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苏颗粒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观察Δ

2021-04-23 07:49黄妙兴李志坚林沛玲李焕祥钟灿新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1年3期
关键词:四联疗法阳性

黄妙兴,李志坚,林沛玲,李焕祥,钟灿新

(东莞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广东 东莞 523000)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发生发展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有紧密的联系,病理特征为胃黏膜腺体的萎缩性病变,临床多表现为上腹部灼痛、上腹饱胀及胃中嘈杂等症状,具有迁延难愈、易反复发作和病程较长的特点[1]。近年来,CAG的发病率随着人们快节奏的生活和快餐文化的流行而逐渐升高,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容易引发胃出血、胃溃疡等病症,严重者还可能发生胃部癌变[2]。目前,临床治疗Hp阳性CAG主要采用四联疗法,在根除Hp、保护胃黏膜和促进胃动力方面的疗效明确,然而单纯的西药治疗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应用抗菌药物容易导致细菌耐药、副作用较大以及药物剂量难以调节等,影响治疗效果[3]。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的发展,中医药在CAG治疗中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4]。胃苏颗粒是由紫苏梗、香附、陈皮、香橼、佛手、枳壳、槟榔及炒鸡内金等多味中药经现代制药工艺制备而成的中成药,具有和胃止痛、消胀理气的作用,对于胸闷食少、胃脘胀痛等病症有一定疗效[5]。本研究通过对Hp阳性CAG患者采用胃苏颗粒联合四联疗法治疗,探讨其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选取2017—2019年于东莞市人民医院进行诊治的CAG患者100例。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中相关诊断标准[6];(2)14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显示Hp阳性;(3)年龄>18岁;(4)患者的临床资料完善;(5)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伴有重度胃、十二指肠溃疡者;(2)伴有心、肝及肾等重大脏器病变者;(3)胃黏膜不典型增生或疑似癌变者;(4)近1个月内接受过糖皮质激素、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者;(5)对本研究药物有禁忌证者;(6)有胃镜检查禁忌证者;(7)有胃肠手术史者;(8)精神障碍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27例;年龄37~53岁,平均(45.38±6.64)岁;病程1~5年,平均(3.72±0.80)年;萎缩程度:轻度14例,中度20例,重度16例。研究组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37~52岁,平均(45.11±5.79)岁;病程1~5年,平均(3.69±0.84)年;萎缩程度:轻度12例,中度19例,重度19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萎缩程度等资料相似,两组均衡可比。本研究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各项审核并批准进行。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四联疗法治疗,具体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规格:0.228 5 g(C16H19N3O5S 0.2 g与C8H9NO50.028 5 g)],口服,1次1 g,1日2次;克拉霉素片(规格:250 mg),口服,1次0.5 mg,1日2次;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规格:20 mg),口服,1次20 mg,1日2次;胶体酒石酸铋胶囊[规格:55 mg(以铋计)],餐前1 h口服,1次220 mg,1日2次。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胃苏颗粒(规格:每袋装15 g)治疗,口服,1次15 g,1日3次。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

1.3 观察指标

(1)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Hp根除情况。Hp根除率=Hp已根除病例数/总病例数×100%。14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显示Hp阴性的患者为Hp已根除。(2)于治疗前后抽取两组患者的空腹肘静脉血5 ml,以3 500 r/min的速度离心10 min(离心半径3 cm),分离后取血清,-20 ℃冰箱中冷藏待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3)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腹胀、恶心及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

1.4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和胃镜下黏膜炎症完全消失,病理结果显示腺体萎缩,细胞异型增生减轻2个等级以上或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和胃镜下黏膜炎症明显减轻,病理结果显示腺体萎缩,细胞异型增生减轻2个等级以上;有效:临床症状和胃镜下黏膜炎症有所减轻,病理结果显示腺体有所萎缩,细胞异型增生减轻1个等级;无效:临床症状和胃镜下黏膜炎症无改善甚至加重[7]。总有效率=(痊愈病例数+显效病例数+有效病例数)/总病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00%(46/50),明显比对照组的74.00%(37/5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41,P=0.017),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Tab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wo groups [cases (%)]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Hp根除情况比较

治疗后,对照组35例患者为Hp阴性,Hp根除率为70.00%(35/50);研究组44例患者为Hp阴性,Hp根除率为88.00%(44/50);研究组患者的Hp根除率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82,P=0.027)。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PGⅠ、PGⅡ及PGⅠ/PGⅡ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PGⅠ、PGⅠ/PGⅡ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PGⅠ、PGⅠ/PG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1、IL-6及CRP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IL-1、IL-6及CR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5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对照组出现腹胀、恶心及胃肠道反应的患者数分别为1、1及2例,研究组分别为2、1及2例;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00%(4/50)、10.00%(5/50),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2,P=0.727)。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PGⅠ、PGⅡ及PGⅠ/PGⅡ比较Tab 2 Comparison of serum PG I, PG I/PG II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1、IL-6及CRP水平比较Tab 3 Comparison of serum levels of IL-1, IL-6 and CRP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3 讨论

