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下农业信息管理对农业经济的影响

2021-05-06 03:07李国林汪小红蔡厚军莫建军
乡村科技 2021年4期
关键词:信息管理农民农业

李国林 汪小红 蔡厚军 莫建军

(桂林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广西 桂林 541006)

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我国农业经济水平的提高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云技术的支持下,农业信息管理工作开展得更加顺利,减少了不必要的管理流程,实现了数据资源的实时共享。与此同时,近年来具备更强性能的存储设施与信息介质层出不穷,国家持续加大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将达到新高度。

1 农业信息化概述

农业信息化是在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系统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过程。也就是基于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及大数据技术等,根据实际需求合理应用计算机、卫星通信及自动化设备,深入开发农村地区的信息资源,实现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一体化配置,促进农业经济发展[1]。随着农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农村地区的经济活动将开展得更加顺利,有利于提高粮食产量,丰富农民的物质生活,缩小城乡差距。

1.1 生产信息化

农业生产信息化,指的是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农产品生产中,其中包括灌溉、施肥、病虫害治理及收割等。在信息化技术的支持下,上述环节均可实现自动化作业。

1.2 流通信息化

农产品流通信息化,指的是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科学系统化的农产品流通体系,打造良好的农贸批发市场环境。从农民角度出发,第一时间将最新的政策制度、市场行情及产品需求等信息告知农民,进一步加大对农产品的推广力度,妥善解决农产品滞留与销售不畅等问题。

1.3 管理信息化

农业管理信息化所面向的是销售市场与政策制度,合理利用互联网技术,根据现阶段的市场需求来生产、经营与销售农产品,充分发挥出农村经济体系的优势。此外,通过构建信息网络平台,为农民提供系统化的学习机会,使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生产技术,以进一步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增加经济收益[2]。

1.4 服务信息化

随着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现代信息技术也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目前,大多数农村地区已实现网络覆盖,几乎人手一台智能手机,不仅大大提高了农民群众获取信息数据的效率,而且实现了先进技术的大范围传播。

2 大数据时代下农业信息管理对农业经济的影响

2.1 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升级

近几年,各级地方政府部门正在持续加大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根据各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市场需求,利用信息技术整合相关资源,在现有基础上改进传统农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农业信息管理工作逐渐渗透到农民生活的各方面,不仅进一步拓宽了农户获取农产品市场信息的渠道,有效改进了传统模式中信息不对称问题,而且提高了农户在农业生产中的主体地位及经济收益。

2.2 优化农业资源配置

目前,农业信息管理模式日益完善,通过合理利用大数据技术,更有利于促进土地、资本及劳动三要素相互融合,以此更好地满足农户发展需求。信息化管理的最大优势是降低信息获取难度,提高农业生产经营及销售等各个环节的科技含量。此外,农民可根据市场信息的实时变化灵活调整下一阶段的战略方向,在优化配置现有农业资源的同时,增强自身在生产与经营过程中的抗风险能力[3]。

2.3 打造现代化农业服务体系

图1 成果转化平台设计框架

带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系构建离不开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在大数据时代,农业信息管理将促进农民更加主动地利用科技手段进行订单交易,同时可有效提高物流运输效率,为我国农业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活力。此外,随着网络平台的快速发展,农业活动的产业化范围将逐渐扩大,在各级地方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农民可利用网络信息平台与农业成果转化平台随时掌握农业市场的最新动态,了解最新的农业科技成果(见图1),学习他人的实践经验,以此指导未来的农业生产活动。

3 大数据时代下依托农业信息管理推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建议

3.1 创新农业管理信息技术

3.1.1 信息技术创新。大数据时代下,农业生产水平与生产力息息相关,要想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达到应有高度,需要进一步加大对信息技术的开发与研究力度。首先,要从农业生产实际要求出发,结合以往生产要素合理调整信息技术的研发方案。例如,利用仿生科技处理农业生产中的病虫害问题,采用科学环保的方式彻底消灭虫害,尽量减少农药使用量,以此保证农作物的整体品质[4];利用大数据技术掌握农作物的生长环境,根据数据结果考虑是否采用自动调控大棚,通过信息处理系统精准控制大棚内的温度、光照时间及水分情况等,为农作物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以此提高产量。其次,从农业市场角度分析,同样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增加销售额。通过打造农产品网络销售平台,可让农民在网络平台上开设店铺,对自己的农产品进行在线销售。为了保证产品质量,需同步构建农业贸易网络管理部门,积极处理质量问题与网络维权问题。

3.1.2 科技创新。在农业信息管理中,地方政府应主动肩负责任,引导相关企业对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力量支持。首先,各级地方管理部门要深入了解农民群众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群众切实利益出发,积极完善与信息技术有关的制度保障,做好统筹规划,实现城乡二元信息网络的逐步完善。其次,目前正处于新旧农业经营模式的过渡阶段,在合理应用大数据技术的同时,切记不要对传统经济模式进行全盘否定,而是要从实践出发,吸收传统农业管理模式中的优势,整合现有资源全面开发信息技术。相关企业要主动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面向社会吸收信息专业的优质人才,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可看到农业发展在大数据时代的优势,以此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

3.2 完善数字化基础设备

政府需进一步提高经费扶持力度,根据农村地区实际情况构建数据交易系统,面向普通农民打造有关农业信息技术的服务平台。首先,根据县级以下的农乡区域构建网络系统,从大数据技术的角度出发全方位整合有关农业生产的栽种、浇灌及销售数据,根据分析结果为农户提供第一手数据资料,使他们掌握相关政策制度,加快信息流通速度[5]。其次,地方管理部门要委派专业人员深入实际的农业生产活动中,以此核对经济控制数据的完整性和精准性,督促技术人员为农户提供在线指导,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帮助农民更好地掌握经济管理技能。最后,要适当加大对数字化基础设备的投入力度,地方政府可为农民提供设备购置补贴,降低网络使用资费,以此推动信息技术在农民群体中的广泛应用。

3.3 提升农民的信息素养

农民群众是支持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主体,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大数据时代下农业信息化管理的作用,要全面提高农民群众的信息素养,使他们的认知能力可紧跟农业信息化的普及速度。地方政府要经常性地组织集体培训活动,在培训内容中加入种植计划、养殖计划、栽培计划等,同时向农民群众展示最新的农业科技成果。此外,要重点培养农民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使他们可以在大数据平台自主搜集最新资讯,将所学习的科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还应聘请行业中的技术专家,为农民带来各种新型作物品种并给予技术指导,根据实际情况规划试验田,鼓励农民主动参与新型作物培育和种植活动,在农村地区创造良好的科技研究氛围,使越来越多的农民群众看到由科技创新所带来的实际效益,提高农民应用最新农业科技成果的积极性。

4 结语

大数据技术的稳定发展与大范围普及,为我国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带来了不容忽视的正向影响。在未来的农业信息管理工作中,一方面要合理改进传统模式下的管理方法,积极引用信息技术;另一方面要鼓励现代企业主动参与农产品销售与加工,减少中间商赚差价的环节,为农民谋得更多的经济福利。另外,农民要不断增强自身的学习意识,合理利用大数据技术掌握最新的种植方法和销售模式。

猜你喜欢
信息管理农民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耕牛和农民
高校就业工作信息管理平台设计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批量精装房项目工程信息管理综述
地球物理台网仪器维修信息管理的研究与实现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