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服务视角下大学艺术空间管理研究

2021-05-04 08:48张雯田诗雨闫婧方程
艺术科技 2021年5期
关键词:社会服务大学

张雯 田诗雨 闫婧 方程

摘要:社区共生型大学具有为社区提供文化服务的重要功能,高校与社区日益紧密的联系正加速二者空间的发展与融合。基于此,本文以南京林业大学及周边社区为例,从实证角度展开社会服务视角下社区共生型大学艺术空间管理研究,以期提高大学校园艺术空间的利用效率。

关键词:大学;社区共生型;社会服务;空间管理;艺术空间

中图分类号:TU98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5-00-02

0 引言

公共艺术空间是市民享受社区生活、提升文明素养的重要场所,这些空间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地方的历史文化和地方精神。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深入推进以及信息时代的到来和文化消费的增长,公共艺术空间作为各大城市的标志性场所,承载着公共教育、文化输出、休闲娱乐、提升城市形象的功能[1]。而高校因拥有大量的公共艺术空间,所以承担着十分重要的社区文化服务功能。如今,传统的大学和社区相互隔离的模式不断受到质疑和冲击[2],大学和社区的边界也不断模糊。但是,大学校园艺术空间的逐步开放,在为周边社区带来了更多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居民与师生活动时段冲突,校园安全保障不足,社会服务功能种类欠缺,空间管理混乱,社区居民需求得不到满足等问题。这反映出大学艺术空间管理行为和理念的转变需求,如何在提高校园艺术空间利用率的同时保障师生安全及校园环境成为重要议题。基于此,本文将实证分析与理论研究相结合,探究以南京林业大学校门为圆心五分钟生活圈内社区居民对南京林业大学大学校园公共艺术空间使用的现状问题,并进一步提出空间管理的对策建议。

1 文献回顾和评述

目前,国内外学者已对社区共生型大学艺术空间管理展开了一定的积极探索。国外对社区共生型大学的研究多基于开放性、社区化的视角分析大学校园的可持续规划建设模式,总结其规划建设策略与措施,具体包括开放型、社区融合的规划设计理念,紧凑型发展的布局形式,与城市道路系统有机结合的交通结构,行人优先的校园交通系统以及多样化的校园人际交往空间建设等[3]。国内学者王鑫等基于社区共生型大学的性质对其文化服务功能进行了研究,认为社区共生型大学是一种以高等院校特有的职能和空间特征为依托,能够在交通、人文、经济、社会、安全等校园社会服务职能方面与周边社区共生,与所在地区在空间上融合的大学。就国内社区共生型大学而言,相关的艺术空间管理研究办法尚未成熟,安全保障存在一定不足,大学与社区在开放共享其社会服务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定阻力[4]。综上,当前学者对大学与校园的艺术空间管理研究还不够深入,缺少围绕文化服务功能的社区共生型大学艺术空间管理的综合性实证研究。基于此,本文以南京林业大学为研究案例,将服务半径在五分钟生活圈内的社区居民作为服务对象,对校园公共艺术空间使用现状进行研究,并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艺术空间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2 概念界定与研究对象

2.1 概念界定

2.1.1 社会服务空间

空间是行为发生的场所。大学社会服务空间是指为周边居民及师生提供社会服务需求的空间,人们既可以在其中进行短期临时性活动又可以进行长期系列化活动。这些空间作为城市公共空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些根据前期规划形成,有些则基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社会文化需求自发形成,最终成为缓解疲劳和日常交流的空间。从空间类型来看,既包括建筑空间等室内空间,也包括绿地、广场等户外开放空间。

2.1.2 公共艺术空间

校园公共艺术空间是大学文化精神所在,是学校建设的带有教育、纪念或娱乐性质的空间,如校史馆、艺术馆、涂鸦墙、艺术大道、文化商铺等。在校园里,公共艺术空间不仅是单纯的物理空间,而且是由三维空间、展览品和观众组成的复杂空间关系,它体现的是一种具有中介效应的空间表达,同时展现了学校的文化形象,即,它是3个不同空间维度——物理空间、社会空间、艺术空间[1]交叉和互动形成的空间。从这个角度看,公共艺术空间具有支持日常文化服务和社会交往的重要功能,影响并服务于周边居民与师生,可以为其带来物质与精神文化享受。

