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准则下企业金融资产管理的挑战和建议

2021-05-07 09:45马晓男
消费导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金融资产计量融资

马晓男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商学院在职人员高级课程研修班学员

引言:我国经济正处在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期。制造业等实体产业面临着经营环境趋紧、运营成本刚性上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等发展困境,一些非金融企业纷纷开始配置金融资产。据Wind数据统计,2017年共有1221家上市企业购买了金融产品,同比增加59.2%,购买金额同比增加84.9%,其中,有1099家企业配置金融资产的总额过亿元。

一、新旧准则分类概述

金融资产的分类依据从按照多维的判断标准和识别特征到只以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特征划分,从原来的四分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持有至到期,到现在的三分类: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和以公允价值的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二、背景

当前,中国企业正面临国内经济下行及国际贸易萎缩的双重压力。同时,由于房价上涨、人口老龄化、环保加强等原因,使得企业的土地、人力、环境等成本不断上升,利润空间受到不断挤压。然而,与实体经济利润下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金融业利润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为应对主营业务回报不确定性,分享金融业利润,改善企业盈利状况,非金融类企业通过各种方式进入金融业,其中最常见的方式就是配置金融资产。金融资产配置虽然有利于改善企业盈利状况,分散企业经营风险,但也挤占了企业用于主业发展的资源,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当前,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已成为现代企业的管理方向,越来越多的企业注重企业价值管理,将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最终目标。因此,研究金融资产配置是否有利于企业价值以及如何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金融资产配置、生命周期与企业价值

处于成长期的企业内部都存在大量投资机会,主营业务收益高,也需要大量企业资源,配置金融资产对企业经营构成严重负面影响,不利于企业价值。同时,处于成长期的企业缺乏发展资金,急需从外部融资,配置金融资产可以缓解融资约束,有利于企业经营活动,对企业价值产生正面影响。因此,处于成长期的企业配置金融资产会产生正、负两种效应,两种效应相当,产生了中和反应,相互抵消,使得金融资产配置对处于成长期企业的企业价值影响不显著。处于成熟期的企业,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中已经享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市场占有度较高,产品销量和企业盈利较为稳定。同时,产品市场趋于饱和,企业已经过了快速增长期进入平稳发展期,增长速度放缓。因此,处于成熟期的企业,将主业经营获取的闲置资金投资于金融资产,能够提高企业经营效益,有利于企业价值的提升。虽然配置金融资产对企业的主营业务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负面影响效应较小,因而最终表现为正效应,即金融资产配置提升了成熟期企业的企业价值。

四、融资约束与企业资产金融化

与“蓄水池”理论和“投资替代”理论不同,“实体中介”理论并不是从金融资产的属性出发,而是从企业的融资约束角度来解释新兴市场国家企业资产金融化现象。事实上,“实体中介”理论是基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来更加广泛地识别企业金融化的行为,其理论基础源于融资优序理论,即企业进行投资时会优先采用内部资金,其次是外部资金。利用这一思路来识别企业金融化,并提出了“实体中介”理论,该理论认为由于银行融资歧视的存在,一些企业容易从银行获得资金,但是其生产效率不高,因此这些企业便将从银行获得的低成本资金转贷给其他不易获得银行贷款的企业。因而这类企业的行为在学术界被称为“为贷而借”,而这类企业也被称为“实体中介”。在十大产业政策出台以后,为了扩大内需,刺激消费需求所实施的政府补贴、减免税收、出口退税、鼓励金融机构提供贷款以及支持企业发行股票和债券等措施,都直接为企业获得资金提供了便利,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企业的外部融资约束。根据“实体中介”理论,十大产业政策的实施实质上是带来了政策融资歧视,相比产业外的企业,产业内企业更容易获得资金,因此十大产业内的企业可能会由于融资约束的缓解而成为“实体中介”,将资金通过金融市场转贷给需要资金的企业,导致产业内企业资产金融化水平上升。

