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神经母细胞瘤的诊疗进展

2021-04-23 20:57马越王珊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3期
关键词:治疗基因

马越 王珊

摘要: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是儿童常见的颅外恶性实体肿瘤之一,该病起病隐匿、恶性程度高、进展快、病死率高。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对NB研究的深入,NB的诊疗方法不断补充,低危组患儿的预后明显改善,但高危组预后仍不理想,本文就目前NB的诊疗现状进行总结。

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治疗;基因

【中图分类号】R24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3-225-01

神经母细胞瘤好发于肾上腺髓质或交感神经系统,常见的转移部位是骨骼和骨髓,其次为肝脏及皮肤。目前,低中危组5年生存率可达90%,但高危组5年生存率不足40%,改善高危组预后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现就NB的诊疗现状进行总结以供参考。

1.发病机制

1.1胚胎学说 NB的发病与胚胎发育异常密切相关,NB起源于交感神经系统的原始神经嵴细胞,系原生神经嵴细胞在迁移和分化过程中残留下来异常发育形成的。胚胎发育过程中神经嵴细胞沿脊柱旁自头至尾延伸形成交感神经链,故NB可以发生在迁移过程中的任何部位,以肾上腺髓质和腹膜后居多,其次为纵膈、颈部等。

1.2基因学说 目前多认为N-myc基因扩增与NB的发生关系密切,N-myc扩增的患儿往往预后越差[1]。同时N-myc基因的扩增,会引起NB细胞中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基因的改变,ALK基因表达会增强N-myc的致癌能力。

1.3染色体异常 1号染色体缺失是常见的染色体异常之一,发病机制可能与该区域存在肿瘤抑制基因或控制NB分化的基因有关[2]。1p缺失的患儿复发及进展风险高,且易伴有N-myc扩增[3]。11号染色体缺失也是NB预后不良的指标之一,文献报道N-myc未扩增的骨髓转移的NB患儿,11q缺失提示预后不良[4]。此外17号染色体获得也是NB预后不良的指标[5]。

2.诊断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乳酸脱氢酶(LDH)、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尿香草扁桃酸(VMA)、高香草酸(HVA)等。尿VMA及HVA的增高往往提示预后不良[6]。LDH反映全身肿瘤负荷,LDH测值越高后越差[7]。相关的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CT、MRI、PET-CT等。

3.治疗

3.1手术治疗 手术是NB治疗的主要手段,应尽可能完整切除肿瘤并清扫受累淋巴结。与次全切相比,肿瘤全切的3年及5年死亡率显著降低,肿瘤全切可有效改善患儿预后[8]。对于不可手术切除的患儿,可给予新辅助化疗后择时手术。

3.2化疗 NB是一种胚胎性肿瘤,大多对化疗敏感。化疗强度取决于年龄、分期、肿瘤危险度等[9],应避免低危组患儿接受过强的化疗而增加毒副反应,高危组患儿接受过弱的化疗影响预后。

3.3放疗 NB对放疗高度敏感,局部放疗可降低NB原发灶的复发风险。研究表明,原发灶及转移灶放疗对于高危NB的疾病控制效果显著[10]。

3.4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包括13-顺势维甲酸、GD2抗体等,免疫治疗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高危患兒的生存率。但大部分免疫治疗方案仍处在实验阶段,且治疗过程中可能伴随神经疼痛、骨痛等副反应[11],对于NB的免疫治疗仍需不断探索。

3.5骨髓移植 骨髓移植主要用于难治性NB,常用自体骨髓移植。移植前需通过化疗、手术、放疗,待病情完全缓解后再行巩固化疗,通过骨髓移植重建患儿的免疫及造血功能。

4.小结

随着人们对NB的深入研究,NB的预后得到很大改善,低中危组患儿获得良好预后,但高危组总生存率仍不足40%。随着未来多学科联合诊疗的不断发展,NB诊疗方案的不断优化,高危NB的生存率会得到有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赖祥萍,赖天霞,廖伟.神经母细胞瘤中N-myc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7,23(05):926-930.

[2]赵倩,张大伟,李蓓,等.儿童神经母细胞瘤染色体分析[J].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2014(5):250-253.

[3]王彬,岳志霞,赵文,等.伴有染色体1p36缺失的高危神经母细胞瘤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巩固治疗的近期疗效分析[J].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2017,22(3).

[4]岳志霞,邢天禹,高超,等.11q23缺失在无MYCN基因扩增的骨髓转移神经母细胞瘤中预后不良[J].癌症,2020,39(03):129-138.

[5]于萌,朱育焱,杨春明,等.神经母细胞瘤恶性进展相关基因初步筛选及验证[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2,41(02):148-150.

[6]王宝平,张泓,余绍兵,等.血清CA125、NSE及24h尿VMA检测在小儿神经母细胞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J].癌症进展,2019,17(07):837-839.

[7]孙艳丽,成晓君,刘颖,等.神经母细胞瘤患儿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J].现代肿瘤医学,2013,21(06):1359-1362.

[8]闫焕,杨正兵.神经母细胞瘤患儿原发肿瘤手术切除程度与生存预后的关系[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9,26(3):280-283.

[9]李勇.神经母细胞瘤首次化疗诱发重度骨髓抑制影响因素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8.

[10]周宇晨,苏雁,蒋持怡,等.Ⅳ期高危神经母细胞瘤患儿局部放疗疗效分析[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19,28(4).

[11]田永帅,陈凤莲,刘婕,等.神经母细胞瘤免疫治疗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10):1973-1976.

作者简介:马越(1995.03.23-),女,山东烟台,本科,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小儿肿瘤外科。

*通讯作者:王珊,女,籍贯:重庆,博士,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小儿肿瘤外科。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肿瘤外科 重庆 400012

猜你喜欢
治疗基因
修改基因吉凶未卜
基因事件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基因
基因搜索仪
基因小子
“基因的表达”一节的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