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诗的“反常识”现象研读传统文化

2021-04-20 03:56邓可
广东教育·综合 2021年3期
关键词:寒食飞花常识

邓可

古诗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历经千年而愈加璀璨。诗人们以天马行空的想象、瑰丽的语言、深刻的思想在中国文坛独树一帜。读古诗,不仅要读字面上的语音、语意,更要通过丰富的思考来深化对历史、传统的认识。

在古诗教学中,有时会碰到一些不合常理的语句,这些往往是诗的精华所在,不能轻易略过。我们可以联系历史、地理等,反复加以琢磨,读出诗中蕴含的绝妙,体会古诗营造的优美意境,从而进一步理解历史文化和诗人创作的意图,找到千百年来读者为之着迷的原因。

一、从古诗的“反常识”现象中学习民俗,认识历史

六年级下册有唐朝诗人韩翃《寒食》一诗。作者描绘了春天长安城的景色,表达了对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对盛世承平的歌咏。除了诗中“春城无处不飞花”的名句,有一句更值得琢磨:寒食节禁烟冷食,节日临近结束时,权贵宠臣可受皇帝恩赐而得到燃烛,因而有“轻烟散入五侯家”之句。这里就有一个问题:“轻烟”是指什么烟?如果是炊烟,那不应该是“散入”,而是从五侯家“散出”。所以,通常的解释是“蜡烛燃烧产生的烟”,在分蜡烛的时候“散入”五侯家。这样产生了一个问题:蜡烛是点燃后再赏赐的吗?

有学生联系当时的情景,阅读了唐朝蜡烛的史料,认为蜡烛不可能点燃来分赐。原因有几点:

1. 从当时的季节和天气来看,这首诗很明显是写春天的。前两句的“飞花”“柳斜”,证明是有风的。清明前天气一般是微风细雨,如果飞马传烛的话,蜡烛很容易熄灭。

2. 从唐代的蜡烛来看,蜡烛在古时候是非常珍贵的贡品,到唐朝依然是奢侈品。唐代皇宫设立机构,设专职官员管理蜡烛;权臣杨国忠家宴时设“烛围”来炫富。这些都说明了蜡烛的珍贵。更何况是御赐的东西,更加要珍惜,如果点燃来传的话,一路燃过来,损耗很大。可是,如果不点燃来传,哪里来的“轻烟”呢?这种“反常识”的描述引发了大家更深的思考。

“轻烟”确实很形象,它和“飞花”都具有轻盈和传播广的特点,意味着笼罩皇城,无处不在,代表着皇权或者皇恩。这正是统治者喜爱并推崇该诗的原因。历史上,作者正是因为这首诗,获得当时的皇帝德宗青睐,并被授予官职。

那么,“轻烟”是不是作者的想象呢?如果是的话,又违背了全诗实景描述的特点。

阅读一下子陷入了“困境”。于是,认为蜡烛是点燃来赏赐的同学提出,可以了解一下唐朝人的生火方式。在进行相关的拓展阅读后,学生们豁然开朗。原来,古时候火种不易得。寒食节禁烟火,大家保存的火种都熄灭了。唐代清明为生新火之日,百姓自己钻木取火,高官贵戚则由皇帝赐火。

如今,钻木取火、寒食禁火等已不复存在。《寒食》这首古诗的描述,让学生跨越几千年,完成了与古代的对话。如果没有深度阅读,恐怕很难想象到当时的情景。

二、从古诗的“反常识”现象中了解地理,提升审美

五年级下册有南宋诗人雷震《村晚》一诗。作者通过写春天的景物,描绘出宁静的乡村画面。这首诗的第一句“草满池塘水满陂”很反常。按常理:草是长在土里的,水也不应该在陂上。难道不应该是“水满池塘草满陂”吗?

有的学生根据字面意思解释说,草太茂盛了,都长到水里了,而池水因为太满,漫上了塘岸;有的同学认为“水满陂”,是说正逢春天多雨时节,水涨得很高……

为了弄清春天涨不涨水的问题,好学的学生们特意查了一下降雨资料,进而查看作者雷震的资料,有了如下说法:如果作者身在南昌这里的春季,那确实会多雨,但如果他在四川,那邊春季短,春天下绵雨居多,雨季集中在6~8月的夏季,所以四川那边是“春雨贵如油”。同学们感叹,这个反常识的问题越查越有趣了。

这些说法乍一听都有道理,但是都忽略了一个常识:池塘长满草,是一种污染现象,会导致鱼儿无法游动和缺氧。也忽略了阅读中的审美:“池塘生春草”有生机勃发的意思,“池塘满春草”就不那么美了。

最后,大家找到了公认的理想答案:池塘里的水满满的,岸边碧草茂盛。青草的影子倒映在纯净的、平静如镜的池塘里,十分巧妙地表达了草之绿、水之清。原来,“草满池塘水满陂”是水的倒影,真是美不胜收。

反常识的诗句在古诗中时有出现,教师抓住教材里出现的句例,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思考,从常识的角度对“反常识”现象进行解读,既学习了符合逻辑的思考方式,又了解了更多的历史和传统文化知识,从而更深地理解了千年古诗蕴含的意境。

古诗是连接古代和现代的纽带,展示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这正是语文课本给予德育工作的丰富宝藏。

责任编辑 黄铭钊

猜你喜欢
寒食飞花常识
诗词飞花令
春潮带雨 寒食月明
靠不住的常识
读苏轼《寒食帖》,最是惆怅多情时
“飞花令”上走麦城
《宋会要辑稿》“西人最重寒食”考
近视600度以上,这5条常识务必知道
自在飞花
应似飞鸿踏雪泥——苏轼《寒食帖》漫谈
回归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