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原发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一例

2021-05-06 08:42程秀王俊李丽李佳辰王瑾张静
磁共振成像 2021年3期
关键词:门脉淋巴淋巴瘤

程秀,王俊,李丽,李佳辰,王瑾,张静*

作者单位:1.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核磁共振科,兰州730030;2.兰州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兰州730000

患者女,59岁,因“间断性右上腹胀痛2周”于2020年8月26 日入兰大二院,无发热、寒战,无恶心、呕吐,无腹泻、便秘。查体:全身皮肤黏膜、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右上腹轻度压痛,腹部触及包块,腹式呼吸减弱,无腹壁静脉曲张。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AFP)、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CEA)、糖类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CA125、CA199CA125、CA199)均为阴性;乙型肝炎两对半检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e 抗体(Anti-HBe)、核心抗体(Anti-HBc)均为阳性;肝功能正常;血常规未见异常。MRI 平扫+增强:肝S6 见类圆形异常信号,T1WI呈稍低信号(图1A),T2WI呈稍高信号(图1B),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呈明显高信号(图1C),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图信号明显减低,ADC 值为0.3×10-3mm2/s(图1D),增强扫描呈轻度延迟强化(图1E),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肿瘤内部均可见血管穿行,病灶大小为3.7 cm×3.9 cm×4.7 cm。CT增强扫描示:肝S6团片状稍低密度,轻度强化(图1F);综合影像学考虑:(1)淋巴瘤;(2)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3)炎性假瘤,建议穿刺活检。术中见肿瘤位于肝右叶S6,大小为5.5 cm×4.0 cm×2.5 cm,表面不光滑,切面呈灰白灰红色,质软,与周围肝组织界限清楚。病理:镜下见肝组织内汇管区淋巴组织增生,部分区域淋巴组织瘤样增生,淋巴样肿瘤细胞大小一致,核分裂像不易见,伴淋巴滤泡形成,增生淋巴组织内可见小胆管(图1G)。诊断: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 细胞淋巴瘤(MALT 淋巴瘤)。免疫组化(图1H~K):CD20+,CD79a+,CD43-,CD3-,CD5-,CD30-,cyclinD1-,CD23(萎缩滤泡树突网+),EBEV-,Ki67(3%~5%+);胆管上皮CKp+。

讨论原发肝脏淋巴瘤(primary hepatic lymphoma,PHL)临床罕见,在淋巴瘤中,PHL 占所有结外淋巴瘤的0.4%,占所有非霍奇金淋巴瘤的0.016%,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extranodal marginal zone lymphoma,MALT)仅 占PHL 的3%[1]。MALT 淋巴瘤是低度恶性B 细胞淋巴瘤的一种特殊类型,它通常累及胃和结膜等黏膜部位,而原发肝脏MALT 淋巴瘤极为罕见[2],大多为个案报道。文献报道,肝脏原发性MALT淋巴瘤以中老年人多见,表现为无特殊症状偶然发现的肝脏肿块。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研究表明,可能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药物性肝炎、胆汁性肝硬化、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有关[3]。PHL缺乏特异性的影像学表现,根据其大体形态可将其分为单发肿块型、多发结节型、弥漫浸润型,其中以单发肿块型最多见。CT扫描最常见的表现是孤立性低密度病灶,MR扫描T1WI表现为低信号,T2WI 表现为稍高信号,DWI 表现为明显高信号,ADC值明显减低,增强扫描动脉期无明显强化,门脉期轻中度强化,这些影像表现与淋巴瘤细胞密度高、间质成分少、瘤体呈乏血供相关[4-6]。PHL 相对特异的影像学表现是存在“血管漂浮征”,它是由于PHL 起源于肝脏间质,肿瘤跨越或沿脏器解剖结构生长,而原有的解剖结构残留,因此病灶内可见细小血管穿行,而血管本身无狭窄、扭曲[7]。镜下:大部分PHL发生于汇管区,可能与肝脏淋巴组织主要分布于该区域有关。本例影像表现为肝脏单发肿块,CT 扫描表现为低密度,MRI 扫描T1WI 表现为低信号,T2WI 表现为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强化不明显,门脉期、延迟期呈轻中度强化,各期强化程度均低于肝实质,MR 多个序列、CT 增强扫描均可见明显的“血管漂浮征”,而血管本身未见狭窄,符合PHL的诊断。

鉴别诊断:(1)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PHL单发病灶常需与HCC鉴别,HCC是最常见的肝脏原发恶性肿瘤,常存在肝硬化背景,且AFP常常升高,增强扫描呈典型“快进快出”模式,以及纤维包膜强化[8]。(2)胆管细胞癌,好发于肝左叶,邻近胆管扩张,包膜皱缩,增强扫描呈延迟强化[7]。(3)转移瘤,多灶性PHL需与转移瘤相鉴别,好发于中老年人,存在原发肿瘤病史,增强扫描可见典型的“牛眼征”[9]。(4)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瘤:多见于中年女性,增强扫描可见典型“棒棒糖”征象[10]。

综上,PHL 临床少见,而肝脏原发MALT 淋巴瘤更为罕见,影像表现缺乏特异性,确诊依赖于穿刺活检或手术标本检查。当我们发现肝脏占位,而肿瘤标记物均为阴性,无肝硬化背景,弥散受限,增强扫描动脉期强化不明显,门脉期、延迟期呈轻中度强化,且存在“血管漂浮”征象,而血管本身无狭窄、扭曲,应考虑到PHL的可能,结合病理及免疫组化,最终可以确诊。

病例随访:患者2020 年8 月31 日于我院行右肝部分切除术,术后给予补液、抗感染,雾化、化痰、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术后恢复良好,于2020 年9 月9 日出院。2020 年10 月10 日,因“右上腹胀痛2 周”就诊于我院普外科,综合评估后,患者现无特殊症状及体征,暂无治疗指征,建议随访观察,同时积极抗乙肝病毒治疗。每3个月于普外科门诊复查、随访。

作者利益冲突声明:全体作者均声明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门脉淋巴淋巴瘤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综合护理淋巴消肿疗法在降低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
门脉高压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时间的分析及临床护理
豚鼠、大鼠和小鼠内淋巴囊组织学的差异
鼻咽部淋巴瘤的MRI表现
富含脂肪及淋巴组织的冰冻切片制作体会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
门脉高压性胆病临床诊疗进展
基于ROC方法对门脉高压脾切后PVT早期预测的诊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