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级别吗—兼问杨晓升

2021-04-27 02:55周纪鸿
博览群书 2021年1期
关键词:梁衡报告文学级别

周纪鸿

近日,收到老友,《北京文学》社长兼执行主编杨晓升的散文自选集《人生的级别》,我一口气读完,感觉到他真诚地与读者倾心交流,闪现出其质朴灵魂的光彩。

新时期以来,散文虽没有像诗歌、小说、戏剧那么在文坛上大红大紫,但一直以直面现实、目光向下,更多是保留着中国文化传统密码,最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杨晓升的《人生的级别》这部25万字的散文集里,充满着人生哲学和思想智慧,以及高尚审美趣味、价值追求和精神坚守,在面对市场的冲击与社会疾速变化中,进行创新性转换,体现了一个编辑家的文化自信。

《人生的级别》分为印记、沉思、瞭望、观潮、谈艺五部分,记录了杨晓升大学毕业参加工作30余年来的人生履痕、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浓缩了他半生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汇集着他对现实社会人生的感悟和体验,也凝聚着他对文学艺术历史的审美结晶。

毫无掩饰地与亲人、读者谈心交流

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说,世上所有的散文本是因了尚存的相互惦念之情而生,因为惦念是人类最美好的一种情怀。人类的生存需要相互的惦念,即使最高尚的文学也离不开最平凡的人类情感的滋润。杨晓升说散文就是同亲人谈心。不错,在《人生的级别》之一·印记中,几乎全部是与亲人、与读者进行赤诚交流,娓娓而谈。

自古以来,散文是中国文学的正宗。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就是一篇激切感人的至情散文。他用千回百转之笔,表达了自己光明磊落之志、愤激不平之气和慷慨悲歌之情。成为文学史上的不朽名篇。而新时期以来的有些散文家,甚至散文名家,说起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来,口若悬河,夸夸奇谈。而一涉及自己来则闪烁其词,莫衷一是。杨晓升的散文,有古代正统散文之遗风,毫无掩饰地与亲人、与读者推心置腹的谈心交流,让人看到他以赤子的心灵,对文学编辑事业无悔的追求;看到他与母亲、与岳父,特别是与女儿的平等和谐的相处,坦诚真挚地交心,尤其令人感动。

在《人生的级别》一文中,杨晓升与读者交流其工作调动中的心路历程。在现实体制生活中,人们几乎无不被职位职务级别所困扰。因为级别的高低带来了收入住房补贴等一系列待遇的不同。晓升选择了文学,他如此写道:

真正有意义的人生不在于你单位的高收入和高级别,也不在于你轻而易举地拥有荣华富贵,更不在于不劳而获、心安理得地享受别人为你创造的优渥人生;最为重要的,在于你在生命过程中能身心愉快地劳动、付出与创造。

这种理性、冷静、执着地选择,给我们深刻的启迪。20年的实践证明,晓升的选择是坚定的正确的选择。《北京文学》成为与上海《收获》并肩的中国当代文学的代表性刊物,并受到万千读者和作家的喜爱。一方面体现了《北京文学》的符号价值,另一方面也是对杨晓升及其团队的褒奖与肯定。

最令我感到共情和震撼的是,晓升写给女儿的两封信和记录女儿求学历程的《2011年,美丽的遗憾》。两封信一封是在女儿18岁成人仪式时写的,一封是给女儿留美时的信。情真真,意切切。令我想起傅雷先生写给儿子傅聪的《傅雷家书》。在女儿18岁成人的信中,晓升的信既是写给女儿的,也是写给读者的——科学、理性、诚恳与智慧:

什么是“成人”?我们觉得“成人”最最重要的是能够担当。担当意味着对家庭、对朋友、对社会的责任;担当意味着在复杂情势下不乱方寸的沉着与从容;担当意味着拿得起放得下的豁达与包容;担当意味着小处入手、大处着眼的人生智慧;担当就是要使自己活得精彩并成为社会有用之人。

这样的交流,无疑会给女儿及其读者以会心的指点和善意的影响。

面对大自然与生命、社会的感悟与体验

《人生的级别》中的之二、之三和之四分别是沉思、瞭望与观潮。这些散文五光十色,内容丰富复杂。既有面对人生社会的慨叹,又有自然山水行走述说,还有社会潮汐的体察与思辨。杨晓升有作家的敏感,又有思想家的深刻。社会上的大事小情,自然界的风云变幻,边远地域的微小变化,沿海开放大都市的新潮热浪,京城卖药的切身经历,医务界、影视界的忧虑牵挂,山水景物,家事国事,林林总总,都在杨晓升的眼里成为散文的素材,并把它编织成优美的散文佳篇。

《沉思》里的几篇散文,主要集中在生之不易和死的倏然之间的思考。人命本来就在呼吸之间。北京诗人大平车祸罹难;《时尚》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吴泓因癌症46岁离世;16岁的花季少女张穆然去世;2008年5月18日汶川大地震数万人瞬间离世……人世间的悲欢离合、阴晴阳缺,充满了不确定性,生死往往就在一瞬间。这种关于死亡的思考,其实历代智者都不乏其人。英国哲学家培根就对死亡有专门的论述,死亡也是自然赐给人的恩惠之一。死亡与生命都是自然的产物,甚至婴儿出世都可能比死亡更加痛苦。晓升以积极的人生观面对人世间的各种不测,阐释自己的生死观、幸福观——心灵的充实愉快和人格的升华才是人生的真正幸福,