2.2 研究对象

本文选取江苏省南京市南京林业大学及其周边社区为研究区域,以校园内部的公共艺术空间以及周边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南京林业大学位于南京市玄武区内,新庄立交桥旁,毗邻锁金村社区,周边居住密度高,社区居民活动丰富,校园与社区关系密切,是南京市较为典型的社区共生型大学。锁金村周边公共空间少,绿地匮乏,文化活动空间少,但社区内的居民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的空间需求及社会文化需求十分旺盛。长期以来,南京林业大学在承担高等教育职责的同时,也发挥着服务周边居民日常活动,提供文化艺术空间和展示高校文化的社会功能。

3 社会服务视角下社区共生型大学艺术空间管理影响因素分析

3.1 调查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观察记录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多种现场调查方法对南京林业大学艺术空间进行了实地调研。截取2020年10月1日至2020年11月1日这段时间,随机选取以南京林业大学校门为中心的五分钟生活圈内的232名社区居民发放问卷,回收调查问卷进行认真审核后,共得到有效问卷200份。分析问卷调查结果,了解到不同使用人群对南京林业大学艺术空间的直观感受与使用需求、不同时段的行为轨迹以及针对不同地块的更新建议。

3.2 调查结果分析

下文对南京林业大学校园艺术空间特征展开分析。

3.2.1 基于功能属性的分析

可以使人们进行艺术欣赏或享受艺术的任何空间都可以被称为艺术空间,但其基础空间功能特征各不相同。本文根据空间原有功能属性,将艺术空间分为3种类型,分别为附属型、兼顾型和临时型。附属型空间是指在原主体功能空间上附加的空间。这种类型的空间通常有自己的具体功能,但也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功能,可以满足人们短期的艺术欣赏需求。如操場围栏上的涂鸦和蔷薇花墙,樱花节期间主路两侧的外摆装饰等。该类场地对附近居民的吸引力较大,活动期间商业文化氛围较浓,占地面积最大。但该类空间平时往往仅作为一个空间存在,缺乏相应的配套设施,利用程度并不高。兼顾型空间是指承担校园教学和行政功能,同时能为人们提供艺术服务的空间,如艺术院展览区、校史馆、园林院专教等,占地面积次之。其多服务于专类需求,功能较为单一,与校园师生及周边社区居民的互动性不足。当缺乏兼顾型或附属空间时,人们往往会寻找临时的艺术空间以满足相关的文化需求。临时型空间主要依托建筑“灰空间”设置,如艺术节期间使用的建筑底层架空层空间、课程作业临时展示空间、图书馆门前的艺术品临时展览空间等。其占地面积最小,但数量最多,安全性较差,主要服务于临时需求或突发状况等。

3.2.2 基于空间形态的分析

与空间基础功能属性相比,不同的艺术空间会呈现多种空间形态。空间中相关艺术设施的数量、构成元素、使用人数以及使用方式有较大差异。根据空间形态特征还可以将南林的艺术空间分为点、线、面3种类型,并分别对应于城市意向五要素中的“节点”“边界”和“区域”。目前场地内休憩空间表现为点线面结合的状态,点状空间占地面积最小,但是数量最多,如校园特色景观座椅、特色标识空间等,使用受天气与时间的影响,使用频率较低;线状空间主要沿人们行进的方向设置,形成与人们连续互动的单元,以樱花大道、操场两侧的艺术墙和银杏树大道等为主;场地内部的面状空间数量最少但面积最大,以校史馆、艺术院、小花园等为主,因为功能性强、配套设施完善目前最受周边居民的青睐。该类场地除了提供短暂停歇的场所外还应承担丰富景观和传播文化等多重作用,但目前这些地方文化展示的互动性、趣味性及吸引力欠佳。

3.3 南京林业大学校园周边居民使用行为特征

社会服务行为由3种行为状态组成,分别是动态类活动、静态类活动与参与类活动。不同的行为状态决定了社会服务空间的多样性。从社会服务活动组成来看,有83%的居民选择了樱花节观光,77%的居民选择了散步锻炼,参与这两种活动的人数最多;从行为的分类上看,人们选择参与类活动的比例最高,其中樱花节观光、拍照、参加运动会分别占比76%、83%、24%,可以看出南林附近居民在大学空间使用上有明显的参与性偏好。同时,居民结伴出行的比例高达88%,可以看出居民轻松愉悦的内在心态和渴望参与沟通的外在表现,也可以反映出重身体和重心理的双重要求是南京林业大学艺术空间使用者的主要特征。数据还反映出南京林业大学社会服务空间使用者的使用行为具有使用时长较短,行为高频和低频交错,在空间中采取步行方式较多,活动时间主要集中在樱花节期间,活动地点主要集中在樱花大道以及操场的特点。可见,居民对特色植物景观有明显的偏好。

