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角对不同充液率重力热管性能的影响

2021-04-25 03:57张瑞瑛郑庆红贾雷雷张梦远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21年3期
关键词:液率传热系数管壁

张瑞瑛 郑庆红 贾雷雷 张梦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设备科学与工程学院

0 引言

随着经济迅猛发展,能 源消耗速度随之增长[1],节 能技术和强化换热技术已成为研究能源利用领域里的热点课题。其中充分利用热传导与相变换热原理的热管技术已被广泛的应用在电子元器件散热[2],余 热回收系统[3],铁 路运输系统[4],储 煤降温系统[5],太 阳能发电[6],太 阳能热水器[7]以及太阳能热泵系统[8]等系统和装置中。

重力热管在实际工程中常常不平行于重力场方向使用,不 同倾角工作条件下的重力热管呈现的传热性能不尽相同。因此,国 内外学者们针对倾角对重力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展开了探索性研讨。K hazaee 等[9]对内径为 15 mm 和 25 mm 的铜—水热管变倾角传热特性的实验结果表明,传 热系数随着倾角增加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蒸 发段和冷凝段最大换热系数分别发生在倾角 40~60° 和 35~55° 之 间,40~50° 为 热管最佳倾角。王鑫煜等[10]研 究表明,工 作倾角为60° 的 热管启动温度最低,启 动温差最小,当 量导热率最高。Yeonghwan Kim 等[11]实 验研究了充液率和倾角对内径为25 mm 铜—水重力热管的蒸发和冷凝传热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倾角为30°,充 液率为 0.5 时重力热管具有最佳传热性能。杜海燕[12]实 验得到不同工质最佳传热倾角不同,乙 醇、不 同浓度乙醇水溶液和纯水重力热管的最佳倾角及倾角范围分别为30°、4 5°和 45~60°。

本文通过自行搭建的不锈钢—水重力热管传热性能实验台,通 过调节三种充液率重力热管工作倾角及加热功率,分 析了倾角变化对壁温,蒸 发段传热系数和冷凝段传热系数的影响,以 期望为重力热管的工程应用提供实验数据及理论支撑。

1 实验装置及方法

1.1 实验装置

不锈钢—水重力热管传热特性实验研究系统主要由重力热管,电 加热装置,水 冷却装置,数 据测量和采集系统以及辅助系统组成,如 图 1 所示。

图1 重力热管传热特性实验系统图

重力热管蒸发段由 1.2 mm 厚镍铬电阻丝均匀螺旋缠绕在热管下半部分构成,与 30V-10A 稳压电源正负极相连,通 过改变输入电压和电流达到所需的功率要求。实验在管壁外包裹3 mm 陶瓷纤维保温棉使热管与环境的散热损失最小化。

重力热管冷凝段套有长800 mm,内径 46 mm 的有机玻璃套管,在 套管上下端外伸长 50 mm,外 径20 mm 的有机玻璃管作为冷却水进出口。冷侧采用17±0 .2 ℃的自来水对流冷却。在水箱出口处依次设置转子流量计和球阀,通 过调节阀门开度大小来调节控制冷却水流量。

实验使用 K 型热电偶和四台 CENTER-309 四通道温度记录仪表进行数据测量和采集。数 据每 2s 读取并记载一次,每 组工况测量结束后通过配套软件记录数据。

1.2 热管参数及热电偶布置

实验用重力热管的规格参数及研究参数详情见表1。实 验中热管是倾斜布置,因 此工质不能均匀地润湿管壁,为 探求热管工作时周向及轴向管壁温度变化,实验共使用六组热电偶对称分布在不同高度管壁两侧。图 2 为重力热管热电偶测点分布图,其 中蒸发段,绝热段和冷凝段热电偶组数比为3:1:2。此外,在 冷却水套的入口和出口各设置一个热电偶,实 验共用14 个热电偶。

表1 热管的重要特征及实验研究参数

图2 热电偶分布图

2 实验结果及分析

2.1 壁温特性

以35°到 90°为 研究对象,本 节研究了不同充液率在100 W 条件下倾角变化对重力热管管壁温度的影响。图3 所示为重力热管管壁上下侧两条母线上壁面温差轴向分布的实验结果,图 中所示值为下侧壁温减上侧壁温。

