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另一个我”:失散20多年,网络一线牵

2021-04-25 03:53
新传奇 2021年13期
关键词:陈家案例信息

“每一个案例都有独特的感动之处。”刘红涛说,“特别是近些年,像福建陈家这样的案例更是让人感叹世事之巧,也让我们相信如今通过运用新媒体真的可以帮助更多人找到回家的路。”

2月28日,陈家夫妇和儿子陈金鸿终于见到了失踪20多年的陈金滨。这场亲人团聚,要从一条抖音视频说起。

双生重逢

今年2月2日上午10点多,苏欣(化名)收到一个朋友的消息:“你看这个人是不是长得和你老公一样?”朋友随后发来一张抖音视频的截图,图中的男子和丈夫长得很像,只是略瘦一些。这是一条寻亲视频,下方的文字列出了一些线索。

苏欣知道,生于1995年的丈夫有一个孪生弟弟,1999年时走失了,20多年来一家人始终在苦苦寻找。她立刻告知丈夫陈金鸿,当陈金鸿看到截图中的信息都对得上后,哭着跑出去给妈妈打电话。

正在摆摊賣鞋的林小琴(化名)怔怔地盯着儿子陈金鸿转发来的截图,不知不觉中泪眼婆娑。在她身旁,一向沉默而隐忍的丈夫想起此前多次寻子失败,不想失望又落空,淡淡地说:“我看着不能确定。”林小琴大哭着说:“我拿命赌给你,这就是我生的孩子!”

与此同时,苏欣立刻联系视频的发布者。原来,发布这条视频的是公益组织“宝贝回家”的志愿者刘红涛。去年9月,他在网上看到一则寻亲启事,便主动联系到这个现名为朱仁忠的小伙子,用清晰的照片、简明扼要的信息为他制作了寻亲视频,还帮助他找到重庆市公安局进行DNA采样。

同一天下午,从刘红涛那里得知这一好消息时,朱仁忠正在重庆市酉阳县家附近的山上采草药。他看着转发来的照片中,陈金鸿酷似自己的脸庞,药也顾不上采了,坐在山上哭了一下午,直到天黑才下山。

从那天起,朱仁忠一直在手机上和哥哥聊天。“老弟你还记得5岁的事情吗”“你看我现在比较胖,但前几年和你一样瘦”“我们一家人都很想你,爷爷奶奶也经常问你”……这些朴素的家常,他们常常聊到凌晨。

平行岁月

姓名、年龄、家乡……从小到大,朱仁忠对过去的自己一无所知。记忆中唯一清晰的一幕,也是午夜梦回时常常惊醒他的那一幕:在一个天桥下,四五岁的他正和一个年龄相仿的孩子一起玩耍,突然被一个陌生人从背后抱了起来。他使劲儿挣扎着,哭喊着爸妈,但是没人听见。

可能因为不停哭闹,被带走没几天,他就被扔到了马路边,后被送到泉州市福利院。在这里,他被一户朱姓人家领养。朱家对他不错,只是管得颇为严格。小学三年级的一天,不堪管教的朱仁忠找机会从朱家逃跑了。此后,他在街头流浪,讨讨剩饭,拾拾废品。还算幸运,他结识了一个父母在当地打工的男孩,后被男孩的父母收养,带回了重庆老家。初中毕业后,朱仁忠凭着对泉州的残存记忆,选择回福建打工。

这些年来,虽然有善良的养父母相伴,但朱仁忠晚上还是经常偷偷抱着枕头哭泣。“看到别人幸福的家庭总会羡慕嫉妒,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命运。”他说。可是,寻找自己的家人,仿佛是一种奢望。直到四五年前,朱仁忠在他人的帮助下,第一次了解到公安部门的全国“打拐”DNA数据库。他燃起了一丝希望,并录入了自己的血样。身边有些朋友也在得知他的身世后,帮助他持续在网上发布寻亲信息。

陈金鸿这边,从其记事以来,这个丢失的弟弟就始终让家里笼罩着一层阴影。最初的几年,母亲林小琴从早到晚一心找弟弟。她在身上挂着写有信息的牌子,逐街逐巷找,又印传单,又发广告。过了几年,希望越来越渺茫,母亲开始一宿宿失眠,头发掉得稀少,瘦了40多斤,还相继患上肺病、中风、帕金森综合征。在陈金鸿眼里,今年50岁的母亲显得比同龄人苍老许多。她迷信神佛,总去许愿要找到小儿子,也祈求如果找不到的话,儿子能过得好一点儿。为此,她经常“不顾一切”地做好事。

20多年来,陈家为了找儿子共计花费10万余元。哪怕已租得起门面,陈氏夫妇还坚守在同一个地点摆摊卖鞋。“孩子没找到,去别处干什么?”林小琴说。

善心织网

福建的志愿者同事向刘红涛发来陈家团聚的现场视频。“久别的亲人见面的那一刻,总是能让我很激动。”这名来自河南省中牟县的41岁村干部微微一笑,而后又马上转向了其他求助信息或可能的线索。加入“宝贝回家”7年来,刘红涛已参与帮助上百人找到亲人。这一组织成立于2007年,如今在全国共有30万余名像刘红涛一样的志愿者。从曾经的网络论坛、聊天群组,到移动时代的各种自媒体平台,该组织多年来利用各种渠道汇总、沟通信息,共促成3000余个家庭团圆。

刘红涛自称记性并不好,但能够清晰地记得处理过的许多案例:一个年近百岁的老奶奶,找回家乡后竟然还能见到年龄相仿的发小;一名小时候走失的青年,找到亲人后才发现双方在同一小区里一起生活了多年;一名被抛弃的遗腹子,找到姨妈时才猛然体会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并不孤单……

“每一个案例都有独特的感动之处。”刘红涛说,“特别是近些年,像福建陈家这样的案例更是让人感叹世事之巧,也让我们相信如今通过运用新媒体真的可以帮助更多人找到回家的路。”

新科技助力寻人,这样的例子并不罕见。公安部于2016年5月在全国范围内上线“团圆”系统,运用“信息化+打拐”的方式建立起儿童失踪信息发布的官方渠道。截至去年5月,已发布儿童失踪信息4467条,找回4385人。今日头条也于2016年2月启动“头条寻人”项目,其原理是借助地理位置推送技术在走失者失踪地点附近推送寻人启事。截至今年3月,已推送超过13万条寻人消息,帮助超过1.5万个家庭团聚。

“一方面,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特别是脱贫攻坚的推动,包括盗抢儿童案件在内的拐卖人口案件数量近年来呈下降趋势。”朱仁忠一案负责人、重庆市公安局刑侦总队拐卖案件侦查支队支队长樊劲松说,“另一方面,随着新技术、新媒体的发展,公安部门打击拐卖案件的能力在不断提高。”

樊劲松介绍,DNA鉴定技术、人脸识别技术等,都已经广泛应用在儿童拐卖案件的侦破中。这名从事打拐工作21年的民警也开通了新媒体账号,他认为新媒体平台可以更好地发动群众的力量来帮助群众。

(新华社)

猜你喜欢
陈家案例信息
样板案例
NSE 9A-Module 4-Unit 2案例设计
我喜欢的季节2
订阅信息
我的家乡最美之贺州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
“职场丑人”浮沉记
展会信息
难以一致的统计结果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