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跳马项目运动员跳跃能力训练水平的探讨

2021-04-25 14:24王功春张利娟
科学家 2021年24期

王功春 张利娟

摘要;随着我国体操训练方法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体操技术难度越来越大,本文通过分析跳马运动员跳跃能力的影响因素,认为良好的跳跃能力和正确的技术动作是取得跳马佳绩的关键。跳马起跳时应保持较小的踏板角度和适当的腾空高度,膝部需要保持较小的屈曲幅度,应以脚踝主动发力为主,增强关节稳定性和技术动作的规范性,要根据动作特征来设计训练的内容。

关键词:跳马运动员;起跳技术;腾空高度;水平速度

体操运动员的竞技水平除受力量、速度、柔韧、平衡、灵敏、协调、技巧、肌肉耐力和控制力等影响外,还与技术水平有关。技术动作的难度和稳定性是体操项目取胜的关键。运动员的跳跃能力是诸多体操技术动作的基础,跳跃能力与生理和代谢因素有关,是评价运动员运动表现的重要指标。尽管完成一次跳马不超过5s,但需要完成助跑、踏板、起跳、腾空、支撑、二次腾空和落地等7个动作。其中,起跳质量是后面一系列动作完成情况的决定因素。跳马成绩与运动员在空中的横向和纵向旋转角度有关,而旋转主要受转动惯量、腾空时间和初始角动量的影响。由此可见,水平移动速度和起跳角度是影响跳马成绩的重要因素。

随着跳马运动员助跑速度的不断提高,新的跳马器械通过提供更大的手支撑面积来增加安全性。同时,增加了手臂接触部位的人体工学功能区,提高助跑横向动能向纵向动能的转化效率。助跑速度与女运动员跳马成绩的关系更强,但解释此种关系并不能忽视助跑速度与跳马其他阶段动作的协调性。女运动员的上肢爆发力较弱,需通过提高助跑速度来增加腾空的动能,男运动员则不存在这种情况。需要注意的是,提高助跑速度可能会影响上肢的推马动作。因此,需要平衡水平位移速度和上肢推马动作,达到最佳的动能转化效果。所以,优化起跳技术、提高跳跃能力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在跳马项目中,跳跃是一系列技术动作的基础,起跳质量关乎后续技术动作的成败。

一.跳马运动员跳跃能力影响因素

跳跃是指短距离加速助跑后的起跳,跳跃能力主要受最大力量、肌肉“拉长-缩短循环”及分段协调技术的影响。肌肉力量是衡量跳跃能力的重要指标。体操运动员一般在弹跳、翻滚和短距离助跑后会进行动态起跳,这期间就需要肌肉快速伸展收缩。如果由向心阶段向离心阶段过渡的时间过长,离心阶段积累的弹性势能就会丢失。与其相反,较短的肌肉收缩方式转换时间能提高弹性势能的利用率。这就要求体操运动员在跳跃技术训练中注意快速发力,提高快速跳跃能力。比如在起跳时,膝关节弯曲幅度过大会导致肌肉做功力矩变长,离心阶段积累的弹性势能就会损失,影响跳跃水平。有氧体操训练中有2种跳前技术分别是双脚起跳前有腾空和双脚起跳前无腾空。增加跳跃高度和腾空时长对改善跳跃质量有重要作用,在上板起跳中过高的腾空高度会使下落时间变长,水平动能也会因克服体重而损失一部分,过低则会使身体前冲,起跳应保持适宜的腾空高度。受试者在较轻体重情况下,跳跃能力对跳马成绩尤其重要。此时,较长的腾空时间与较短的接触时间能产生高腾空接触比率,是评估跳跃运动表现的重要指标,体操运动员的最大力量对跳跃能力有着重要影响。优秀跳马运动员表现的较短接触时间与较高身体刚度有关,这源于神经肌肉的预激活。下肢保持较高的刚度可以减少弹性势能的损失,保证足够的动能进行身体旋转。

