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心血管超声诊断深静脉血栓与肺动脉栓塞的准确性研究

2021-05-07 08:29刘巍石玫玫魏丽闫艳司彩凤
河北医药 2021年7期
关键词:三尖瓣反流肺动脉

刘巍 石玫玫 魏丽 闫艳 司彩凤

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较为常见的血管性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约占所有血管疾病的1/3多[1],由于其可引发多种并发症,会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1]。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zation,PE)便可由深静脉血栓发展而成,其会引发急性死亡等恶性后果[2],而且由于其临床表现与常见的肺部病症有一定的重合性,容易造成误诊[3]。有效的影像学检查可以尽早发现并及时治疗从而降低死亡率。无创心血管超声(noninvasive cardiovascular ultrasound)是较为有效的诊断方式之一,研究发现其相比传统的检查方式更为快捷高效[4]。本研究对无创心血管超声在深静脉血栓与肺动脉栓塞诊断中应用的准确性等进行综合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临床综合诊断为深静脉血栓和肺动脉栓塞患者46例,男24例,年龄26~77岁,平均年龄(52.33±4.96)岁;病程2~6年,平均病程(3.32±0.77)年;女22例,年龄25~78岁,平均年龄(51.33±4.89)岁,病程2~5年,平均病程(3.11±0.89)年。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①经影像学检查以及病理学诊断所有患者均不同程度符合深度静脉血栓诊断标准[5]:静脉内径扩张、管腔仅有可小部分压缩;②经影像学检查患者均不同程度符合肺动脉栓塞诊断标准[6]:腔内血流缺损,肺部动脉内血栓回声阻塞,存在附壁血栓现象等[5];③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本次试验的知情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①患者对相关检查方法存在不适用性;②患者病程资料不齐全,不具有准确参考性。

1.3 方法 使用超声诊断仪(型号:5500型彩色多普勒,生产厂家:惠普)的诊断[7],设定探头的频率为2.5~3.5 MHz,对于周围血管的超声探头调整频率为8~13 MHz。扫描至胸进行二维的超声检查时,对左、右肺动脉分叉处、主肺动脉、右心房、右心室和下腔静脉以及右室壁运动和室间隔情况、右心内径的功能及变化状况需重点检查,着重查看是否有血栓样回声,回声是否固定和均匀。各瓣口的血流参数超声检测完成后,三尖瓣的反流程度同样需要进行估测,肺动脉收缩压则使用测量三尖瓣的反流速度法进行估测。患者的静脉系统状况同样需要得到关注,如肝静脉、下腔静脉等的系统变化状况。由于肺部的特殊性,观察随患者呼吸的变化状况也是诊断肺动脉栓塞的重要指标。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形态和部位也需要进行详细的检测与记录,为后续分析奠定基础。

1.4 观察指标 (1)心血管超声测量结果;(2)患者静脉血栓分布情况;(3)患者三尖瓣反流速度及肺动脉收缩压结果;(4)检测结果准确率分析。

2 结果

2.1 患者心血管超声测量结果 右心房上下径正常6例(13.04%),异常12例(26.09%);右心房左右径正常7例(15.22%),异常21例(45.65%);右心室左右径正常24例(52.17%),异常22例(47.83%);主肺动脉内径正常4例(8.70%),异常17例(36.96%);右肺动脉内径正常5例(10.87%),异常20例(43.48%)。见表1。

表1 患者心血管超声测量结果 n=46

2.2 患者静脉血栓分布情况 股总伴髂外静脉血栓5例(10.87%);大隐静脉血栓6例(13.04%);股浅静脉血栓3例(6.52%);胫后静脉7例(15.22%);腓静脉血栓10例(21.74%);肌间静脉血栓15例(32.61%)。见表2。

表2 患者静脉血栓分布情况

2.3 患者三尖瓣反流速度及肺动脉收缩压结果 按照三尖瓣反流的严重程度分为中轻度患者30例,重度患者7例。中轻度患者三尖瓣反流速度及肺动脉收缩压结果均显著低于重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肺动脉栓塞患者三尖瓣反流速度及肺动脉收缩压结果