五、企业面临的挑战

权益工具投资分类的困难,因为新准则下以摊余成本法计量的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需要满足持有目的和合同现金流量测试,使得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将接受更多未满足条件的金融资产。例如,可供出售金融工具、衍生工具、权益工具因为不能通过现金流量测试,只能进入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或者计入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且其变动计入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中去,且一经选择不得改变,使得权益工具的分类存在选择困难。

六、研究假设

第一,从企业内部金融投资决策者角度来看,使用内源融资投资金融资产给自己留有较大的选择余地,因而主观上更倾向于使用内源融资进行金融投资。内源融资具有低风险的特点。使用内源融资投资金融资产过程中,如果金融资产价格短期内发生向下波动,可以选择继续持有以等待价格反弹。而如果使用外部融资金投资金融资产,标的资产价格下跌往往叠加外部融资成本上升,资产缩水叠加融资困难,尤其是多家企业同时出现这种情形时,将不得不降价抛售相应资产,造成实际损失。第二,从企业经营所处的制度环境来看,法律法规限制和惩罚企业使用募集资金投资金融资产。《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制度》《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办法》《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细则》等均对非金融企业募集资金(包括IPO募集资金和再融资募集资金)做出限制性规定,要求募集资金使用项目原则上应服务于主营业务,不得为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借予他人、委托理财等财务性投资,不得直接或者间接投资于以买卖有价证券为主要业务的公司。综上可知,尽管企业可以一定程度上规避对募集资金和信贷资金用途的监管,私自变更资金投向、进行金融投资,但使用外部资金毕竟会受到来自外部投资者和监管部门的监督,导致上市公司对于使用外部资金进行金融投资有所顾忌。相比之下,企业使用内源融资进行金融投资受到的限制更少,这将导致企业更倾向于使用内源融资进行金融投资。在研究美国上市公司金融投资资金来源时也发现,外部投资者不会为企业的金融投资行为融资,企业只能依赖内部融资进行金融投资。

七、对企业管理的建议

(一)引入信息系统,量化风险

引入信息系统,量化企业信用风险。如风险参数、违约损失率、风险敞口,债项回收率等优化减值模型使新减值政策更好地运行。新减值模型:第一阶段——当风险未显著增加,计提12个月内的减值,第二阶段——风险显著增加,计提整个存续期间的减值损失。通过量化风险并根据风险大小更准确地区分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以及对减值损失的量化,尤其处于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对整个存续期间的减值进行估计,主观性和不准确性更强。信息系统的运用有助于减少对会计人员专业判断的依赖和主观色彩,也有助于企业更好地运行新准则。

(二)合理配置资产,符合战略需求

新政策仍保留有盈余管理的空间,企业可以通过金融资产的减值及转回、公允价值的变动、金融资产的重分类以及关联方交易等对报表进行操纵,从而模糊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对投资主导性和经营和投资并重性的企业,由于金融资产的配置占比较大,资金管理更为重要。企业需要提高资产配置水平,配置不同风险的金融资产,使得风险错配,避免相同风险源引起的风险水平变动对资产价值的冲击。同时资产配置的规模和比例需满足企业的战略需求,同时也要考虑资金的占用期和机会成本,和企业战略目的的吻合程度。

结束语:进一步研究表明,与国有、低环境不确定性和低市场化水平的企业相比,配置金融资产对非国有、高环境不确定性和高市场化水平的企业而言,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加剧效应更加明显。最后的作用机制研究证实,银行可以有效识别企业配置金融资产的机会主义行为,并通过增强对企业的融资约束加剧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

猜你喜欢
金融资产计量融资
融资
融资
《化学分析计量》2020年第6期目次
7月重要融资事件
关注日常 计量幸福
5月重要融资事件
论金融资产转移的相关问题探析
基于因子分析的人力资本计量研究
国家金融体系差异与海外金融资产投资组合选择
对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