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羊小反刍兽疫抗体监测与评价

2021-04-21 15:09黄佐兴侯小林韩猛立吴桐忠
草食家畜 2021年2期
关键词:兽疫免疫抗体合格率

李 军,黄佐兴,李 伟,侯小林,黄 新,张 宾,韩猛立,吴桐忠*

(1.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北屯市畜牧兽医工作站,新疆 北屯836000;2.新疆农垦科学院/省部共建绵羊遗传改良与健康养殖国家重点实验室,新疆 石河子832000)

小反刍兽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PPR)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感染小型反刍动物如山羊、绵羊导致的一种以发热、腹泻、口炎、肺炎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烈性接触性传染病[1,2]。PPR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分别高达100%和90%[3],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我国则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世界粮农组织将其列为紧急预防系统规划的重点疾病[4]。据报道,该病自1942年于西非的科特迪瓦被首次发现以来[5],目前已蔓延至亚洲、中东和非洲等全球70多个国家,致使超过17亿只山羊和绵羊(占全球总量的80%)处于严重威胁状态下[6,7]。PPR自2007年传入我国西藏阿里地区,并被迅速控制扑灭,至2013年底开始,又在我国多个省份爆发[8],2014年我国农业农村部(原农业部)将其列为强制免疫病种。

为了进一步了解2017-2020年第十师北屯市(以下简称师市)PPR免疫抗体水平,评估师市辖区内PPR的防疫效果,也为了检验师市政府购买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的实践成效,查漏补缺,为今后继续扩大政府购买服务的范围,确保服务质量,处理好政府、第三方服务机构、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明确责权利,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方法

1.1 样品来源

多数样品采集于2018-2020年每年集中的春秋防疫结束后25~40 d,采取配额抽样与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覆盖性;少数样品为定点检测时采集。采样时按照师市畜牧兽医工作站统一制作的采样单和采样要求进行。共采集来自师市所属8个单位的4 010份有效血清样本(详见表1)。

表1 师市各单位不同年份血清样本采集数据 份

1.2 疫苗试剂

小反刍兽疫活疫苗为政府统一采购自天康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小反刍兽疫阻断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产自青岛立见诊断技术发展中心。

1.3 仪器耗材

酶标仪、洗板机、离心机、微量移液器、恒温培养箱、微型振荡器、超纯水仪等。

1.4 检测方法

严格按照小反畜兽疫ELISA检测试剂盒说明书对血清样品进行检测,具体步骤如下:

对照孔每孔依次加入50μL PPR阳性、阴性血清,稀释液(酶标单抗对照),各做2个平行。样品孔每孔加入25μL样品稀释液和25μL待测血清样品,轻振混匀(勿溢出),37℃孵育60 min。

每孔加入300μL洗涤液1×,洗板4次,拍干,每孔加入50μL酶标抗体,37℃孵育30 min。

每孔加入300μL洗涤液1×,洗板4次,拍干,每孔加入50μL底物溶液,室温避光反应15 min。

每孔加入50μL的终止液,测定450 nm波长处的OD值。

1.5 结果判断

操作和结果判断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阳性血清抑制率即PIPC>60,阴性血清抑制率即PINC<40,实验结果有效;否则重新进行试验;样品抑制率PIs>50,结果为阳性;PIs≤50,结果为阴性。样品合格率达70%以上为合格单位(社/户),(注:个体(表观)免疫合格率(AP)=个体免疫合格数/检测样品总数×100%,群体(表观)免疫合格率(HAP)=免疫合格场数/检测场数×100%)。

2 检测结果

2.1 总体情况

本次调查涉及八个单位四年来采集的4 010份样品,抗体合格率为84.69%(3 396/4 010),符合国家防疫要求。具体每个单位检测合格率依次为A 84.20%(1 103/1 310),B 82.08%(435/530),C 82.56%(355/430),D 76.11%(137/180),E 87.22%(157/180),F 84.12%(143/170),G 86.45%(268/310),H 88.67%(798/900);高于平均合格率的有三家单位,分别是E、G、H,其中H单位的合格率最高,D单位的合格率最低。

2.2 年份统计

按照不同年份对8个单位的抗体检测结果(见表2)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17年各单位合格率为85.22%(865/1 015),2018年为79.13%(819/1 035),2019年为87.18%(911/1 045),2020年为87.65%(802/915),其中2018年最低,2020年最高。

