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绘画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2021-04-20 03:56莫淅
广东教育·综合 2021年3期
关键词:想象力想象幼儿

莫淅

想象力是一种创造性的认识功能,能从自然界所提供的素材里创造一个想象的世界。美术教育一直被认为是激发想象力和获取创造力的手段之一,深受孩子们喜爱。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深知想象力的培养应从小开始。在绘画中培养孩子的想象力,需要运用各种形式和手段。

一、幼儿故事,是发展想象力的极好素材

孩子每听一个故事,都非常关心主人公的命运,和他们共快乐、同忧愁。例如,美丽的白雪公主,勤劳善良的灰姑娘,可怜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勇敢的葫芦兄弟,大闹天宫的孙悟空,幽默可爱的猪八戒,桃园结义的刘关张,侠义肝胆的武松、鲁智深,精忠报国的岳飞、杨家将,等等。这些故事不仅在潜移默化中使孩子们懂得爱与是非,学会追求美好和光明,还能启发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内在潜能。想把听到的故事变成画面,就要求孩子们对所感知的形象进行艺术加工,创造新的形象,就需要造型设计、情节安排、画面构图,这就发展了孩子的想象力。

二、观察力的培养,是想象力发展的关键

一切想象都源于生活,想象不是凭空而来的。无论孩子们的画面多么新奇,都来自他们对世界的认识与理解,想象是对这些认识与理解的重新加工和组合。要让孩子们在画画中锻炼想象力,教师就应引导他们留心观察世界。万物都可以成为观察的对象,观察得越多,在头脑中积累的表象就越多,对事物的认识也就越深刻,画面就越丰富。为幼儿提供实物、实景,让他们观察真实的物体与情景,对激发想象力是很重要的。比如画一盆花,平常没有画过的孩子,看东西很含糊,但准备画画时就会注意叶脉的生长方向、花的大小长短比例等。这样,就可以培养孩子们仔细、深入观察的习惯,他们的想象也有了现实的源泉。

三、藝术作品的欣赏,是促进想象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组织幼儿欣赏美术作品,教师首先必须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来选择,如选择一些想象丰富、大胆稚拙的作品。不要选择技法技巧难度大的作品或过于成熟的作品,这有可能影响幼儿的自信心。其次,一定要重视作品的艺术价值,让幼儿在欣赏中能评价作品的优劣,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感受美的能力,这包括了品质美、材质美、抒情美、故事美等。一些具有时代气息或色彩美的作品,也可以让幼儿欣赏,提高其分辨绘画色彩的能力。再次,要按循序渐进的原则指导幼儿欣赏。在启发分析作品时,尽量运用幼儿容易接受的通俗语言,并鼓励他们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另外,宜根据作品内容和形式,选择不同专题进行欣赏,如幼儿想象画欣赏、幼儿美术构图欣赏、幼儿美术作品色彩欣赏等。专题欣赏的目的性和内容的系统性较强,欣赏密度大。

四、善于发掘、开发幼儿的想象力

在孩子的画中,人比树大,星星在河边闪耀,月亮和太阳同时升起,苹果雪梨结满一树……幼儿喜欢画自己所想的,而且带有直接的自我成分。在作画前,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先谈谈感受,如:最近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孩子们说出了一连串的生活内容:“昨天,爸爸妈妈带我去体育馆看演出。”“我跟舅舅下象棋,我输了几盘。后来舅舅不小心,也输给我一盘。”“昨晚我在家里看影碟,是动画片《葫芦兄弟》。”“前天是我的生日,爷爷奶奶送了一台电脑给我。”幼儿一般对有趣的、新奇的事情记得牢,让他们画一画自己的经历,运用写意、夸张、拟人等多种手法开展创作,他们兴趣大,积极性高,画出来的作品生动活泼、充满幼儿情趣。

五、随时随地锻炼想象力

组织幼儿开展参观和访问活动,旅行写生,举办夏令营,看演出,看电影电视剧等,并在活动之后进行记忆想象画的练习,这对再造形象的培养和创造想象的表象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要引导幼儿课余画一些想象画,或边听故事边画与故事情节有关的画。外出时,观察路旁的树木、花草及其色彩的变化,以及建筑物、人们的活动、形状各异的交通工具等,并用画笔记录下来。教师和家长要有意识地与幼儿交流,围绕他们画的内容,了解他们如何想,画什么内容,是否与主题有关等。然后,适当启发和点拨,激发幼儿的记忆表象,帮助他们整理和充实,使绘画意图更加明确,为想象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责任编辑 魏文琦

猜你喜欢
想象力想象幼儿
快乐的想象
看见你的想象力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打开新的想象力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