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天桥区2011—2020 年梅毒疫情流行特征分析

2021-05-06 08:46王秋丽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36期
关键词:性病梅毒隐性

王秋丽

天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济南 250031

梅毒是由苍白密螺旋体苍白亚种感染人体所引起的性病之一,是除了艾滋病以外的其他性病中危害最大的一种传染病,梅毒主要传播途径为性传播,约95%患者是经危险或无保护性行为传染,临床可表现为Ⅰ期梅毒、Ⅱ期梅毒、Ⅲ期梅毒及胎传梅毒与隐性梅毒等[1]。近年来,我国梅毒疫情报告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而梅毒作为一种慢性、病程较长的性传播疾病,可引发心血管、神经等多个系统损害,严重者可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天桥区虽属于济南市市区,但位于城区郊区接合地区,流动人口及外来务工人员较多,传染病防控压力较大,为进一步了解济南市天桥区梅毒疫情现状和流行特征,为更好地开展梅毒防治工作,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现对天桥区2011 年1 月—2020 年12 月梅毒流行情况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疫情资料来源于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中的“中国疾病监测信息系统”中的梅毒资料(现住址为天桥区,删除重卡,于2011 年1 月1 日—2020 年12 月31 日上报确诊的梅毒病例);人口资料来源于区统计局。

1.2 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1—2020 年济南市天桥区梅毒发病时间、地区、人群(年龄、性病、职业)分布。

1.3 统计方法

利用Excel 2000 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

2 结果

2.1 流行概况

天桥区2011—2020 年共报告2 422 例,2011 年报告发病率2.69/10 万,自2011 年开始报告发病数小幅上升,报告发病率波动在2.69/10 万~4.01/10 万。见表1。

表1 2011—2020 年天桥区梅毒疫情年度变化趋势

2.2 时间分布

从发病情况看,全年均有病例报告,9 月份为发病高峰,共报告病例232 例,占总病例数的9.58%,其次为8月(228 例)和5 月(223 例),分别占9.41%和9.21%,无明显的季节分布。见表2。

表2 2011—2020 年天桥区梅毒病例按月分布

2.3 地区分布

2.3.1 办事处分布 天桥区所辖15 个街道办事处均有梅毒病例报告。其中报告最多的是北园办事处,占28.82%(698/2 422);其次是泺口办事处,占13.50%(327/2 422);报告第3 位是堤口办事处,占8.01%(194/2 422)。见表3。

表3 2011—2020 年天桥区梅毒病例按办事处分布

2.3.2 户籍地分布 本县区户籍感染者较多,占58.13%(1 408/2 422),其次为本市其他区县,占39.06%(946/2 422)。户籍地区分布情况见表4。梅毒病例多为本地患者,省外就诊病例较少,可能与各医院对梅毒的诊治水平较高,无需前往大城市就诊有关。

表4 2011—2020 年天桥区梅毒病例按户籍地分布

2.4 病例分期

报告病例以隐性梅毒为主,共1 205 例(49.75%),其次为Ⅱ期梅毒768 例(31.71%),第3 位是Ⅰ期梅毒396例(16.35%)。2011—2020 年每年报告的Ⅱ期梅毒病例数均高于Ⅰ期。见表5。

表5 2011—2020 年天桥区梅毒分期疫情变化趋势[n(%)]

2.5 人群分布

2.5.1 性别分布 男性1 346 例,女性1 076 例,男女之比为1.25:1。各年份梅毒报告病例数均为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女最高为1.47:1,最低为1.13:1。见表6。

表6 2011—2020 年天桥区梅毒发病性别构成[n(%)]

2.5.2 年龄分布 各年龄组均有病例报告,报告数居前3位的分别是:20~29 岁报告698 例(28.82%);30~39 岁报告534 例(22.05%);40~49 岁报告312 例(12.88%)。占10 年报告总数的63.75%。见表7。

2.5.3 职业分布 各职业均有病例报告,报告数居前3 位的分别是:家务及待业956 例(39.47%)、商业服务387例(15.98%)、离退人员352 例(14.53%)。见表7。

表7 2011—2020 年天桥区梅毒病例人群特征分布

3 讨论

梅毒以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为主,传播途径与艾滋病基本一致,因此控制梅毒对控制艾滋病的流行有重要意义[3]。梅毒是一种具有很强社会属性的性传播疾病,现已确诊的发病人数只揭开了该区梅毒疫情的冰山一角,许多感染者没有症状,未及时到医院检查,实际发病人数应该会比统计人数还要高很多,不良的行为和缺乏防控知识是造成性病传播的主要原因,该区梅毒疫情流行形势日益严峻,已是当前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4]。

