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氧化氢诱导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衰老细胞模型的建立

2021-04-19 03:35郑泽航徐汉青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2021年2期
关键词:充质阳性细胞模组

徐 飞,郑泽航,徐汉青,杨 卿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骨科,湖北省武汉市430030)

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进展,衰老相关性研究逐渐成为热点。人体骨骼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衰老,其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em cell,BMSC)的衰老对骨骼系统的衰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衰老BMSC的特性及生物学功能需要大量的衰老细胞,而衰老细胞的增殖能力较差,无法通过传统的传代培养方法来快速获取足量的细胞。现阶段获取衰老BMSC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①直接从衰老个体的骨髓中分离提取衰老的间充质干细胞,但高龄小鼠比较难获得,且分离提取的细胞量较少,难以进行细胞扩增;②分离培养正常的BMSC,经过体外培养与传代处理获得自然衰老的BMSC,但此过程时间较长,通常需要多次传代培养[1];③通过化学与射线照射等方法造成细胞DNA损伤,获得衰老的BMSC模型[2]。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有效且稳定的获得小鼠衰老BMSC的方法,本文根据相关文献及前期预实验[3-5],采用200 μmol/L过氧化氢(H2O2)处理正常的小鼠BMSC 2 h[5],处理完毕后,检测相关衰老指标来确认所获得的细胞为衰老的BMSC,以期建立一种快速有效且稳定的衰老BMSC模型。

1 材料和方法

1.1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取3周龄C57BL/6小鼠(华中科技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收集其双侧股骨与胫骨,取髓腔内细胞全骨髓培养法进行培养,获得BMSC,具体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参考文献[6]。

1.2 H2O2诱导衰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模型

取所分离的第3代小鼠BMSC,以1×104个/cm2细胞接种于25 mL培养皿中,培养皿中含5 mL完全培养基[α-MEM(Hyclone公司,美国),10%胎牛血清(Gibico公司,美国),1%抗生素]。对照组加入1 μL PBS(Hyclone公司,美国);造模组加入1 μL H2O2(Sigma公司,美国),其终浓度为200 μmol/L,两组细胞均处理2 h,处理结束后更换为完全培养基继续培养72 h。

1.3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曲线的绘制

将两组细胞以1×104个/cm2接种于96孔板,每孔150 μL,每天同一时间点取出96孔板,每孔加入20 μL MTT(5 g/L)(Invitrogen公司,美国),培养4 h后,去上清加入DMSO测定各孔光密度(490 nm),共测定7天,以此绘制时间光密度BMSC生长曲线。

1.4 SA-β-gal染色

将两组细胞以1×104个/cm2接种于48孔板,细胞完全贴壁后,进行衰老表型β-半乳糖苷酶(senescence associated β-galactosidase,SA-β-gal)染色(Solarbio公司,中国),衰老的BMSC于镜下呈蓝色。SA-β-gal阳性细胞的计算:每组镜下随机视野计数100个细胞,统计出SA-β-gal阳性细胞个数,并计算百分比。

1.5 端粒功能失调诱导病灶分析

将两组细胞以1×104个/cm2接种于12孔板(Corning公司,美国),每孔里放置圆形载玻片,让细胞贴于载玻片上生长,细胞贴壁后,进行端粒功能失调诱导病灶(telomere dysfunction-induced foci,TIF)分析。简要操作如下:4%多聚甲醛(Sigma公司,美国)室温固定后,加入1%Triton-X100(Sigma公司,美国)通透细胞;10% BSA(Abcam公司,美国)封闭后加一抗53BP1(Abcam公司,美国)和γH2AX(Abcam公司,美国)双染;荧光二抗(Abcam公司,美国)染色后,DAPI(Invitrogen公司,美国)染核。封片,然后共聚焦显微镜(Cell insight CX5,Thermo Fisher,美国)下观察并拍照。TIF阳性细胞的计算:以53BP1和γH2AX共定位的点代表TIF,每组计数50个细胞,每个细胞存在53BP1和γH2AX共定位的点(显示为黄色点)即认为是TIF阳性细胞,统计两组阳性细胞百分比。

1.6 RNA提取与基因表达分析

将两组细胞分别取1×106个进行RNA提取操作,具体如下:每组细胞加入0.5 mL TRIZOL(Invitrogen公司,美国)进行充分裂解后,加入0.1 mL三氯甲烷,孵育完成后进行离心,细胞RNA位于上清中,吸取上清液,加入等量异丙醇,进行离心操作,RNA位于EP管的底部,吸去上清后以75%乙醇洗涤,并调整两组总RNA至同一浓度。将所提取的RNA反转录为cDNA。Real-time PCR分析两组细胞衰老相关基因p16、p21、p53的表达情况。所用引物序列见表1。

