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载产品电源的防护设计分析

2021-04-28 08:05刘国美刘卫华李亚男
山西电子技术 2021年2期
关键词:二极管基准损耗

刘国美,王 俊,刘卫华,李亚男

(1.航空工业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陕西 西安 710068;2.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海南 三亚 572000)

0 引言

随着飞机型号的发展,新型号飞机的供电兼容性要求、指标更加严苛,对机载计算机供电兼容性的要求日益变高,高密度、高可靠的电源系统已成为机载计算机的关键部分,传统的防护方式已不能满足新型号飞机的要求,存在以下多个方面的问题。

1) 新型号飞机供电兼容性要求相对于GJB 181—86新增了防反接试验要求,若使用传统的二极管防反保护的方式,由于计算机的综合化程度提高,计算机功率增大,二级管损耗增大,电源效率低,变得不再被接受。

2) 新型号飞机供电兼容性要求相对于GJB 181—86新增了负载特性要求,对负载冲击电流的要求严苛,目前部分飞机型号要求冲击电流200ms内恢复到稳态电流,冲击电流最大值不超过稳态电流的5倍;部分飞机型号要求更为严苛,要求冲击电流100ms内恢复到稳态电流,冲电流最大值不超过稳态电流的5倍。

3) 以往电源设计中输出过压保护电路使用稳压管等的粗放型保护方式,容易受到器件温度、分立器件自身的一致性等问题的影响。

本文将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 设计分析

1.1 防反接保护

整机中一般配置2个电源模块,对于后端负载模块来说,每个电源模块各提供一个支路输出,实现其余度供电工作,一个电源模块的失效不会影响负载模块的正常工作,以提高整机工作可靠性。另外,一般情况下,负载模块为用电设备,自身不会产生高压,但是若整机内部发生绝缘强度失效等故障时,负载模块串接的其高电压就有可能串入其他供电支路,导致故障蔓延,所以在设计中需要增加防反接保护,在新型号飞机供电兼容性要求中也增加了防反接试验要求。

使用二极管串联在输入端,可达到防反接保护的目的,这种实现方式简单可靠,但是二极管压降一般都在0.7V以上,大电流的时候最高可达1V,这样供电支路上压降就非常明显,按照4A负载电流计算,仅二极管损耗就高达4W,在多路输出智能电源中,所有支路的二极管损耗将会增加产品发热量。可以用MOSFET来代替二极管,通过对MOSFET进行控制,使其表现出理想二极管的特性,高性能的MOSFET漏源极耐压VDS都在100V以上,且漏源极通态阻抗RDS(ON)典型值仅有2~3 mΩ,这样保证在4A负载电流下,防反电路中MOSFET的压降仅有12mV,功率损耗仅有48mW,仅为对应二极管功耗的1.21%,二极管与MOSFET功率损耗曲线见图1。

图1 二极管与MOSFET功率损耗曲线图

使用MOSFET来代替二极管,需要通过控制器电路来控制MOSFET的导通和关闭,当电流正向流通时打开MOSFET,电流经由MOSFET的沟道流通;而当电流反向流通时,控制电路关闭MOSFET,此时MOSFET的寄生体二极管就变成了天然的防反二极管[1],防止故障蔓延。多路输出的智能电源也是同样工作原理,从而可以满足多路输出电源的余度供电,防反保护电路原理见图2。

图2 MOSFET型防反电路示意图

1.2 启动冲击电流抑制

在三代机中并未对冲击电流提出约束,实际中负载模块正常上电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启动冲击电流,其主要原因是后级输入端的电容充电和后级电路的启动电流,尤其是对于电容充电电流,可以用如下公式来计算:

(1)

图3 抗过压、冲击电流的启动电路

当电源输入端Vi产生电压时,钳位电压电路生成电压Vc,并通过缓冲电路作用,改变了Vc电压建立斜率或时间,使场效应管的Q1处于饱和区[2],呈现可变电阻特性,对电路中的电容进行RC充电,降低冲击电流,实现了冲击电流抑制功能。

1.3 过欠压保护

部分输出过压保护电路使用稳压管等的粗放型保护方式,容易受到器件温度、分立器件自身一致性等问题的影响,部分电源甚至未设置欠压保护电路。本文提出的过欠压保护电路如图4所示,R1、R2、R3与比较器V4,构成输出电压采样电路,V1为5V电压基准。当电源供电电压在正常范围内时,A点电压高于基准电压,B点电压低于基准电压,C点电压为低,V5截止,控制端保持原状态,电源正常输出;当输出电压高于正常范围时,A点电压高于基准电压,B点电压也高于基准电压,C点电压为高,V5导通,控制端将电源关断端子拉低,电源保护,关闭输出;当电源供电电压低于正常范围时,A点电压低于基准电压,B点电压也低于基准电压,C点电压为高,V5导通,控制端将电源关断端子拉低,电源保护,关闭输出。通过该控制方法可对电源的输出进行过欠压保护。

图4 过欠压保护电路

2 结束语

本文对机载产品电源的防护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部分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并在新型号产品的电源设计中得到了应用,可以显著抑制启动冲击电流,并具备余度供电和防反接能力,以及精确的过欠压保护能力,使产品具备极高的工作可靠性。

猜你喜欢
二极管基准损耗
多工况下永磁电机损耗研究分析
基于数学模型的MMC阀损耗计算方法研究
下期要目
定制私家影院系统中的传输损耗(上)
应如何确定行政处罚裁量基准
二极管及其典型应用电路仿真测试
含理想二极管电路的疑难问题辨析お
Smart Shirts Generate Electricity
滑落还是攀爬
PIN二极管限幅器的电磁脉冲损伤特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