会,且每名教师至少要参加其中的一项展示活动。

三、园本研修活动实施成效

1.提升了教师班本活动的儿童意识

教师从“想教幼儿什么”的教师视角逐渐转变成“幼儿想学什么”的儿童视角,关注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要,利用、拓展各种资源和途径,设计并实施相关班本活动。教师能多样化地设计班本活动并动态调整班本活动,使班本活动更适合本班幼儿的发展需要,让幼儿在班本活动中充分体验和感受,主动建构相关经验,真正促进了幼儿的发展。

2.提升了教师班本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能力

教师能较好地从主题课程、日常生活和经验共鸣中把握幼儿的兴趣点、经验点和发展点去设计并实施班本活动。我们在2020年春学期共收集了50多个班本活动故事,6位教师分享了班本活动实施经验,欣赏了《春晓》《小鬼当家》等主题背景下的大、中、小年级组的班本故事微景观,呈现了12个精彩绝伦的班本活动节目。显而易见,教师班本活动设计与实施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3.提升了教师班本活动的指导能力

教师改变了以往的活动指导习惯,会去思考对幼儿的指导能否促进幼儿渐进式、连续性、呼应式的学习与发展。教师努力识别每一个课程故事中幼儿学习的兴趣点、经验点和发展点,进而生成有针对性的跟进和支持策略。而一次次的追踪性指导则成就了一个个追踪式的课程故事,最终促使班本活动不断完善,促进了幼儿更深入的学习与发展。

猜你喜欢
班本年级组工作坊
浅谈幼儿园班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中职班主任班本课程领导力的实践研究
麻阳:相聚工作坊研修共提升
名师工作坊促农村教师成长
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品德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落实
赫山区小学语文工作坊促教师专业成长
踢毽子
基于教师现场学习力提升的年级组考核完善策略
加强管理提高学校年级组执行力研究
浅谈农村幼儿园班本特色活动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