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调解节目:帮忙还是添乱

2021-04-25 03:53
新传奇 2021年13期
关键词:家务事局外人类节目

情感调解节目通过透视平民视角,讲述与百姓生活相关的内容,可以帮助有矛盾的百姓排忧解难。然而,当“家丑”被当众揭开,如何平衡隐私与权利?当局外人介入家务事,究竟是帮忙还是添乱?

前不久,一档生活调解节目《好久不见》上了热搜。节目中,一名家暴男子在妻子离家15年后,请节目组出面帮忙调解,以求复合。女方明确表示不接受调解,可节目组仍找上门,调解员还问她“为什么不能面对”。节目组此举遭到网友质疑。

事实上,不少电视台都有类似的情感调解节目,在当地也有比较高的关注度。然而,当“家丑”被当众揭开,如何平衡隐私与权利?当局外人介入家务事,是帮忙还是添乱?

情感调解节目都在播些什么

说起情感调解节目,最早要追溯到湖南经视于1998年推出的《真情对对碰》。节目将家庭矛盾、两性情感纠葛等个人隐私像讲故事一样向观众公开,同时又主动介入这些关系当中进行调解。新鲜的节目形式让它一推出就火爆起来。此后,各地纷纷创办类似的情感调解节目,如上海某地面频道(区域性媒体)的《新老娘舅》、天津卫视的《爱情保卫战》、江西卫视的《金牌调解》等。

情感调解类节目究竟在调解些什么?具体来看,情感调解节目分为两类:一类以调解两性关系为主,日常情侣或夫妻会发生的矛盾;另一类是家庭调解类,内容看似鸡毛蒜皮,内里倒也颇为曲折狗血。

当然,我们应该看到,情感调解节目有其存在的价值。自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正式施行以来,人民调解制度有法可依、有了法律效力,百姓对调解行为有信任感,“清官难断家务事”的难题不再无从下手。情感调解节目通过透视平民视角,讲述与百姓生活相关的内容,帮助有矛盾的百姓排忧解难,因此观众对此类节目喜闻乐见。一名业内人士分析,真正让这类节目大行其道的关键在于,这类节目满足了人们的八卦欲望,更满足了大众的围观心态。

大部分人认为“家务事”是私事,不愿“家丑外扬”

从亲子冲突、婚姻危机、婆媳矛盾到兄弟姐妹纠纷……调解节目大致能与现实里的家庭纠纷事件对得上号。然而,更需要我们关注的,是这种中国式调解的现实基础是如何构成的。

众所周知,就传统文化而言,“家丑不可外扬”“清官难断家务事”构成了人们对待家庭关系纠葛的内外双重逻辑。大部分人认为家庭事务是私事,尤其是“丑事”,一般都在家庭或家族内部消化处理,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公开求助。

在过去,人们往往会通过长辈、在村里或小区里有威望的人来调解纠纷,并且相信对方的权威。随着社会转型,原先能起到“兜底”作用的家族网络逐渐消失,又很难找到能替代这种功能的新组织和个人。即使建立了具有部分调解功能的组织和职业——如司法调解委员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妇联等,但人们仍不太会将这些组织作为解决问题的首选。以家庭暴力为例,当家暴发生时,当事人并不会第一时间寻求外界帮助。面对这种困境,调解类节目作为“第三条道路”自然也就应运而生。

《金牌调解》节目曾发文剖析了求助者的心态。文章称,当事人来接受节目调解之前,困扰他们的很多现实问题早就存在,他们也曾试图想办法解决。但愿望往往离现实就差那么一步,这个时候,他们需要一个中立的置身事外的而又令双方都信服的第三方充当中介,帮助他们搭建起沟通的桥梁。此外,家庭内部矛盾虽然纷繁复杂,但是很多人有这种感觉:找一个可以倾听和诉说的地方并不容易,找一个可能帮助自己解决问题的专业团队,更是难得。

停播与复播的背后

对求助者而言,节目组是局外人。当局外人介入家务事,调解的效果又如何?

华南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系特聘副研究员李侨明认为,中国式调解的初衷是填补法律的不足,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有其积极意义。不过,很多家务事跟经济社会发展条件深刻地缠绕在一起。例如,兄弟姐妹反目成仇,常常祸起于拆迁分房或卖地而获得的巨额分红。如果看不到藏匿于家庭纠纷之下的社会结构“冰山”,局外人永远难以理解现代社会的家庭关系“何以至此”。这样一来,对以“劝和”为原则的调解者来说,极有可能“翻船”。

此外,很多调解节目的终极招数是请各方“专家”来坐镇劝和。可为了劝和而劝和的结果往往非常可笑。有人上节目请求调解夫妻矛盾,在节目录制过程中双方成功和好了。可沒等到节目播出,两人又发生争执并且正式办了离婚手续。

另外,在资本和收视率的压力下,部分情感调解节目开始追求刺激和爆点。此前,有业内人士透露,为了让节目更好看,节目组的策略是“一半真、一半假”。当然也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就是全靠编。

一些当红情感调解节目也因内容虚假收到过停播整改的处罚。然而,即便是被勒令停播,一些电视台仍不愿放弃这类节目。因为这类节目虽表现出极强的本地性,但收视率往往很不错。在受到本地观众青睐的同时,往往也是本地品牌投放广告的首选。

如何兼顾可看性和价值观

如何兼顾可看性和价值观,是情感调解节目的一大挑战。

“地面频道对本地观众的导向作用很明显,尤其是当主流收视群体是缺乏判断力的中老年人,就更需要注重社会责任意识。”乐正传媒联合创始人彭侃建议,相关部门应对此类节目加强监管,出台专门的监管机制,防止弄虚作假。

有学者建议,情感调解节目不宜过度集中展示伦理道德层面、不良社会习气的纠纷,也不宜在节目中过度展示冲突、暴力等缺乏理性的言行,以免产生负面社会效应。此外,此类节目应该注重人文关怀,在内容的表达上注意保护当事人的隐私,体现对当事人的尊重。在调解中涉及不便公开或公开后对当事人的名誉造成损害的情节,播出时应适当删减。

此外,部分情感调解节目的调解员缺乏法律知识,在遇到一些财产纠纷、继承权等问题时,简单地劝一方放弃或退让,失去了调解的作用。这就要求节目主持人、调解员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电视综合版块资讯服务节目部副主任陈拓说,此类节目应征集热心调解、精通业务、熟悉法律的专业人士加入其中,从而真正公平、有效地化解矛盾。

(《快乐老人报》等)

猜你喜欢
家务事局外人类节目
儿童保护没有局外人
挖掘乡村意象,新疆文化旅游类节目的地方性特色
我帮妈妈洗碗
琴(外一首)
石头记(外一首)
清官难断家务事
清官难断家务事
不喜欢胖的
我该怎么办
做自己的局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