助跑速度和起跳技术与跳马运动员的跳跃能力有关。助跑是跳马项目的预备阶段,是运动员获得最大水平动能的重要阶段,也是后续动作能否完成的关键。研究发现,高速度能使运动员在二次腾空阶段获得足够的高度和距离。跳马运动员的调节动作主要出现在助跑结束前4步,运动员踏板起跳时根据踏板位置调整动作。顶级跳马运动员的助跑速度会在第6步达到峰值,随后有所下降。较高的水平动能与更好地完成动作有关,踏板起跳的目的在于将助跑阶段的水平动能传递到第一和第二腾空阶段。除助跑速度的影响外,垂直速度、踏跳角度等都会影响后续动作的完成质量。减小踏跳角度可以获得足够的向前翻转力矩,尽管这样会影响垂直速度,但水平速度受到的影响较小。此外,踏板阶段应迅速前移重心,提高动作速率,增加弹性势能的转化效率。由于踏板呈拱形,故其中间部位提供的水平速度远大于远侧端。踏板后区刚度较大,踏跳时间短能实现踏跳后较理想的回弹速度,建议在踏板后区进行踏跳训练,提高后区踏跳的垂直起跳速度。

二.跳马运动员跳跃能力训练方法

跳马运动员的动作模式多为翻滚、弹跳、助跑后的起跳,并且时间比较短,因此,這就需要运动员在极短时间内达到较高水平的力量输出。由于器械训练容易造成伤病,难以达到自重训练的效果,建议跳马运动员采用超过体重50%负荷的跳跃或增强式训练来提高跳跃能力。如果必须使用器械进行训练,建议1组训练进行8~10次最大负荷和最大速度的动作练习,直到向心收缩阶段肌肉达到疲劳状态。训练过程应注意动作的标准性、幅度和速率,应当避免粗暴式盲目发力,谨防运动损伤的发生。除此以外,教练员应选择合适的方案进行增强式训练,进行反向跳深练习时考虑最长腾空时间,跳深高度应根据运动员的体能水平在40~80cm之间进行选择,跳跃训练量应保持每周2次,每次时间30min,最好间隔72h,每次训练应选择5~8种训练方式,150~250次的重复次数或跳跃次数,训练后进行10min的冰敷或冷疗,预防关节的损伤。

力量速度曲线对跳跃能力的改善十分重要,其包括“力量端”和“速度端”,也就是高速度动作的训练刺激和低速高负荷抗阻刺激。在零负荷或不超过体重25%的负荷情况下,能显著改善力量速度曲线的“速度端”,但改善力量速度曲线的“力量端”比“速度端”更容易。收缩与动态最大力量的关系,以及快速跳深技术与短程弹性刚度的关系,解释了力量和腾空接触比率的改善与跳跃高度增加有关。只一味地强调速度或力量,是不能够获得最佳跳跃能力的。

跳马运动中起跳和落地动作是造成膝盖伤病的2个主要技术动作,比较大的训练量和极限力量模式以及重复动作是造成跳马运动员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跳马运动员起跳时腿部要保持一定的刚度,并在踏板时制动,以获得较好的垂直速度。由于得不到充分缓冲,膝关节受到身体重力和部分水平动能转化而来的垂直动能的双重作用,长期进行这种高强度训练会增加膝关节软骨组织的磨损和伤病风险。因此,日常训练中应增强膝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提高膝关节的稳定性,从而减小受伤的风险。

三.结束语

高质量的跳马起跳动作需保持适宜的助跑速度、较小的踏板角度、合适的腾空高度和精准的踏跳位置,下肢应保持较高的刚度以减小弹性势能的损失。跳马运动员跳跃能力训练应以增强式跳跃为主,结合高负荷抗阻训练。训练时还应注意关节稳定性和动作规范性,从而预防伤病的发生。腾空时间不能成为评价跳马运动员跳跃能力的“黄金”指标,标准化体重的腾空时间更能科学地评价运动员的跳跃能力。建议跳马运动员使用较高负荷的深蹲跳来发展最大力量和收缩能力,避免在训练过程中使用过高的跳跃高度,虽然这样可以保证增强式技术的训练效果,但确增加了接触的时间,与“快速跳深”的技术要求相悖。另外训练应聚焦在能提高最大力量的纵跳相关动作上,高强度的增强式跳跃训练结合高负荷的抗阻训练比单独重复的跳马动作训练更有效果。

参考文献

[1]赵卫华.跳马运动员落地技术训练方法[J].中国体育教练员,2021,29(01):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