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

2021-04-30 08:29
艺术设计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织金水族马尾

水族马尾绣背扇

编号:MFB009279

尺寸:168cm×104cm

图文整理:袁宗刚

水族自称“睢”,因发祥于睢水流域而得名,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创造了自己的语言、文字和历法,形成了独特多彩的民族文化。

马尾绣作为水族世代传承的代表性工艺,以马尾作为重要原材料,用丝线缠绕马尾制成马尾线,盘绕在图案轮廓上的绣品的总称,是水族人民智慧的结晶,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位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东南部,是中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这件水族马尾绣背扇,即出自此地。背扇整体呈“T”形,主体构架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背扇心和背扇手,下部分为背扇尾。通体刺绣,绣工精美。背扇花纹繁丽、配色深邃大方,纹饰可见蝴蝶、葫芦、凤鸟、花草、石榴等,亦可见寿字纹、方胜纹、盘长纹、万字纹等,刺绣针法多样,可见马尾绣、平绣、辫绣、贴布绣等。其中,马尾绣主要用于强化表现这些图案的外边缘,使图案轮廓鲜明,呈现出浅浮雕的视觉效果,有熠熠生辉之感。

织金苗族绞线绣背扇片

编号:MFB009278

尺寸:55.5cm×64.5cm

图文整理:袁宗刚

绞线绣,又称“缠绣”“绞绣”“盘筋绣”等,与“马尾绣”“盘金绣”同属“钉线绣”。先以较硬的梗线或家麻为内芯,芯外紧密缠绕丝线制成彩色预制线——“综线”,将综线盘绣出各种纹样,再用单股丝线将其一节节固定在底布上,使绣面呈现强烈的浮雕感。绞线绣与马尾绣原理相同,效果相似,只是绕线使用的芯线不同。

这件藏品为织金苗族绞线绣背扇片。背扇遍布繁密抽象纹样,几乎覆盖了全部绣地,色彩和谐,绣工精细,与织金蜡染的纹样风格十分接近。织金的苗族妇女制作背扇时在绞线绣之外,辅以平绣、钉线绣和锁绣,使刺绣画面效果丰富,立体而有层次,同时增加绣品的强度使其更加抗磨耐用。

猜你喜欢
织金水族马尾
水族敬酒歌
浅议水族文化的发展现状
打造活力满满的马尾
世界地质公园助力织金经济转型升级
上帝的水族馆
扎马尾
可爱“丸”法
织金洞外无洞天
织金洞外无洞天
水族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