2.4 检测结果准确率分析 患者深静脉血栓检出46例,检出率100%,肺动脉栓塞检出37例,检出率80.43%。见表4。

表4 患者深静脉血栓以及肺动脉栓塞检出率比较

3 讨论

静脉血栓作为常见病症其发展具有一定的过程,患者在发病2周内的血栓[8],在临床上将其称之为急性血栓。急性血栓的主要成分为血小板、纤维素和少量白细胞,几种成分结合形成团块状样品,可以通过超声观察,其会反馈出异样回声,而且静脉会变宽宽,血流信号变细,完全闭塞的患者则没有血流显示[9]。最开始形成的急性血栓回声较低,在较难进行分辨时,加压可以帮助进行诊断[10],在探头加压时尤其需要注意,动作要保持轻柔[11]。由于早期血栓没有附着于静脉壁,因此更加容易出现脱落而导致肺动脉栓塞[12]。血栓形成也可根据探头探测后期是否变化来进行判定,如果按压后静脉管腔不能压瘪,则属于亚急性血栓,主要成分已经由血小板、纤维素和少量的白细胞慢慢转变为肉芽组织并缓慢出现纤维化的组织[13],随着脱水血栓会慢慢缩小,反应到超声图像上可以看到患者血栓出现增强回声、或者有变小、后续固定不变的情况出现[14]。并且静脉管径也慢慢变得正常,在机化过程中当内皮细胞覆盖在血栓内裂隙的表面,上下游血流能够得到部分沟通即是再通情况,血流影像出现细条、星点状的再通情况[15]。一段时间后(通常为数月)血栓则成为慢性血栓,该阶段的患者会出现纤维组织当中的水分脱失加深,回声相较于亚急性期的血栓有所增强,回声强弱不一,与静脉壁之间的分界清晰度降低,且静脉瓣膜出现增厚的现象,从超声会发现静脉腔伴有狭窄、未出现血流信号等特殊情况[16]。

肺动脉栓塞出现后通常会引发急性心肌梗死[17],心电图形表现为心绞痛症状或者心梗心电图形,可根据心电图、酶学演变、同位素扫描等的结果进行鉴定。急性肺栓塞出现胸痛、上纵隔增宽(上腔静脉扩张)伴休克者,可与之相混,但夹层动脉瘤者多有高血压病史、肢体脉搏改变,超声或CT检查有主动脉增宽现象[18]。发生胸痛、咳嗽、发热及肺部阴影等肺炎相似症状也较为常见,通常会引发一定的漏诊等,可通过肺炎血气分析及ECG也多无改变,D-Dimer正常,抗炎有效,灌注扫描、胸部CT应能鉴别[19]。超声具有直观以及敏感度高[20],能够进行重复多次对比跟踪检查等优势[21],该技术不但能够有效发现多种性质不同的下肢血管病变,不仅可对病变进行定位,对病变严重程度也能够进行良好的判断[22]。同时,还能对伴有肾功能不全以及产妇、碘过敏的患者因无法采取有创的检查方式者进行检查[23],因此超声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已经在静脉血栓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24]。肺动脉栓塞患者由于右心压力升高[25],不仅会影响右心室充盈[26],还可能通过室间隔异常摆动等机制影响左心室的充盈[27]。重视此类表现对提示肺动脉栓塞,观察其对心脏功能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28]。

由本研究结果可知,患者心血管超声测量结果分布。右心房上下径正常6例(13.04%),异常12例(26.09%);右心房左右径正常7例(15.22%),异常21例(45.65%);右心室左右径正常24例(52.17%),异常22例(47.83%);主肺动脉内径正常4例(8.70%),异常17例(36.96%);右肺动脉内径正常5例(10.87%),异常20例(43.48%)。检查后分析患者静脉血栓分布情况,股总伴髂外静脉血栓5例(10.87%);大隐静脉血栓6例(13.04%);股浅静脉血栓3例(6.52%);胫后静脉7例(15.22%);腓静脉血栓10例(21.74%);肌间静脉血栓15例(32.61%)。分析37例肺动脉栓塞患者三尖瓣反流速度及肺动脉收缩压结果,按照三尖瓣反流的严重程度分为中轻度患者30例,重度患者7例。中轻度患者三尖瓣反流速度及肺动脉收缩压结果均显著低于重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中患者深静脉血栓检出46例,检出率100%,肺动脉栓塞检出37例,检出率80.43%。刘巍等[29]研究发现,采用血管超声诊断的观察组50例患者急性期和慢性期的肺动脉阻塞临床诊断符合率96.00%,具有较高的检出率。

综上可知,无创心血管超声在检测诊断深静脉血栓与肺动脉栓塞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且操作较为方便简洁,可以推广应用,但同时应注意与其他方式的配合应用,达到更高的诊断率。

猜你喜欢
三尖瓣反流肺动脉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诊断三尖瓣后叶缺如1例
慢阻肺患者HRCT检查肺动脉直径与超声心动图检查肺动脉压的相关性
“三焦竭部”理论在咽喉反流性疾病中的应用
合并三尖瓣中重度反流的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疗效评价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肺动脉高压研究进展
81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临床诊治分析
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右心室双出口肺动脉环缩术后Ⅱ期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非酸反流引起胃食管反流烧心症状的特点
轻度二尖瓣反流是怎么回事(下)
二尖瓣病变合并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患者二尖瓣置换术后三尖瓣返流加重的超声特点和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