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园配电网的"供配电技术"一体化课堂建设方法探析

2021-05-10 08:24刘毅东
科学与财富 2021年36期

摘  要:供配电技术教学更倾向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校园配电网的支持下,提出课堂理论实践一体化建设新理念。充分利用校园资源,节约建设成本,合理安排课程配置和课程方案。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实现有效联动,加深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供配电技术课程的实际需要和课程教学实况,并结合一体化课程建设和校园配电网对课程提出新的要求,进一步探究课程建设的具体内容和具体步骤,普及学生对供配电技术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拓展能力,从而拓宽学生的就业范围。

关键词:校园配电网;供配电技术;一体化课堂

1引言

供配电技术课程教学相较于其他教学更具实践性,要求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考察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学生无法集中心思,且教学设施有局限性,学生无法正确解读理论知识,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出现偏差。但是如果仅仅为学生的这门课程建设专门的实验室,将会耗费巨大资源,往往不是个明智的选择,因此,为了满足学生的课程需要,又节约建设成本,校园配电网的应用是个不错的选择。且校园配电网所应用的技术都是非常先进的,如果将这些完备的硬件设施当做学生实践的平台,不仅实现了资源的拓展作用,还会大大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就这些年学生的就业岗位来看,从事供配电工作的毕业生越来越多,因此,重视供配电技术教学是顺应时代趋势的。

2课程建设内容

2.1教学设施的建设

教学设施由本学校自己提供,占地300平方米左右的室内实验室,实验室内的設施主要由学校退役后的供配电设备组成。在实验室内搭建与社会上供电所相似的模拟供配电系统,且实验中所用到的设备基本上都是可拆卸的,方便学生直观理解设备内部结构,配置多媒体教学设施,将各个供配电工作单位的实际工作情况用录像、相片或者文字的形式展现出来,方便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同时教师还应当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因此,教师还应当多搜集实际生活中供配电系统出现问题的案例,选出几例当做例题讲解,其他由学生自己研究并解决,同时,实验室内改配置监控录像系统,方便教师实时掌握学生的动态,避免危险的发生。

2.2教学内容的编排

供配电技术课程理论知识主要包括对供配电系统设计中硬件设备、主要开关电器和电压、电流变换设备、导线应选选择和二次保护系统设计等基础知识的介绍,同时,还包括目前市场新型产品的介绍,以及自动化供配电系统和无人值班变电所的拓展知识。要想帮助学生更高效的掌握知识,则需要提高教学内容编排的合理性,和系统性。在安排教学内容时,首先应当是供配电系统基本知识教学,其次是变配电相关知识教学,再次是供配电所和变电所相关知识教学,最后是供配电设备的保护、维护与检修,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供配电技术理论知识体系。同时利用多媒体设施发布线上模拟实验,由虚拟配电网检验学生的理论学习成果。

2.3教学目标的设计

从事供配电工作的人员需要具备优质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在传统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增设新的教学目标。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退居二线,逐步引导学生完成知识的学习与实验的操作,同时对学生的态度进行考核,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精神,防止学生在日后工作中酿成大错。

2.4设计合理的引导步骤,实施现场教学

基于校园配电网的"供配电技术"一体化课堂建设是将学生的实习场所、学习场所和实践场所放置在一个地方,既方便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也便捷了学生实际实践应用。教师应当合理筛选教材内容,并挖掘拓展知识,充实教学内容。在实践教学开始之前,准备好实践过程中所需设备,调整好设备指数,现场教学过程中,首先向学生介绍设备的主要组成和设备的基本用途,以及设备间的异同之处,让学生有所了解,然后,为学生划分任务,让学生实际操作,最后,组织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分享实践操作体验和收获。

3课程建设步骤

3.1理论与实践相融合

基于校园配电网的"供配电技术"一体化课堂建设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十分困难,且真正实现一体化课堂建设的寥寥无几,很难找到建设性建议和经验。虽然在建设过程中存在许多困难,但是学校争取了配电网工作人员和学校后勤集团动力中心的支持,一体化建设人员可以深入校园配电网系统内部调研,有了这个便利,建设人员可以第一时间获取与供配电技术一体化课程建设相关的资料,仔细分析其他院校所使用的供配电技术教材,借鉴相关院校的实践经验,增强各方沟通交流,明确建设人员的分工,在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建设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

3.2划分层次,区分板块,建立学分考核制度

供配电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的课程,需要学生在不断实际操作中积累经验,因此,学校可以拓宽课程学习的时长,将课程学习划分为三个阶段,从大二下学期开始到大三下学期结束,且每阶段都是一学分。大二下学期,学生经过一年半的学习,对相关基础知识都有所了解,方便展开供配电技术课程教学。同时,实践教学的加入,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学校配电网的支持,学生的实践与生活密切相关。大三上学期学生有了半年的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学习的经验,将会更加适应这种教学方法,因此,在这一阶段,可以增加教学难度,主要学习电器。大三下学期是最后阶段,同时也是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总结阶段,这时实践内容将会减少,技术含量高的专业知识涉及较多,主要由学生完成相应的课程设计。

4结语

基于校园配电网的"供配电技术"一体化课堂建设是一项创新型项目,利用校园配电网,不仅降低了课程建设成本,还使得校园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该课程一体化建设,实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不仅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理论知识框架体系,还帮助学生提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进一步拓宽了学生未来的就业范围。

参考文献:

[1]钱鸿雄,张娜.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在《供配电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11):2581-2583.

[2]邢丽冬,王勤,潘双来,等. 基于校园配电网的“供配电技术”一体化课堂建设[C]. //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 2009:264-267.

[3]李春玲. 《建筑供配电与照明》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J]. 华章,2013(5):174.

[4]汪亮. 谈《供配电与照明系统》课程的一体化教学[J]. 职业教育研究,2008(9):76-77.

第一作者:刘毅东(1983年3月),男,四川成都人,学士,讲师,主要从事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