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巧“变脸”,精彩无极限

2021-05-06 08:57王礼平
中小学班主任 2021年8期
关键词:变脸语文作业趣味

王礼平

[摘要]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和延伸,是学生掌握、巩固课堂知识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传统作业量大、单调乏味,因而从套餐式作业、实践性作业、趣味性作业、探究性作业四个维度入手,开发“创意作业”,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養。

[关键词] 语文作业;分层;趣味;实践;探究

教师在作业设计与布置时往往追求量而忽略质,给学生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让学生逐渐失去完成作业的动力与兴趣。为此,笔者结合教学实际,对作业的内容、形式等做了一些大胆的创新尝试,将传统的语文作业进行“包装”“变脸”,开发“创意作业”,以新鲜面孔对话学生,收获无限精彩。

一、套餐式作业

每个学生都是具有很大差异性的、独一无二的生命个体,而传统作业“一刀切”的现象严重,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善待学生的“多元智能”,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此,随堂作业与课后作业设计应充分考虑、关注每个层面的学生,设计多层次、有梯度的作业“套餐”。比如说,“A套餐”——学困生能完成的基础知识巩固和积累层面的作业;“B套餐”——中等生努力完成提高层面的拓展性作业;“C套餐”——学优生尽力完成发展层面的探究创新型作业。如此一来,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特长、兴趣、爱好等进行自主选择,摘不同的果子,品不同的味道。

以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的叔叔于勒》为例,“A套餐”:(1)朗读课文,抄写、识记课文后面“读读写写”中的生字词,并把阅读中遇到的其他生字写下来;(2)于勒的贫富变化决定着菲利普夫妇对他的态度,这反映了菲利普夫妇怎样的性格特点?“B套餐”:

(1)试从情节角度梳理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与结局,并在书上勾画出段落起止处;(2)用横线标出菲利普一家去哲儿赛岛时和文末返回时海上景物描写的句子,这两处景物描写有何不同?各自作用又是什么?“C套餐”:人们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论述,将文章主题解读为揭露资产阶级社会中异化的人和人的关系——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也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主题表现的是小人物生活的辛酸。请结合文中的具体描述进行分析,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感知人物的内心活动,说一说菲利普夫妇不认弟弟的原因,并用“我不想认他,因为……”或“我不能认他,因为……”的句式进行陈述。

这样的作业,分层设计内容和梯度,把“果子”挂在每一位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得到的位置,注入了人文关怀,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学困生能“充饥”、中等生能“吃饱”、学优生能“享受”,改变了传统作业学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受不了”的尴尬局面,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最优发展。

二、实践性作业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生活处处是语文,在设计作业时,要立足课本,着眼课外,放眼社会,根据课文的内容特点和当地的实际环境设计实践活动。作业的内容、形式、方法、时间等都要具有开放性,诸如参观、采访、调查、学做主持人等,给学生提供实践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如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活动·探究”,任务一是“新闻阅读”,任务二是“新闻采访”。当“新闻阅读”任务完成时,适逢各地教育部门举行教师节“优秀教师表彰大会”,教师可以抓住这一契机,布置实践性作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担任校园“小记者”,对学校获奖优秀教师进行个人采访。要求各组成员分工合作,提问、记录、摄像、拍照等系列采访工作共同协作完成,然后将采访了解到的优秀事迹,搜集、拍摄到的珍贵照片等第一手材料交给班干部,协助班委会出好教师节墙报宣传栏——“优秀教师风采”,为学校优秀教师献上一份特殊、珍贵的礼物。当采访任务完成后,可趁热打铁,要求学生一鼓作气完成任务三“新闻写作”,运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和采访中掌握的素材写一则校园新闻。为扩大影响,点燃学生写作激情,还可以提出开展“校园金话筒”“校园最佳新闻”等学校评比活动,并将获奖者的个人靓照和最佳作品发布到学校的网站、公众号、微信群等进行宣传报道。

从课文知识学习、采访实践活动到最后的新闻写作,可以说是一个质的跨越。对初中生来说虽有一定的难度,但由于学生在完成任务一“新闻阅读”的基础上,掌握了新闻题材的相关知识,又通过对人物的采访,手头上拥有了生动、丰富的写作素材,内心怀有对教师的感激和敬佩之情,所以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写作起来便会文思泉涌,一气呵成。一篇篇言辞恳切,文采斐然的“小新闻”很快就流淌在学生的笔端。这类实践性作业让学生轻装上阵,走出课堂,走向生活,融入社会,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口语水平,拉近了师生情感,丰富了生活体验,还拓宽了认知领域,增强了实践能力,提升了综合素养。

三、趣味性作业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爱好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作业精练了,有趣味了,学生自然敬业、乐业,敬学、乐做,教师教学也会更加轻松。统编教材的很多课文,诸如《威尼斯商人》《变色龙》《智取生辰纲》《范进中举》《我的叔叔于勒》《皇帝的新装》等都是故事性强、声情并茂的典范文章,很适合学生阅读与表演。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可充分利用这些课程资源,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形象,以课本剧表演的作业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悟人物情感,把握文章主旨,让学生在表演活动中收获无限精彩。

如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变色龙》文章较长,内容较多,为达成“长文短教、减负增效”的教学目标,在完成课文基本内容之后,教师便要求学生下课自由组合,分小组进行课本剧表演。听到这样的作业任务,学生的情绪立刻高涨,兴趣盎然,跃跃欲试。下课之后,足球场、花池边、寝室里……学生三五成群在一起背诵台词、制作道具、设计动作、模拟表情,忙得不亦乐乎。当每组的课本剧准备就绪后,教师用一节课的时间组织他们进行一场舞台秀。学生的表演入情入景,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揣摩得相当到位,赢得了场下“观众”的阵阵掌声。

排演课本剧耗时耗力,但学生兴趣浓厚,比起让他们多读几遍课文效果要好很多。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体验到了表演的乐趣,在无形中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巩固了课堂知识,还将学习延伸到了课外,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减轻了作业压力,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动手动脑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四、探究性作业

探究发现未知领域是最引人入胜、最具诱惑力的学习过程。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的潜在功能,创新设计一些启发思维情景、具有探索性的作业,以开阔学生视野,培养人文情感,提高学生“再创造”的能力。

如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回忆我的母亲》教学,可设计这样的作业:(1)课后阅读同类题材的作品,如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冰心的《荷叶·母亲》和胡适的《我的母亲》等名篇名作,探讨、分析、对比作为文人的史铁生、冰心、胡适与作为将军的朱德元帅对母亲情感的不同的表达方式,了解那深沉、伟大的母爱,加深感情体悟;(2)给自己的母亲写一封信,诉说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或就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惑请教母亲,或跟母亲说一些悄悄话……在母亲节、妇女节或母亲生日这天亲手把书信交给母亲,观察、感受母亲的心理变化,加深母子(女)之间情感的交流。

这些探究性作业,有阅读和写作的拓展训练,但更多的是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引导学生重视沟通交流,学会珍惜、感恩身边的人。

教者有心,学者受益。巧将作业“变变脸”,摒弃那些机械重复、单调乏味的低效作业,既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减负增效的空间,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增活力、添魅力。

猜你喜欢
变脸语文作业趣味
午睡的趣味
谈学生语文作业纠错评价的有效策略*
杜特尔特回国后“变脸”了吗?(社评)
土耳其的“变脸”幅度才是关键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希拉里缘何“变脸”
趣味型男
让你HOLD不住的趣味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