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仲景论“胃气”“胃中”谈胃之病理形气一体观

2021-04-26 00:55赵金莉赵琰屈会化
环球中医药 2021年4期
关键词:仲景承气汤胃气

赵金莉 赵琰 屈会化

仲景论“胃”有“胃气”“胃中”之别,其论述“胃气”时主要谈到“胃气不和”及胃气的强、弱、衰,属于无形之气;在论及“胃中”时多为干燥、寒冷,且多伴有燥屎、水液等有形病理产物,这两方面是相互影响的,胃气功能失常,易生有形邪气,胡希恕先生提出“阳气就是津液”,胃气充足,水液化为津液以抗邪,胃气虚弱,水液化为病理产物[1];有形病理产物及谷食有形之邪伤胃,亦可进一步影响胃气的生理功能,气病可发展为形病,形病亦可转为气病,病理过程在形气之间相互转化,故在治疗上,不可执于一端,察病之所在阶段,明其预后,而后处方遣药,这正是病理形气一体观的体现。

1 病因病机之形气一体观

形气本为一体,外感风寒有余之邪,其治在气,治气不当,则生胃中邪实;内伤饮食,其治在形,治形不及时,则影响胃气的生理功能。

1.1 胃气伤,易生胃中有形之邪

胃气功能失常,可分为两点,一为气机不畅,一为胃气不足。气机不畅仲景多论为“胃气不和”,中焦脾胃为气机升降枢纽,故胃腑气机宜通畅,胃气不和上可生呕吐、下可生腹胀满,气机不畅亦可因邪气入客所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外感风寒有余之邪,自表传里,多为邪热,胃气虚,抗邪无力,津液不归正化,或邪气入里与水饮相结成结胸证,或内陷而成痞证,水液不能正常代谢而致肠鸣下利等;胃气不足则多表现为水液停留而成痰饮水病等。仲景书中这两者多由外感误治所致,依其机理,其内生邪实亦分为寒热两端,汗吐下不当,伤津液,轻则“胃气不和”“胃中干燥”,重则“胃中有燥屎”;若病人本身胃气不足,更用汗吐下法伤其胃气,则为水饮之病,如“胃气衰”则水肿,“胃气无余”则变为胃反。

1.2 食伤胃,则胃气生变

脾胃病的发生多源自饮食不节,《素问·上古天真论篇》提出上古之人度百岁需“食饮有节”;在《痹论》篇更是提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仲景《金匮》论“五邪”,单列食伤脾胃,“谷饪之邪,从口入者,宿食也” 。饮食为有形邪气,其先伤脾胃,进一步影响胃气的功能。《素问·经脉别论篇》:“饮食饱甚,汗出于胃。”食物的消化依赖于胃气充足,若吃的太饱,胃中就要分泌更多的消化液来消化食物,这也是消耗胃中津液阳气,如195条及《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中论谷疸,饮食作为一种邪气影响到了胃气的生理功能,上不得行头目而眩,下不得调水液而小便不通。再者,伤寒食复之证,胃气尚未恢复之时,饮食不当,则更伤胃气而生烦躁之证。后世东垣创立脾胃学说,将“饮伤”“食伤”分列出来,进一步丰富了“食伤脾胃”的内容,正如其弟子罗天益在《卫生宝鉴》中云:“伤于味亦能损形,今饮食反过其节,以至肠胃不能胜,气不及化,故伤焉。”[2]又如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吐泻》中记载一儿科病案:“苏,周岁幼小,强食腥面,身不大热,神气呆钝,上吐下泻,最防变出慢惊,此乃食伤脾胃,为有余,因吐泻多,扰动正气致伤耳。”[3]

2 治法之形气一体观

胃之病因病机形气相互影响,治法上也应在兼顾治气治形的同时,视病势发展,分标本主次,以气机不畅为主,邪未结实的,以治气为主,若有形病理产物已成,且进一步影响病程的应先祛除有形病理产物,以治形为主。

2.1 “和”法、“利”法以治气保形

程国彭在论述“和”法时提到:“有清而和者,有温而和者,有消而和者,有补而和者,有燥而和者,有润而和者,有兼表而和者,有兼攻而和者。和之义则一,而和之法变化无穷焉。”[4]仲景书中“和”法较为温和,主治津伤程度较轻的“胃气不和”之证,如71条“令胃气和则愈”,在服法上,常以“少少与”为主,以达到“胃和”为度,多用调胃承气汤,因胃气不和而致腹胀满为主的,可与小承气汤“和”之,对因气机升降失常而致的胃气不和,亦用“和”法治之,方选小柴胡汤。“利”引申为通利,“利”法主要强调气机通利,胃热上冲致阳明脉不利,面热如醉,在方中加大黄以利之。二者均为治气层面,和胃气而保津液,利经脉而除胃热。