图3 不同倾角工况热管轴向温差分布图

由图 3 可以看出,倾 角作用使得轴向管壁上下侧壁温有不同程度的差别,温差随着倾角的增加而减小。倾斜布置的热管蒸发段,管 壁上侧与蒸发形成的气泡之间有一层薄液膜,管 壁下侧主要是气泡的滑移运动,液 膜蒸发效应使得上侧管温低于下侧管温。相同蒸发段长度下,不 同充液率的热管因液池高度不同其两侧轴向温差不同。由图 3 可以清晰地发现充液率15%,30%和45%的重力热管,分 别在200 mm,400 mm和 520 mm 处温差有急剧变化,平 均最大温差约6.81 ℃,最 大温差发生在低充液率小倾角工况,约 7.33 ℃左右。不 同充液率的绝热段温差相近,平 均温差在0.6 ℃左右,且 管壁上测温度小于管壁下测温度。由于流动阻力影响,冷凝段顶端部分蒸汽流速较小,故 冷凝段热管两侧温度差异相对较小,且 距蒸发段越远温差越小。这是由于倾角的作用,冷 凝段出现了上层蒸汽和下侧冷凝液分层流动现象,所 以上侧壁温高于下侧。

2.2 启动特性

2.2.1 倾角对启动温度的影响

热管自加热起至冷凝段温度突升这一段时长称为启动时间,某 组工况下相应的蒸发段温度为启动温度,这二者是衡量热管启动特性的重要因素。本节以三根重力热管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在 50 W 加热功率下倾角对重力热管启动特性的影响。如 图4 所示,对 于启动温度来说,不 同倾角重力热管其变化趋势呈近似“M”型,且 不同倾角下充液率 15%,30%及45%的启动温度的差值在8.0%,7.6%及 8.3%,这 说明倾角对同一充液率的启动温度影响不大。这可能是因为倾斜只影响管内工质状态,等 量充液率的起沸状态不被改变。

图4 倾角对启动温度的影响

2.2.2 倾角对启动时间的影响

如图5 所示,对 于不同倾角重力热管来说,启 动时间的变化趋势均大致为先减小后增大,其 中工作倾角为65° 时 启动时间最短。这是由于倾斜工作的热管受重力轴向分量的影响,倾 角越大,重 力轴向分量越大。倾角越小,热 管径向重力分量越大,蒸 发段工质蒸发形成的气泡流动至冷凝段的阻力变小,但 是下壁面润湿面积较大,使 得启动阶段时间变长。随着倾角的增加,冷凝液回流阻力变小,启 动时间缩短。而倾角越大,重 力轴向分量越大,蒸 发段产生的气泡需要更大的膨胀功脱离液池,能 量积累阶段时间变长,启 动时间亦会增加。所以存在一个最佳倾角或最佳倾角范围,使得重力热管的启动时间最短。

图5 倾角对启动时间的影响

2.3 传热特性

基于实验所得数据,本节以 35° 到 90° 为 研究对象,研 究不同充液率在 100 W 加热功率下,倾 角对重力热管蒸发及冷凝传热系数的影响。

2.3.1 倾角对蒸发段传热的影响

蒸发传热系数一般用式(1)[9]计 算:

式中:he为重力热管蒸发段传热系数,W/(m2· K);Qin为蒸发段管外壁向管内工质的传热量,W ;D为重力热管外径,m;Le为重力热管蒸发段长度,m ;为蒸发段外壁平均温度,K;为绝热段外壁平均温度,K 。

