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思考—表达—素养
——《“读思达”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课例举隅

2021-04-22 06:45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思达木马课题组

厦门市松柏小学 福建 厦门 361000

“读思达”是余文森教授的教学思想,也是他倡导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就是一个“阅读—思考—表达”的过程。“读思达”是教学的三个基本环节、步骤和流程,只有经过“读思达”这三个环节的完整的学习,知识才能更好转化为素养。为抓好学生素养的提高,2020年初夏,厦门市松柏小学申报了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读思达”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践研究》(立项批文号FJJKXB20-663),课题组成员边实践边总结,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收获。下文就是“读思达”课题实践研究课例举隅,以抛砖引玉。

一、培养阅读思考能力,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数学阅读是学生获取数学信息的重要方式,是数学思考的前提,数学阅读为数学思考服务。数学阅读也是学生数学的基本素养,因此,培养学生数学阅读的习惯和能力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基本前提。

1.读主题图思考,表达数学信息。现行小学数学教材,主题图多。教学中,遇到有主题图的教学,必须让学生充分读图思考,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主题图的数学信息。

例如,课题组的李彩英老师于2020年11月4日在学校无涯杯的赛课执教二年级数学上册P58的《乘加乘减》,这篇教材只提供了一幅主题图,主题图只有图片和问题显示,数学条件必须靠学生读图获得。教学中李老师就是要让充分读懂图意,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图意,学生通过读图最后获得这样的数学“游乐场,有四个旋转木马,其中3个旋转木马每个坐3人,第4个旋转木马只坐2人,一共坐了多少人?”数学信息获得后,让学生同桌表达交流,让学生全班表达交流

2.读算式思考,表达数学信息。2020年11月初,在“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教学中,课题组的郑蓉蓉老师设计巧妙,在基本教学30×2,300×2,3000×2之后,让学生猜一猜接下来要学习什么内容,猜测的内容也照常练习,之后教师出示“22×3”,让学生读“22×3”这个算式,然后同桌交流22×3的的意思就是“3个22”,学生理解算式的意思后,再进入计算方法的学习过程,从而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

3.读生活信息思考,转述信息表达。学生对于一些生活信息存在“知其然,而不其所以然”的现象,因此教学中对生活信息的阅读,可以通过转述的表达方式让学生理解其意义。

如,本课题组的陈嘉威老师于2020年11月初执教《认识百分数》,出示手机当前电量70%,学生对于这个百分数的理解就是“知其然,而不其所以然”的现象。教师通过教学引导和信息转述,让学生理解把手机总电量看作100%,当前电量70%表示“当前电量占总电量的70%”,从而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概念。

4.读题目思考,表达数学信息。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通常要通过解决问题的方式来实现。在多数情况下,问题解决均以文字题目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所以阅读题目圈上重点的字、词,思考相关数学信息显得就尢为重要。

如,陈珍亮老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练习一,小明家到学校大约1.3km,每天从家到学校往返要走多少千米?,一周上学又要走多少千米?

这里的关键词就是“往返”,同时读题还要思考表达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每天要跑几个1.3千米?第二个问题就是一周上学几天?只有通过读题,圈关键字词,再经过思考表达,最终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本课题组一年级的张老师在此方面做得很到位,长此以往,学生不但形成了习惯也提高了能力,数学素养自然就得到了发展。

5.读书本思考,理解重点难点。小学数学教材,语言文字不多,呈现在教材中的语言文字其实都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此要养成阅读教材的习惯,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如,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面积》,教材中就有这样一段话“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圆的半径是r,长方形的长近似于( ),宽近似于( ),因为长方形的面积=( )×( ),所以圆的面积=( )×( )=(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操作之后再把相关内容补充,最后边读边思考,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重点和难点。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的习惯,一定要引起重视。

二、培养多种表达能力,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学生读懂题意就是思考的结果,这了让这个思考的结果得以充分的验证,执教者通常会让学生以不同的方式予以表达进行汇报。表达的方式多种多样,不论是哪种表达方式,其目的都是让学生弄懂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这也是知识与技能的形成,过程与方法的体现。

