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药快乐?他们只是享受对人生的掌控感

2021-05-07 02:56有笙
妇女之友 2021年4期
关键词:刘叔媒人小儿子

有笙

刘婶的娘家在农村,兄弟姐妹多,所以家里很穷。刘婶却是村里一枝花,漂亮能干,人也伶俐。村里有好几个喜欢她的青年,刘婶也有比较中意的,可还未来得及暗通款曲,媒人就上门了。

刘家条件不错,在镇里。刘叔母亲早逝,跟父亲一起过日子。重点来了——他们是那个年头少有的赚工资的人。但刘叔长得一般,人也老实到木讷,镇上有点心气的姑娘看不上他,条件一般的刘叔又看不上,所以才通过媒人娶了当年的村花刘婶。

凭良心讲,公公和丈夫对刘婶都不错,还常常给刘婶的娘家補贴钱粮。与此同时,刘家的两门直系亲属也很穷,也需要补贴。每到月底,公公和丈夫把工资拿回来,四下一分,就所剩无几了。

因为钱不是自己赚的,刘婶名义上拥有这个家的财政大权,实际上钱怎么花全要听公公的。

后来,刘家陆续有了三个孩子,随着孩子们开始读书,经济日渐紧张。后来公公也去世了,在很多年里,刘婶手里不仅没有余钱,还要经常出去借。刘叔的性子,根本张不开口,只能刘婶去。找别人借钱时那种困窘的感觉,深深地植入了她的脑海里,永远也忘不了。

再后来,孩子们终于长大了,刘叔也退休了。刘婶也幸运地凭借“五七工”的身份,拿到了退休金。花自己钱的感觉,自己能做主的感觉,真是太爽了!

遗憾的是,历史又重演了。

刘婶的大儿子,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又不甘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上补习班的费用,只好拜托爸妈。学习怎么说也是正事,当爷爷奶奶的,不可能拒绝。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小儿子虽然过得还行,但小儿媳觉得不平:都是儿子,凭什么有偏有向?于是也会以孙女的名义,不定期地从公婆手里要走一些钱,那也不能拒绝是吧?小儿子怕媳妇,不敢多嘴。

刘婶想,既然命该如此,干吗独独要委屈自己呢!于是,想买啥买啥。据说,只要她一下楼,整条街都会有点兴奋,包子铺、水果店、服装店、药店……你稍微给点热情,她就拐进去了,从来不空手。

街上发保健品传单的,就更不用说了,绝对的VIP。从几百块一盒能把血糖化成黑水排出来的神药,到上千块一贴风湿秒除的膏药,只有她没见过的,没有她没试过的。

刘叔一辈子让着刘婶,肯定管不了,就跟子女告状。子女们自然也会劝,刘婶却不吃那套,用她老人家的话说:不试试怎么知道好不好使呢,不好使就换别的呗——我的钱,我做主!

这是明面上的话。因为女儿不管她要钱,还总给她买这买那,私底下,刘婶也曾跟女儿抱怨儿子媳妇要钱的事,觉得自己这辈子都没逃过给别人花钱的命运。而今,自己都这把年纪了,就想爽爽快快地给自己花几年钱……

爸妈爱买保健品,从来不是未解之谜。

那些办法,我们明明知道有用,却因为懒,因为自私,因为怕麻烦,或者因为想占便宜,所以自动忽略,甚至推波助澜。

靠近温暖,是人的本能。因为你不够爱爸妈,他们才去爱保健品了。

猜你喜欢
刘叔媒人小儿子
动物学校放寒假
山鸡舞镜
媒人
专职媒人的变化
爷仨钓王八
新媒体崛起下报媒人的应对和变革
坚持完这一生
村口的水泥路
开火车的刘叔和做家务的刘婶
一眼就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