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理念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构建

2021-04-18 23:45黄玉艳
文教资料 2021年1期
关键词:教学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

黄玉艳

摘   要: 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积极回应时代需要,立足受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力求实效。本文从厘清立什么“德”,树什么“人”谈起,立足育人为本,着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实际情况,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发展目标和方向,研究高校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的问题,构建“理论学习—实践体验—内化提升”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运行模式,指引高校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践工作。

关键词: 立德树人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体系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着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这一内容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深化改革,进一步提升实效性的思想指南。当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主动适应时代发展和思想建设的新形势,继续深化改革,积极回应新时代提出的新要求。必须深刻认识清楚,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改革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无论何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都要坚持“立德树人”这个中心环节。

一、概念界定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中关于立德树人的阐释包含“立德”和“树人”两个方面的界定。“立德”这个语词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提出的“人生三不朽”的著名论断:“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立足当下社会发展的新时代,“立德”之“立”可以理解为“建立、确立”,“德”可以理解为内在的德性和外在的德业,合而言之,“立德”就是涵养德性(内在)和建立德业(外在)之意。

“立德树人”在高校中可以理解为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学生培养成为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科学文化素养、健康的身心素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就内涵而言,“德”可以界定为关于个人、社会和国家的优良的内心情感或信念,外延包括个人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1](170)。立足民办本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这个核心问题,“德”可以解释为“责任和担当”,包括积极地对自己和家庭负责,勇于承担工作责任和社会责任。在这个意义上,“立德”是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关于“树什么人”的问题,认为民办本科高校所树之“人”应该是具备崇德、尚实、求精、致良知的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二、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内容

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最大难点是唤起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涉及的思想理论的内在认同,培养学生坚定的思想信仰[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要想取得实效,必须实事求是,立足自身实际情况,扎实地调查研究本校学生的基本学情,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状态,从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工作要求出发,科学确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总目标和各门课程的课程教学目标,周密设计切合本校教育教学实际的课程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紧接地气的教学方法,实现教与学的谐调共振,还要构建科学多元的考核评价体系。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基于立德树人理念的民办本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运行模式,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规范性和实效性。

(一)科学的课程教学目标体系

根据《山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德育概要》《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结合民办本科高校大学生的具体学情,从知识、方法、境界三个维度(三维目标)科学确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总目标和各门课程的课程教学目标。

确立以德为先、“知识—方法—境界”三维一體的教学目标体系。在知识目标方面,充分挖掘各门课程中的“德”因子,将教学内容与“德文化”有机结合,构建学生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知识体系。在方法目标方面,基于建构理论知识体系,用理论观照现实,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在实践和体验过程中实现“立德树人”的价值目标。在境界目标上,教师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方法融会贯通到人生之中,在长期的校外实践过程中让学生感悟到生活的真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立德树人”理念转化为具体的行动,行动转化为习惯,从习惯演化为性格,性格升华为人生境界。三维教学目标体系参见图1。

(二)合理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等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充实、整合、提升,将“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崇实、求精、致良知的新时代工匠精神”等“德”因子有机融入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之中,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体系。

丰富以德为基、德育与智育融合的教学内容体系。以课程标准为基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结合专业实际和教材内容重新整合序化五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理清各门课程主要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理顺五门课程之间育德的相互关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主要通过梳理“德”的内涵、特点、功能、当代价值等内容,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引导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挖掘中国近现代史进程中典型人物的正能量事件及影响力,将德因子发挥的精神能量注入教学之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挖掘的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契合点,探索“德”的真理性力量。“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剖析德文化孕育的政治、经济、文化基础,认清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形式与政策”课程要联系时政热点,分析立德树人的当代价值和意义。五门课程的德因子互为补充又各具突出特色,共同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内容体系。课程内容体系参见下图2。

(三)多样有效的课程教学方法体系

结合民办本科高校教育教学实际,针对大学生思想和认知特点,针对不同课程和不同课程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采用多样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合理搭配、优化“工艺”、美化“包装”[3],积极探索并进一步推广采用“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互联网+教学”现代化教学方法、方式和手段。

创新以德为导、“互联网+教学”的现代化教学方法体系。结合教学实际、针对学生思想和认知特点,探索“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互联网+教学”的现代化教学方式。通过线上讨论、线下探究重点问题和学生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实际参与教学过程中。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与合作意识,在互相交流与讨论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汇报演讲中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

(四)科学多元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基于课程教学三维目标,在课程考核评价过程中实施多元多样立体的评价模式,即:评价主体(校内教师评价、校内学生自我评价、校外主体评价)多元化、评价方法(期末考试提效、过程考核强化、撰写学习心得材料规范)多样化,评价方式(知识、能力和综合素养)立体化。

设计以德为本、多元多样立体化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构建多元评价、多样评价、立体化评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评价体系,科学评定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评价结果反馈给教学管理实施者,动态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增强课程教学效果。多元评价包括同学互评、教师评价、社会评价。多样方法评价包括期末考试评价、过程考核强化、撰写心得体会等。立体化评价包括知识获取能力评价、能力提升评价、综合素养评价。各种评价方式均围绕提升学生德育展开。具体见图3。

三、构建“理论学习—实践体验—内化提升”三位一体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运行模式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4]。大学生责任意识、担当精神的培养,适用“理论学习—实践体验—内化提升”三位一体的模式。即采取“知识学习与素质培养相结合”“课内训练与课外训练相结合”“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相结合”“责任意识、担当精神培养与职业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方式,经由“理论学习”“实践体验”,实现“责任意识、担当精神”的内化,最终实现“内化于心,外显于行”,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青年人的道德建设。具体参见图4。

在理论学习方面,注重理论体系向教材体系转化。思政课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充分吸收和体现在教材内容之中,对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行学科界定和学理研究,使其“轉化为教材体系,将思想性、政治性、理论性较强的文件式语言转变成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接地气的语言体系”,实现理论体系向教材体系的转化。教师要更新和完善教学大纲、教案、课件、案例,确保教学内容充分反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着力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学生要更加系统地学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王晓莉.“立德树人”何以可能——从道德教育角度的审思与建议全球教育展望[J].全球教育展望,2014(2).

[3]陈宝生.扎实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头脑[N].光明日报,2018-07-24(13).

[4]习近平.在纪念孔子2565周年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EB/OL].人民日报,http://cpc.people.com.cn/n/2014/0925/c64094-25729647.html.

本文系2018年度山东省本科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立德树人理念的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M2018X190)、2019年度山东华宇工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基础”课教学研究与实践》(2019JG48)的成果。

猜你喜欢
教学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基于CDIO模式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
虚实结合和科教融合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
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