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着急,慢慢来

2021-04-20 12:10牟维和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病文耳语扣题

牟维和

【文题亮相】

请以“别着急,慢慢来”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病文在线】

别着急,慢慢来

“别着急,慢慢来!”多么熟悉的一句话,仿佛很远,又仿佛就在耳边,其实一直都在……①

蹒跚学步时,别的孩子都已经走得很稳当了,我却站在墙根,腿如立柱般定在那里,一动不动,不敢往前迈一步。“孩子,别着急,慢慢来!”母亲张开双臂②,蹲在前方,眼里写满了着急,可我就是迈不开腿。现在想来,当时您是多么着急③,别的孩子都已经走得很稳当了,我却一步也迈不出。您查阅书籍,见人就问④。一次次坚持,一天天鼓励,我终于稳当地走进了您的怀抱,那也是最温暖的回报。

母亲,“别着急,慢慢来”这句话虽然只是对我的耳语,但不知这背后得有多大的耐心与坚韧。

入学后,同学们写的字都整齐干净,再看看我那方大的“胖体”,区别可真大。有的同学说:“那是螃蟹在爬!”听后,我难过不已⑤。母亲说:“别着急,慢慢来!我们一起练。”⑥拿出字帖,您写一个,我写一个,笔换了一支又一支,纸用了一张又一张,汗水一滴一滴流下⑦。当看到自己的字如白杨般端正地立在田字格中时,我感到很愉悦,您更是欣慰不已。

母亲,“别着急,慢慢来”这句话虽只是对我诉说,背后却得付出无数汗水与责任。

考试前,我的数学陷入极度迷糊状态。晚上,我急躁、愤怒、难以入眠,您也无法入睡⑧。“别着急,慢慢来!我们一起闯过去。”久违的声音又在我耳边响起。⑨深夜,星星睡了,您拿着我的题,一遍一遍圈画,一点一点批注,鲜红的字体整齐地排在我细密的字迹后面,鲜红的血丝布满您疲惫的双眼。

“别着急,慢慢来!”今天,我进入考场前,您又在我身边小心翼翼地耳语着。您站在拐角处,深情地望着我⑩,我知道您听说了我今夜从一点没有再睡之后,您是多么心焦。

母亲,“别着急,慢慢来”原来只是对孩子说。孩子病了,您悉心照料;孩子烦了,您想尽办法安慰;孩子痛了,您绞尽脑汁消除伤痛。一个母亲何曾慢慢来过,只要是母亲,就不能慢,不能等,因为她等不得,也等不起。

“别着急,慢慢来!”母亲呀,您对我耳语了十二年,以后换我对您说。请您慢下来,停一停,看一看“路边”的风景,因为我长大了。

①“仿佛很远”一词过于笼统,应作具体化描述。

②“张开双臂”不生动,可以适当添加修饰语,改为“张开她那双温暖、有力的臂膀”。

③“当时您是多么着急”属抒情句,但缺乏感情,且标点符号运用不当。

④“您查阅书籍,见人就问”过于简单,应作具体化描述,以表现母亲着急的心态,从而进一步扣题。

⑤“我难过”的表述过于简单,修饰语不够丰富。

⑥单纯“XX说”缺乏感情,可以适当添加修饰语。

⑦“纸用了一张又一张,汗水一滴一滴流下”不能表现出“我”的付出之多,应予以修改。

⑧“您也无法入睡”过于简单,语意不够丰富,可修改为“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的母亲也无法入睡。她轻轻地来到我的房间,对我说……”。

⑨关于母爱,最好要写出“我”的感受。

⑩“您站在拐角处,深情地望着我”,“我”“母亲”的表现不够丰富,情感不够真挚,应作适当修改。

病情分析

1.修饰语不够丰富,语句只有主干,没有枝叶。病文许多句子缺乏必要的修饰语,导致其生动性不足,无法形成语言表达的摇曳多姿之美。

2.情感不够真挚。病文表达过于简单,该抒情时没有抒情;标点符号的运用也不够恰当,如“当时您是多么着急”,句末应该用“!”,小作者却用了“,”,导致情感表达不够真挚。

