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文化话语权建构的三重逻辑

2021-05-07 09:45郭万敏
消费导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话语权客体重构

郭万敏

广东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随着国际海洋竞争由单领域转向多领域,海洋文化话语权等“软实力”在竞争中的重要作用愈加凸显。然而,以西方海洋文化为中心的示范效应不断扩大,表现为表面的多元海洋文化交流与对话,实则为呈单向度态势,世界海洋文化话语权仍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中国处于弱势地位。随着中国“海洋强国”战略及海洋崛起进程的推进,建构能提升中国在世界海洋文化交流中的话语权的海洋文化已十分迫切。

根据话话权理论可知,海洋文化话语权的实现依赖于主体与客体(或“他者”,本文特指其他国家与民族。下文两种提法交替使用——笔者注。)双向互动。是主体通过海洋文化话语的表达、传播在实现自身影响力的同时增强客体对其所表达的海洋文化话语的认同。认同程度的高低决定了海洋文化话语权的“力量”,这种“力量”能将国家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动员力变现为“他国”的自觉认同与自愿追随[1]。因此,应基于获得这种“力量”的考量,要求所建构的海洋文化话语应该是能使客体愿意听、听得到、听得明、愿回应和愿参与的话语体系。这意味着海洋文化话语需具备能有被客体愿意听的价值逻辑,有能够被客体听得到、听得明的话语逻辑和有产生设置议题并得到客体回应和参与的实践逻辑。

一、重构中国海洋文化的价值逻辑

海洋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只有与客体产生“共鸣”才会被客体愿意听闻,话语才有转化为“文化力”的可能。因此,中国所重构的海洋文化话语在价值逻辑上应注重中国“特殊性”的价值取向的同时,融合进“他者”的具有“普遍性”价值偏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让“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2]那样,在新时代重构中国海洋文化应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海洋文化,立足新时代中国海洋强国战略实践,借鉴“他者”海洋文化所长;要在挖掘中国海洋文化的历史中把握当代海洋文化旨归,转化创新中国优秀的海洋文化历史资源;要在“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宏大视野中,与世界多元海洋文化交流与借鉴;要在综合创新中体现海洋文化建构中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3]。

第一,中国海洋文化命运多舛,但从未消亡,其优秀的海洋文化价值理念理应在当代被发扬。在新时代重构中国海洋文化时应摒弃陆主海从的传统文化观,正视中国文化乃是复合型文化,客观的重拾和补缀传统海洋文化的优秀价值理念,结合于新时代海洋文化的发展,回应当代世界海洋文化交流与发展,推动中国海洋文化价值理念的现代化转向,在面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与时俱进,延续生生不息的海洋文化生命。

第二,立足当代、面向未来,创新中国海洋文化价值理念。“当前,中国正处于由陆向海、由大向强转变的重要历史阶段”[4],走向海洋已然成为中国崛起的必由之路。与此同时,国际海洋竞争已从单领域转向多领域,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制定本国的海洋发展战略,参与到世界海洋发展的“蓝色争锋”中,其中海洋文化话语权等“软实力”在争锋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这是区别于大航海时代的“武力争锋”下的,“慎用武力”的海洋合作与发展的价值偏好的体现。而中国海洋文化所具备的“对外和平的开放性”特质正好契合了这一价值偏好。故此,中国海洋文化重构应从价值取向维度的视角,继续伸张中国海洋文化所具有和平开放性,立足于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当代,面向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未来,将这一世界“慎用武力”“合作与发展”的价值融进新时代中国海洋文化重构中,凝练出“亲、诚、惠、容”[5]为核心价值的“和谐海洋文化”。

第三,吸收“他者”海洋文化所长,开创包容互鉴的海洋文化格局。中国海洋文化具有开放与包容的特质,在世界多元海洋文化交流中,能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吸收和借鉴“他者”海洋文化所长,开创“既包容西方又超越西方,为人类海洋文明开创新的时代”[6]的,面向世界的包容互鉴的海洋文化格局。当然,基于主体性的维度,新时代中国海洋文化的重构必须摆脱“西方中心论”的干扰,将更多的研究集中于中华民族自身的海洋文化价值逻辑上,“他者”海洋文化只能是吸收和借鉴的对象。如此方可保证所重构的海洋文化的价值逻辑是中国本土的,同时又因有“他者”的价值融合,而易于为“他者”所认同和接受。

二、重构中国海洋文化的话语逻辑

海洋文化价值逻辑解决的是客体愿意听的问题,而充分、严谨的话语体系能将海洋文化的思想内容传递给客体,解决的是客体能听闻和听得明的问题。包括话语内容建构和话语内容传播两部分。话语内容建构的充分与严谨决定了话语的“质量”,话语内容传播渠道的宽与窄决定了话语的“音量”。