3.4 南京林业大学周边社区居民艺术空间使用需求研究

在对南京林业大学校园内艺术空间现状的调研中,54%的居民反映目前校园内的艺术空间缺乏人性化的考量。场地中大多数空间设计仅能满足人们的观看需求,很少考虑人们的高级心理需求,例如,缺乏令人愉悦的空间尺度,缺少与人们视觉一致的缓冲区,缺少对人体工程学的考虑,最终导致人们的参与可能性较差。此外,场地内部的艺术空间对不同年龄人群的使用需求考虑不周,缺乏针对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空间设计。37%的居民反映空间整体布局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其中,认为空间整体布局不合理的人占比31%,他们认为场地内艺术空间数量不足,无法很好地满足其使用需求;27%的人认为部分艺术设施仅能满足视觉观感,游赏时间短,参与性较差;23%的人认为校园大部分艺术空间设置较为突兀,与周边场地的结合性较差;16%的人认为校园内存在一些消极的艺术空间,部分艺术空间地理位置不当,到達不便利,无法吸引人的注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空间资源浪费;61%的人认为场地文化价值体现不足。

南林作为江苏省重点高校,有着深厚的历史,植物类专业也独具特色,本身就具有文化上的特殊性,作为以樱花节出名的高校,其可供挖掘的艺术潜力巨大。但是目前看来,校园的艺术空间缺乏独特性和标识性,缺少能够统筹各空间整体风貌的系统性艺术空间设计,导致文化艺术特色不够突出。同时,空间认知节点的缺失导致校园内缺少由文化内涵表达和环境认同感带来的艺术空间载体[5]。

4 结语

本文基于社会服务视角,以南京林业大学为例,对社区服务型大学艺术空间管理现状问题进行梳理。研究发现,目前大学校园艺术空间管理存在空间缺乏人性化的考量,空间整体布局不合理,校园文化价值体现不足等问题。对此,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善和提升。第一,加强制度保障。大学校园需要更新制度设计,以保障校园艺术文化活动社区参与的流畅性和便捷性。同时,大学校园空间管理也要增加弹性,在校园空间更新中应重视艺术活动的体验,布置相应的设施,营造更好的艺术环境。第二,强化价值引领。正确认识校园的社区服务功能对校园与社会的巨大作用,培育“共享与给予”文化,在校园空间中营造出有利于师生和社区居民的行为环境和艺术氛围。第三,提供实践支持。可依托大学的服务空间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艺术实践模式,以引起社区共鸣,获得社区乃至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第四,重视场所建设。建设更加多元的空间场所,提供交互式和多维度的空间使用方式,这有利于打造师生与居民共同参与的公共艺术活动。综上,注重校园与社区的资源共享,强调校园空间规划建设与城市社区的有机融合,是推动校园艺术空间逐步实现社区化发展的现实之路。

参考文献:

[1] 陈健俶.场域视角下当代公共艺术空间的展陈方式[J].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21,11(01):76-83.

[2] 张春爱.大学与社会共生:地方高校发展的必然选择[J].教学研究,2008(01):16-18.

[3] 孟繁华.美国大学与社区的关系及其对我国大学变革的启示[J].北京教育(高教),2018(01):82-84.

[4] 董华容.地方应用型大学和区域发展:以共生系统为新视角[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2,32(12):173-174,216.

[5] 方程,魏中缅,阮頔.基于“软需求”响应的社区“软基建”策略研究[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5):191-200.

作者简介:张雯(1998—),女,安徽合肥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城乡规划。

猜你喜欢
社会服务大学
《大学》征稿简则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午睡里也有大学问
养老社会服务体系与机制的完善
云南省高职示范院校服务社会能力现状研究
科研、教学与社会服务协同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浅谈高职院校经济社会服务能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