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1-04-29 03:47黄晓华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4期
关键词:护理人员满意度护理

黄晓华

(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江苏 宿迁)

0 引言

慢性心力衰竭是最常见的老年人一种心血管疾病,是由患者心房长期负荷引起的慢性疾病,它可以减少心血管功率并导致心排血量异常[1-2]。这些病症主要是由于病人年龄较高,身体的各项运作机能都在走下坡趋势,患者的身体各项器官功能已经在逐渐退化。在受到外界的一些不良事物影响之后,就能导致患者病情再次发作[3-4]。该疾病的存活率相对较低,这将对病人及其家人的正常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5]。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7 年12 月至2018 年4 月收治的10 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 年12 月至2018 年4 月收治的10 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并按照数字奇偶分配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5 例;在观察组中,男3例,女2 例。年龄60~90 岁,平均(74.4±3.6)岁,病程3~9 年,平均(6±4.2)年;在对照组中,男2 例,女3 例。年龄61~92岁,平均(76.5±4.5)岁,病程3~10 年,平均(12.5±4.6)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包括:病情宣教、正确用药方式、给药方式、注意事项等。

观察组患者使用舒适护理模式干预,具体方法:①心理护理,由于该病病程长,病症也会给患者心理带来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应当主动和患者进行沟通,细心倾听患者的担心之处,并向患者进行病情宣教,解除患者对疾病的误会。使用语言和肢体对患者进行鼓励,让患者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情和态度,树立治疗信心。②健康教育,结合患者的具体身体状况,让患者和其家属进行用药、运动、保健、出院指导等方面的全面健康教育,让患者和家属建立治疗信心,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③吸氧舒适护理,采取剪刀剪断一次性吸管的鼻塞,在采用气管套管将其套住,使用生理盐水将无菌纱布浸润,再使用无菌纱布套住管口。在进行吸痰动作时,用手轻拍患者背部,依照患者的具体生命体征对氧流量进行适当的调节,一般情况下在2~4 L/min 为准,如果患者是肺源性心脏病,调节的范围为1~2 L/min 进行持续吸氧。④增加社会支持,让患者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使得患者和他人能够正常沟通,接触社会事务的同时能够从中取得相应的乐趣。督促患者家属和患者多进行沟通,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减少患者的孤独感。⑤体位护理,多数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都伴有程度不同的水肿和气喘的症状,护理人员可以引导这类患者摆出半坐卧的体位,结合患者的实际身体状况调节床头高度。⑥病房护理,严格控制病房内的温度,范围在22~25 ℃,使用床帘将患者和患者之间进行隔离,确保患者有私人空间。巡防护理人员应当增加巡访次数,帮助患者盖被子。⑦出院指导,对患者进行病情知识宣教,让患者明确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坚持锻炼。

1.3 效果判定

(1)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水肿消退时间、气喘缓解时间、心率恢复时间。

(2)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SDS 和SAS 评分。使用《焦虑自测量表(SAS)》[7]对患者心理情况进行测量:0~7 分代表属于正常无症状。8~10 属于轻微抑郁,可疑存在。11~21 分代表重度抑郁,肯定存在。使用《抑郁自测量表(SDS)》[8]测量焦虑情况,分数越高焦虑程度越严重。

(3)护理满意度:自制调查问卷,采取百分制,让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分:<85 分为不满意,85~95 分为满意,>95分为非常满意。满意率+非常满意率=总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 进行分析处理,采用t和卡方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对比情况

两组患者在各项指标对比中,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对比情况(±s, d)

表1 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对比情况(±s, d)

组别 水肿消退时间 心率恢复时间 气喘缓解时间观察组(n=5) 3.97±0.64 7.11±0.12 3.14±0.14对照组(n=5) 6.87±0.31 12.27±0.34 5.87±0.19 t 9.119 32.001 25.866 P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得分情况对比

接受护理前,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得分情况几乎相同(P>0.05),接受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抑郁、焦虑得分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得分情况对比(±s, 分)

表2 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得分情况对比(±s, 分)

组别 抑郁得分 焦虑得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n=5)69.65±2.68 23.66±1.74 50.69±2.51 24.68±1.26对照组(n=5)69.87±2.84 31.57±3.62 50.33±2.71 32.94±3.56 t 0.126 4.404 0.218 4.713 P 0.903 0.002 0.833 0.002

2.3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100.00%)的护理满意度明显大于对照组(60.00%),(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的老龄化趋势继续上升,老年人中一些常见的疾病也呈上升趋势,中年和老年人慢性心脏衰竭的速度也在上升,这给老年人群形成了巨大的干扰。因此,必须改善对老年人的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和护理[6-7]。在给患者做检查时,护理人员的行动必须温和利落,必须减少房间内的噪音量。有必要的时候为病房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对每天探病的家属及朋友进行控制,减少稀有细菌的传播,并管理日常探病的时间段,以避免来访者的噪音太大,对患者产生干扰[8]。在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以平和的语气与患者沟通,给予病人最真诚的鼓励和照顾,并帮助病人解决 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舒适护理是一种具有创造性、个性化和整体性的护理形式,也被称为BICC 护理模式,它强调身体和心理护理的整合,使患者能够充分感受到医务人员的尊重和关注,并能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痛苦,对临床治疗的满意程度和有效性进行评估是一个有用的参考[9]。为了提高患者身心舒适度,护理人员要对患者有着清晰的了解,尽可能的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和心功能[10]。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各项指标对比中,使用舒适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P<0.05);接受护理前,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得分情况几乎相同(P>0.05),接受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抑郁、焦虑得分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100%)的护理满意度明显大于对照组(60.00%)。

综上所述,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使用舒适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效率,减少患者的水肿消退所需时间、气喘缓解所需时间、心率恢复所需时间;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的程度,同时得到较高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护理人员满意度护理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