第一,话语内容建构。充分、严谨的话语内容建构是必要的,否则核心价值理念再好的海洋文化亦不能被充分表达,不能被客体所听闻、所理解,更无从谈起认同。且话语内容建构的逻辑体系越完整、越充分,所起议题设置能力越强,话语权也就越强。在海洋文化话语内容的建构上要做到: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学界专家主力军的作用。学界专家有着高深的理论功底,经过他/她们的专业性研究后能解构“西方中心论”,建构起完整的中国海洋文化话语体系,并打破西方学术话语的垄断;能提升海洋文化话语的质量,保证话语的逻辑性和创新性;能充分运用翻译技巧,让海洋文化在跨文化交流中能有效传播。另一方面,要注重政府在海洋文化话语内容建构中的主导性功能。有政府的参与,话语建构能借助于政府权力的力量将其作为一项国家工程来推动,如此可保证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建构任务。因为政府能为其提供制度供给和财政支持,能有效调动各方资源形成合力推动建构任务的完成,也能在涉外交流中的声明、讲话、谈话及发文中为中国海洋文化话语内容建构指明方向,尤其是对海洋文化的核心理念起着导向性的功能。

第二,话语的传播。话语传播的有效性,是话语能被听闻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中国海洋文化话语的传播上应建构包括国家政府层面、学者、企业、媒体、公众等参与的全方位的有效的传播路径。应在国家的引导下,建立起有效的传播机制,打造出多样的、先进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话语载体,如媒体、大师级的专家、高质量的海洋文化产品等,形成强大的传播合力,达至话语的有效传播。

当然,政府作为传播的一个重要渠道,在话语传播上应少些“硬”,多些“柔”。即淡化官方的宣传,多些如“和谐”、“和平”、“合作”、“共赢”、“诚信”等具有“柔”性的词;在一些海洋文化的专业新闻报道中应多采取“暖”的报道的方式,增加人文、世界环境、海洋治理等合作议题的内容。例如在与东南亚国家的海洋文化交流中,可将历史上形成的“东汉海洋文化圈”作为共同的“文化情感”,与这些国家形成海洋文化话语的“共情”,让其易于接受和认同当代中国海洋文化。

三、重构中国海洋文化话语的实践逻辑

根据实践理论可知,话语可以促进实践,实践又会强化或弱化话语,话语与实践一起促进形成话语议题设置的实践共同体[7],影响话语权的强与弱。中国海洋文化要在世界海洋文化的交流中赢得话语权,则需加强海洋文化话语的实践逻辑建构,实现能“行事”,能“成事”。即需将中国海洋文化所承载的价值理念改造为海洋文化议题设置,并积极实践,同时以“共同利益”为目标指向,以“合作开发”为形式吸引“他者”参与。可见,中国海洋文化话语权的提升绝不是走“文化殖民扩张”与“文化霸权”的道路,而是以言行一致的实际行动来向世界展示中国“和合”的海洋文化价值理念,表达中国愿意同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们的合作诚意。

第一,言行一致的实践中国海洋文化议题设置。在世界海洋文化的交流中,中国作为海洋文化议题设置者与实践者,应将中国海洋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融入议题设置中,并在行动上保持一致,做到言行一致。议题设置应尽可能的体现“合作”“和平”“共同”“和谐”“诚信”“开放”“包容”等价值偏好,且在实践中始终做到诚信、负责、有担当、不搞霸权、不“以大欺小”,将中国愿意与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的真诚合作的姿态以实际行动在世界海洋文化的交流平台上呈现。当然,在涉及国家主权等原则性的问题,中国海洋文化的“硬气”仍需继续保持,绝不能因为“柔”而放弃该有的“硬”。

第二,吸引“他者”的参与与认同。在世界海洋文化的交流与实践中,中国一直秉持尊重多元文化主体最大化的价值取向,使多元文化主体能在海洋文化利益博弈中相互理解、彼此尊重、求同存异,实现包容性发展,完成利益共享。从价值逻辑到话语逻辑,再到实践逻辑,让每个海洋文化主体作为“海洋命运共同体”中的利益相关者,让其能主动作为,发挥积极性和创造力,致力于促进主体之间的利益均衡,找到利益共同点和合作点,以促进利益共同体的形成,并统一于一个宏观的人类海洋命运共同体中。

猜你喜欢
话语权客体重构
长城叙事的重构
符号学视域下知识产权客体的同一性及其类型化解释
北方大陆 重构未来
中国如何争夺LNG市场话语权
北京的重构与再造
论中止行为及其对中止犯的重构
应提升贫困群众话语权
旧客体抑制和新客体捕获视角下预览效应的机制*
高职应有自身的“话语权”
关税课税客体归属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