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高校艺术类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现状及对策

2021-04-18 01:00闫艺康许立茹
文教资料 2021年1期
关键词:在线开放课程艺术类应用型

闫艺康 许立茹

摘   要: “互联网+”时代,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在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中体现出快捷与便利的优势。带来了教育领域的新一轮改革,大规模的在线开放课程与学习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推动高等教育向信息化方向迈进。应用型本科高校应以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为契机,突出应用型特色。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艺术类专业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瓶颈,提出解决方式,促进我国应用型本科艺术类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特色化发展。

关键词: 应用型   艺术类   在线开放课程

“互联网+”时代,各行各业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互联网+教育”是现代科技与教育领域相结合的新形式,是“互联网+”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教育”包括移动教学、在线开放课程等新型教育模式,在线开放课程是“互联网+教育”的核心内容。面对新一轮全球性的教育改革,在线开放课程以内容共享性、资源多元性、打破地域性等特点受到各大高校师生的青睐,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模式与教育理念,可以说,互联网改变了教育。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应结合学校特色,通过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找到以应用型为特点的在线课程发展方向,在众多在线开放课程中发挥出独特的作用。

一、应用型本科艺术类专业在线开放课程发展现状

艺术类专业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发挥着传递美育的重要职能。但目前,艺术类院校或综合类高校中的艺术类专业,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质量不尽如人意,国家级精品在线课程数量少之又少。

(一)应用型本科艺术类专业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滞后

2017年开始,为推动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内容共享,推进现代信息科技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教育部开展了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申报与评选工作,各省份陆续开展了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评选。据统计,仅评选出的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已近1300门,其中本科课程达1100余门。以上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等13个学科门类,但艺术类课程的数量仅占几十余门,并且多来自国内知名综合类大学和师范类高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数量寥寥无几。反映出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推动艺术类专业信息化教学、开发应用型艺术类课程内容方面滞后。

(二)应用型本科高校艺术类专业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优势不明显

近几年,为响应国家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号召,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方面做出很多努力。但通过搜索中国大学慕课、学堂在线、智慧树等国内知名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可以看出,应用型本科艺术类专业的课程数量较少,课程结构与知识框架与全国知名综合类高校类似,没有体现出应用型、技术技能型特点。

例如,在众多艺术类课程中,对色彩的学习,是所有设计类、艺术类专业最基础的专业课程,无论是室内设计、产品设计、工业设计、新媒体设计专业,还是艺术类专业,都离不开色彩知识的掌握与应用。搜索中国大学慕课,截止到6月中旬,只有14门与色彩类相关的课程,其中9门为职业类院校建设的课程,4门为综合类院校、师范类院校建设的课程,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的课程仅有一门。在数量上,应用型本科艺术类的基础课程少之又少,难以满足目前培养应用型艺术类人才的社会需求。

以中国大学慕课中一门“色彩构成”课程为例,该课程的知识框架为:认识色彩、色彩的基本概念、色彩构成的表现形式、认识色彩对比小实验等八个章节内容。知识点侧重理论知识讲授,但该校为应用型本科高校,从该课程的线上知识框架来看,应用型特色并不突出,色彩知识在设计中的实际应用没有完全体现。

二、应用型本科艺术类专业在线开放课程发展与建设意义

(一)优化艺术类专业教师结构与教学资源

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在教育实施过程中,教学资源的选择尤为重要,包括教师水平与教学设施条件。具备较高水平的教师能够提升整体教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会同步提高,促进应用型本科艺术类院校教学质量提高。艺术类专业具有知识更新快等独特的专业特点,目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艺术类专业的教师专业能力并不均衡,很多偏远地区或非重点的高校学生不能享受最新、最好的教师资源。因此,加强艺术类专业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不仅能够减少教师队伍结构的诸多困难,优化教学资源,实现艺术类课程教学资源共享,还能让更多高校、更多地区的学生受益。