图6 和图 7 分别为蒸发段上下表面传热系数随倾角变化的实验结果。由图6~7 可知,不 同充液率蒸发段上表面传热系数均低于下表面传热系数。这是由于倾角越小,重 力的轴向分量越小,使 得气泡携带液态工质向冷凝段运动的阻力变小。相比蒸发段上表面,倾 角越小下表面润湿区域越大。小倾角工况下,蒸发段上表面的传热主要发生在管壁和贴附其上的气团之间,局 部可能发生干涸极限,故 传热系数较低。随着倾角增大,蒸 发段管壁上表面湿润区域增加,局 部干涸现象减弱,气 泡与管壁间液膜逐渐稳定且换热系数逐渐增大。但当倾角增加到一定值时,液 膜的蒸发强度下降使得传热系数降低。随着倾角的增大,重 力的轴向分量增大,从 而冷凝液流动动力增加大于气泡滑移效应,故 传热系数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图6 蒸发段上表面的传热系数

图7 蒸发段下表面的传热系数

不同充液率重力热管受倾角的影响程度不同,这是因为当液体量较少时,蒸 发段液池受气泡运动的影响大。并且充液率低的热管其蒸发段长度中干燥区域占比大,蒸发段热传递也受到干燥区域的影响。由图可见,当 充液率为 30%时,小 倾角变化对蒸发传热的影响最明显。结果表明,15%,30%和 45%充液率的蒸发段最大传热系数分别出现在55°,5 5°和 65°。

2.3.2 倾角对冷凝段传热的影响

冷凝传热系数一般用式(2)、(3)[9]计 算:

式中:hc为重力热管冷凝段传热系数,W/(m2· K);Qout为冷凝段管外壁向冷却水的传热量,W ;D为重力热管外径,m ;Lc为重力热管冷凝段长度,m ;为冷凝段外壁平均温度,K ;Tout为冷却水套出口水温,℃ ;Tin为冷却水套进口水温,℃ 。

冷凝段上下表面传热系数随倾角变化规律如图 8和图9 所示。由 图可见,不 同充液率冷凝段上表面传热系数均低于下表面传热系数。这是由于倾角作用使得下壁面的冷凝液相对更厚且均匀,下 侧冷凝段壁温更低,与冷却水换热程度更低。在充液率 15%,30%和45%范围内,更多液态工质随着气泡的运动流向冷凝段,使 得冷凝段不参与冷凝的液体含量增多,导 致传热效果变差,故 冷凝段上下表面传热系数均随充液率的增加而降低。

图8 冷凝段上表面的传热系数

图9 冷凝段下表面的传热系数

由图8 和图9 可见,重力热管冷凝段传热系数随倾角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其中当充液率为15%,30%和45%时,重 力热管在倾角为65°,6 5° 和 55°取得冷凝段下表面最大传热系数。这是由于小倾角工况下冷凝液回流速度较慢,使得冷凝段换热量较小。冷凝液回流速度随倾角增加而增大,从 而重力热管与冷环境传热效果变好。但当倾角增大到一定值时,过 大的冷凝液回流速度使得传热不充分,传 热的效果会变差。

3 结论

本文通过对不锈钢—水重力热管的实验研究,在 改变不同充液率热管的工作倾角下,探 究倾角对热管壁温及传热特性的影响,得 出以下结论:

1)倾 角对启动温度影响不大,但 启动时间随倾角的增加均出现先减小后增大的特点,且 最佳启动倾角为65°。

2)不同充液率的管壁上下表面温差均随倾角的增大而减小。蒸发段上下管壁温差较大且在液池高度附近处达到最大。绝热段温差相近,平 均温差在 0.6 ℃左右。冷凝段两侧温度均差异相对较小。

3)重力热管管壁上下侧的蒸发和冷凝传热系数均随着倾角的增大呈先增后减的趋势,最 佳传热倾角在55°~ 65°左 右。

猜你喜欢
液率传热系数管壁
基于对偶模型的超低含液率湿气双参数测量方法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段塞流持液率预测模型
探析寒冷地区75%建筑节能框架下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重组
基于ACE算法的水平管道持液率计算模型*
非绝缘管壁电磁流量计的权重函数仿真分析
新型铝合金节能窗传热系数和简化计算
机动管线气顶排空过程持液率特性的实验研究
水辅助共注塑弯管壁厚的实验分析
管壁厚度对微挤出成型的影响分析
聚乳酸吹膜过程中传热系数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