1.画图表达,直观理解题意。画图表达就是“数型结合”的具体表现,这也是数学思想在教学中得以落实的具体表现。

2020年11月初,课题组成员李彩英老师执教《乘加乘减》的课例:有3组木马,每组木马坐3人,第4组木马坐2人,共坐多少人?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后,教师要求学生画图表达题意。有的学生就用“●●● ●●● ●●● ●●”正确表达题目意思,以图达意,以图理解,最后列出3×3+2的算式进行计算。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

2.算理表达,加深理解算法。算理和算法相辅相成,算理是基础,为算法服务,算法是算理的升华。

以课题组的陈瑜华老师《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教学为例:有13个○,△的个数比○还多3个,问△有多少个?

教师在教学时,让学生画图表达的基础上,就从“说理”的角度充分让学生表达算理“求△的个数就是要把和○一样多的13个与多出来的个数合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数学教师抓住算理表达,就抓住了教学的关键,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3.求异表达,培养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一直是国家的战略举动,也是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份。

还是以课题组成员李老师执教《乘加乘减》的课例。有3组木马,每组木马坐3人,第4组木马坐2人,一共坐多少人?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后,教师要求学生画图表达题意。有的学生就用“●●● ●●● ●●● ●●”正确表达题目意思,以图达意,以图理解,最后列出3×3+2的算式进行计算。之后,教师教师继续引导还可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思考之后列出3×4-1,此时教师再让学生说说3×4-1的意思,并深究画图表达,学生画出“●●● ●●● ●●● ●●○”。这样求异举动就把教学推向高潮。

3.优化表达,培养优化意识。算法多样化和算法优化也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话题。算法优化是在学生算法多样化这个求异思维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求异创新的表现,又是优化意识培养的表现。

课题组教师在执教五年级上册P28《一个数除以小数》:教师引导学生阅读题目和阅读主题图后思考得出列式7.65÷0.85,这时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也就是算法多样化,得出以下方法:

教师在肯定学生多种算法之后,引导学生进行算法的优化表述,从而引到教学的重点和教学的难点,再计算方法上加以突破,进而达到教学目的。

三、有意安排角色转换,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角色转换,就是让学生当小老师,在教学中做到“四让”。这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思维表达的很好做法。学生能进行思维表达,其数学素养自然提高。这也是“读思达”高潮部份。

第一,课堂教学的重点处难点处和关键处,让学生当小老师讲课给学生听。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认真倾听的习惯。

第二,在实际教学操作中,算理算法让学生总结表达,学生可以补充表达。

第三,教师布置的口头性或操作性的家庭作业,让学生讲课给家长听,操作给家长看。要求每个家庭都一块小黑板,教师每周有意识地布置口头家庭作业让学生充当小老师,家长配合充当学生,学生将说理的过程口头说给家长听。操作性的家庭作业,让学生边操作边讲给家庭看(听),此举得到家长的高度好评。

以下内容是课题组成员陈瑜华老师给学生布置的家庭作业,请瞧瞧:

今天晚上的作业比较特殊,用一副三角尺拼出一个钝角,讲给家长听听。

(1)用一副三角尺拼出一个钝角,有几种拼法?

(2)说说你是怎么拼的?跟家人交流一下。

(3)将说理表达的过程录制下来,发到小组群里交流,每个小组评选出两个优秀作品。

结语

“读思达”教学实践研究,我们将继续开展,有望收益良多。

猜你喜欢
思达木马课题组
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iSoil课题组
小木马
骑木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利用与生态修复课题组
原科技大学新能源开发与应用课题组介绍
从教师视角谈“读思达”课堂范式——以“百分数的认识”为例
小木马
汽车轴承的疲劳耐久分析与研究
姜思达的人生三路向
“想睡樊野没睡到,走红严重影响我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