(二)促进艺术类专业教育教学方法的转变

伴随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类平台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共享为艺术类专业的教育教学提供了很多新思路,也推动了艺术类专业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艺术类教师通过学习其他高校的在线开放课程提升教学能力,充实课堂教学内容;很多教师使用线上课程作为课堂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法进行授课。在这种情况下,推动了艺术类课程教学技术和教学方法的转变。

(三)推动艺术类专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

随着艺术类专业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共享,带来了艺术类教师教育教学方法的转变,为“任务驱动”“项目式”“翻转课堂”“BOPPPS”“对分课堂”等教学模式的形成与发展创造了条件。在信息化教学的推动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结经验,开展教学改革。对艺术类课堂教学模式新一轮转变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推动了艺术类教学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

(四)提高应用型本科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艺术类专业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过程中,不同学校因地域、设备、技术等方面存在差别,因此人才培养质量不均衡。特色化地开展应用型本科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能够提高应用型本科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质量,实现应用型高校优质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共享,均衡教育资源,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最终提高应用型人才培養质量。

三、應用型本科艺术类专业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思路

(一)明确建课方向

1.课程定位

应用型本科艺术类专业在课程建设之前,应科学合理地分析学校办学定位,立足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目标的制定应区别于高层次综合类高校与艺术类专业院校,侧重点放在专业知识的实际操作方面。借助企业的力量,共同完成课程目标的制定,切实提升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与实践性。

以艺术类专业基础课“绘画基础2:色彩”为例,在确定课程目标之前,首先明确我校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应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主。目前该课程所属专业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为能够在传媒及文化产业相关领域,从事数字媒体产品设计、开发与应用的应用型人才。在学校定位与人才培养方向的基础上,“绘画基础2:色彩”的课程定位为面向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培养学生数字媒体设计中色彩运用与设计的能力。

2.授课对象

线上课程的授课面向人群应体现应用型特色,主要为:同类、同层次高校师生,成人继续教育学习者;面向行业、企业艺术类人员及有意愿学习并提高艺术类知识能力的人员,为其提供线上学习与互动交流的平台,在学习交流的同时,拓宽在校师生与企业人员的沟通渠道,在线上交流过程中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师生的实践能力。

“绘画基础2:色彩”线上课程授课对象主要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在校师生,以及从事相关行业、企业媒体设计类人员。

3.课程目标

应用型本科艺术类专业的课程目标在制定过程中,首先要依据课程所属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每一门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在知识、能力与素质三方面如何得到提升;第二,以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制定课程教学大纲,明确该课程具体授课任务;第三,根据课程性质,课程组共同研究所需要的教材,结合教案、教学辅助资料,全面分析该门课程中每一章节的教学任务,设计适合该课程的教学方式。

“绘画基础2:色彩”课程在我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已连续开设六年,该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属于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通过对色彩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的理解与掌握,能够较好地完成媒体设计中的色彩搭配,提升色彩感知水平。所以,该线上课程在课程目标的制定上分为“理论”+“实践”两条线:首先要对色彩概述、色彩原理等理论知识进行学习,在理论知识学习过程中,以媒体设计中运用较多的色彩对比、色彩调和知识为重点,结合当下较为流行的媒体视频、软件,进一步理解色彩知识在媒体设计中的作用,提高学生媒体设计过程中的色彩应用能力。

(二)组建教学团队

随着在线开放课程的不断发展,不但学生的学习方式需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更需要变化。由于线上课程在知识传授上具有碎片化的特点,因此需要课程团队的教师重构课程知识体系,增加应用型知识的储备量,熟悉并熟练使用各类线上教育平台。做好线上授课、线上交流、线上辅导、线上评价等各个环节的线上教学。