目前,CAG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研究结果认为其与生物因素(如Hp感染)、物理因素(如长期食用过热、过冷的食物,长期饮咖啡、浓茶和烈酒等)、化学因素(如胆汁、肠液和胰液反流等)以及免疫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其中Hp感染是最重要的致病因素[8]。Hp吸附于胃小凹内,定植在胃黏膜上皮细胞上,释放空泡毒素A诱发胃黏膜局部的严重反应和免疫反应,从而破坏局部胃黏膜,反复长期的破坏会引发腺体萎缩、化生和异常增生,还会导致大量胃酸、胃泌素的释放,加重对胃黏膜的破坏[9]。目前,临床上治疗Hp阳性CAG的经典疗法为四联疗法,由2种抗菌药物、质子泵抑制剂及铋剂组成,有一定的疗效,然而长期使用会产生耐药性,难以逆转CAG病情进展[10]。中医认为,CAG属“嘈杂”“胃脘痛”和“痞满”等范畴,是由于饮食痰积、久病致瘀及七情内伤等因素导致脾胃虚弱、气机壅滞,故治疗应以健脾养胃、理气和中为宜[11]。胃苏颗粒中含有紫苏梗、香附、陈皮、香橼、佛手、枳壳、槟榔及炒鸡内金等多味中药成分。其中,紫苏梗具有理气止痛、疏肝和血、舒郁安胎之功效;香附具有宽中理气、疏肝解郁之功效;陈皮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健脾之功效;香橼可宽中理气、化痰消胀;佛手能疏肝理气、化痰消胀、健脾和胃;枳壳具有理气宽胸、行滞消积之功效;槟榔具有消积行气之功效;炒鸡内金具有健胃消食之功效;诸药合用,共同发挥疏肝理气、健脾和胃、理气和中之功效[12]。本研究探讨了胃苏颗粒联合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CAG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照。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Hp根除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胃苏颗粒联合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CAG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提高Hp根除率。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表明,胃苏颗粒能够抑制胃酸的分泌和胃蛋白酶的活性,促进胃肠道蠕动,加速胃酸的代谢,对胃肠黏膜有保护作用[13]。胃苏颗粒能够在整体上调节患者的气机,去除毒邪、充实气血,四联疗法有杀菌、保护胃黏膜和杀灭Hp等作用,2种疗法联合应用有协同增效的作用,疗效优于单纯采用四联疗法[14]。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PGⅠ、PGⅠ/PG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胃苏颗粒联合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CAG,能够改善胃黏膜分泌功能。PGⅠ、PGⅡ水平能够反映出胃黏膜的病理损伤情况,PGⅠ与胃酸分泌相关,其水平间接反映出胃黏膜的萎缩程度;PGⅡ水平在CAG时变化不大,但PGⅠ/PGⅡ会明显降低[15-16]。胃苏颗粒有促进胃肠蠕动、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对胃黏膜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从而有助于损伤胃黏膜的改善[17]。另外,四联疗法中的雷贝拉唑能够有效抑制胃酸的分泌,促进胃液pH的提高,改善胃内环境;胶体酒石酸铋能够吸附在胃黏膜表面,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18]。因此,胃苏颗粒联合四联疗法有助于Hp阳性CAG患者胃黏膜功能的恢复,从而表现出胃肠激素水平有所改善。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IL-1、IL-6及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胃苏颗粒联合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CAG,能够抑制炎症反应。研究结果表明,炎症反应与CAG的发生发展有紧密联系[19]。IL-1、IL-6和CRP是常见的炎症因子,参与CAG的发生发展,能够加剧胃黏膜的损伤[20]。胃苏颗粒对免疫功能有调节作用,能够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21]。本研究中,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胃苏颗粒联合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CAG的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好。

综上所述,胃苏颗粒联合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CAG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提高Hp根除率,改善胃黏膜分泌功能,抑制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好。

猜你喜欢
四联疗法阳性
食品核酸阳性情况为何突然变多
分析Hp阳性消化性溃疡应用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的效果、安全性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人-人嵌合抗丙肝抗体检测阳性对照品的研制及应用
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法洛四联症的价值
抛开“阳性之笔”:《怕飞》身体叙事评析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绿色四联新能源 缔造智能新家园
hrHPV阳性TCT阴性的妇女2年后随访研究
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