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性、必要性与路径:县级农商银行加快发展普惠金融初探

2021-04-29 05:05魏璇
经济研究导刊 2021年9期
关键词:农商银行发展措施普惠金融

魏璇

摘 要:当前普惠金融已成为金融体系中的一个高频且无法回避的热门词汇。明确普惠金融的内涵,了解加快发展普惠金融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发展普惠金融,己经成为大多数商业银行,尤其是在我国分布最广泛的县级农商银行面临的重要课题。结合县级农商银行经营管理的实践,对其发展普惠金融涉及的几个问题进行思考和探析,提出其在发展普惠金融上的不足,明确发展普惠金融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普惠金融;农商银行;发展措施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09-0054-03

一、普惠金融的内涵

普惠金融(inclusive finance)这一概念由联合国在2005年提出,指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等弱势群体是其重点服务对象。

尽管普惠金融的概念是一个舶来品,但它与我国“共享”发展理念在内涵上的高度一致性,使得其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和小微经济等薄弱环节,正以快速发展的势头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在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对银行业监管中特别设立“普惠型涉农贷款”等普惠金融发展的具体指标就是明证。普惠金融需要讲究市场性原则,在发展普惠金融过程中,既要满足更多群体的需求,也要让供给方合理受益。①

目前,学界的研究和金融业的管理实践对普惠金融的发展和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很多讨论和探索,基于微观、中观和宏观等多个层级上都有相应的关注。从简易操作和便于理解上来看,普惠金融的外延至少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金融可得性”。衡量所有金融消费者(包括原本被金融体系排斥在外的群体)能否以合理的成本獲得合适的金融服务。一个经济系统的金融可得性主要体现在经济主体获得合适的金融服务的能力、金融体系提供不同层次金融服务的能力和金融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

第二,“金融覆盖率”。覆盖率更多的是一个结果导向,即金融产品和服务覆盖的客户群体、服务范围。毫无疑问,覆盖率越高,普惠金融推进的成效就越显著。对于普惠金融发展初期的地区而言,金融覆盖率的提升主要在于金融机构的扩面。

第三,“金融服务满意度”。满意度更多的是从金融消费者的角度去衡量人民群众对获得金融服务过程中的满意程度。尽管金融消费者的个体感受千差万别,但人民群众对金融服务的总体满意度是可以被测量的,因此也应纳入衡量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指标。

二、农商银行聚焦普惠金融的原因

普之于民、惠及城乡。在我国,遍布城乡的农商银行(农村信用社)因为其点多面广的天然优势,也因为其与发展普惠金融绕不开的客户群体的广泛联系,自然而然成为了我国银行业体系中发展普惠金融的排头兵。②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课题组(2016)在对2013年全国31个省(市)普惠金融相关指标数据的分析上就得出:扩大金融服务在地理和人口维度的供给,对于促进普惠金融的发展更有意义。因此,把遍布城乡的农商银行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对于推进普惠金融意义重大。

聚焦发展普惠金融,对于农商银行而言,既是大势所趋,也更要因势而变。

第一,应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必须。经济决定金融,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平稳,从长期来看有较强发展的韧性,但就目前而言,仍处于“多期叠加”的阶段:首先,经济增长速度处在换挡期,从过去的高速增长转换为中、高速增长;其次,经济结构调整的阵痛期,短期内化解过剩产能、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可能会产生震荡;最后,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前期实施的宏观政策刺激的效果需要消化,尤其是房地产经济要实现软着陆。目前,加之我国与美国在贸易政策中的冲突等因素,使得短期经济形势并不明朗。因此,银行业原先更多依赖经济高速增长就能自然实现业务快速发展的态势已然不复存在,需要将更多业务重心放到主动拓展客户上,主动对接好零售型业务和基础性客户。尤其对于县级农商银行而言,县域和乡镇工业基础普遍不强,经济以农业和小微为主的结构决定了要以支农支小业务为主,而支农支小的客户群体正是普惠金融重点关注的群体。