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团队由1名课程负责人、2名—4名课程组成员组成,课程负责人与课程组成员需为长期从事相关课程授课任务的一线教师。在职称方面,尽量吸纳该领域内具有较高学术造诣的教授、副教授,或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行业专家、工程师;知识结构方面,要有教学水平较高的教学名师,也需要有多年设计经验的行业人员,充分考虑每一位课程组成员的优势。“绘画基础2:色彩”课程的教学团队,以近五年从事“绘画基础2:色彩”课程的授课教师为团队骨干,其中的职称搭配合理,副教授2名,讲师3名;吸纳一名多年从事教育与手绘工作的副教授、工艺美术师加入课程团队,为色彩知识的具体应用做出指导。

(三)打造线上课程平台

目前“绘画基础2:色彩”课程在超星学习通教学平台与我校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同步运行,在授课对象方面,超星学习通教学平台主要面向本专业的在校生,我校在线开放课程平台中的课程面向我院所有专业师生,以及想要学习该课程的我校其他专业师生。在线上课程内容中,以上两个平台均包括课程介绍、主讲人简介、教学大纲、教学日历、课件、视频及辅助资料等内容。整门课程分为8个章节、24个知识点,每个知识点的学习以6分钟—25分钟的视频与课件为主,因面向授课群体不同,在超星学习通教学平台中,每个知识点的内容侧重数字媒体设计方向色彩知识的运用,我校在线开放课程平台中的课程,以基础设计色彩内容为主。

两个在线开放课程平台,知识框架相同,但在侧重点方面存在一定差距,我校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强调色彩基本知识的讲授与应用,学习者通过自主学习,能够掌握设计色彩基本知识,提高色彩的基本应用能力,通过随堂测验、单元测验、讨论与交流等环节的学习,保证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超星学习通平台课程,每个知识点都增加了媒体设计中色彩应用的相关知识,对色彩知识的应用性掌握要求提高,供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学生更加系统、专业地学习色彩知识。

(四)完善线上考评机制

线上成绩评定与课堂成绩评定在具体内容上有所差别,线上成绩包括考勤、视频观看程度、线上互动、章节测试、线上讨论、期末测试等方面。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性质与课程内容设置考核分项的权重,完成本课程的线上评价机制。教师需要在学生选择线上之前,通过课程大纲、公告、通知等形式告知学生课程考核的具体方式。

以“绘画基础2:色彩”为例,2020年课程改革后的考核形式为:课程综合成绩=网络学习20%+考勤10%+阅读10%+章测试10%+学生互动效果15%+期末测试20%+成果奖励15%(成果奖励:专利申请、论文发表、职业资格证书取得、创新创业大赛、各类专业大赛)。该课程考核机制的特色在于,将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论文、专利、大赛、职业资格证书等因素融入其中,激励学生以提升课程考核成绩为契机,积极参加各类活动;增加阅读的考核权重,由2018年的5%提升为10%,学生们为了个人成绩的积分,在阅读方面表现得十分积极。通过多途径考核,能够提升学生的线上学习积极性与参与度。教师能够在平台中随时导出学生每一分项的成绩与排名,及时了解学生各阶段的学习状态。

四、应用型本科艺术类在线开发课程建设前景展望

在线开放课程是互联网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助力器。在适应“互联网+”时代发展的道路上,各行各业都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对学校、教师提出新要求。时代赋予学校与教师新的任务,如何抓住机会深挖具有应用型特色的线上课程,打造独特的学校品牌特色,是应用型本科高校需要认真思考的现实问题。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尤其艺术类专业,要借助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培养现代化、应用型、实践性的高素质人才,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宇鹏,赵韩强,李亚汉.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电子教育,2015(2):5-7.

[2]邱四豪.互联网背景下建筑课程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及应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8(3):219-221.

[3]张晗.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在线开放式课程建设和研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8(2):175-177+182.

[4]冯年华,陈小虎,吴钟鸣.应用型本科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6(3):58-61.

基金项目:山东华宇工学院2019年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应用型本科艺术类专业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2019ZD09)。

猜你喜欢
在线开放课程艺术类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艺术类专访心得
艺术类声乐高考误区与思考
从“3号文件”看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发展趋势
数字艺术类专业三大构成课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