表2 不同年份各单位小反刍兽疫抗体检测情况 份

2.3 类别统计

按照不同年份合作社和养殖大户的抗体检测结果(见表3)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养殖合作社的抗体合格率为84.81%(1 340/1 580),略高于养殖大户的84.65%(2 057/2 430),差异不显著(P>0.05),均接近于平均合格率84.69%(3 396/4 010)。

表3 不同年份各养殖合作社和大户小反刍兽疫抗体检测情况份

3 讨论分析

从小反刍兽疫抗体检测整体情况来看,2017-2020年师市辖区内整体免疫血清抗体合格率为84.69%(3 396/4 010),符合国家农业农村部的相关要求。

从各单位检测情况来看,各单位之间的抗体检测结果参差不齐,且抗体合格率最高的H单位为88.67%(798/900),较最低的D单位76.11%(137/180)高出近12.00%。利用IBM spss25.0软件分析,结果显示8个单位分为两个大组A、B、C、D和E、F、G、H,差异极显著(P<0.01)(如表2所示)。从不同年份检测情况来看,除2019年和2020年检测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外,其余年份之间差异均极显著(P<0.01)(如表3所示)。从不同类别统计结果小反刍兽疫抗体群间分布来看,养殖合作社和养殖大户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整体水平趋于一致。

此次小反刍兽疫抗体检测结果与疆内外其他地区的差异不大,免疫抗体合格率均在70.00%以上,如2019年哈密市伊州区小反刍兽疫抗体检测的总体合格率为80.16%(杨娴静等[9]);2017-2019年河南省羊群小反刍兽疫抗体检测的个体合格率为83.23%,平均场群合格率为86.75%(赵胜杰等[10]);2017年、2018年榆林市横山区小反刍兽疫抗体检测的合格率分别为87.93%、90.12%(鲁印国等[11]);2017-2019年山西全省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平均个体和群体合格率分别为82.96%、81.19%(王治维等[12]),云南西双版纳州规模养殖场和散养户羊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74.44%、81.98%(闫晓霞等[13])等。各地检测的结果显示PPR免疫抗体合格率虽有差异,但均高于国家农业农村部要求最低标准(70.0%),表明我国目前的小反刍兽疫免疫防控效果较好,为下一步开展PPR净化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对以上结果进行分析,首先可能与各单位重视程度有直接关系,导致各单位防疫结果出现较大差距;其次可能与2018年防疫行业部门组织管理形式调整有关,2019年开始实施政府购买重大动物疫病防疫工作服务,由第三方机构来承担具体的防疫工作,职能部门做好监督检验,从防疫结果来看,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具备推广的基础和价值;最后从合作社和养殖大户检测结果来看,体现出师市辖区内防疫水平和防疫意识没有差异,具有普遍性,间接地体现出广大养殖户和防疫人员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认真与落实上不打折扣。

存在的不足是此次统计单位、年份和类别之间跨度较大,统计数据分析的还不够细致,如春季和秋季防疫、城郊区和边境区、养殖合作社和养殖大户的数量等,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还有一点值得关注,就是关于重大动物疫病师市动物防疫部门只做血清抗体检测,未做相对应的病原学检测,如后续条件允许可开展相关工作。

4 结论

第十师北屯市辖区内8个单位的羊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检测结果显示不同年份、单位之间虽有波动,但均达到了国家农业农村部规定的标准,且养殖合作社与养殖大户免疫抗体合格率之间差异不显著,但部分单位仍需提高认识,狠抓落实,以便进一步提高免疫合格率。还有一点,此次对检测结果的统计分析表明,师市辖区内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形式已由以前的政府全程负责顺利过渡到政府履行防疫主体责任、职能部门负责监督监管、第三方专业机构承担具体防疫任务与服务,呈现权责明晰,任务具体,效果显著的市场化运作状态,为进一步拓宽畜牧兽医行业市场化服务奠定了基础和提供了实践先例。

猜你喜欢
兽疫免疫抗体合格率
提高肉鸡出栏合格率的综合措施
浅析小反刍兽疫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农村散养鸡群H5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抗体监测结果评价
提高重症医学科床头抬高合格率
2011~2015 年西藏部分县开展动物疫病流行病学、病原学和免疫抗体监测调查报告
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我国生鲜乳连续7年三聚氰胺抽检合格率100%
去年国抽合格率首次突破90%
浅谈小反刍兽疫
小反刍兽疫的诊断与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