3.对话描写过于简单。如“有的同学说”“母亲说”等,对话简单,缺乏情感。

4.人物描写方法单一。病文塑造人物形象时描写方法单一化,导致人物性格不够鲜明。

【化蝶之作】

别着急,慢慢来

耿晗语

“别着急,慢慢来”是多么熟悉、简单的一句话啊!从小到大,它一直回荡在我的耳边……

蹒跚学步时,当别的孩子都已经走得相当稳当了,我却站在墙根,腿如立柱般定在那里,一动不敢动。“孩子,别着急,慢慢来!”母亲张开她那双温暖、有力的臂膀,蹲在前方,双眼写满了着急,可我就是迈不开腿。现在想来,母亲,当时您是多么着急啊!对此,您咨询医生,问遍亲朋好友。虽然心里着急,但每次看到我时,您都会说:“别着急,慢慢来!”就这样,在您一次次坚持与一天天鼓励下,我终于稳当地走进您的怀抱,那也是对您最温暖的回报。

母亲,我知道“别着急,慢慢来”这句话的背后您付出了多少耐心。

长大后,同学们写的字是那么整齐干净,再看看我那方大的“胖体”,真是有点不堪入目。看到我的字,有的同学笑着说:“那是螃蟹在爬!”听到这话,我真的很难过,哭着跑回家告诉母亲,母亲抱着我哄了半天,告诉我:“别着急,慢慢来!我们一起练。”拿出字帖,您写一个,我写一个,笔换了一支又一支,纸写满了一张又一张,汗水流了一滴又一滴……当看到我的字终于如白杨树般端正地立在田字格中时,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您更是欣慰不已。

母亲,“别着急,慢慢来”这句话看似只是您对我轻轻的诉说,但背后却付出了无数汗水。

考试前,我的数学陷入极度迷糊状态,为此,每个晚上我都急躁、无奈、难以入眠,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的母亲也无法入眠。您来到我的房间,对我说:“别着急,慢慢来!咱们一起闯过去。”久违的声音又在我耳边响起。我双眼噙满了泪水,重重地点了点头。深夜,星星睡了,您拿着我的题,一遍一遍圈画,一点一点批注,鲜红的字体整齐地排在我细密的字迹后面,鲜红的血丝布满您疲惫的双眼。

“别着急,慢慢来!”今天,当我进入考场前,母亲又在我身边小心翼翼地耳语着。我转身走进考场,母亲站在拐角处,深情地望着我。我知道您听说我从凌晨一点醒来就没有再入睡之后,您是多么心焦。

母親,“别着急,慢慢来”这句话以前您只是对孩子说。孩子病了,您悉心照料;孩子烦了,您想尽办法安慰;孩子痛了,您绞尽脑汁消除他的伤痛。一个母亲何曾慢慢来过,只要是母亲就不能慢,不能等,因为她等不得,也等不起。

“别着急,慢慢来!”母亲呀,这句话您对我耳语了十二年,以后换我对您说吧。请您慢下来,停一停,看一看“路边”的风景,因为我长大了。

(山东桓台县城南学校七·8班)

案例总结

“别着急,慢慢来”这句话从“我”蹒跚学步直到今天,一直伴随着“我”。它是母亲对“我”深深的爱和无怨无悔的付出与陪伴。习作将“我”对母亲的感恩融于字里行间,写出了真情实感。

升格后的习作,亮点如下:

1.升格后的习作,语言更丰富,情感更细腻。

2.人物描写手段更丰富。

3.扣题更紧密。“别着急,慢慢来”,从开篇第一段、第二段到习作最后,处处实现了扣题。

猜你喜欢
病文耳语扣题
情感不真实
新时代背景下的应用文写作创新研究
扣题而教——《醉翁亭记》教学创意
小木偶
病文升格重语言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扣题高效阅读
蒙天珠俱乐部
浅谈高考作文如何切题
命题与半命题作文的审题与扣题
认真选材 突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