2.2 “下”法、“温”法以治形安气

“下”法适用于津伤严重时,多有胃中燥、大便硬之症,意为急下存阴。213条多汗伤津液致胃中燥、大便硬,可与小承气汤,如果津伤程度进一步加重,则用大承气汤下之,正如吴鞠通在解释承气之名时提到:“承气者,承胃气也。盖胃之为腑,体阳而用阴,若在无病时,本系自然下降,今为邪气蟠踞其中,阻其下降之气,胃虽欲下降而不能,非药力助之不可,故承气汤通胃结,救胃阴,仍系承胃腑本来下降之气。”[5]仲景另有“导”法,即“导而通之”之义,亦属于“下”法的范畴[6],三承气汤之下法,容易伤及脾胃,对于体虚之人,则多使用“导”法。“温”法适用于胃气虚衰之证,胃气不足而生水饮,水饮又作为病理产物影响胃气的功能,以“温”法温胃气、化水饮,恢复胃气的正常功能。二者一治胃燥,一治水饮,均在治形层面,以保津液安胃气。

3 处方用药之形气一体观

仲景临证谨察病机,在处方上极为严谨,变化灵活,如仲景判断腹中有无燥屎时,先服以小承气汤,察腹中是否有矢气,以作为大承气汤的使用指征,其方剂之间体现的亦是仲景察病之在气在形,而施以不同的治法。在用药方面,因药物不局限于气形的某一方面,仲景根据药性功效灵活配伍,在祛邪的同时兼以扶正。

3.1 处方气形兼顾

疾病发生不外乎寒热虚实,治疗上应予补虚祛实,仲景尤为注意这一点,泻热以三承气汤为代表方,三者兼治气形,但各有偏重,调胃承气汤以和胃气为主,功在泻热除燥,若津伤程度较轻,则“少少与”,若胃中燥热比较明显,则“温顿服之”[7],主治在气,亦防结成燥屎之变,小承气汤以通腑气为主,主治在形,大承气汤泻热通腑之力较峻烈,治气治形并重,适用于燥屎内结,热证津伤较重之证。再者,如麻子仁丸中大黄、芒硝泻其阴亏燥热,麻仁润肠,为下其有形之邪,佐以杏仁下气,则体现治形之时兼以治气。

治法不当,使邪气入里,则视在气在形施以不同处方,若仅有邪气烦扰,无结实之邪,则主要以栀子豉汤除热气;若邪热与水结于胸中,其势较甚,治宜大陷胸汤泻热逐水;若成痞证,则治宜三泻心汤,除寒热之邪兼以补胃气之虚。

对于胃气不足而致水液停留的病证,仲景多用苓桂剂来治疗,在祛除水饮病理产物的同时,尤注意温通阳气,依水液停留的部位及轻重程度的不同,酌情加减用药,轻则用茯苓、泽泻、猪苓等利水,重则用甘遂逐水,以除有形邪气,用白术、甘草等补中,并加桂枝以温通阳气。

3.2 用药气形分析

伤寒论共用172味药,检索《神农本草经》及《名医别录》中相关药物,其对“胃”病的作用亦在于气形两个方面,如“平胃气”“除胃中热”“主治肠胃中冷”“荡涤肠胃”“主吐逆胃反”“主治胃瘅”等,这些主治功效的表述与仲景书中“胃”的病因病机及处方用药相契合。根据功效的侧重不同,相关药物可分为“除热气”“除寒热邪气”“下燥实”“利水”“通阳”“补虚”六个方面,见表1。

表1 仲景治胃病常用药物功效分类

仲景除胸膈间热气烦扰,用栀子、豆豉,治腹中热气壅塞,用枳实、厚朴、大黄,《神农本草经》记载大黄“荡涤肠胃”,《名医别录》云“平胃下气”,大黄既可治经脉胃中热气,又可除肠胃中热实;胃虚而邪气入里,仲景常用黄芩、黄连、半夏、干姜寒热并用以除邪气;下燥实用大黄、芒硝;利水用茯苓、泽泻、猪苓;若水结较甚,则用甘遂逐水;通阳用桂枝、生姜;胃虚则加入补虚药。用药要察胃气之强弱,如280条若“胃气弱”,“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临证应酌情用药。

4 小结

《伤寒杂病论》中与“胃”相关的论述理法方药俱全,其在仲景的辨治体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疾病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但不外乎形气两个方面,胃气受伤可以产生有形的病理产物,有形的病理产物或者谷食之邪又可以进一步影响到胃气的功能,从形气的角度看胃病的病理,察其在气在形的多少,可以更好地判断预后,知理知法明药,可更灵活地调整处方,对提高临床疗效有一定的意义。

猜你喜欢
仲景承气汤胃气
四承气汤思辨
调胃承气汤联合西药治疗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作用分析
张景岳对《黄帝内经》脉中胃气的阐发与运用
《经方实验录》大承气汤医案浅析*
“老干爹” 难追老干妈
The Study of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Xuanbai Chengqi Decoction(宣白承气汤) i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
仲景食品首发过会面临经销商流失等多重风险
胃气足 活百岁(上)
胃气足,活百岁
培养“仲景学子”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