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小学教育公费师范生乡土情怀培养的路径探析

2021-04-28 20:34邵晓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1年5期

摘  要:目前小教公费师范生已经成为很多乡村小学教师来源的主要渠道之一,为乡村小学教师队伍的壮大奠定了基础。高职小学教育公费师范生是否具有乡土情怀,是否能够在农村留得住,是否愿意长期扎根乡土、愿意为乡村小学教育奉献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分析高职小教公费师范生乡土情怀的必要性,探寻对高职小教公费师范生乡土情怀培养的路径。

关键词:高职小学教育;公费师范生;乡土情怀

中图分类号:G65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96/j.2096-3475.2021.05.316

为了吸引更多的优秀高校毕业生到乡村学校任教,为乡村学校提供优质的、专业的、稳定的教师资源,我国在2007年颁布了实施免费师范生教育的办法,2012年进行了完善和推进,2018年做出了更进一步完善,提出免费师范生改称为公费师范生,在公费师范生毕业后需在生源地所在省份任教工作至少六年。通过政策的改进和完善来一方面提升公费师范生的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提高职业归属感。从农村地区师资的培养角度来看,更深层次的在于对公费师范生乡村情感的培养,亦是促进公费师范生长期从事乡村教育的重要心理基石。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公费师范生,应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至少一、年,国家鼓励公费师范生长期从教、终身从教。”[1]

随着近些年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乡村教育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如何与我国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其发展的关键在于农村教师。目前小教公费师范生已经成为很多乡村小学教师来源的主要渠道之一,为乡村小学教师队伍的壮大奠定了基础。有研究者对西部贫困地区 15 所师范院校的调查研究发现, 超过半数的师范生愿意选择去乡村从教, 但只有少数愿意在乡村从教 三、年以上。[2]高职小学教育公费师范生毕业后到乡村小学从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乡村小学教师缺乏的问题, 但是在短时间内还难以维持乡村小学教师的稳定性。因此,小学教育公费师范生是否具有乡土情怀,是否能够在农村留得住,是否愿意长期扎根乡土、愿意为乡村小学教育奉献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职小教公费师范生的乡土情怀

高职小教公费师范生是基于乡村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和独特性,招收初中为起点,公费定向培养的五年制专科生,主要培养全科型的乡村小学教师,毕业后能胜任乡村小学的所有学科。公费定向师范生的招生是由县、市根据本地区乡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需要,提出定向培养所需要的招生需求计划,经所在市教育局审批后上报省教育厅,然后由省教育厅根据上报的招生需求数,统筹安排各地区的招生计划。结合学生自愿报考原则,按照规范化程序,在多方监督下进行笔试和面试,最终向社会进行录取公示,考生与所在地政府签订培养协议书。

小教公费定向师范生的乡土情怀是乡村小学教师的精神家园,是决定其能在多大程度上扎根乡村教育的关键性因素,定向师范生只有具备一定的乡土情怀,才能不断地对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树立终身乡村从教信念,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境界、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另外作为乡村小学教师的主力军,培养小教公费定向师范生的乡土情怀,对于从根本上改善乡村小学教师流失具有重要的意义。具有乡土情怀的小教公费师范生,愿意长期扎根乡村,具有教育热忱,充满教育责任感,能够长期坚守于乡村,并能奉献于乡村教育,全心全意为乡村教育的发展而服务。小教公费定向师范生作为日后乡村小学教师的重要来源,是否具有乡土情怀和教育热忱,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小教公费师范生的乡土情怀培养路径入手,培养乡村情感,使其在乡村留得住,热爱乡村教育,扎根乡土。

二、高职小教公费师范生乡土情怀培养的必要性

1.振兴乡村教育的重要条件

乡村教育受到越来越高的关注,国家制定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2018—202二、年 )》,其中明确提出要建设好乡村教师队伍,落实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振兴战略规划的提出,为体现了对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也为乡村教师队伍的发展提供了好的机会。小教公费定向师范生作为乡村小学教师的重要补充渠道,是否具有乡村情感、乡土情怀,影响着乡村小学教师能否长期稳定地从事乡村教育。容中逵教授认为,在基本解决了乡村教师的学历学位、社会地位、工资待遇问题之后,教师具备的职业情感和职业身份认同就成为影响教师职业观、职责观、力行观的深层次制约因素。政策的制定只是约束公费师范生的外在因素,如果一名小教公费师范生能够具备深层次的、积极的乡村从教职业情感,才能够对乡村小学教育充满教育的热情,真正的扎根乡村,保持源源不断地发展动力,为乡村小学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由此,我们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乡村小学教师在农村留不住的问题,真正的将内在因素转化为发展的动力,促进乡村小学教师的稳定性发展,为振兴乡村教育提供重要条件。

2.深化推进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是在教育理念、价值观层面发生的根本性转变,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课程理念,追求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不仅要改变原有的以课程内容为中心的课程结构,同时强调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經验紧密关联在一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是一个完整不可分割的个体,促进学生的发展也应是促进其多方面综合发展,情感教育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促进学生情感价值观的课程目标,在我国新课程教育改革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小教公费师范生进行乡村情感教育,一方面能够体现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另一方面也是培养其从事乡村教育职业情感的需要。