第二,适应金融业竞争态势的必须。近年来,无论是中央经济会议还是政府工作报告中都非常明确地提出,要引导国有银行持续下沉服务重心,发力普惠金融领域。目前,除了国有银行外,区域性的城商银行、股份制银行,纷纷将零售、小微业务作为经营转型的动力,主动与农商银行争夺县域和农村客户资源。同时,以阿里金融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依托大数据平台和广泛的线上客户资源、数据资源、网络渠道优势,也在不断分流传统银行业务,使得金融脱媒加剧,已然成为银行业最大的竞争对手。激烈的县域金融竞争和互联网金融的倒逼,迫使农商银行必须要更加关注“三农”和小微客户,主动抢滩普惠金融市场。要通过发展普惠金融,一方面构建起更多服务“三农”和小微客户的业务渠道和业务方式,另一方面不断提升对农村客户、社区客户和小微企业客户的金融服务水平,增强客户黏性。

第三,加快经营转型发展的必须。农商银行“农”字打头,作为一直扎根农村的县级农商行而言,其业务和客户都在农村,拥有广阔的群众基础和客户资源,具有发展普惠金融的先发优势,发展普惠金融也是固有优势的延伸。近年来,不少农村信用社完成了农商银行改制,并向实现现代化银行的公司治理转型和推进。在转型发展中,农商银行更应牢记从何而来的初心,始终把服务普惠作为市场战略导向,把加快推进普惠金融作为时代使命,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三、县级农商银行推动发展普惠金融的措施

(一)正视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

总体而言,从当前县级农商银行服务的软硬环境来看,随着金融科技的推进,助农取款服务站、手机银行等线上线下服务方式更加多元,与以往相比有了很大改观。近年来,在农商银行的转型发展中,可以明显感受到现代化、科技化气息浓郁的网点环境,普惠金融服务的加快供给是卓有成效的。问题是时代的回音,与现代化银行的要求相比,与客户的期盼相比,县级农商银行仍然还有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是发展普惠金融的技术支撑还不够强。在科技水平日新月异的当下,农商银行在网络金融和移动银行方面的产品和业务发展较为滞后,与国有大行和大型科技公司相比,在利用大数据服务客户的手段和渠道方面还有明显差距。二是发展普惠金融服务手段相对滞后。在一些有特色、差异化普惠金融产品研发上,在服务手段的优化升级上,部分农商银行对市场的需求和反应相对滞缓。有的农商银行主动创新意识不够,业务以传统的存、贷、汇为主,创新能力不足,激发创新能动的体制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在金融产品与普惠金融创新领域的互融互通互补上还很薄弱。

(二)明确发展普惠金融的路径

县级农商银行在长期服务县域、服务乡镇、服务社区的过程中,积累了得天独厚的人缘、地缘优势,这也奠定了农商银行发展普惠金融的坚实基础。当前,县级农商银行发展普惠金融要加快提升有效金融服务,加快科技引领创新,拓宽网络渠道布局,优化服务软硬条件,全方位多维度提升普惠金融。与其他银行相比,更要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道路。

1.增强创新能力,推进普惠金融创新驱动。推动创新转型,始终是农商银行推进普惠金融的动力之源。农商银行要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敢于打破常规、创新创特,在推进差异化竞争和转型发展上先行先试,营造支持创新、引导创新、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一是强化机制创新。实现普惠金融服务的有效提升,必须做好顶层设计,以新视野、新规划、新目标为起点,对标“建设普惠金融银行”的要求,对一些不合时宜,制约和束缚生产力的因素进行清理,从制度层面激发内生动力,消除积弊,如建立普惠金融事业部,组建普惠金融业务拓展队伍建设,构建普惠型产品服务创新奖励机制等。二是强化科技创新。当下的金融服务已由传统的线下竞争,转为线上与线下的融合竞争。要加大资源整合和投入,主动与主流同业、大型网络渠道合作,打通线上金融通道,推出更多更具差异化、贴近客户实际需求的产品服务,寻求业务发展的新蓝海。三是强化流程创新。要依托蓬勃发展的互联网平台和现代化科技手段,大力推进前、中、后台流程再造,不断优化服务流程,使业务流程更加快捷、流畅。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更具人性化、个性化的客户服务标准体系,提升客户线上线下有效金融服务的体验,将金融服务真正做到覆盖每一客戶群体。

