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乡村振兴“电力”足产业发展节节高

2021-04-24 11:50江西日报彭烈孟国网吉安供电公司
江西电力 2021年3期
关键词:泰和县农网电力

文_《江西日报》记者 彭烈孟 国网吉安供电公司 范 琼

电,是乡村振兴的强力能源支撑。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不断加快农网改造步伐,以“电力+精准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2016年至2018年间,江西新一轮农网改造总投资167.7亿元,集中用于新建和改造110千伏及以下变电站、配网线路、台区。累计完成84个“整乡整镇”电网建设改造,62个县(市、区)3126个自然村通动力电,集中解决了农村电网低电压、卡脖子、重过载问题,带动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迈上新台阶,农村居民户均用电量增长近37%。

坚强的乡村电网、优质的电力服务,助推乡村产业发展,优化村容村貌,赣鄱大地一派生机勃勃景象。

更绿色:服务游客走进美景

安福县泰山乡铜溪村村民刘小林,经营了一家农家乐。“每到羊狮幕景区的旅游旺季,我这里的房间和包厢全满,十几台空调同时开,供电稳定不掉链子,多亏了电网升级改造。”刘小林由衷地说道。

受益于羊狮幕景区的开发,2013 年刘小林家拆旧建新,盖起新楼房,办起了农家乐。随着景区的开发与电网不断升级,2016 年,他将自家农家乐扩大改建,开展餐饮、民宿一条龙服务,仅空调就安装了16 台,还添置了空气能热水器、大型冷藏柜等设备。

“2015 年之前,电压不够,电器‘带不动’,空调、冰箱经常没法用,生意受到很大影响。”刘小林说,如今,随着景区知名度的提高和自家接待条件的提升,每年能接待游客1万余人,营业收入五六十万元。前不久,他还添置了一辆20余万元的小车。

国网吉安供电公司聚焦客户等不起的烦心事、揪心事,尽快破解办电难、用电难等问题,推动电力优质服务提升。2013 年至2020 年,公司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累计投入资金36.32 亿元,使农村地区长期“低电压”问题彻底消除,全面实现村村通动力电。

更巩固:电网支撑致富希望

2019 年5 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于都县梓山镇潭头村,并到了孙观发家。

两年过去,孙观发的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他激动地说:“感谢党的政策,我们现在过得很好。”

“梓山潭头,吃苦两头;晴三天,挑烂肩头;雨三天,水进灶头。”以前的潭头村基础设施薄弱,长期处于贫困状态,孙观发家也曾是这样。

2017 年之前,潭头村仅有一台容量200千伏安的变压器供电,户均容量仅1.14 千伏安,供电半径955 米,线径小、线路凌乱老化、安全隐患多,供电可靠性差。如今,潭头村成为户均容量3.42 千伏安,供电半径缩短至201 米的农网改造示范点,入户电压达到224 伏。

配电网改造后,孙观发也成为直接受益人。

乡村旅游是潭头村重点发展的致富产业之一。借着这股东风,孙观发办起了民宿,电器一应俱全,每年纯收入三四万元。楼顶安装了光伏发电,售电收益有5000 余元,他还入股了村里的富硒食堂,加上土地流转费用,几项进账加起来,年收入很是不错。

“一年到头,来这里参观的人就没停过。我要为每一位游客倒上一杯热茶,让他们感受到我们村里人的热情。”孙观发自豪地说。

更智慧:优质电能用电无忧

“最近气温升高,虾田抽水增氧用电情况怎么样?”3 月23 日,国网泰和县供电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来到荷鑫水产养殖基地,了解用电情况,检查增氧泵、发电机等用电设备。

“95 后”养殖户喻丹介绍,她个人承包了200 亩田地用于稻虾综合养殖,亩产值达6000元,亩均利润超2500 元,比单一种植水稻的收入翻了好几倍。

“稻虾轮作”种养模式,需要水量充沛、含氧量充足,及时、稳定的水源、供氧都离不开优质的电力。“气温升高,小龙虾一旦缺氧就会大面积死亡,电力很关键,供电公司可帮了大忙了!”说起供电服务,喻丹连连夸赞。

当前正值小龙虾上市,水产养殖用电进入高峰时期,国网泰和县供电公司主动提供特色服务,组织辖区党员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巡视检查线路、设备,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确保养殖户一旦出现用电问题供电员工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帮助解决用电问题。

为了支持农村特色产业发展,近年来,国网吉安供电公司加快对泰和县螺溪镇10 千伏线路升级改造,不断提升配网承载力,增强供电可靠性,并为稻虾养殖基地新增了12 台变压器,总容量达2400千伏安。

电力足了,服务好了,养殖户喻丹对未来更加充满了信心。

猜你喜欢
泰和县农网电力
“小鲜农网”带庐江小农户脱贫致富
脱贫攻坚图片展·泰和县
泰和县推进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的措施与成效
泰和县活立木拍卖销售关于森林资源调查评估方法的探讨
电力变压器高压试验探讨
分析农网10kV电容器故障原因及措施
敢叫旧貌换新颜——省公司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掠影
几种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药效比较试验
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过程中应该重视的两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