三、培养高职小教公费师范生乡土情怀的路径

1.调整小教公费师范生人才培养方案

各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通过具体课程的设置主要体现的是该专业未来的就业发展方向,小教公费定向师范生未来就业的指向是致力于乡村小学教育,因此,对于小教公费师范生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需要凸显乡土性,与普通师范教育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所区别。在课程设置时不仅需要设置普通师范教育类专业的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管理、教学方法类课程,还需要设置乡村教育、乡村文化有关的课程,帮助学生全面地了解乡村教育,培养乡土教育情怀。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该开设丰富的教师教育和素质养成类课程,把培养公费师范生的职业情感、职业理想与信念放到首位。[3]教师要积极开发地方性教材资源,挖掘和拓展一些具有地方特色和能够激发学生乡土情怀的资料,以增强课堂的乡土气息和可感性,为学生毕业后献身乡村教育奠定情感基础。在具体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夯实理论知识的同时,教师积极搜集,认真研究能够凸显地方特色的资料,努力开发地方性课程资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情感教育,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乡土气息,以激发学生乡土情怀,为学生毕业后从事乡村小学教育奠定情感基础。

2.增强学生乡村从教的教育信念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小教公费师范生乡土情怀的培养,除了通过具有乡土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外,还需要对其进行思想价值引领,在潜移默化中对其进行乡土情怀教育。为了让小教公费师范生能够在乡村待得住,学校必须做好思想价值引领工作,引导学生感受乡村文化,坚定乡村从教信念。因此,增强学生乡村从教的教育信念,树立教师职业认同感,加强教师职业理想信念教育,樹立终身从教理念就尤为重要。引导学生树立职业教育理念,做好乡村教育服务工作,在教育教学中坚持以生为本,在教育工作中,发挥模范作用,做好表率,能吃苦,勇于奋斗,践行教师职业理念,明白作为小教公费定向师范生,要为乡村小学教育贡献自身力量,将个人职业理想与乡村教育发展结合起来。

3.在教育实践中厚植乡村情感教育

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丰富理论。理论脱离实践,则是形而上的。小教公费师范生成为合格的教师不仅需要学习理论知识,还需要注重实践锻炼,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小教公费师范生的实践锻炼一方面可以通过见习和毕业前的实习进行,在学生在进行见习和实习时,学校可以和周边的乡村小学建立合作,每年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短期的见习、实习,与周边的乡村小学建立长期的实践教学合作基地。通过合作基地的建立帮助学生了解乡村小学的真实状况,真切感受乡村文化,培养学生乡村情感与乡土情怀,为未来从事乡村教育,扎根乡村奠定夯实基础。

小教公费师范生参加教育实践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除了教育见习、实习之外,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校外教育实践活动来丰富,如学校可以举办各类具有乡土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可,可以开展的活动也是丰富的,学校可以开展以乡土知识为主题的竞赛活动,也可以开展乡村教师进校园的活动等,还可以开展乡村教育调研和乡村教师岗位体验,了解乡村里的人和事,可以采取多式多样的活动形式,由此来从情感上帮助学生来了解未来的职业,加深对乡土文化的深层次理解,培养乡村教育情怀,实现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有机结合。

学生只有把理论学习、思想价值引领与具有乡土气息的教育实践进行有机结合,才能感受乡村文化、了解乡村教育的真实状况、体会乡村教育的独特魅力,才能够热爱乡村小学教育事业,才能够以思想为先导,用实际行动扎根乡村教育。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实施办法[EB/OL].(2018-08-10). http://www.moe.gov.cn /jybxxgk / moe_1777 / moe_1778 /201808 / t20180810_345023. html.

[2] 姜 金 秋, 陈祥梅. 《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实施背景下师范生乡村从教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西部贫困地区15所院校的调查 [J]. 教师教育研究,2019(1): 43-50.

[3] 房艳梅.公费师范生职业认同培养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23):30-32.

[4]任胜洪,陈倩芸.乡村教师公费定向培养机制的完善及风险防控[J].江汉学术,2020(3):62-68.

[5]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的通知[EB/OL].(2018-03-28)[2019-06-14].http://www.gov.cn/xinwen/2018-03/28/content_5278034.htm.

[6]沈红宇,蔡明山.公平的价值引领:从免费到公费的师范生教育[J].管理与经济,2019(2):66-71.

[7]李兴洲,唐文秀.乡村教师政策靶向瞄准优化策略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6):35-42.

[8]吴菊云.小学未来卓越乡村教师的培养政策与模式——基于师范生定向培养政策的校本分析[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0(3):136-138.

基金项目:院级质量工程一般教学研究项目“高职小学教育免费师范生从教意愿调查研究”(项目编号:2019jyxm14)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邵晓(1990-),女,安徽宿州人,滁州城市职业学院教育系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小学教育。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教育系  安徽滁州  239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