2.下沉服务重心,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水平。今年以来,受疫情和国际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农商银行要坚持下沉服务中心,把普惠金融服务落到实处。一是强化支农支小服务。要以“三农”、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为服务重点,下沉服务重心,发挥固有的优势,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社区作坊、街道楼宇开展好金融对接服务。要稳步推进,遵循质量为先的原则,力求精准高效,真正走进客群,通过下沉服务重心,增强客户的满意度和业务粘度。二是提升产品服务功能。要继续强化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创新,围绕客户金融需求,加快大数据平台研发力度,推进智慧银行建设,开发娱乐、教育、医疗、养老、旅游、餐饮、购物、缴费等领域的快捷支付和线上个人快消类信贷产品,提升客户的个性化体验和移动智能化需求,贴近人民群众,贴近市场需求。推动农商银行从“单一信用中介服务商”向“全面金融服务供应商”转型。三是要守住农村金融服务主阵地。要以助农服务“村村通”为支点,延伸普惠金融触角,按照“平台+网点+服务站”的渠道金融服务模式,发挥乡镇网点的近民优势,将助农取款服务站发展成为农户金融服务、政策宣传的金融堡垒,让农民足不出村就可享受到小额取款、贷款申请、网上交易等服务。通过延伸普惠金融服务,提升农户对农商银行品牌认知度和忠诚度,牢牢守住农村这块主阵地,保持与同业竞争的比较优势。

3.明确工作重心,强化普惠金融工作质效。农商银行要坚持以普惠金融“覆盖面最广、可得性最强、获得感最足、满意度最高”为目标,全力服务乡村振兴、营造良好信用生态。一是坚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助力新时代“五美”乡村建设,以金融服务产业发展为基点,加强对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绿色生态农业、农村电商等乡村经济新业态和现代农业产业的金融服务。拓宽农业农村抵押物范围,创新农房抵押、土地经营权抵押等担保方式,盘活农村土地、房屋等资源要素,加快推进农村实现共同富裕。二是做实脱贫后金融服务。保持现有金融扶贫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与支持乡村振兴有机衔接。针对边缘贫困户金融需求层次、种类更加丰富多元的情况,在资金获取、理财投资、金融知识等方面为相对贫困群体提供更加多元化的综合金融服务。三是加大数字普惠金融服务。通过数字化、互联网化、科技化手段,消除部分人群因地处偏远、认知偏差等因素出现的金融排斥,引导金融资源向薄弱环节有效渗透,消除普惠金融服务盲区。加大与政府、医院、学校、商户等横向合作,探索构建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平台,推动移动支付在交通、医疗、教育、旅游、公共事务等便民领域的广泛运用,实现数字金融服务与客户日常生活、医疗教育和社会公共服务的深度融合。统筹推进数字普惠金融覆盖进度,关注老年群体、文化层次相对偏低的客户群体在数字金融产品使用等方面的宣传、培训和引导,提升该类群体获取数字金融服务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齐红倩,李志创.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测度与评价——基于不同目标群体的微观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9,(5).

[2]  孙英杰,林春.普惠金融发展的地区差异、收敛性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检验[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8,(11).

[3]  中国银行西藏自治区分行课题组.普惠金融现状分析及商业银行发展策略思考[J].国际金融,2018,(2).

[4]  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课题组.普惠金融发展的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甘肃金融,2016,(3).

[5]  王遥.普惠金融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营销界,2019,(28).

[6]  杜晓山.小额信贷的发展与普惠性金融体系框架[J].中国农村经济,2006,(8).

[7]  王婧,胡国晖.中国普惠金融的发展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J].金融论坛,2013,(6).

[8]  张宇,王光华,林咸刚.农信普惠金融的探索与实践——以浙江“临海模式”为例[J].浙江金融,2013,(10).

猜你喜欢
农商银行发展措施普惠金融
论农商银行思政工作的创新与结合
新常态下加强农商银行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探究
对固原市原州区林木种苗产业发展的思考
农商银行会计风险的形成及其防范探讨
网络视频新闻的特性与发展措施
湘西州浦市古镇发展旅游经济的思考
农商银行开发农民商品房信贷业务的思考
欠发达县域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村普惠金融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