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牛”精神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

2021-04-25 03:41谢华
职业 2021年3期
关键词:职业教育精神

谢华

摘 要:高技能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之一,高技能人才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实践者,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力量,在推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技能主力军的作用。高技能人才培养是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支撑;是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基础;是实现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的重要保障;是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不竭动力。

关键词:“三牛”精神 高技能人才培养 职业教育 企业培养

2020年12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强调,我们要深刻铭记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奋斗的百年艰辛历程,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永远保持慎终如始、戒骄戒躁的清醒头脑,永远保持不畏艰险、锐意进取的奋斗韧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奋勇前进。

江苏省紧贴产业需求,积极营造良好环境,完善培训培养体系,全面提升高技能人才队伍素质,以高技能人才建设成果助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目前,江苏省拥有技工人才1 300余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455.1万人,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达959人。

一、用为民服务的孺子牛精神,营造高技能人才成长环境

江苏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高技能人才工作,把高技能人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俯下身耕耘高技能人才培养这片热土。提档升级高技能人才政策。发挥人社部门职能,及时顺应经济发展对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参与制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改革行动方案,牵头出台高技能人才培养引进实施办法,为高技能人才提供人才公租房、购房、生活、租房、交通等政策大礼包,对高级技师、技师分别予以三年补贴;对世赛、国赛、省赛的获奖选手,给予奖金。在全国率先实施高技能人才海外培训计划和组织开展高级技师岗位技能研修。打通技能人才成长通道。在工程技术等领域实现高技能人才职业资格与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贯通。推进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评价试点,建立“工作业绩、职业道德、实际能力”三位一体的技能人才评价模式。营造技能成才的良好氛围。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和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的培训基地作用。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和培训,充分发挥各类社会团体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建立现代企业职工培训制度和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步伐。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表彰一批技能大师,积极宣传引导,在全社会营造尊重技能人才、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

二、创新发展,注重求新求变、敢做拓荒牛

立足产业发展需求,培养各行各业急需紧缺的高技能人才,努力求创新,敢于担当,做为民服务的拓荒牛。以训稳岗,创新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深入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要求,围绕高技能人才培养承担各项培训工作。以赛练技,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全年举办市级、省级状元杯等系列大赛,以赛促训、以赛促培,逐步形成国家、省、市梯次衔接的技能竞赛体系和人才评价机制。龙头带动,发挥企业培养人才主体作用。企业是技能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的主体。搭建技能人才成长平台。以平台促成才,不断拓宽技能人才成长的空间,持续加强培训基地建设。江苏省共有大国工匠2人、中华技能大奖14人、全国技术能手295人、江苏大工匠21人。笔者所在学校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技师类学校提档升级,迈入省级重点技师学院序列。

三、用艰苦奋斗的老黄牛精神,坚持务实奋斗

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必须弘扬老黄牛精神,在职业教育战线的三尺讲台上书写新的篇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上,江苏省派出97名选手参加了全部86个赛项,共获得12金10银5铜和51个优胜奖,在58个世界技能大赛项目中晋级,顺利入围国家集训队。在金牌选手(职工和教师)中,笔者所在学校杨荣利老师等18人被授予“江苏工匠”荣誉称号,124人被授予“江苏省技术能手”荣誉称号,12人被授予“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11人被授予“江苏省五一创新能手”荣誉称号,21人被授予“江苏省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他们都是爱岗敬业的模范,是攻坚克难的模范,是勇于担当的模范,是传承技艺的模范,是高技能人才和传承工匠精神“老黄牛”的典型代表。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工匠精神,促进师资队伍进一步优化,以赛促教,成为培养高技能人才师资队伍的主力军。

四、小结

坚持项目支撑,在载体建设上有成效。项目建设是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也是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载体建设、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能力的重要途径。一方面,要加大经费投入力度,聚焦技工教育、职业培训、技能鉴定、竞赛集训、公共实训等领域,持续深入开展高技能人才和技工院校重点项目建设。另一方面,在载体建设工作中,提高省级高技能人才专项公共实训基地、省技能大師工作室等项目建设质量,根据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和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新需求,高标准开展建设工作。

技能大赛是对技能人才工作的检视,是对高技能人才队伍的盘点,彰显江苏省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新高度。在职业技能竞赛方面,积极构建以世界技能大赛为龙头,江苏状元杯大赛为主干,行业企业技能竞赛为基础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

建立联合工作机制,打造一体化信息平台。将一体化信息平台建设、高技能人才库搭建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有机融合,开设高技能人才库专栏,建立一所一体化信息平台网络培训学校,通过建立校企专家人才库实现互联互通。及时传播职业培训相关的资讯、行业发展趋势、各专业培训、人才需求、就业信息、产业动态相关新闻及信息。根据评价库数据(用户评价、课程热度及质量)向用户推荐优质机构、课程和师资;以大数据分析为依据,对接人力资源系统,自动匹配高技能人才适合的就业岗位。

实现高技能人才职业资格与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贯通。推进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评价试点,建立“工作业绩、职业道德、实际能力”三位一体的技能人才评价模式。

参考文献:

[1]毕结礼.高技能人才开发探索与研究[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5.

[2]张占斌,周跃辉.关于中国经济新常态若干问题的解析与思考[J]. 经济体制,2015(1).

[3]姜大源.世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势及其启示—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漫谈[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7).

(作者单位:南京交通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职业教育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以钉钉子的精神打好环保持久战
拿出精神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