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误区及策略

2021-04-28 16:15杨化芳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教学策略

杨化芳

[摘 要] 识字教学主要发生在小学阶段,对小学生而言,识字教学十分重要。当前,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存在较多误区:过于重视拼音教学、识字范围仅限于教材、过分强调记忆及识字写字教学混淆。文章就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误区及策略展开论述。

[关键词]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教学策略

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只有通过识字教学打好语文教学的基础,教师才能顺利地开展以后的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不仅影响着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还对小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产生重要影响。虽然识字教学的重要性得到广泛的认可,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其教学效率和质量并不是很理想,没有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语文教师必须对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误区进行分析,探究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汉字,掌握更多的语文基础知识,为其今后的语文学习和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误区

(一)过于重视拼音教学

汉字属于表意文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因此,教师在识字教学中必须均衡这三者,保证学生真正的“识字”。但观察目前的识字教学现状,我们发现许多教师将识字教学的重点放在拼音教学上,未注重汉字形、义的教学,忽视汉字的表意属性。以前的语文教材,让学生先从拼音开始学,然后认字。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语文教材进行了调整,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识字放在拼音的前面。但在实际教学中,仍有不少教师没有正确地认识到教材的变化,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先教拼音再教认字,没有明确拼音是认字的一种工具,而将拼音作为识字教学的目的。

(二)识字范围仅限于教材

教材在教学中起到示范和引领的作用,教材内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教材上的汉字也是有限的。如果教师仅将视野放在教材上,那么其识字教学的范围则较小,学生识字效果也会较差。其实,生活中到处都有识字的机会,如商店店名、超市商品名称、街头宣传语等。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拓宽教学视野,不仅要将教材上的内容传授给学生,还要将自我学习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之外继续学习。

(三)过分强调记忆

在学习的过程中,兴趣十分重要,它是确保学生学习热情的关键。在实际识字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没有重视这一点,有意无意地忽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一味地让学生进行记忆。例如,部分教师在识字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让学生读写,对学生进行听写、默写等训练,在发现学生的错误时,也是讓学生通过反复抄写进行记忆,导致学生失去识字学习的兴趣,甚至产生厌烦心理。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反复强调单一的学习方式容易造成教学极端化,给教学带来负面的影响。此外,部分教师认为,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过于复杂,反复读写练习是最简便的教学方式。

(四)识字写字教学混淆

识字教学主要分为“认”“讲”“用”“写”四个部分,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很难兼顾这四个部分,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识字教学的质量。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提出了“认写分流,多认少写”的教学原则,对识字教学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目前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情况来看,大部分的学生已经认识不少的汉字,但书写方面的能力较为薄弱。虽然现在的语文教材已经明确划分“识字”和“写字”,但是部分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对教材的识字内容进行主观臆断,将“识字”当成“写字”进行教学,混淆了“识字”和“写字”的教学重点,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差。

二、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策略

(一)根据学生心理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形式

小学生好动活泼,注意力较容易发生转移。在教学时,教师必须考虑这一心理特征,在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候有效地开展识字教学。同时,小学生的好奇心较重,教师也可利用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应用趣味性强的教学方式,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例如,在“春”“夏”“秋”“冬”四个字的识字教学中,教师可准备与这些汉字结构相关的儿歌或诗句,帮助学生理解汉字的意思,加深学生对汉字的印象,如“三横像张长条椅,坐上一人晒太阳。眼前一片好‘春光,迎来鸟语和花香。”“上边是条海岸线,独自下海真方便。斜竿又撑小帐篷,快快乐乐过‘夏天。”“先是禾苗碧绿绿,后是丰收红火火。‘秋景喜人又迷人,到处都结甜果果!”“撇如北风冷似刀,又下雪花片片飘。‘冬来万物没精神,独有蜡梅枝头俏!”教师还可适当地展示一些图片或动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对这四个汉字的印象。采取这样的教学方式,教师可拓展学生的识字范围,教会学生识字的方法。

(二)运用教学工具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法是常用的教学方法,它不仅可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丰富教学形式,还可使知识点生动形象,降低知识点的难度,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目前,常用的教学工具为多媒体设备,其可将知识点以图像、动画、音频等方式向学生展示,使知识点由过去枯燥乏味的静态转为生动形象且直观的动态,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例如,识字课“升国旗”要求学生掌握“升”“国”“旗”“中”“红”等汉字。这时,教师可根据课文识字需求寻找“升国旗”视频展示给学生,如“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等,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对汉字字形进行记忆,加深学生对汉字的理解,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升国旗”的庄重和神圣。

(三)根据识字教学需求营造人文环境

汉字是有温度的,几千年文化的传承,使得汉字蕴含着浓郁的古人的精气神。因此,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地挖掘汉字的内涵,根据教学需求营造人文环境,加深学生对汉字的理解和印象,让学生感受汉字的魅力,从而产生对汉字的喜爱之情。汉字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教师在识字教学时可结合传统文化对汉字的音、形、义进行讲解,深化学生对汉字的理解。例如,在讲解“仁”字时,教师可结合古人的名言进行教学,如“仁义值千金”“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等,让学生明白何为“仁”。此外,教师还可在此基础上讲解“仁”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引申一些“仁”的故事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告诉学生与人相处应保持“仁爱之心”。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加深学生对汉字的记忆和理解,还可对学生进行人格培养,与当前推行的素质教育理念相符,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育人”。除此之外,教师在汉字朗读教学、书写指导等方面也可结合传统文化营造人文环境,深化学生对汉字的理解,陶冶学生的情操。例如,在讲解“中”字字形的时候,教师可以准备“中”字的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等字体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和临摹,让学生在学习汉字的同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而促进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如果只注重结果而不关心过程,过于急迫地让学生记住汉字,这样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甚至让小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厌恶心理。因此,语文教师必须意识到自己在识字教学中的误区,分析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姚婷媛.探索低年级多元化识字教学之路[J].小学教学参考,2015(24):7.

[2]丁元举.浅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J].文学教育(上),2016(11):91.

[3]赵亚妮.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浅探[J].学周刊,2019(35):28.

猜你喜欢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应如何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朗读教学策略探析
试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导入环节的探索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模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