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公信仰与疾病疗救

2021-04-25 18:05刘海燕
新传奇 2021年13期
关键词:华佗关羽信仰

在“刮骨疗毒”故事中,关羽和华佗一起被塑造,影响着民众的信仰世界。关羽并非专司医科,而华佗在后世也受人膜拜,成为民间信仰的一部分。出于祛病求福的心理,民间多在关帝庙、吕祖庵中同时供奉并祭祀华佗。

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从史传中来,在民间广为流传,进入了文学作品的书写,在宋元平话、明清戏曲以及明清小说中已然成为关羽叙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以章回小说《三国演义》的书写流传最广。

“刮骨疗毒”的故事将关羽的武勇推至高峰

嘉靖本《三国演义》卷十五“关云长刮骨疗毒”与毛纶、毛宗岗批评本《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关云长刮骨疗毒,吕子明白衣渡江”,将“刮骨疗毒”这个故事叙写得生动丰满。

关羽身中毒箭是在兵围樊城时,曹仁令手下弓弩手放箭所致。所谓“水里七军方丧胆,城中一箭忽伤身”。这时,“刮骨疗毒”的情节便开始了。

在华佗实施外科手术之前,几番出言试探,表现手术疼痛系数高,非常人所能忍受。华佗欲言又止,自称“某自有治法,但恐君侯惧耳”。关羽笑着应答:“吾视死如归,有何惧哉?”华佗于是口述手术疗法,需要立一根标柱,上面钉一大环,让关羽将手臂穿过铁环,用绳子固定。此处,华佗还特意提出,要“以被蒙其首”,用被子将关羽头蒙住,不要直视手术过程,华佗用尖刀割开皮肉以至露出骨头,刮出骨上箭毒,敷药缝针,包扎伤口,手术完成,手臂便没事了。然后华佗再次说明,“但恐君侯惧耳”。常人听到华佗这番描述,已经预知手术的痛苦。而关羽的反应则是举重若轻,甚至表示“如此容易,何用柱环”,于是设酒席款待华佗之后,“公饮数杯酒毕,一面仍与马良弈棋,伸臂令佗割之”。

华佗取尖刀在手,“令一小校捧一大盆于臂下接血”,场面顿时紧张。一张一弛,此处再次描写华佗与关羽的对话:“佗曰:‘某便下手,君侯勿惊。公曰:‘任汝医治,吾岂比世间俗子,惧痛者耶!”

华佗的“惧”和“惊”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患者的忍耐度是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关羽深知这个道理,当即表明自己非世间凡夫俗子可比。关羽气定神闲、镇定自若的神态,给华佗实施手术以极大的信心。“佗乃下刀,割开皮肉,直至于骨,骨上已青;佗用刀刮骨,悉悉有声。”随着华佗的动作,手术中发出清晰可辨的刮骨声。虽然不是敌我搏杀的战场,但这“血流盈盆”的场面不亚于生死一线的较量。旁人都能感受到这种刻骨铭心的痛苦,而关羽却“饮酒食肉,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

待华佗清创手术圆满结束,敷药缝针后,小说描写了关羽的神态和与华佗的对话。“公大笑而起,谓众将曰:‘此臂伸舒如故,并无痛矣。先生真神医也!佗曰:‘某为医一生,未尝见此。君侯真天神也!”此处毛宗岗评论道:“如此医人是神医,如此病人亦是神人。”“刮骨疗毒”表现出关羽性格的坚毅刚强,将其武勇推至高峰。

诊疗身体,成为关羽作为“全能神”的一个重要表现

宋元以来,关羽崇拜在封建帝王的推波助澜之下日益兴盛。南宋时,荆州当地关羽崇拜已经相当普遍。宋代官员陈渊记载:“臣尝游荆州,见荆人所以事关羽者,家置一祠。虽父子兄弟室中之语,度非羽之所欲,则必相戒以勿言,唯恐羽之知之也。夫羽之死已数百年,其不能守以害人也审矣。而荆人畏之如此,以其余威在人,上下相传,有以诳惑其心耳。”

由关羽的身体延伸出的文化世界,对于民众心理具有极大的威慑力,这种神威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延展。元泰定二年(1325年)《关侯庙记》称:“凡今巩民水旱疾疫,盗贼凶害,无所于诉者,必侯焉。”清张云翼《关王镇塚庙基田地碑记》道:“凡洛之士女老稚,病则祷痊,险则祷济,危则祷安,旱则祷雨,兵戈则祷息,绝口不称操与权,惟王之祀焉。”关羽神格承载了为民禳疫疗疾的功能。

诊疗身体,是关羽作为“全能神”的一个重要表现。据洪迈《夷坚志》记载:“向友正,元仲子也。淳熙八年浴罢痛甚,委顿而卧,似梦非梦。见一伟丈夫,长头巨目,着拂尘披衫,微拱而坐,传药方与之云:用没药、瓜蒌、乳香三味以酒煎服之。且言桃源許轸知县亦录此,但不用瓜蒌,若求速效,宜服此。友正敬谢,寤即如其戒,不终剂而痊。后诣玉泉祷雨,瞻关王像,盖所见者,因绘事于家。”此处关羽传以药方,治疗疼痛患者,果然灵验。

在关羽崇拜中,相比关羽御寇护国的战神事迹、惩恶扬善的正义故事来说,类似以上这样直接施救于民众身体的灵迹故事不是太多。有意思的是,神灵世界的互助也就此展开。关羽并非专司医科,而华佗在后世也受人膜拜,成为民间信仰的一部分。出于祛病求福的心理,民间多在关帝庙、吕祖庵中同时供奉并祭祀华佗。

总而言之,在“刮骨疗毒”故事中,关羽和华佗一起被塑造,影响和塑造着民众的信仰世界。

(《团结报》刘海燕/文)

猜你喜欢
华佗关羽信仰
信仰
华容道
漫画
华佗学医
华佗治病
小华佗拜师
关羽大意失荆州
五禽戏
关羽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