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舟竞渡 百舸争流 原始彩陶中“赛龙舟”纹饰解读

2021-05-09 20:11王有为
大众考古 2021年11期
关键词:赛龙舟彩陶先民

王有为

福建昙石山遗址博物馆藏有一块彩陶片,长度不到5厘米,出土地是昙石山遗址东北100多公里外的霞浦县沙江鎮小马村的黄瓜山遗址。黄瓜山遗址和昙石山遗址年代同属新石器时代晚期,且文化内涵特征与昙石山遗址第三期遗存完全相同,经测定,黄瓜山遗址距今4300—3500年。该彩陶片是1989年黄瓜山遗址第一次考古发掘时出土,为泥质橙黄陶,表面施一层颜色略深的陶衣,其上彩绘有几组简单的赭黑色纹饰,属于典型的福建黄瓜山文化(因黄瓜山遗址而定名)类型。关于该彩陶片上的纹饰内容,考古报告称其为“花草纹”,但也有一些学者认为此命名值得商榷,纹饰内容可能与先秦时期的“赛龙舟”习俗有关。

赛龙舟的起源

说起“赛龙舟”,很多人脑海里第一反应的是端午节热闹的民俗活动,它是为纪念战国晚期楚国诗人屈原而设。其文字记载始见于南朝梁吴均的《续齐谐记》:“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是日投汨罗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阳竞渡,乃遗俗也。”在《隋书·地理志》中也有记载:“其迅楫齐驰,棹歌乱响,喧振水陆,观者如云。”唐代刘禹锡《竞渡曲》自注:“竞渡始于武陵,及今举楫而相和之,其音咸呼云:‘何在,斯沼屈之义。”可见,在我国两湖地区,祭屈原与赛龙舟是紧密相关的。

事实上,赛龙舟之俗早在屈原投江之前就有了,至少在春秋战国时期,龙舟竞渡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吴、越、楚等国就已经非常盛行,且大多在节庆之日举行,是一种多人集体划桨竞赛活动。闻一多先生在其《端午考》中说,距屈子投江千余年前,划龙舟之习俗就已存在于吴越水乡一带,目的是通过祭祀“龙”图腾,以祈求避免常见的水旱之灾,其起源甚至可追溯至原始社会末期。此外,关于赛龙舟的起源,还有纪念越王勾践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东汉时入江寻找父尸溺死的孝女曹娥说等等,不同地区不同人群赋予了赛龙舟不同的寓意。

可以说,龙舟作为传承中华文明的一种重要载体,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和人文底蕴,它不仅仅传承和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还蕴含着团结、拼搏、坚毅、进取的精神和理念。东汉赵晔《吴越春秋》认为龙舟“起于勾践,盖悯子胥之忠作”,这是古代典籍中有关龙舟起源的最早记载。但据考古发现,早在7000多年前,河姆渡遗址的先民就已经能够“刳木为舟,剡木为楫”,杭州萧山跨湖桥遗址更是出土了距今约7700年的独木舟残骸。可以想象,在河湖密布的吴越之地,人们素来“以水为陆,以舟代步”,舟是最重要的生产工具和交通工具。然而,因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不足,迄今学术圈公认的中国最早的“龙舟竞渡”图案实物,是1976年宁波鄞州区云龙镇甲村石秃山出土的战国“羽人竞渡”纹铜钺,器身一面以弧形边框线为舟,上坐四人皆头戴高高的羽毛冠,排成一排,双手持桨作奋力划船状,头上的羽毛冠似乎正迎风飘扬。黄瓜山遗址出土的这块原始彩陶片或为探索先秦时期赛龙舟的起源打开了一扇新窗口。

彩陶纹饰

彩陶广泛存在于史前时期诸多考古学文化中,黄河流域是中国彩陶的故乡,彩陶在这里出现时间最早、发现最为集中、内容最为丰富、风格最具特色且延续时间也最长,先后形成了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马家窑文化三个彩陶文化中心,并逐渐影响到长江流域的大溪文化、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等。不同地域和不同文化中的彩陶纹饰,虽然在内容和风格上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说主要都是以各种几何纹和动、植物纹为主,如常见的弦纹、网格纹、回纹、水波纹、漩涡纹、圆圈纹、宽带纹、锯齿纹以及鱼纹、鸟纹、蛙纹等。这些繁简不一的纹饰图案,不仅彰显出独特的时代和地域风格,也代表了先民们不同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审美观念和思维方式。

仔细观察黄瓜山遗址出土的这块彩陶片上的纹饰图案,可以看出,在保存相对完整且平行排列的两组纹饰下方均为长长的一横,形似圆木,一端上翘,像是两艘疾驰的独木舟。两舟之上整齐坐着成排的桨手,只见他们双臂前伸,绷得笔直,抬头挺胸,目光前视,姿势整齐划一,似乎正用尽全力拼命地划动船桨。两舟齐头并进,桨手们脑后的头发被风高高吹起,格外精神,不禁让人联想起端午节时江河湖面上龙舟竞渡、百舸争流的热闹画面,俨然一幅笔墨老辣、构图简洁的“赛龙舟”写意画,手法简练,笔触粗放,形象生动!