2011—2020 年天桥区梅毒发病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2011 年的2.69/10 万到2015 年的4.01/10 万呈上升趋势,与其他地区报道一致[5-7],可能主要与医疗机构主动提供梅毒咨询检测服务有关;2016 年起天桥区梅毒疫情呈下降趋势,报告病例分型以隐性梅毒为主,隐性梅毒所占比例由2011 年25.95%(48/185)上升到2020年的66.67%(168/252),与赵月红等[8]、常海涛等[9]的报道一致,隐性梅毒在各分期中所占比例逐年增大,可能与近年来疾控中心不断扩大高危人群梅毒筛查,医疗机构对术前常规筛查人群、孕产妇等一般人群也开展了广泛的梅毒血清筛查有关[10]。据刘景桢等[11]的报道,隐性梅毒没有出现任何临床症状,仅依靠梅毒血清学试验“双阳性”的结果就上报为隐性梅毒病例,不排除存在过度报告的情况。隐性梅毒传染源隐蔽,传染期较长,人数众多,比显性梅毒存在更大的传染风险[12],已成为引起梅毒传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传染源。因此要继续加强梅毒疫情的监测,临床医生根据临床表现并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科学分析,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控制梅毒疫情具有重要意义[13]。Ⅰ期梅毒和Ⅱ期梅毒合称为早期显性梅毒,可以代表成人梅毒新发感染的情况[14],我区Ⅰ期梅毒、Ⅱ期梅毒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说明近年来梅毒控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病例数减少可能与疾控中心不断加强辖区性病疫情管理[15],开展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现场培训,提高医疗机构梅毒病例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持续开展性病现场督导核查和漏报调查有关[16],这与石萍等[17]的调查结论一致。Ⅲ期梅毒的报告发病率随年份变化趋势不显著。胎传梅毒给受传染的婴儿带来严重的后遗症,严重影响到婴幼儿的身心健康。2014年起天桥区胎传梅毒报告发病率明显下降,说明近年来开展的母婴阻断等梅毒防控综合措施取得了一定效果[18],但提示需要继续对每位育龄妇女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查,重视门诊妊娠梅毒患者的宣传教育工作,提前进行干预性治疗和预防。同时在婚姻登记部门宣传婚前检查的好处,提醒准备结婚或准备怀孕的人群知晓相关知识,了解梅毒对自身和胎儿的危害,优化孕期各项检查,避免胎传梅毒的发生。

报告病例中,北园、泺口、堤口和药山街道办事处所占比例较大,可能与该地房租便宜居住成本低,性价比高,因此该地区成为流动人口的聚集地,娱乐场所、不正规发廊分布也较为广泛,乡镇(街道办事处)是我国最基层的行政管理组织,是国家各项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输出终端[19],在梅毒的防控工作中,需要政府牵头开展综合防控措施,遏制梅毒传播。大力开展道德和人文教育,让大众具有传染病防护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纠正不良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态度。

人群分布显示男性病例高于女性,有分析指出与男性临床症状明显及主动就医有关[20]。女性梅毒患者的增加使得梅毒经母婴传播预防工作面临巨大的挑战,同时增加婴幼儿感染梅毒的概率。因此,必须做好每位育龄妇女的梅毒筛查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年龄分布显示,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20~40 岁年龄段,主要原因为该年龄段人群正处于性活跃时期,属于重点关注人群,与全国其他地区研究一致[21]。60 岁以上人群为526 例(21.72%),且近年来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可能原因为老年人到医疗机构就诊,接受手术诊疗可能性大,更容易被筛查出感染梅毒。何江才[22]的报道老年人合并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更容易产生一些自身抗体及类风湿因子等交叉反应物质,使老年人梅毒抗体呈现假阳性的结果。有王春萍等[23]和许春明等[24]报道老年人群梅毒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可能是老年人生理上仍有需要而发生不安全性行为,增加老年人罹患梅毒的风险。梅毒感染人群因担心受到道德及社会舆论的谴责,往往不敢主动就医延误治疗。提示应加强对老年人群的梅毒预防知识的宣传,提高老年人群对梅毒防控知识的知晓率,减少梅毒在老年人群体中的传播。职业分布以家务及待业、商业服务的报告病例数最多,与浙江、福建等地的结果相似[25-26]。主要是该人群基数大、流动性强,文化程度低,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有关。可能与这两类人群没有固定工作及经济来源,以外出打工为主,心理及生理存在较大压力,缺乏性病防治知识,发生性行为时未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增加患病人数有关[27]。这部分人群感染后因其经济条件差,较多选择去小诊所或黑诊所治疗或症状稍有好转后立即停药,未按规范进行彻底的治疗,回老家后传染给配偶,增加疾病传播的风险。提示要制订针对家务及待业等人群的干预措施,加强健康教育工作。

我国梅毒疫情报告是基于医疗机构病例诊断的报告,医疗机构对梅毒病例的诊断和报告质量直接影响了梅毒疫情的报告质量,从而影响梅毒疫情的变化[28]。需要加强性病门诊疫情报告管理工作,加强各医院的报病意识,提高传染病报告卡的报告质量,杜绝漏报及迟报现象发生[29]。

梅毒防治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根据梅毒疫情的流行特点及临床特征,应做好以下几点:加大梅毒病例报告的核查,提高梅毒报告的准确性。降低胎传梅毒报告病例,应继续加强梅毒疫情监测,尤其是对孕产妇的监测,及时有效地进行母婴阻断,杜绝胎传梅毒的出现。要特别关注隐性梅毒的疫情状况,加强宣传教育,扩大筛查范围,及时发现隐性梅毒患者并进行规范化治疗。加大性病经费的投入,将性病防治经费和艾滋病防治经费相结合,在艾滋病高危人群的干预服务中纳入性病服务,可有效降低高危人群性病患病率[30]。继续加强梅毒监测,扩大筛查范围,尽早发现病例,及时开展患者的规范治疗。同时继续做好梅毒防控知识的宣传,提高重点人群梅毒防控知识知晓率,控制梅毒的进一步蔓延。

猜你喜欢
性病梅毒隐性
隐性就业歧视的司法认定
医疗机构在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探求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高龄老年混合型神经梅毒1例
梅毒螺旋体TpN17抗原的表达及纯化
刍议隐性采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
IgM捕捉ELISA法对早期梅毒的诊断价值
1125例梅毒分析
性病传播谈论多 专家探讨正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