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柴可夫斯基钢琴曲《四季》的音乐特征
——以《十一月——在马车上》为例

2021-05-03 01:22
戏剧之家 2021年13期
关键词:跳音四季柴可夫斯基

张 悦

(河南大学 河南 开封 475000)

一、作者介绍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Peter IIyich Tchaikovsky),是俄罗斯声誉显赫的作曲家,也是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1840年出生于俄罗斯伏特金斯克市,于1893年病逝。柴可夫斯基五岁开始学习钢琴,1862年进入到圣彼得堡音乐学院进行深造,跟随安东·鲁宾斯坦学习音乐创作,掌握了作曲、配器等技能。多次在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地举行柴可夫斯基作品音乐会,柴可夫斯基创作的音乐作品涉及题材范围极其广泛,其中交响乐占据了重要地位,歌剧的创作也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柴可夫斯基的音乐通常伴有抒情性和戏剧性的特点,旋律灵巧悠扬,饱含感情色彩,深受大众喜爱。

二、作品概述与创作背景

1875年,柴可夫斯基受到圣彼得堡杂志社一位编者的邀请,为其创作与月份有关的钢琴曲。于是柴可夫斯基便嘱咐他的男仆按时提醒他,在之后的每个月的某个日子,柴可夫斯基就潜心创作,最终完成了这十二首曲子,于1882年以《四季》的名称出版。《四季》这部作品以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作为主题,分别以一年里的十二个月份及具有代表性的景物为标题,组成了这部钢琴套曲,其中的《六月——船歌》和《十一月——在马车上》尤为著名。在这十二首曲子中,每一首小曲的音乐形象都与逐月发表的12首诗篇相呼应,学者金蝶称其为“乐配诗”。柴可夫斯基将每一个季节的自然景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十分形象生动,与自己所处的社会、时代背景联系起来,深刻地刻画了俄罗斯人民的思想、感情生活和内心世界,成为现实主义音乐创作的典范。

三、曲式结构分析

该作品结构为复三部曲式,4/4拍,Allegro moderato中速快板,主调是E大调。

首部是第1-27小节,以E大调开始,为有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结构为A+B+A1,

由六个乐句构成的非方整型、收拢乐段,每个乐句之间呈并列关系。A段(1-8小节)开始时由双手奏出八度,形成短小的主题动机(见谱例1),呈现出活泼欢快的俄罗斯民歌特征。B段(9-17小节)左右手琶音的使用赋予整部作品歌唱性,仿佛在诉说着些什么。第16小节开始运用了正三和弦,展现了和声进行的动力,S-D-T这一和声功能倾向逻辑在17世纪的音乐中被完全确立。A1段(18-27小节)是A段的变化再现,继续使用A段主题材料,将其音乐内容得到丰富发展,左手三连音的添加还有右手八度和弦的使用,使音乐效果更加坚实饱满,为接下来进入情绪高潮的中部做铺垫。最后结束在E大调的主和弦上形成完满的终止。

中部是第28-42小节,作为C段,这部分由两个乐句组成,主调在远关系调G大调上展开,中间也有转调到e小调,通过转调利用调性色彩丰富音乐内容。音乐主题和形象发生变化,以左右手琶音开始,恢复到原速,跳音伴随倚音的使用更为灵活(见谱例2)。

谱例1

再现部是第43-75小节,再现部是首部的变化再现,此时主题旋律从高音部转移到低音部,调性回到主调E大调。A段(43-50小节)右手为连续跳动的十六分音符,左手进行旋律声部的演奏,仿佛白雪皑皑之中马车和雪橇向前滑行。B段(51-60小节)与首部的B段音乐材料相同,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些变化,音符更加密集使得音乐内容更加丰富饱满。A1段(61-75小节)前半部分与A段相同,最后六小节作为补充,在渐慢渐弱中结束全曲。

四、音乐特征与演奏技巧分析

在本首曲子的创作中,作曲家多处运用了跳音。第一部分开始,左右手同时单音跳音弹奏,愉快活泼的音乐主题风格明显,给人以自在放松的感觉,透露着车夫即将驾着马车去雪地上奔走的兴奋不已。注意跳音弹奏要富有跳跃感,指尖快速触键轻快有力,每个音符带有颗粒感,坚定且清晰。连音线与跳音的结合相得益彰,还有第一部分中三连音的加入使音乐更加连贯动听,描绘出车夫和马车之间和谐融洽的气氛。首部中琶音的出现与强弱的交替变化体现出音乐的歌唱性(见谱例3),要注意适度把握强弱变化,将细腻的感情带入到音乐中。首部结尾部分的最后两小节做了渐慢渐弱的处理,给人一种渐行渐远、若隐若现的听觉效果,与后面激昂活跃的音乐旋律形成对比,更加突出作者赋予其中的欢快愉悦之情。

中部里的跳音则更加轻巧,伴有舞曲的音乐特征,音乐旋律由悠扬转向欢快,呈现出车夫坐上马车在雪地里飞驰的欢快景象。小二度倚音的加入与跳音连用,模仿了奔跑时清脆的马蹄声和马车上的铃铛声,使得音乐充满无限欢乐。此处注意倚音和跳音是p弱的标记,弹奏要清晰短促,触键灵敏,音乐处理干净不拖沓。十六分音符的首音使用突强的力度,强调马蹄声的铿锵有力,节奏感强充满活力。此乐段进行一次反复,将欢快愉悦的情绪得到延续,到最后三小节处,左手旋律消失,右手单声部旋律进行,由强做渐弱处理,仿佛马蹄声越来越小,渐行渐远直到消失离开,并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再现部是首部的变化再现,沿用第一段的音乐材料,明显不同的是旋律声部由高音区移向低音区,使得音响效果更加沉稳深邃。并且在结尾处作了补充,以pp的力度进行演奏,左手旋律逐渐消失,右手持续以十六分音符跳音进行直至结束,模仿了马蹄和铃铛响声越来越弱,车夫驾着马车在茫茫白雪中渐行渐远直至消失,让人身临其境。此处注意弹奏的强弱变化,左手旋律声部连贯柔美,右手十六分音符伴奏清晰有颗粒感。

谱例2

谱例3

五、结论

这首曲子描绘出俄罗斯冬季大雪纷飞的场景,车夫驾着马车奔走在雪地里的欢快愉悦之情,呈现了浓厚的俄罗斯民族风情,表达出作者对俄罗斯人民、祖国和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柴可夫斯基将他精湛的技法和丰富细腻的情感交织在一起,诞生了这部备受青睐和瞩目的钢琴套曲。笔者通过对作者柴可夫斯基和其作品《十一月——在马车上》创作背景的进一步了解,能够更好地演奏诠释这部作品,掌握其弹奏技巧,深入体会作者赋予其中的音乐情感和表现力。

猜你喜欢
跳音四季柴可夫斯基
采访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选拔赛
柴可夫斯基的曲子有什么魔力?
教育部批准我校设立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艺术学院
钢琴作品《春舞》跳音演奏分析
浅谈钢琴演奏中的“跳音”技术
跳音训练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合理的跳音技术在钢琴演奏中的运用及表现
“四季”语文,精彩教学
小提琴协奏曲《四季—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