可能有人会有疑问,如果该彩陶片上描绘的是“赛龙舟”的场景,那为何没看到独木舟上的龙头呢?还有桨手们的鼻子、眼睛、耳朵又跑哪里去了呢?其实,这就与新石器时代彩陶的发展历程及其纹饰由繁到简、由具象到抽象的演变规律息息相关。总体来说,彩陶纹饰从早期的写实描写,再到后来简约化、图案化、抽象化、程式化的发展趋势,充分体现了史前先民审美思想的产生、变化和发展。晚期彩陶上的像生性纹饰虽然再现了事物的基本形态,但却并不刻意去追求具体的形象表现,更多的是以极为简约的符号形式存在。如“鱼纹”作为6000多年前的半坡遗址中最具代表性的彩陶纹饰,就明显呈现出由模拟自然形态的写实造型向抽象表现的几何图案演变的趋势。在半坡早期,鱼纹大多都是单独绘制、具象写实、生动逼真,鱼的眼睛、牙、须、尾等均作细节描写,整体比例也非常准确。到了中晚期,鱼纹就逐渐夸张、变形和简约化,并朝着抽象化的方向发展,早期写实性的鱼纹就慢慢变为菱形、三角形等示意性的抽象符号。相比较而言,福建黄瓜山文化作为东南沿海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地方性文化,距今约4000年,此时的中国彩陶早已进入非常成熟的晚期发展阶段。

先民对生存环境的认识

史前时期,任何彩陶纹饰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离不开当时客观环境的影响与制约,大自然为先民绘制彩陶纹饰提供丰富模仿对象的同时,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也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创作灵感。水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先民们描绘的重要内容。水纹占据了史前彩陶纹饰的半壁江山,先民们以弦纹代表平静如镜之水、波纹代表微波荡漾之水、涡纹代表汹涌澎湃之水、漩涡纹代表惊涛骇浪之水,以丰富多样的水纹展示水的“性格”的多样性。

有水就有鱼,有鱼就有捕鱼人。对于生活在江河湖海边的先民来说,从事捕鱼活动通常离不开舟船的协助。由于远古时期的舟船均为木质材料制作而成,极易糟朽腐烂,所以今天的我们很难看到早期完整的舟船实物。

如此看来,在黄瓜山遗址这一距今约4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出土绘有“赛龙舟”纹饰的彩陶片就不足为奇了。我们从黄瓜山遗址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以及相关出土文物中亦可看出当时存在龙舟竞渡活动的可能性。

黄瓜山遗址位于一座名为黄瓜山的相对孤立的小山丘上,海拔高度约50米,是一处典型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贝丘遗址,属于典型的海洋文化,面积1万多平方米。黄瓜山的地貌整体略呈马鞍形,东北—西南走向,南部最高,北部次之,中部低緩。山的东、西两侧各有小溪穿流,并于山南交汇后,流入紧邻遗址的闽东地区最大的内海湾—东吾洋。依山、傍水、面海构成了黄瓜山最基本的地理特征。小山丘相对独立、低缓,可以想象,当时生活在此的先民一旦受到野兽侵袭,可迅速四处逃散,且山丘四周均有溪流,取水也非常方便,再加上周围生态条件优越,各种野生动植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自然就成为史前人类聚居的绝佳选择。该遗址历经1989年和2002年两次考古发掘,先后发现了灰坑、灶坑、柱洞等重要遗迹,出土石器、陶器、骨器及大量贝壳和动物遗骨等。

黄瓜山遗址出土了大量的梯形弓背小石锛、网坠、钓坠,各种海生和淡水贝壳,甚至深海鱼骨残骸等,此外还有一些绘有类似渔网纹的彩陶片。从遗址中位于两条排水沟遗迹之间的两组柱洞遗迹及柱洞底部的垫石,可以推断出黄瓜山先民居住于类似干栏式的房屋建筑中。从遗址出土的深海鱼类骨骼标本亦可推测,当时利用舟船出海捕鱼应已成为黄瓜山先民日常生活中的一项重要活动。

据此,我们不难想象,4000多年前,黄瓜山文化的先民选择在有溪流环绕、背山面海、相对独立的低缓山坡上临水而居,他们已经开始用木头搭建房屋遮风挡雨,他们撒网捕鱼,丛林狩猎,海边采贝,过着相对稳定的群居生活。人们在驾舟捕捉鱼虾的日常生产劳作中,偶尔相互攀比渔获的多寡,闲来之时又相约划船竞速,寓娱乐于劳动、生产及闲暇中,于是便有了“赛龙舟”的雏形。

(作者为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

猜你喜欢
赛龙舟彩陶先民
回顾与反思:界首彩陶的历史源流与传承现状
赛龙舟
彩陶绘画·鹳鱼石斧图
丘树宏的诗
彩陶·远古
汉晋先民的丧葬观:以“魂瓶”为中心的考察
镜头下的良渚: 还原先民的日常生活
奇妙的博物馆
端午赛龙舟
留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