1.7 统计学方法

表1 Real-time PCR引物序列

2 结 果

2.1 两组BMSC生长情况的比较

细胞生长曲线如图1所示,造模组BMSC生长明显较对照组缓慢(P<0.05)。

图1 两组BMSC生长情况的比较a为P<0.05,与对照组比较。

2.2 两组BMSC SA-β-gal阳性细胞的比较

造模组BMSC的SA-β-gal酶活性增强,SA-β-gal阳性细胞(染色呈蓝色)较对照组多(图2A)。造模组SA-β-gal阳性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图2B)。

图2 两组BMSC SA-β-gal阳性细胞的比较A为SA-β-gal染色结果(200×),蓝色为SA-β-gal阳性细胞;B为SA-β-gal阳性细胞直方图。

2.3 两组BMSC TIF阳性细胞的比较

造模组BMSC TIF阳性细胞较对照组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图3)。

图3 两组BMSC TIF阳性细胞的比较A为TIF染色结果(200×),造模组BMSC存在53BP1/γH2AX共定位点的阳性细胞(白色箭头所示);B为BMSC TIF阳性细胞直方图。

2.4 两组BMSC p16、p21和p53基因表达的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造模组p16、p21和p53表达均明显增加(P<0.01,P<0.05;图4)。

图4 两组BMSC p16、p21和p53基因表达的比较

3 讨 论

细胞与机体的衰老是生命的基本现象。通过体内或体外的反复细胞分裂,获得衰老细胞的方式耗时耗力且量少。本研究通过H2O2的诱导处理,正常的BMSC发生DNA损伤,导致细胞衰老[7]。衰老的细胞表现出细胞生长缓慢,SA-β-gal染色阳性,端粒功能障碍诱导的损伤灶(TIF)阳性及相关衰老基因p16、p21、p53表达增加。本研究以此得到的衰老细胞模型有效且快速。

H2O2诱导处理正常的BMSC后,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大量聚集,ROS可引发DNA损伤,蛋白质氧化损伤,形成蛋白质交联聚合物等,通过相关细胞通路阻滞细胞周期的进程,诱导细胞衰老,使细胞生长缓慢甚至停滞[8]。

SA-β-gal作为特异性衰老细胞的标志物最早在1995年被Dimir等[9]提出,他们观察到在pH为6.0时,仅有衰老的细胞为β-gal染色阳性,其原因为衰老细胞的内源性溶酶体-半乳糖的过度表达和积累。

端粒的主要功能是保持染色体完整性,可保护DNA免受DNA双链断裂影响。ROS可引起端粒功能障碍,DNA损伤反应。持续的DNA损伤应答,可导致细胞生长停滞,发生细胞衰老。当DNA损伤时,H2AX发生磷酸化,募集DNA修复蛋白进行DNA修复。γH2AX与53BP1等复合体共定位于DNA损伤处进行应答反应,使细胞进入生长停滞,并可能启动衰老程序[10-11]。因此,通过寻找细胞内53BP1和γH2AX共定位的点可以辨别衰老细胞。

氧化应激使得细胞p16、p21、p53基因表达增加。p16、p21、p53在细胞衰老和细胞周期中起关键调控作用[12-13]。p16表达增加可阻止细胞周期通过G1/S检测点使得细胞生长停滞;与此同时,p53的上调可激活p21基因,抑制cyclinA/E-CDK2的活性,阻止细胞周期的进行[14-15]。

刘洋等[3]为建立人胎盘源间充质干细胞的衰老模型,采用H2O2来诱导处理,成功地得到了衰老模型,其H2O2处理浓度和时间与本研究相同。与之不同,郭柏铭等[4]也采用了H2O2诱导大鼠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成功地获得了衰老模型,但其处理方法为500 μmol/L H2O2处理24 h,其可能原因为所处理的细胞不同,郭柏铭等[4]所得到的是衰老的大鼠BMSC,而本研究为小鼠BMSC。

综上所述,通过200 μmol/L H2O2处理小鼠BMSC 2 h,可获得较好的细胞衰老模型,此模型细胞生长慢,SA-β-gal染色阳性率高,TIF阳性细胞多,且p16、p21和p53基因的表达明显增高,可用于衰老BMSC相关实验研究。

猜你喜欢
充质阳性细胞模组
依达拉奉右莰醇对大鼠液压冲击脑损伤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
大鼠永久性脑缺血后脑内Nestin 的表达变化
富血小板血浆促进人子宫内膜间充质干细胞(EnMSCs)增殖的机制
miR-490-3p调控SW1990胰腺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
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在口腔组织再生中的研究进展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老年衰弱研究进展
移远通信:以利润换市场
Ghrelin阳性细胞在食蟹猴消化系统中的分布定位
基于融合架构的多路服务器系统架构设计
FOXO4和nNOS在星型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