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人”陈介仁 坚持助学23年

2021-04-25 17:01陈保壮
源流 2021年2期
关键词:助学资助办学

陈保壮

据说"汕尾"本名"汕美",粤语里"美"和"尾"谐音。

虽然这种说法不一定准确,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座"山海湖城"确实很美,它不单美在风景,更美在人心。

"天上雷公,地上海陆丰"这句谚语说的就是海陆丰人崇尚正义,其程度就跟天上的雷神除恶扬善一样。

在每个新学年到来之际,陈介仁的手机通话量就会呈几何级数增长。他说,有许多是因家庭经济状况差而打来要求资助或减免学费的。

1963年11月出生于海丰海城一个普通家庭的陈介仁学龄年代的大学梦因家庭经济及其它原因遭遇破灭,在随后的创业过程中亦吃了不少“知识哑巴亏”。几经波折,数番沉浮,上世纪九十年代,他终于创立了属于自己的“海丰县仁荣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由己及人,才有了本文开篇的那句话。

“扶贫助学这些倒贴的事,少做些吧,让国家社会去做。”在扶贫助学这条路上愈陷愈深的陈介仁耳边总会响起这些类似的声音,而他总是一笑置之。有人这样形容他—一副几近土著农民的身板之中,跃动着一颗中国传统善者仁翁的上善与灵动之心。

打工妹华丽转身留日硕士

令陈介仁倍感欣慰的是,经他资助圆了大学梦的学生与他保持着经常性的联系,每逢节日,他的手机均会收到远至海外近在本埠的问候短信。

外表清纯的刘秀凤就是其中一位。每次言及她,陈介仁都会喜形于色,为她不负所望,学有所成而高兴。

“刘秀凤很懂事,虽然自己有强烈的求学之心,但在看到家庭经济不好难以供她上学时,她放弃了,一个人出外打工挣钱帮补家庭。”

陈介仁说。“这样的孩子多么可贵。”

2003届毕业生刘秀凤,她家住海丰平东山区,就读高二时,由于家境贫穷,准备辍学到外面打工,陈介仁获知情况后,经过多次家访做通了家长工作,接回刘秀凤继续读书。就这样,刘秀凤成为了一名中共预备党员,高考时考上北京中华女子大学,入学后担任了该校系的党支部书记,学生会主席,2005年被评为北京市十佳学生会干部,2006年派往日本留学,并在公司的继续资助下,在日本攻读了博士学位,成为栋梁之材。

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海丰附城李家三姐妹,因家庭贫寒无力求学,陈介仁知悉后免去她们全部学费、住宿费,后来三姐妹相继考上大学。

叶姓同学五姐妹,父母务农经济拮据,陈介仁资助他们五姐妹上大学,现已有3人毕业并参加工作。

海城郑家发生煤气爆炸事故,财产损失严重,生活一时陷入困境,陈介仁捐款2萬元,并免除其家3个子女就学各项费用。

坚持助学23年 发放助学金2亿元

1997年,海丰县海城镇人民政府搬迁新址,旧办公场地和楼房,正适合于办学校。于是,他上通下联,终于买下海城镇政府旧址,办起第一间民办小学—仁荣小学。由于他精心挑选校长和教职员工,学校的规章制度不比公办学校差漏。开办以后,效益明显。第一学年,就招收了一至五年级学生近千名。入学只收学杂费,课本费校服、书包、学习资料一律由学校统一供给。家庭有困难的,凭街道证明,给予减费或免费。陈董事长每年掏出100多万元投入这间小学。陈介仁总想着发展、办个完整的十二年一贯制的学校。1999年秋天,他集合于公司可动用的资力,投资兴办了海丰县仁荣中学。这所中学,位于汕海公路旁,占地7万平方米,经过几年的建设,建筑面积达到6万平方米,投入资金1.5亿元,使这所民办学校成为拥有80个班、4000多名学生,其中住宿生就有近2000名,是汕尾市首家十二年一贯制的私立学校。

“让贫困学生有学上是我的愿望,也是我毕生追求的目标,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我不会让任何一个家庭贫困孩子失学”,陈介仁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自创办仁荣中学以来,他对办学兴教,扶贫助学采取了“扶贫、扶智、扶志”三项长效机制,自己从“仁荣发展有限公司”的经济实体所赚来的钱,慷慨投入办学兴教,扶助贫困学生,让贫困家庭的孩子重新燃起希望的火焰。他对海陆丰老区的贫困生关爱有加,对立志向学、品德好、成绩优秀、家境困难而面临失学的小学生和初中生,给予减免学杂费;甚至,优秀贫困高中生可以在仁荣中学享受三年免费三包。因办学成绩优异,仁荣中学先后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全国绿色先进学校”;据统计,办学22年以来,陈介仁先生累计资助学生5000多名,发放助学金近2亿元。

猜你喜欢
助学资助办学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关爱·帮扶·助学
为助学一诺千金
郭万里“三帮”助学子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