《瞭望》与《观潮》都是所见所闻所感之作。《瞭望》篇里的散文有宏观的鸟瞰和微观的考察,无论是在小平的家乡四川广元,还是在深圳特区盘桓,抑或是在晋东南的上党流连,在林城的诱惑,在翼城的怀古,在黄土高原刮目相看说榆林;在山西沁源绿色的掩映下,欣赏大自然的美妙等等,大都能在美妙景致的面纱下,看透山水的情深似海,从而悟出自然和社会的某些规律来。

《觀潮》与其说是观社会之大潮,倒不如说是从社会的微波荡漾,透视出 “春江水暖鸭先知”稳步前进的印迹。《感受诚信》是从自己的旧车交易中,遇见一个善良诚实的青年人,感受讲诚信的年轻人的可贵可爱;而《卖药记》记述将父亲去世后未用的药品退回到药店的曲折经过,并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该研究建立药品回收的有效渠道和管理机制。其实,这似乎是个小问题,但作者提出了大思考。这类散文均是“以小见大”的特点来凸显小事中的大问题的。我一向以为,散文要发挥干预社会、影响社会的作用,这也是提倡散文的有效性的问题。杨晓升的散文大多具有这种性质和功能。这种充满人生哲学和智慧,以及高尚的审美趣味的散文,会比一般的散文具有更深沉的感情分量和思想的力量。

坦诚地与作家、文友分享创作心得和编辑笔记

在《人生的级别》之五·谈艺中,18篇散文主要是分享他的编辑笔记和创作心得,比如《编辑不仅仅是一门学问》《真实是报告文学的生命》《报告文学不是“惹是生非”的文学》等。有几篇是杨晓升为作家新作所作的序,还有几篇是纯粹的文学评论。总之,杨晓升作为一个编辑家,也是一个合格的文学评论家。他每个月要阅读一百万字以上的稿件,每一期《北京文学》都要由他签字付印,其中的“为他人作嫁衣裳”的工作辛苦而琐碎,这势必会影响到他的报告文学创作和小说创作。众所周知,杨晓升的长篇报告文学《只有一个孩子》,2004年就写出来,却直至十年后的2014年才正式发表。这部全景式揭示失獨家庭的现状,分析一胎政策弊端并探讨开放二胎政策可行性的报告文学,为201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全面二孩定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舆论认为此报告文学是推动国家开放二胎政策的功勋之书。在秉笔直书报告文学这方面,杨晓升独有心得,也非常值得大家借鉴。也因此,杨晓升为几位报告文学作家的作品作序、写评论,比如《优秀作家应该有什么样的素质——以李鸣生的创作为例》《青藏高原上的壮丽人生——读杜文娟长篇报告文学〈阿里阿里〉》《一枝红梅报春来——简评阮梅的报告文学创作》,还有《世俗生活中的浓郁诗意——浅谈钟世林的小说创作》等。无论是他的编辑心得,还是他的序言和评论,都是弥足珍贵的会心之作。他的文字是文本细读之后的佳酿,是蜡炬成灰泪始干之后的奶酪。这种精神产品,对一般读者和作者,特别是对编辑和报告文学家、散文家都极其有益。比如,他写的《胸中有大义,笔下出乾坤——我经手编发的梁衡散文》,通过对梁衡先生8年来在《北京文学》发表的8篇散文总体印象和主要特色的综论,表达了对梁衡散文这一现象级作品的重视和身体力行的研究。此文先在常州梁衡学术研讨会上交流,后发在《长江丛刊》上。对喜爱梁衡散文的读者来说,十分珍贵,对研究当代散文和梁衡散文的研究者来说也很重要。杨晓升既不居高临下,也不仰人鼻息,而是采用平视姿态,与读者促膝谈心,既有入乎其内的文本细读,又有超乎其外的审美观照和价值判断。与一些没有时间阅读文本就夸夸其谈的评论家比起来,高下分明。进入新世纪以来,很多资深编辑家陆续退休,当下我们非常缺乏像杨晓升这样的编辑家。他的经验分享是值得我们很多年轻编辑应该学习效仿的。无论是他的散文,还是他的经验分享,都是贴近人生、生命和社会,真实平和淡定,从不掺假遮丑,所以像杨晓升这样真实的书写者,他自然坦荡地将自身经历、胸中块垒吐露出来,就会让人感动和受益。

杨晓升除了执行主编外,还有杂志社长的繁重行政事务。说起他的行政级别我不甚了了,但要说他的行政事务影响了他散文的精美与深邃,我已有感觉。庆幸的是,杨晓升并不拘泥于行政级别,而是在行政尽责之余,苦心孤诣于散文世界,并影响了他主编的《北京文学》的境界。由此看来,他的人生级别注定不会低,如果人生真有级别的话。

(作者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猜你喜欢
梁衡报告文学级别
充实中国报告文学的理论一翼
追寻那遥远的美丽
多崇尚些“精神级别”
基于BSTL与XGDT算法对多级别心理压力的评估
级别分明
中国青年报告文学作家创作会举行
幸福三重揍
从修辞手法的运用看梁衡散文特点之综述
首届青年报告文学评论家研讨会在京举行
梁衡《一座小院和一条小路》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